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文化失忆 写在时间的边缘 克莱夫·詹姆斯 著 一部关于20世纪的人物辞典,酝酿四十年的现代文明启示录 理想国
9787547735626
¥
89.8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克莱夫·詹姆斯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35626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货号626301149836
上书时间2022-04-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在加速遗忘的时代,抵抗文化失忆。 一部关于20世纪的人物辞典,酝酿四十年的现代文明启示录。 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失忆:写在时间的边缘 定价:138.00 著者: [澳]克莱夫·詹姆斯 装帧:精装 出版社: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页数:816 ISBN:978-7-5477-3562-6 字数:662千字 出版时间:2020.9 尺寸:140mm×210mm×55mm 编辑推荐 ★ 雅俗共赏的全能型文化偶像克莱夫·詹姆斯,横跨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化的一支健笔—— 克莱夫·詹姆斯是英国家喻户晓的著名评论家、作家、诗人、翻译家、BBC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通晓7门语言,横跨新闻媒体、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化界,是英美文化界的一支健笔,出版评论集、随笔集、诗集、回忆录、小说、译著五十余部,被誉为“当代的蒙田”(《泰晤士报书评增刊》)、 “一群才子的集合体”(《纽约客》)、“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洛杉矶时报》)。 ★ 一部“关于20世纪的人物辞典”,酝酿四十年完成的现代文明启示录—— 由近百篇评点历史人物的文化随笔构成,贯通哲学、历史、政治、文学和艺术,召回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的人物群像,串起一部包罗万象的20世纪文化史,是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以宽广视角呈现上世纪剧烈而蓬勃的精神生活,倾听一场盛大谈话的边角。 ★ 写给普通读者的“文明史课程”,“充满格言警句且极具启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 M. 库切)—— 金句大师詹姆斯的妙语之后总是隐藏着一位热情的博学者,“詹姆斯在他的写作中开采了丰富的智慧宝藏,以至于他的仰慕者几乎可以无休止地引用他的话。”(《纽约时报》) ★ 在加速遗忘的时代回顾昨日的世界,“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抵抗文化失忆”—— 我们生活的时代脱胎于20世纪,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如果不能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 作者简介 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1939—2019),澳大利亚籍著名评论家、记者、作家、诗人、翻译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六十年代移居英国,近五十年来活跃于各种纸媒和电视,是英国文化评论界的一支健笔,被称为“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一群才子的集合体”(《纽约客》),《泰晤士报书评增刊》誉之为“当代的蒙田”。出版评论集、随笔集、诗集、回忆录、小说、译著五十余部,包括《不可靠回忆录》《文化失忆》《诗歌笔记》等。 2008年,克莱夫·詹姆斯因其在广播电视新闻业的成就,获得了奥威尔特别奖,他在2010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2012年获得大英帝国勋章。詹姆斯于2011年罹患绝症,但笔耕不辍,依然积极在媒体发声,并不断有新书出版,完成了但丁《神曲》的翻译。 2019年11月,克莱夫·詹姆斯逝世于剑桥,在此之前他只停笔了一个月。 译者简介 丁骏,复旦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汉双语词典编纂、英美文学翻译。翻译代表作包括J. D.塞林格中短篇小说系列,迈克尓·翁达杰《英国病人》等。 张楠,复旦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文学、现代主义、文化思想史、欧洲哲学思想和美学传统等,翻译出版了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和《换位》。 盛韵,文学博士,作者,译者。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书评》特约编辑,《伦敦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人。 冯洁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南佛罗里达大学图书信息学硕士。现为上海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译有学术著作和小说数种。 评论推荐 ★ 充满格言警句、极具启发的文明史速成课程。——J. M. 库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一颗惊人的星星迸发出炽烈的光辉。——西蒙·沙玛(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 ★ 詹姆斯获得“折衷高眉与浅俗的大师”这一声誉,当之无愧。——《洛杉矶时报》 ★ 詹姆斯证明了自己不仅拥有卓越的才智,而且还拥有非凡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激情。——《观察家报》 ★ 当英国失去克莱夫·詹姆斯,就好像一架有五六名最优秀的作家乘坐的飞机坠毁了。——德怀特·加纳(评论家) ★ 诙谐、深刻、博学,关于二十世纪文化与政治丰富驳杂的一流文集。——《星期日泰晤士报》 ★ 极具天赋,博学多才到令人嫉妒,他慷慨的书写包罗万象。——约翰·班维尔,《纽约书评》 ★ 阅读詹姆斯的大部头《文化失忆》,就像是获得关于二十世纪思想史的硕士学位。——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 克莱夫是一个全能型人物。他写小说,写诗,写散文,写评论,写回忆录。他曾经将但丁的《神曲》译成英文,而且他在主流的大众文化之外也是位极重要的文学人物。他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严肃的学者,他有许多面相,每种面相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在他的许多愿望中,将知识普及给大众是他最致力于实践的,他写作的时候总是很注重趣味和可读性。对他来说,沉闷的写作是一种犯罪。”——托比·利希蒂希(《泰晤士报书评周刊》资深编辑) ★ [克莱夫·詹姆斯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很了不起,是个全才,他写诗,写文论,教书,在BBC做节目,他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人。这套系统在BBC也很常见,他们的主持人经常是作家和学者出身。——许知远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的世纪脱胎于二十世纪,正如一道黑烟从石油大火中升起。 如果不能记住所有的事情,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 克莱夫·詹姆斯用了四十年时间完成《文化失忆》,一部介绍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独出机杼的核心纲要”,由百篇历史人物评论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标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遗忘边缘的名字。二十世纪几次大灾难历尽生死存亡,无数人消失在晦暗的断裂中,更多不合时宜的事实经过筛选淬炼,重组为我们所知的历史。詹姆斯提醒人们,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人文主义若要在新世纪得以留存,继承者们就不能放弃对过去的记忆。本书试图召回、感知和审视二十世纪动荡的精神生活,捕捉“一场盛大对话的边角”,以此抵抗遗忘,并重新建立联结。 詹姆斯通晓七种语言,贯通哲学、历史、政治和艺术,打磨出一份警句频出的现代文明回忆清单。从阿赫玛托娃(A)到茨威格(Z),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闪耀的群星,还有人类一切创造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勾连及其周围环绕的黑暗,它们共同构成时间之海上一道明灭相间的星辉:或许会黯淡,但永不消逝。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詹姆斯热诚的书写让历史回到当下的脉搏之中,并获得回应当下的能力:对于一切削弱人文主义联结的势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必要的抗争。 目录 引言......i 文本注释......xvi 鸣谢......xviii 英国2012版注释 ......xx 序章:维也纳 ......001 A......009 B......045 C......087 C......087 C......087 D......167 E......187 F......207 G......251 H......295 J......333 K......339 L......365 M......395 N......491 P......501 Q......529 R......535 S......563 T......641 U......669 V......691 W......705 Y......719 Z......731 尾声.....749 增补.....755 篇目选摘 A 安娜·阿赫玛托娃:对俄罗斯人来说,阿赫玛托娃的象征意义不仅仅在于她做了什么,更在于所有那些她无法去做的事情,令人唏嘘惊叹……阿赫玛托娃本可以把她魅力四射的天性加工为创作主题,但历史没有给她升华柔情的机会。历史反而让她成了女英雄。 皮特·阿尔滕伯格:卡夫卡说,阿尔滕伯格能够发现“这个世界的精彩,就像在咖啡馆的烟灰缸里找到烟头一样”。更为勤奋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另一个自我,更少羁绊,毫无野心,也不必恪守诚信道义。他是那些不堪理想重负者的理想。 路易·阿姆斯特朗:没有他,爵士乐就会是另一副模样,而没有爵士乐,美国二十世纪整个的艺术史就会是另一副模样,而这段艺术史与最终导致民权运动的美国政治史并非远隔万里。……六十多张唱片总共卖了几百万张,但是他的余生没有一个星期不需要站台卖唱。 雷蒙·阿隆:我们很难想象阿隆这样的人是在一种何其浓重的信仰雾霾中奋力抗争,又是多么耐心勇敢才能坚持下来。 B 瓦尔特·本雅明: 但是我们不该指责他的天真。许多长于世故的人也像他一样死于绝望。 马克·布洛赫:在战后的法国,他们也注定会被长时间遗忘,恰恰因为他们的勇敢如此毫不含糊。如果他们不曾如此英勇,不曾以勇士的身份死去,或许他们死后很快就会声名鹊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若说他创造出了一个仙境,他自己却并非身居仙境,即便在这位盲人偶像的人生最后几年,他的国民中也会传来提醒他的呼声:曾几何时他本应该更努力地用他的双耳去聆听。 罗伯特·布拉西亚克:他的双手沾了太多的血。拜他那些控诉者所赐,现在是他的血沾在了我们手上。 托马斯·布朗爵士: 他风格的肌理应该在时间中欣赏,正如猎豹的美需要透过树林去发现。 C 阿尔贝·加缪:诸神将成功倾倒在他身上,只能染黑他的风衣,却从未浸透他的肌肤。 迪克·卡维特:他教会了我做电视人最重要的一课:投身电视行业能为你带来各种意义上的回报,但要当心,不要除此以外一无所有。 保罗·策兰:他是那个带着一首情歌从火焰中走出来的人,这首歌以唯一可能的方式救赎了人类—承认这里没有救赎。 尚福:他说:“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在这个世上,不碎的心必得变成青铜。”……尚福凭借他的机敏获得了所有应得的奖赏,几乎使我们相信那是唯一值得一过的人生。 可可·香奈儿:在苦难的边缘,也就是苦难融入日常生活的地方,是最触手可及的悲哀。中心地带深重已极,殊难追究。 查尔斯·卓别林:科学的力量就是要把世界改变到连科学家都无法预测的地步。而人文学科的力量,是要以人人都能欣赏的方式来解读世界。 尼拉德·C. 乔杜里:他足享百年之寿,这意味着几乎在整个二十世纪里,世界上有一位最伟大的英语散文家是个印度人。……流放中的作家会有相似的语调,这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居住的共同国度——思想的国度。 G. K. 切斯特顿:他是我最爱的一类作家,他令人生畏是因为他有着熊熊燃烧的天资,又因从无算计之心,他的天资也就燃之不尽。 让·科克托:法国知识界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圈子,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将科克托视为高雅的代言人,即便是他们鄙视他的时候。 詹弗兰科·孔蒂尼:孔蒂尼说过,背但丁的作品,最重要的不是摁一下按钮就可以开启滔滔不绝背诵的洪流,而是把诗句放在脑子里,每天发生的每件寻常事都能去诗里找到注解。……人文学科在未来成为共同财富依赖于重建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理念:把诗歌背熟。一面读诗写诗,一面又觉得诗根本无需背诵,这样的态度不仅不会让诗歌“民主化”,反而一定会让诗歌最终沦为精英手中的玩物。 贝内代托·克罗齐:他认为,一颗摆对位置的心,比受过最高等训练的头脑更可能产生真理,也是创造力的唯一来源。……我们在阅读文艺批评家的作品之前不必先读哲学家的作品。但在意大利有这样一位哲学家,只有读完他的作品才能读其他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台新洗衣机的说明书。 托尼·柯蒂斯: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有力地证明,即便再全面的分析也无法参透影星的奥秘。 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他从不受制于自己的学识。他笔下的但丁就像詹弗兰科·孔蒂尼笔下的但丁一样,是活着的,会呼吸的。……但丁设下的谜题只有学者才能解开,这正是学者们喜爱他的一大理由。然而但丁绝不止于此,他的写作还深深感染着不具备任何学术资质的普通读者,成为他们记忆与想象的一部分,若非如此,《神曲》就不可能成为《神曲》。 D 迈尔斯·戴维斯:他的财富就是他的优势。这个观念可以用来激励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女权主义;如果你在经济上脆弱不堪,你就一路弱到底了。 谢尔盖·佳吉列夫:佳吉列夫是一位伟大的评论家——他有着使天才顺从自己意志的异乎寻常的能力,这一能力背后是种一视同仁的冲动。天才们觉得佳吉列夫理解他们。他几乎确实一直都理解他们。……佳吉列夫的艺术形式就是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给予世界所有,留给自己很少。 皮埃尔·德里厄·拉罗谢尔:他在自称为“最后的清算”的告别讲话中说:“我们参与了这场游戏,而我输了。因此我应得一死。”但我们应得一死并不是因为我们输了,而是因为我们错了。 E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对于二十世纪研究艺术的犹太学者来说,一个艺术生命被腰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现实。先是在分崩离析的欧洲,后来流落美国,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始终是在文明岌岌可危的阴影中进行书写的。……爱因斯坦对艺术评论的贡献就在于,他提醒了我们这些批评家一点:我们有一种内在的倾向,要为过去注入塑形之精神,让它们凝固定格。 艾灵顿公爵:关于艾灵顿的独一无二,最真实的评价正是:他的乐团就是他的乐器。艾灵顿不只有一个时代,而是创造了众多自己的时代,而其中最硕果累累的应该是1940至1941年的乐团时期,每个伴奏都是一颗明星。……是他把爵士乐带到了巅峰,从此之后不可能再增添什么来让它有所不同了。对爵士乐只可能做减法。新一代只能去尝试别的东西。 F 费德里科·费里尼:即便在那些称赞他想象力丰富的评论家中,也没人认为他是最有社会洞见的导演。只有通过回顾过去,只有清楚了任何改造社会的宏大计划都有违艺术的自足性之后,这样的评价才有可能。把两者关系展示得最清楚的艺术家正是费里尼本人。 W. C. 菲尔茨:伍迪·艾伦和史蒂夫·马丁有一个共同的始祖,他的名字叫W. C. 菲尔茨。……如果审查员没有事先检查剧本的话,几乎可以肯定菲尔茨会有更多同样出色的电影作品。一个诗人哪怕被禁用一个字,他在使用其他字词时也会有心理阴影;而菲尔茨是个诗人——擅长影射暗讽的诗人。 F.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只有伟大的艺术家才会有巨大的失败,而菲茨杰拉德太了不起了,他甚至可以把致命的个人缺陷变成诗歌的素材。……菲茨杰拉德的文风堪称销魂,因为它的魅力中融合着悲痛。他的写作风格从没改变过,即使有一段时间,按他自己后来的标准,他已经写不出什么东西了。在死亡向他发出召唤时,他还是会那么写。他那么写,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文如其人。 古斯塔夫·福楼拜:他去寻找久远的过去,看哪!他找到了一个新的黎明。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是自己诗意文字的受害者,文字的意境是那么生动,以至于他视其为现实的图谱。 埃贡·弗里德尔:那座城市有好几位有学问的卡巴莱艺术家,甚至还有一些有趣的博雅之士,但没有谁可以像他那样在两方面都出类拔萃。要在讲英语的环境中找出一个等量齐观的人物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试着想象把乔治·圣茨伯里、阿道司·赫胥黎、彼得·乌斯季诺夫、肯尼思·克拉克和以赛亚·伯林加起来的样子。 …… Z 卡尔·楚克迈尔:移居他乡的作家大多以回忆录闻名,他们回忆的许多内容会使读者陷入无法自拔的悲伤。但楚克迈尔想必拥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幽默感,他还记得说,旧欧洲文化遭受的破坏本来还可能更加彻底。如果所有留下来的人都表现得足够糟糕,能让人向往的东西或许就更少了。但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现得相当好,为人类留下了希望的余地,虽然人们也更加强烈地感到遗憾,因为他们的良好品格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来避免灾难的来临。 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是很适合给本书画上句号的名字,因为他的生活、工作、流亡和自杀结合起来概括了前述许多内容:面对令人绝望的环境,却想要有所作为的故事。……斯蒂芬·茨威格是人道主义的化身,所以他最后选择自杀,这本身就令人信服地表明,我们所高度珍视的东西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留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