• 移天缩地到君怀(圆明园文化透视)/自然国学丛书 于涌 978755070302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移天缩地到君怀(圆明园文化透视)/自然国学丛书 于涌 9787550703025

新华集团 仓库直发

13.1 4.4折 30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涌

出版社海天

ISBN9787550703025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2191818

上书时间2023-11-09

安安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圆明园作为“万园之园”,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于涌的这本《移天缩地到君怀(圆明园文化透视)》对圆明园山水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作了系统挖掘和多层次透视,发表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论述,读来津津有味,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于涌,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文地理博士生。主要参与编写《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旅游规划的艺术——地方文脉原理及应用》,《沧海桑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渐变与突变》,《中国传统地理学》等书。

目录
总序
前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圆明园
第一章  东方梦幻园林的杰作
  1.1  圆明园——解读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
  1.2  西方文学巨匠雨果笔下世界文明史上的两类艺术奇迹
  1.3  圆明园——中华文化兴衰的一面镜子
  1.4  圆明园文化的三个层次
  1.5  圆明园名字中“圆明”的由来
  1.6  圆明园建设规划的整体思想
第二章  自然环境:九州四海俱包罗其中
  2.1  圆明园的选址与兴建
  2.2  圆明园自然环境的文化意象:九州大一统的天下观
  2.3  圆明园自然环境的外局
    2.3.1  太行山、军都山交会的“龙脉入首”位置
    2.3.2  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的“三山”龙脉
    2.3.3  万泉河水系水源和玉泉山水系水源
    2.3.4  阴阳结合、山水相交的丘陵前沿
  2.4  圆明园山水形态的内局
    2.4.1  圆明园内的山形地豹是中国地理大势的缩影
    2.4.2  圆明园内的河流水系是中国江河的象征
    2.4.3  前湖、后湖、福海等水景,有着裨海、瀛海和东海的影子
第三章  九州清晏为中心的九宫八卦布局
  3.1  九宫八卦:中国建筑时空结合的宇宙观
  3.2  正南离宫——正大光明
  3.3  东南巽宫——镂月开云
  3.4  东方震宫——天然图画
  3.5  东北艮宫——碧桐书院
  3.6  正北坎宫(一白水星)——慈云普护,上下天光
    3.6.1  慈云普护:天一生水,慈孝生福
    3.6.2  上下天光:天一生水,水天一色
  3.7  西北乾宫——万方安和,杏花春馆
    3.7.1  四方宁静的“万方安和”
    3.7.2  龙脉入首的“杏花春馆”
  3.8  西方兑宫——坦坦荡荡,菇古涵今
    3.8.1  凿池观鱼乐的“坦坦荡荡”
    3.8.2  荟萃古今智慧的“菇古涵今”
  3.9  西南坤宫——长春仙馆
第四章  天上的星空在圆明园内的投影
  4.1  天上星象的神话
    4.1.1  四象和二十八宿
    4.1.2  紫微垣
    4.1.3  太微垣
    4.1.4  天市垣
  4.2  九州清晏——帝王居住的紫微皇极
  4.3  勤政亲贤——处理政务的太微垣
  4.4  坐石临流——与民同乐的天市垣
    4.4.1  “上应牵牛之宿”的兰亭
    4.4.2  与民同乐的“同乐园”
    4.4.3  天上的街市——皇家宫市买卖街
    4.4.4  佛城“舍卫城”
  4.5  连接神州大地与大瀛海的“曲院风荷”
  4.6  向织女乞巧的“西峰秀色”
  4.7  侍卫习练武艺的“山高水长”
  4.8  皇子读书的“洞天深处”
  4.9  大宫门——“地气纳天光”的规划设计方法
第五章  众山之祖的昆仑山龙脉——圆明园精神信仰的山峰
  5.1  两大系统的神话
  5.2  昆仑山和龙脉的故事
  5.3  圆明园内的昆仑山龙脉文化意象
  5.4  紫碧山房——西王母的蟠桃园
  5.5  龙脉上的祖山——鸿慈永祜
  5.6  太阳和月亮居住的地方——日天琳宇和月地云居
    5.6.1  “佛楼”日天琳宇
    5.6.2  “清静地”月地云居
  5.7  武陵春色——人间的世外仙境
  5.8  汇芳书院——不是集仙是集贤
  5.9  濂溪乐处——思过自省的人间仙境
第六章  “天地一壶中”的蓬莱仙境
  6.1  “蓬莱仙山”和“壶中天地”的神话
  6.2  蓬莱景区的文化意象
  6.3  方壶胜境:亦真亦幻的壶天仙境
  6.4  “一池三山”的“蓬岛瑶台”
  6.5  沧海月明的“平湖秋月”
  6.6  廓然大公:亦道亦儒的神仙福地
  6.7  望瀛洲的“澡身浴德”
  6.8  供奉碧霞元君的“夹镜鸣琴”
  6.9  炼丹之处“别有洞天”
  6.10  赏云之处“接秀山房”0
第七章  “农心立人,耕读立行”的农业文化
  7.1  多稼如云:皇帝的观稼所
  7.2  鱼跃鸢飞:“万物静观皆自得”
  7.3  北远山村:王维的《辋川图》
  7.4  “田字房”澹泊宁静
  7.5  稻香胜兰香的“映水兰香”
  7.6  最早的西洋水法——水木明瑟
第八章  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
  8.1  大九州和小九州的文化意象:“四海之内皆兄弟”
  8.2  长春园的西洋楼:中国的凡尔赛宫
  8.3  黄花阵和谐奇趣
    8.3.1  迷宫黄花阵
    8.3.2  谐奇趣
  8.4  方外观
  8.5  海晏堂
    8.5.1  海晏堂的设计
    8.5.2  十二生肖和中华宇宙观
  8.6  远瀛观,大水法和观水法
  8.7  线法山、方河和线法墙
  8.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山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等查看圆明园风水启
附录2:圆明园全景图
总跋

内容摘要
 圆明园作为“东方梦幻”艺术的杰作和最高典范,不仅是东方文明的精魂,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于涌的这本《移天缩地到君怀(圆明园文化透视)》是以圆明园四十景为基础,通过对圆明园文化意象的解读,尝试恢复当时建园者的文化理念,探索她园林艺术背后的自然哲学和精神信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在研究方法上,《移天缩地到君怀(圆明园文化透视)》从人本主义的视角,以圆明园景观的文化象征含义为研究对象,从圆明园的物质文化入手,探究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精彩内容
 世界是什么样子?画家把自己内心对世界的感受用色彩和图案表达出来;诗人把他心中对世界的感情用韵律诗句讴歌出来;作家用他的笔把自己认知的世界用语言描绘出来;科学家追寻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并用科学术语与数学公式将客观的世界表达出来;工程师则将科学理论运用到对世界的建造实践中。园林艺术家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他们通过对景观的设计建造来表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在诸多的景观中,皇家园林最具代表性。
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和民族的建筑科学技术的水平,而且能够体现这个时代和民族对宇宙世界的认识和精神文化上的追求。可以这样说,皇家园林是在历史演进中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尊严、有独立文化系统的国家,都有代表本国智慧的国家园林,而许多文明古国都以自己民族的皇家园林作为国家园林的代表。
例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德国的波茨坦皇家园林、日本东京皇家园林、俄罗斯的冬宫和夏宫等等。在西方,无论是基督教的伊甸园,还是希腊神话中的爱丽舍田园,都为人们描绘了天使在森林中山泉边嬉戏的欢乐场景。这种对于“天国乐园”的向往与企盼,使得人们凭借想象塑造了一种美好理想境界。因而,在西方皇家园林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奢华与浪漫的法国园林、
热情与秀丽的意大利园林,还是优雅与自然的英国园林,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不同民族对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大约诞生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同其他国家的皇家园林一样,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同样表达了我们祖先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与西方古典园林的创造者不同的是,对自然和宇宙的感悟给中国园林的主人和设计者以极大启迪和创作灵感。在西方的皇家园林中,也许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其宏伟壮丽的宫殿和严格规划的园林设计。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大自然应该按照人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因此,西方皇家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花坛和阿波罗、丘比特等众神的雕塑和喷泉,往往讲究几何线条的规整性、秩序性,一览而尽,以几何形状的图案组合达到数的和谐。中国古代园林则相反,她的精华在于充分体现大自然的品格和宇宙万物相生相息的变化,进而抒发造园者的情感和理想,在现实世界里创造出人生所憧憬的完美境界。世界在我们祖先的眼中既不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产物,也不是某一
个至高无上的“神”的恩赐,而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无论花石走兽、王公贵胄、平民布衣都在浩瀚的宇宙变化中经历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
乐。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体现的是“一切景物皆情语”的心灵诗意,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情境。而园林的整体文化意象,是在空间上的展开
和时间上的延续中感知的。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作八卦以类万物之情”,创造和发展了一套以阴阳八卦为时空布局的基础,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有机循环观念。因此在中国园林中,庭院重深,空间上要求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无论是天文上的斗转星移,还是地理上的山川雨雪,或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可以通过时空结合的象征主义,从一个小小的古典园林设计中表达出来。在时空上的不同观念和处理方法,是中西造园文化理念上的本质区别。
在众多的古典皇家园林中,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康雍乾盛世时期的智慧结晶。她体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处理天、地、人关系的特殊思维,表现了东方文明在环境布建中对理想境界的最高追求,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被称为“万园之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她汇集了当时国内以至世界的若干名园胜景,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最著名的就是“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因此,本书中对圆明园文化意象的解读,是以圆明园四十余景为基础,通过对其象征含义的研究,探寻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圆明园文化是东方人居环境审美的艺术,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地根植于民俗之中,体现出“敬天法祖”的建筑规划特色。圆明园的兴建从萌芽、诞生
、繁荣、鼎盛到被焚毁、计划重建、再被破坏,直到今日的“遗址公园”。
认识圆明园文化如果离开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离开了几千年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特别是离开了中国的园林建筑文化系统,是很难看清楚圆明园文化本质的。圆明园文化是东方儒、释、道结合的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分属两种学科体系、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建筑文化传统。如果说西方的皇家园林是用艺术的形式将科学和宗教进行完美的统一,那么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则是体现一种人与自然和宇宙进行交流的精神产物。这种精神信仰不能单纯地只用宗教、艺术或科学来理解。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天地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自然和宇宙有着一种息息相通的特殊情感,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自然哲学和精神信仰。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