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二之三.名家钤印

罕见的民国学术文献

1760 八品

仅1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北编译馆馆刊编辑部

出版社华北编译馆

出版时间1942-10

版次1

印刷时间1942-10

印次1

装帧平装

纸张其他

上书时间2023-08-12

广正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出版于1942年11月。无缺页,无水渍,纸张自然老化。如图所示。
商品描述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出版于1942年11月。由瞿益锴署检。瞿益锴即瞿宣颖(1894—1973),民国著名学者,是晚清重臣瞿鸿禨(1850—1918)的幼子。瞿益锴13岁进入京师译学馆主修英语,精通法德俄等多国语言。并在上海读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接受现代新式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和西学基础。他出任过政事堂(国务院)印铸局局长、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国史编纂处处长、河北省通志馆馆长等职,担任过华北编译馆馆长。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1942年10月在北平创刊,1943年10月1日停刊。由华北编译馆馆刊编辑部编辑,华北编译馆发行,属于学术刊物。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一日,即公元1942年10月1日。华北编译馆馆长瞿益锴专门撰写了《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导言。
晚年,瞿宣颖以“瞿蜕园”为笔名,给《新民晚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写了不少旧京掌故,妙趣横生。他的掌故一半是天生而来:自家和亲友即为半部近代史,任何旧事旧识都是写掌故的素材。他保存的家族史料,成为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出版于1942年11月。无缺页,无水渍,纸张自然老化。如图所示。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