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 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和《牡丹亭》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8
4.4折
¥
18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永宽 著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ISBN9787535060785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8元
货号23688337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王永宽: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研究员。曾有多部专著出版。
导语摘要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牡丹亭》是剧作家汤显祖著名的作品之一,描写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梦”。本部书稿以《牡丹亭》中的“情”为触发点,详细阐述了汤显祖的早期经历及其言情思想,《牡丹亭》爱情故事的缘起与演变,人物形象分析,剧作言情思想的影响;《牡丹亭》的源流,改编与演出等;内容精当,雅俗共赏;文笔洗练,主题深厚;适合戏剧爱好者和古典文学爱好者的进阶阅读。
作者简介
王永宽: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研究员。曾有多部专著出版。
目录
前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一、汤显祖的早期经历及其言情思想
1、临川才子
2、科举受挫
3、宦途失意
4、“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二、言情思潮的渊源与发展
1、言情思潮的文化渊源
2、明代言情思潮的发展对汤显祖的影响
三、《牡丹亭》爱情故事的缘起与演变
1、古代笔记小说中的原生态故事
2、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
3、《牡丹亭》的情节创新
四、《牡丹亭》的人物形象
1、杜丽娘与柳梦梅
2、春香、陈良与石道姑
3、杜宝与杜母
4、花神与胡判官
五、《牡丹亭》引发妇女的情感共鸣
1、俞二娘等读曲倾心
2、冯小青伤情而死
3、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
4、吴震生、程琼夫妇评点的《才子牡丹亭》
5、蒋士铨与《临川梦》
六、《牡丹亭》言情思想的影响
1、《牡丹亭》引发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
2、《牡丹亭》助推明清文坛泛情论思潮
3、《牡丹亭》对其后戏曲与小说的影响
七、《牡丹亭》的改编与演出
1、明代后期演出《牡丹亭》
2、清代演出《牡丹亭》
3、现当代改编演出《牡丹亭》
内容摘要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牡丹亭》是剧作家汤显祖著名的作品之一,描写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梦”。本部书稿以《牡丹亭》中的“情”为触发点,详细阐述了汤显祖的早期经历及其言情思想,《牡丹亭》爱情故事的缘起与演变,人物形象分析,剧作言情思想的影响;《牡丹亭》的源流,改编与演出等;内容精当,雅俗共赏;文笔洗练,主题深厚;适合戏剧爱好者和古典文学爱好者的进阶阅读。
主编推荐
汤显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作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戏曲史上的名著。《牡丹亭》和《西厢记》、《琵琶记》、《长生殿》、《桃花扇》并列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五大名剧。《牡丹亭》开场词中有一句精彩名言是“世间只有情难诉”,明确标示出此剧的言情主旨,而且指出言情之难。此剧问世以后,评论者大都围绕其言情主旨议论纷纭,探寻《牡丹亭》剧中在言情问题上的深刻与精彩,赞赏此剧是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戏曲作品中表现言情主题*为成功的佳作之一。
一个“情”字,牵动了多少文人才士的情肠与情思,引发了多少男女观众的激动与叹息!
那么,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如何以他的生花妙笔大言其情?《牡丹亭》所言之情到底是什么?它为何具有如此深刻而长久的感人力量?
关于情的概念,历代许多文人学士对它进行思考与议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邱词》写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名言是疑问的语气,作者似乎只是感慨“情”的伟大与玄妙,而对其中的原因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纵览古代文献,“情”的本义是指人所具有的情感与情绪,如通常所说的人的喜怒哀乐都叫做情。先秦时期也把情的概念引申为兼指物的本性,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就更宽泛地把情的概念加以扩展了。有些文献中又以情言说事物的情况或情态,那也是各种意义的泛指。一般来说,通常是以情专指人的情感,再进一步是专指男女爱情,这是关于情的概念的狭义化,而狭义化则是更能表达情的本义,也更接近文学的本质。
情的概念是和性的概念紧密相连的。性的本义主要是指人的本性,如《论语·阳货》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等。其实,情与性在本质上也是统一的,由于人生而有情,因此情也是人的本性非常重要的方面。古代文献中常见性、情连用,如《易·乾卦》说“利贞者,性情也”。现在重论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回到《说文解字》中的权威解释为好。《说文解字》解释“情”字说:“人之阴气有欲者。”又解释“性”字说:“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这样的释文是值得重视并需要仔细玩味的。从阴阳的层面来理解情与性的含义,当然是指男女之情了;从有欲的层面来理解情与性的念义,当然应该把情与性的含义同人的男女欲望联系在一起了。许慎不愧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的祖师,《说文解字》不愧是中国训诂学的经典文献,其中关于情与性的释文确实道出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本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当情的概念进入文学的范畴之后,从先秦时的《诗经》到汉魏六朝诗文歌赋、唐诗宋词及元明清小说戏曲,文学领域里的情字的概念,基本的或主要的是指男女的爱情,这是关于情的本质的反映。
然而,“爱情”二字,又是从古至今经常议论又难以说清的话题。爱情的产生自然而微妙,爱情的发展错综又复杂,爱情的力量伟大而生动,爱情的经历可歌又可泣。而且,爱情常常同恩义仇怨交织一处,同悲欢离合相伴相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之下演出一幕又一幕惊天地动鬼神的悲喜剧。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中,爱情与命运,爱情与时局,爱情与机缘,爱情与生死,总是纷繁纠结,于是这爱情的概念就变得愈加扑朔迷离,难寻端睨,难测堂奥。元好问所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言,包含着多少感慨与无奈。
文学作品描写爱情,中国和外国都是如此。西方的文学评论家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俄国的别林斯基说:“意念是从理性引发出来的;但是,创造并产生生命的,不是理性,而是爱。”他又说:“激情永远是一种在人的灵魂里被意念所燃烧的情欲,总是向意念突进的,——因而,这是一种纯粹灵魂的、精神的、天上的情欲。……(激情)这个词在论及戏剧时*经常被采用,因为,戏剧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 (俄)别林斯基《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见中文译本《别林斯基选集》第四卷,满涛、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5页。]这是别林斯基评论普希金的作品时所说的,现在完全可以移用来评论汤显祖。
汤显祖的言情,当然是言说男女爱情,《牡丹亭》一剧所描写的即是美女杜丽娘和才子柳梦梅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尽管汤显祖明知爱情难言,尽管剧本一开始就发出“世间只有情难诉”的慨叹,汤显祖还是竭尽才力,呕心沥血,写出这一部彪炳于文学史与戏曲史的不朽佳作。剧中杜丽娘对柳梦梅的爱情坚定而执着,经历了悲欢离合的磨炼,经历了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考验,并终于成为眷属,以大团圆结局。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词中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语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里,汤显祖通过赞赏杜丽娘的有情,提出了受到后来评论者一直称道的“情至”思想,即认为爱情是至高无上的,杜丽娘对于柳梦梅的爱情即达到极致,能超越生死,感动幽冥,并*终实现了爱情的理想。
精彩内容
汤显祖是明代中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嘉靖二十九年夏历八月十四日(公历1550年9月24日)出生于临川城东文昌桥畔的文昌里。(图01)
临川自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分南城地置临汝县,三国吴孙亮太平二年(257)置临川郡,隋时又改为临川县。自汉代至六朝时,临川都是人杰地灵之地。东晋名士谢灵运被授官为临川内史,这为临川的历史增添了佳话和光彩。唐初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句“光照临川之笔”,用的就是谢灵运的典故。不料这一名句竟然成为神奇的预言,一千多年后,汤显祖创作出传奇《牡丹亭》,正是精彩的“临川之笔”。后来冯小青读此作品而吟出“挑灯闲看《牡丹亭》”的诗句,正好为“光照临川之笔”作出了完美的注脚。以至于有人把这两句作为谜语看待,以“挑灯闲看《牡丹亭》”为谜面,打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谜底便是“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山水壮美,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厚。临川之地名人辈出,尤其是在宋代,先后涌现许多著名人物,如王安石、晏殊、晏几道、陆九渊等。汤显祖对于家乡临川有深厚的感情,曾作诗云“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 《二京归觉临川城小》,见《汤显祖诗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页。];又有诗云:“西津西望绿冥蒙,流水花林秋映空。三峰忽自飞灵雨,凌乱金光日气中。”[ 《津西晚望》,见《汤显祖诗文集》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71页。]诗中描写了本地山川雄壮、烟波浩渺的气象,峰峦叠翠、花木辉映的美景。汤显祖得临川自然山水的哺育,更受临川文化氛围的熏陶,他对于本地前代名人心向往之,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南朝的谢灵运就是汤显祖仰慕的古代先贤之一。谢灵运有诗云“铜林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78页。],因此,汤显祖在家乡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红泉秘馆,把早年的一本诗集命名为《红泉逸草》,显然是受到谢灵运的影响。
汤显祖出生于书香之家,祖父汤懋昭(字日新,号酉塘)、父亲汤尚贤(字彦父,号承塘)都曾是秀才,可惜未能在科举道路上有更大的建树。于是,在汤显祖出生之后,祖父和父亲就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科举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寄托在汤门下一代这个长男身上。汤显祖刚出生时,乡亲称赞说他是“汤氏宁馨儿”[ 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见沈际飞辑《玉茗堂选集》卷首,今见《汤显祖诗文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1页。]。又见他出生时手掌心中有文字显现,就预言说他将来可能会成为文曲星,这样的传说大家也都信以为真。后来汤显祖长在大后自己做诗也道是“初生手有文”[ 《三十七》,见《汤显祖诗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页。]。再后来,钱谦益作《汤遂昌显》说他“生而有文在手”[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蒋士铨作《玉茗先生传》说他出生时“有文在手”[ 蒋士铨《红雪楼九种曲·临川梦》附。]。
汤显祖年方数岁,父亲就教他识字读书,家中丰富的藏书为他的读书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聪明过人,较早地显现出非同寻常的天赋,5岁时就能对对联,人们出上联试他,他都能应声对出下联,使人惊奇,因此被誉为神童。嘉靖三十一年(1552),同乡生员帅机15岁考中举人,一时轰动,而尚在幼年的汤显祖也已显露头角,于是后来临川文士李绂说:“嘉隆之际,吾临川帅惟审(机)先生与汤若士先生齐名,当时为之语曰:帅博汤聪两神童。”[ 李绂《阳秋馆文集》序,见《穆初堂稿》。]
嘉靖四十一年(1562)汤显祖13岁时,父亲带着他拜名士徐良傅为师。徐良傅是东乡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官知县,后罢官,在临川定居。徐良傅一见汤显祖就对他的聪明好学非常赞赏,欣然接受他为门生。同年秋,抚州督学何镗来临川考试生员,见到汤显祖当面出题让他回答,汤显祖答题时说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样深刻的论断,何镗赞叹说:“文章名世者,必子也。”[ 《负负吟》,见《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58页。]
何镗的这一句预言,后来得到了应验。汤显祖这位临川少年才子在青年以后果然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士,后来又果然成为以文章与著作传世的著名文学家。他在其代表作《牡丹亭》中展示的卓越才华,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基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