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 张伯源北京高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08972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 张伯源北京高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301089729

9787301089729

38.5 全新

仅1件

浙江金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伯源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89729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货号520378767856

上书时间2022-05-22

昌昌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书名:·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原价:36.00元作者:张伯源北京高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6月1日ISBN:9787301089729字数:页码:282版次:第1版装帧:平装开本:16商品重量:422 g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在1986年出版的原书基础上,保留了有价值的观点、理论和资料,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专著(包括教科书)和研究报告以后,补充变态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资料而成的。这是一本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人的心理活动异常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避免心理异常、保持心理健康的书籍。内容较丰富,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并开设了介绍实用材料和案例的许多专栏。《·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对于心理异常的类别划分及书中采用的名称,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即CCMD—3)。例如书中把癔症和神经症分别作为专章编写,而不是以解离性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专章的名称。《·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变态心理学》可以作为大学心理学系本科学生的教材;可以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和教师以及精神科医生的参考书;可以作为从事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基础读物;也可作为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疾患较为关注的广大学生、家长和以及心理保健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参考读物。目录 1 绪论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 
四、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 
五、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六、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简述 
2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一、遗传学基础 
二、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三、神经生化基础 
四、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3 行为障碍的心理学观点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 
二、行为(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观点 
四、认知心理学观点 
4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 
二、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三、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态度与处理方法的差别 
四、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 
五、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 
5 认知心理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二、记忆障碍 
三、思维障碍 
6 情感障碍与意志行为障碍 
一、情感活动异常 
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 
7 智力障碍 
一、智力和智力障碍 
二、智力迟滞的病因及临床类型 
三、智力迟滞的诊断、和预防 
8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及其演化历程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三、人格障碍的成因 
四、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五、人格障碍问题在医学临床上的意义 
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9 性行为障碍 
一、性心理障碍 
二、同性恋 
三、性功能障碍 
10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三、致病因素分析 
四、常见的心身疾病举例 
11 神经症 
一、恐怖症 
二、惊恐障碍 
三、广泛性焦虑障碍 
四、强迫症 
五、躯体形式障碍 
六、神经衰弱 
12 癔症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三、癔症的病因 
四、癔症的 
13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 
一、急性应激反应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适应性障碍 
四、心理危机的干预 
14 心境障碍与自杀 
一、心境障碍 
二、自杀 
15 精神分裂症 
一、心理异常表现 
二、临床类型 
三、致病因素 
四、措施 
16 药物滥用与依赖 
一、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基本概念 
二、阿片类药物依赖 
三、酒精依赖 
四、大麻类依赖 
五、抗焦虑药及类依赖 
六、烟草依赖 
17 儿童心理障碍 
一、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二、儿童多动症 
三、儿童孤独症 
四、学习障碍 
五、儿童神经症 
六、儿童精神病 
18 老年期心理障碍 
一、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二、老年期心理障碍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老年期痴呆 
四、老年期功能性心理障碍 
五、老年期心理保健 
19 心理评估与诊断 
一、会谈法 
二、心理测验 
20 心理与心理障碍的预防 
一、心理 
二、心理障碍的预防 
参考文献内容提要暂无相关内容文摘 版权页: 

6.严重的心理异常 
这一类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机能的瓦解。不仅各种心理活动机能本身,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一致也严重受损;同时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异常表现:(1)病人的反映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情感失常等,因而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与行为反应。(2)社会功能有严重损失,不能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甚至会给公众社会生活造成危害。(3)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和个人生活,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自己的处境完全丧失自知力。各种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严重的心因性精神病等都属于这一类(见第14、15、18章)。 
五、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一)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医疗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对象。我国医学心理学倡导人丁瓒曾提出这一学科的任务:是以心理特征基本规律的知识来帮助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和痊愈等问题,更全面地揭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科学原则(丁瓒,1956年)。假如“疾病”指的是身体的和精神的疾病,则变态心理学应该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波罗可帕( Prokop,1981)等曾综述了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诸问题,认为这些学科大都研究躯体或生理疾病(机能障碍)的心理因素的作用问题,变态心理学则更多是在精神健康与疾病的领域中起作用。但是从这两门学科的内容和任务来说都是互相交叉、互相补充的。 
医学临床工作者缺少心理学的训练,心理学家缺少医学的知识,常常会使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受到限制。作者介绍暂无相关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