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 1.8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江西新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长青小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7
  • 版次 1
  • ISBN 9787801999696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23页
  • 字数 817千字
【内容简介】
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全方位、深层次地研究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光辉历史,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和苏区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马列主义只有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得益于形成,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新的发展和理论升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有了又一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录】
在“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伟大的开篇
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纪念井冈山根据地诞生80周年
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纪念井冈山根据地创建80周年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与共产国际“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策略转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规律
——从井冈山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规律及研究趋势
朱德对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贡献
研究井冈山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文化传统的成果结合
瞿秋白组织和指导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性贡献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之探析
井冈山道路与毛泽东“以弱胜强”思想研究
毛泽东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论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三湾改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开篇
论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及其历史启示
井冈山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本质特点
传承与超越:从暴力革命学说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兼论井冈山道路理论的历史地位
试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光辉的旗帜胜利的先导
——井冈山斗争的意义和经验启示
关于建设中国苏维埃政权理论中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读中共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的联想
雄才大略上井冈
——毛泽东引兵井冈决策过程述论
井冈山斗争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演进
毛泽东的“上山”思想
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试论共产国际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
共产国际与中央根据地的“左”倾错误
——围绕三个重要问题展开
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
关于中国革命根据地史若干问题
革命展开:农村革命早期领导群体的应对
略论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
——以鄂豫皖为例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诞生与初步形成
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文件建设初探
论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期间陈诚的思想与实践
——以《陈诚先生书信集家书》为例
……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