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

私藏品

18 9.5折 19 九品

仅1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元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元彦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2
  • ISBN 9787108029225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17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和论述了《吕氏春秋》与先秦各家的异同,并进而论述了“兼容并蓄”这一杂家的特点,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在《吕氏春秋》之前,苟子、韩非已经不公开地采取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在《吕氏春秋》之后,汉、唐到宋、明各大学派,也都“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外来的佛学思想,也被某些学派所吸取。因此,本书此次再版,书名改为《:兼容并蓄的杂家》,以突出“兼容并蓄”这一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初版的书名《杂家帝王学——(吕氏春秋>》是丛书编者建议采用的。)

  “兼容并蓄”虽然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但能否择优“兼容”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深刻吸取了秦王朝覆灭的教训,崇尚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政治思想和政治措施采取“霸王道杂之”,于是有了汉朝的盛世——文景之治。令人惊异的是,汉初崇尚的“黄老之学”,“霸王道杂之”与《吕氏春秋》的主张十分近似。本书指出:“前者是事后总结得来,后者是事前预先规划,中间隔了一个秦王朝。秦王朝的产生和崩溃,是汉初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的契机,它雄辩地证明了《吕氏春秋》思想的卓越和预见的可贵。”同时,这也说明了“兼容并蓄”不能是简单地凑合,而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综合各派优秀思想,才能成为新的思想体系。
【作者简介】
刘元彦,1928年出生,1948年毕业于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1954年后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方面的书刊编辑工作,曾是《中国思想史》(侯外庐主编)、《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主编)等多卷本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20世纪80年代任《新华文摘》副总编
【目录】
再版前言

作者序

第一章 商人政治家吕不韦

 奇货可居

 立国君能获利几倍/从商人到相国/执政中做的三件事

 一字千金的故事

 《吕氏春秋》的架构/轰动效应/沉默的反对者/吕不韦败亡之谜

 不可置信的宫闱秽史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反秦的传说

 政治斗争的真相

 缪毐集团覆灭/“仲父”被贬/逐客令的背后

第二章 统一天下之路

 用义兵统一天下

 效果不彰的弭兵会/各种反战论调/有义兵而无偃兵

 攻无道和伐不义

 非攻和救守/以铲除暴虐为目的

 义兵必胜

 义为兵之本/兴义兵能争取民心/动兵时就要想到长治久安

第三章 治理天下的方略

 君道的奥秘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生命比权位更重要/君主不亲自做具体的事情/顺应趋势和选择时机/用德化和赏罚治理百姓

 充满理想色彩的贤人政治

 理想的君臣关系是自然契合/得贤人者得天下/悲壮的忠臣廉士

 民本和用众

 宗庙之本在于民/如何得到民众的拥护/民众要靠政府去治理

第四章 天道和人道

 精气说——中国古代的原子论

 天地有始/太一和道/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精气循环往

 复引起万物变化/精气使万事万物具有功能/精气有感召的作用

 五德终始——循环的历史观

 王朝盛衰和五行相克/五行说何时有了神秘色彩/对邹衍学说的

 改造/贯串天人的体系/在君主制圈子中变革

 求取真知的方法

 保持心灵的宁静/审察事物的征兆/去除主观上的蒙蔽/表面合理的未,必合理/推论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的知识/反对诡辩/对战国诡辩家的批评/《吕氏春秋》认识论的缺陷

 社会和人生的哲理

 以音乐为教化的重要手段/学习应摄取众家之长/重视农业/养生和安死

第五章 失败的胜利者

 吕不韦和秦王政的政治矛盾

 是兴义兵还是武力征服/是重德治还是严刑峻罚/是君道无为还是君主专制

 谁是真正的失败者

 英雄还是暴君/苟子的隐忧/强大中的脆弱/胜利的失败者和失败的胜利者

 汉家制度和《吕氏春秋》

 王道和霸道并用/汉初政治的兼容并蓄/清静无为政策的成功/文景之治是无为政治的成果/《吕氏春秋》与黄老之学

第六章 综合百家

 《吕氏春秋》与道家

 以精气解释道/将无为用于君道/小国寡民和封建大帝国/吸取老庄思想加以改造

 《吕氏春秋》与儒家

 尊崇孔子但不奉为唯一的圣人/政治思想深受孟子影响/接近荀子学说但也有差异

 《吕氏春秋》与其他各家

 与法家思想的异同/受到墨子学说的影响/与先秦其他各家的关系/综合百家,自成体系

 《吕氏春秋》评价的历史考察

 太史公的看法/宋代之前学者的好评/否定《吕氏春秋》成就的

 意见/现代学人的评价/吕不韦是《吕氏春秋》的主编

第七章 杂家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杂家性格

 儒学综合了各家学说/兼综儒道的玄学/儒佛道三教合流/理学是三教融合的成果

 从“霸王道杂之”到儒佛道并用

 独尊儒术未禁止各家思想的传播/两个儒法并用的人物/儒家为主,兼容别家/唐太宗制定儒佛道并用的政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国

 杂家的启示

 杂家出现的必然性/有选择的综合/传统文化有弹性也有限度/

 杂家精神仍将延续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