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文明论
  • 宗教文明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宗教文明论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02.8 6.5折 15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卓新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4546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29120352

上书时间2024-12-3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及思想为复杂和神秘的现象之一。 人类自具有自我意识以来, 就一直在体验着宗教、 观察着宗教、 思考着宗教。 宗教乃人类多元现象的呈现, 表现在社会、 政治、 经济、 信仰、 思想、 文化、 艺术、 科学、 语言、 民族、 习俗、 传媒等方面, 形成了相关人群的社会传统及精神传承, 构成了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 铸就了人之群体的独特结构和人之个体的心理气质。 在人类可以追溯的漫长历程中, 不难察觉人与宗教共存、 与信仰共舞的史实, 从而使宗教有着“ 人类学常数”之说。 因此, 对宗教的审视和研究就代表着对人之社会认识、 对人之自我体悟的重要内容。 从人本及其社会出发, 对宗教奥秘的探究则扩展到对无限微观世界和无垠宏观宇宙的认知及思索。

于是, 人类学术史上就出现了专门研究这一人之社会及灵性现象的学科, 此即我们在本研究系列所关注的宗教学。 对宗教的各种观察研究古已有之, 留下了大量历史记载和珍贵的参考文献, 但以一种专业学科的方式来对宗教展开系统的学理探究, 迄今则只有不足 150 年的历史。1873 年, 西方学者麦克斯·缪勒 ( F.Max Müller) 出版 《 宗教学导论》一书, “ 宗教学”遂成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名称。 不过, 关于宗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目前对这一学科的标准表达也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在宗教学的发展过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学者, 也形成了各种学术流派, 并且由初的个人研究发展成为体系复杂的学科建制, 出现了众多研究机构和高校院系, 使宗教学在现代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领域中脱颖而出, 成绩斐然。 20 世纪初, 宗教学在中国悄然诞生, 一些文史哲专家率先将其研究视域扩大到宗教范围, 以客观、 中立、 悬置信仰的立场和方法来重点对中国宗教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从而形成中国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原则。 随着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 宗教学不断壮大, 已呈现出蔚为壮观之局面。

宗教学作为跨学科研究, 其显著特点就是其研究视野开阔, 方法多样, 突出其跨宗教、 跨文化、 跨时代等跨学科比较的意趣。 其在普遍关联的基础上深入探索, 贯通时空, 展示出其内向与外向发展的两大方向。 这种 “ 内向”趋势使宗教学成为 “ 谋心”之学, 关注人的内蕴世界及其精神特质, 侧重点在于 “ 以人为本”、 直指人心, 以人的 “ 灵魂”理解达至 “ 神明”关联, 讨论 “ 神圣”“ 神秘”等精神信仰问题,有其内在的深蕴。 而其 “ 外向”关注则让宗教学有着 “ 谋事”之学的亮相, 与人的存在社会、 自然环境、 宇宙万象联系起来, 成为染指政治、 经济、 法律、 制度、 社会、 群体、 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现实学问, 有其外在的广阔。 而研究者自身的立足定位也会影响到其探索宗教的视角、 立场和态度, 这就势必涉及其国家、 民族、 地区、 时代等处境关联。 所以说, 宗教学既体现出其超越性、 跨越性、 抽象性、 客观性, 也不可避免其主体存在和主观意识的复杂影响。 在这种意义上, 宗教学既是跨越国界的学问, 也是具有国家、 民族等担当的学科, 有其各不相同的鲜明特色。 除了政治立场、 学术方法、 时代背景的不同之外, 甚至不同学派、 不同学者所选用的研究材料、 关注的研究对象也互不相同, 差异颇大。 由此而论, 宗教学当然有着其继承与创新的使命, 而我们中国学者发展出体现中国特色的宗教学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基于上述考虑, 笔者在此想以 “ 宗教学新论”为题对之展开探讨,计划将这一项目作为对自己近四十年研究宗教学科之学术积累的整理、补充和提炼, 其中会搜集自己已发表或尚未发表的学术论文, 以及已收入相关论文集的论文和相关专著中的文论, 加以较为周全的整合, 形成相关研究著作出版, 包括 《 经典与实践: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 唯真与求实: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之探》 《 宗教学史论: 宗教学的历史与体系》 《 宗教社会论》 《 宗教文明论》 《 宗教思想论》 《 世界宗教论》《 中国宗教论》 《 基督教思想》 《 基督教文化》 《 中国基督教》 《 反思与会通》 等; 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 梳理探究宗教学的历史和宗教学的体系, 进而展开对世界宗教的全方位研究。 其 “ 新”之论,一在视野之新, 以一种整体论的视域来纵观古今宗教研究的历史, 横贯中外宗教学的范围; 二在理论之新, 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举来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之论, 探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新思路; 三为方法之新, 不仅批判性地沿用宗教学历史传统中比较科学、 合理、 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且对之加以新的考量, 结合当代学术发展的成果来重新整合; 四在反思之新, 这就是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旧作, 总结自己四十年之久宗教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体悟、 收获, 以及经验和教训, 在新的思考、 新的形势下积极调试, 增添新思和新言。 当然, 这一项目立足于思考、 探索乃实情, 而建构、 创新则仅为尝试, 且只代表自己一家之言, 故此所谈 “ 新论”乃是相对的、 开放的、 发展的, 必须持有锲而不舍、 止于至善的精神和毅力来继续往前开拓。 由于这一研究项目涉及面广, 研究难度较大, 论述的内容也较多, 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 也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故其进程本身就是不断得到合作、 得到鼓励和支持的过程。

在此, 作者还要衷心感谢文化名家暨 “ 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将本课题列为 “ 文化名家暨 ‘ 四个一批爷 人才项目”计划! 也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编辑出版本项目课题著作上的全力支持!

 

卓新平

2019 年 5 月



导语摘要

宗教自诞生以来就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关联,一些宗教甚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表和象征。因此,对待宗教应该具有一种文化感,形成我们探究宗教的文化意识,表现出评价宗教时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鉴赏。本书包括对宗教与文化的综合论述、整体思维,并深入探究宗教与文化战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对话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等的关系。

 



作者简介

卓新平,土家族,1955年生于湖南慈利,198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1992年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6 年任世界宗教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998年至201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19年任《世界宗教研究》主编。2000年至2004年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自2001年起任中国宗教学会会长,2003年起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2004年入选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8年起任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2011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2013年起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副主席。2014年任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理事,入选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个人学术著作32部,合著及主编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文章500多篇。


 



目录

“宗教学新论”总序 (1)
 前言 (1)


编  宗教与文化


章  论信仰与宗教及其文化蕴涵 (3)
 第二章  中华文化的反思与展望 (13)
 第三章  重新发掘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1)
 第四章  宗教与文化关系刍议 (28)
 第五章  对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反思 (33)
 第六章  中国文化中对 “宗教”意义的理解 (39)
 第七章  论宗教与文化多样性 (46)
 第八章  关注宗教与文化发展 (52)
 第九章  关于中国宗教学的文化思考 (56)
 第十章  宗教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70)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 “德信相济与安身立命” (83)


第二编  宗教与文化战略


第十二章  从“文化兴国”的战略举措看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的意义 (89)


第十三章  宗教学研究助力中国文化战略实施 (94)
 第十四章  宗教对加强文化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101)
 第十五章  必须重视宗教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107)
 第十六章  中国宗教 :“走出去”文化战略的先行者 (112)
 第十七章  基督教与中美关系的文化战略思考 (118)
 第十八章  基督教在促进中美关系改善及中华文化发展上的作用 (131) 


第三编  整体思维与宗教文明


第十九章  以整体思维来审视人类文明 (139)
 第二十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整体思维 (161)
 第二十一章  从整体思维看西方 “新时代”运动 (169) 


第四编  宗教与 “一带一路”


第二十二章  对“一带一路”文化的整体审视 (189)
 第二十三章  对话宗教与 “一带一路”发展 (199)
 第二十四章  “一带一路”与宗教文化关系的历史反思及未来展望 (206)
 第二十五章  “一带一路”与宗教文化交流及其现实意义 (218)
 第二十六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族宗教问题探究 (231)
 第二十七章  海上丝绸之路与宗教传播 (235) 


第五编  宗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十八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参与 (245)
 第二十九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宗教价值 (250)
 第三十章  文化交流与和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58)


第三十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中西比较 (263)
 第三十二章  宗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278)
 第三十三章  宗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意义 (285)
 第三十四章  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与宗教信仰 (292)
 第三十五章  海外华人信仰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意义 (299) 


第六编  宗教与文明对话


第三十六章  对话作为共在之智慧 (311)
 第三十七章  对话以求理解 (321)
 第三十八章  以多元文化包容争取世界和谐 (327)
 第三十九章  “全球化”处境中的宗教文化及发展趋势 (334)
 第四十章  从世界语境看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开放 (337)
 第四十一章  宗教与文明对话 (342)
 第四十二章  宗教对话的时代 :世界宗教对话百年回眸 (346)
 第四十三章  文化对话是世界和谐的通途 (351)
 第四十四章  宗教的睿智与东西方对话 (356)
 第四十五章  亚洲宗教多样性及其文明对话 (359)
 第四十六章  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70) 


第七编  宗教与生态文明


第四十七章  中国宗教与生态文明 (379)
 第四十八章  关爱生命 ,拯救生命 ———论宗教中的生命观 (390)
 第四十九章  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  (393)



内容摘要

宗教自诞生以来就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关联,一些宗教甚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表和象征。因此,对待宗教应该具有一种文化感,形成我们探究宗教的文化意识,表现出评价宗教时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鉴赏。本书包括对宗教与文化的综合论述、整体思维,并深入探究宗教与文化战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对话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等的关系。


 



主编推荐

卓新平,土家族,1955年生于湖南慈利,198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1992年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6 年任世界宗教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998年至201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19年任《世界宗教研究》主编。2000年至2004年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自2001年起任中国宗教学会会长,2003年起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2004年入选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8年起任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2011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2013年起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副主席。2014年任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理事,入选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个人学术著作32部,合著及主编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文章500多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