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而不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而不同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4.4 4.0折 36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辛丰年、严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2502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25332343

上书时间2024-12-3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辛丰年先生以音乐随笔著称,本书则是他谈音乐以外的文章与严锋谈书的文章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辛丰年的作品,下编编为严锋的作品。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读书》、《文汇读书周报》、《大公报》、《万象》、《书城》等报刊上。 

这本父子合集值得读者期待,相信喜爱辛丰年的读者,喜读严锋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读出书外之情,弦外之音的。


作者简介

辛丰年(1923— ),原名严格。江苏南通人。抗战中家乡陷落,初中尚未读完,从此闭门自学。1945年开始在不对中做文化和新闻工作。1976年退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读书》、《音乐爱好者》、《万象》等杂志写出大量的音乐文章。主要作品有《乐迷闲话》、《钢琴文化三百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不朽的人与乐》等。严锋(1964— ),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现代话语》、《雕虫缀网录》、《生活在网络中》(合著)、《感官的盛宴》,译有《福柯访谈录》等。



目录

字迹虽隐,心迹昭然——关于曾国藩三封家书的杂感 003  


了解战争 思索历史 011  


想重读而不可得的书 017  


虱多不痒? 020  


跟踪读书的苦乐 024  


上编 假话与真情——读《周佛海日记》髡刑古今——温故知新一得 027 033  


藤花馆中一过客 037  


细节传真——读史笔记 043  


重读《卡沙诺伐》——兼忆盗版西书 050  


 


六十年前的惜别——忆先师王蘧常先生 057  


史海寻声 062  


上编 沧桑之后又相逢对话无声却有情——读《热河日记》 070 076  


中国诗人心目中的光色影 087  


杂食者零札 091  


“书斋”垮了 094  


杂食书虫的残梦 096  


 


好书103 好书Ⅱ112 


下编好看122 当我们同在一条船


135 爱恨梁羽生139 


古龙印象143 像金庸一样好看147 老作文151 在精神的外省161 此红楼和彼红楼165 屏幕上的书168 历史小说的境界172 


下编


新希望176 


《九三年》180 


《指环王》和我们的世界182 漂泊的精魂189 在反抗和逃离之间


——读《海边的卡夫卡》194 



内容摘要

辛丰年先生以音乐随笔著称,本书则是他谈音乐以外的文章与严锋谈书的文章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辛丰年的作品,下编编为严锋的作品。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读书》、《文汇读书周报》、《大公报》、《万象》、《书城》等报刊上。 


这本父子合集值得读者期待,相信喜爱辛丰年的读者,喜读严锋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读出书外之情,弦外之音的。


主编推荐

辛丰年(1923— ),原名严格。江苏南通人。抗战中家乡陷落,初中尚未读完,从此闭门自学。1945年开始在不对中做文化和新闻工作。1976年退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读书》、《音乐爱好者》、《万象》等杂志写出大量的音乐文章。主要作品有《乐迷闲话》、《钢琴文化三百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不朽的人与乐》等。严锋(1964— ),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现代话语》、《雕虫缀网录》、《生活在网络中》(合著)、《感官的盛宴》,译有《福柯访谈录》等。



精彩内容
 字迹虽隐,心迹昭然——关于曾国藩三封家书的杂感
《读书》去年九月号的“新书录”报道《曾国藩全集》出版,文中有句话:“……有时或令人觉其恂
恂有儒者之风……虽然这绝非作者的全面。”小学生时代常常看到,有的人家并不喜欢读书,却少不了有一部《曾文正公家书》。上四马路“文化街”去,这书更是随手可得,从扫叶山房石印本到什
么一折八扣的铅印本。文正公的大人物形象便在心中印下了。
这形象的起变化,当然同历史知识的增长有关,但还有一个原故,是知道了有些我不能不痛恨的人,对曾氏是奉之若神明的。其中便有那个自封中山信徒,对异己者不论是“密裁”还是公开屠戮都心不动手不软的“委座”。
一个人总是从正、反、侧等多方面长知识,长见
识。后来又读过一些资料,曾氏这个“矛盾人物”的形象又多面化了。这个恂恂儒者,精义理善词章,又是以书生而“操杀人之业”的实干家,对于牵制历史车轮的运转,他起了并非不足道的作用。满汉统治者尊崇他是毫不足怪的。可怪者辛亥-_革命以后他那影响并没有消失,俨然还是许多人心龛中的圣哲!
几年前看到一则有关曾氏的掌故,颇有些悚然,但随即便又深愧自己头脑简单大惊小怪了。
那是从民国时人黄溶(秋岳)的《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发现的。记的是一八六四年天京陷落前夕曾氏三通家信之事,都是写给乃弟国荃的。曾老九是攻打天京的清军的主角。《花随》作者说:“以行世本校之,有一通未辑入,余二通皆经删改。”这不予辑入和删改,正是大有文章!
其中四月二十日夜的那封写道:“……余意欲奏请李少荃(按即李鸿章)前来金陵会剿。”——但他又觉得这样办有利有弊。利在李部洋炮多,可以早日把天京攻下,省却乃弟的心血,而弊在李“气焰颇大”,怕曾国荃受气,且李部淮军“骚扰骄傲”,“恐欺侮湘勇,克城时恐抢夺不堪”。因此又“不愿请来与弟共事……特此飞商……若情愿一人苦挣苦支,不愿外人来搅乱局面,则飞速复函。余不得弟复信,断不轻奏先报”。
行世的《家书》整篇删而不录的就是这封。这原
故无须猜详,信中气味同“尽忠谋国”的公开形象未免不大吻合!
第二封信,五月十六日的,堪称“要害”,不能不多抄原文:夜来又细思,少荃会剿金陵好处甚多。其不好处不过分占美名而已。后之论者日……少荃克苏州,季高(按即左宗棠)克杭州,金陵一城沅(按即曾国荃)与荃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如弟必不求助于人,迁移日久,肝愈燥,脾愈弱,必成内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