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高三孩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高三孩子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8.6 3.9折 48 全新

库存8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永新,孙云晓,孙宏艳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3957432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5317130

上书时间2024-12-3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语摘要

您的孩子高三了,他是不是总嫌您唠叨?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发脾气?马上就要高考了,他是不是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不见好?要填高考志愿了,到底该优先选专业还是优先选学校?要不要到国外留学?这些是每个高三孩子的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本书里,您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不留遗憾的高三。

经典语录

1. 终于成了新一届的高三父母。经过高一、高二两年与孩子的磨合,父母已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对已经进入倒计时的高考,父母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沉静心态,紧张备考,迎来彼此人生中共同努力的一段宝贵时光。(第2页)

2.孩子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向到了高中已经十分强烈,尤其是高三的孩子,在学校里他们是“老大哥”,这种身份使他们在这方面比高一、高二学生的需求更为强烈。(第62页)

3. 引发*情绪的因素众多,值得父母关注的有两个:一是习得性无助心理,二是考试焦虑症。(第68页)

4. 没有人喜欢被责备,即使责备里包含着关心。(第87页)

5. 对于老师而言,Z好的礼物不是物质的礼品,而是父母、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第127页)

6. 留学应是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准备工作也应该具有长远性。(第157页)



作者简介

朱永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编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


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资深专家团队



目录

章 高三,父母与孩子一起砥砺前行 /1


1. 趋于成熟的高三孩子 /2


2. 如何应对高三孩子复杂多变的心态 /8


3. 做称职的父母 /14


第二章 功夫也在学习外 /22


1. 运动为冲刺的学子助力 /23


2. 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 /28


3. 理性面对日常考试 /31


第三章 创设健康的家庭环境 /36


1. 打造舒适的物理环境 /37


2. 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42


3.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46


4. 制订家庭发展计划 /50


2


第四章 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 /53


1. 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54


2. 帮孩子摆脱情绪困扰 /62


3. 导致情绪的因素 /68


4. 树立高三孩子的信心 /75


第五章 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80


1.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81


2. 引导孩子与师长沟通 /91


3. 指导孩子与同辈交流 /95


第六章 重视道德与法制教育 /106


1. 重视道德教育 /107


2. 抓好法制教育 /112


第七章 建立家校的良性沟通 /120


1. 建立家校常规互动 /121


2. 积极参加家长会 /128


3. 构建伙伴型家校关系 /133


第八章 用心创设孩子的未来 /140


1. 积极参加成人礼 /141


2. 冷静面对高考结果 /149


目录 3


3. 要不要到国外留学 /157


4. 选择人生新方向 /161


第九章 你问我答 /166


1. 孩子成绩不好,爱发脾气,怎么办? /167


2. 孩子嫌父母唠叨怎么办? /168


3. 孩子很努力,成绩怎么不见好? /170


4. 孩子爱打扮怎么办? /171


5. 怎么让寄宿的孩子与父母关系亲密? /173


6. 为什么越到高考,孩子越不想学习了? /174


7. 高考前几天,怎么保证孩子稳定的学习状态? /175


8. 孩子高考场就考砸了,怎么办? /176


9. 孩子哪方面都不突出,怎么填高考志愿? /177


10. 高考志愿,优先选专业还是优先选学校? /178


11. 怎样与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179


主要参考文献 /180


后记 /182



内容摘要

您的孩子高三了,他是不是总嫌您唠叨?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发脾气?马上就要高考了,他是不是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不见好?要填高考志愿了,到底该优先选专业还是优先选学校?要不要到国外留学?这些是每个高三孩子的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本书里,您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不留遗憾的高三。


经典语录


1. 终于成了新一届的高三父母。经过高一、高二两年与孩子的磨合,父母已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对已经进入倒计时的高考,父母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沉静心态,紧张备考,迎来彼此人生中共同努力的一段宝贵时光。(第2页)


2.孩子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向到了高中已经十分强烈,尤其是高三的孩子,在学校里他们是“老大哥”,这种身份使他们在这方面比高一、高二学生的需求更为强烈。(第62页)


3. 引发*情绪的因素众多,值得父母关注的有两个:一是习得性无助心理,二是考试焦虑症。(第68页)


4. 没有人喜欢被责备,即使责备里包含着关心。(第87页)


5. 对于老师而言,Z好的礼物不是物质的礼品,而是父母、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第127页)


6. 留学应是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准备工作也应该具有长远性。(第157页)



主编推荐

朱永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编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

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资深专家团队



精彩内容
第3页:高三孩子处于从青少年到青年过渡的完成阶段,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高、体重、骨骼、生殖系统的发育水平已经接近成年人,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
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趋向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意识比较成熟,开始更经常地考虑个人前途,做事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在学习上,比如说,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独立意识非常强烈,作为“老大哥”,心理和思维比高一、高二都具有更强的独立倾向。他们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处理好,不用老师和父母过多过问。在行为、情感、道德评价方面,他们也有强烈的自主需求。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自我认知,能够较为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但是,曾经给他们带来困扰的高矮胖瘦问题、性吸引力问题等依然存在。也会有孩子因为学习紧张放弃减肥,或者忍住对心仪对象的思念,但是,这些隐藏的问题仍然会给他们带来潜在的困扰。
第13页:高三孩子的心理发展与备考过程紧密相关激情期:8—11月高三开学是一个新的起点,绝大部分孩子对自己的高考怀揣希望,积极努力地投入学习,经常迟到的不迟到了,爱玩手机的不玩了,上课听讲效果好了,提问的情况多了……高原期:12月—第二年2月期中考试(基本安排在11月份)后,成绩上升的孩子心里松了口气,稍微有些懈怠;而成绩无起色的孩子则疲惫烦躁,情绪低落,积极性大受打击。在考试的压力下,多数孩子还会坚持下去,但是细节上会表现得不如前一时期。
怀疑放弃期:3月—第一次考前模拟
在第一轮复习基本完成后,大部分孩子的成绩趋向稳定,但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会使一些失利的孩子受到打击,甚至让一些孩子产生放弃的念头。同时,部分具有一定优势的孩子也会因“不再进步”而怀疑自己。
恐惧焦虑期:第一次考前模拟—高考前高考一天天临近,无论成绩好坏,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或恐惧。有的踌躇满志,却患得患失,担心不能考取理想的大学;有的则升学无望,却也恐惧马上就要面对的就业压力。因此,很多时候,焦虑会表现在每个孩子身上。
第20页:高三父母应该注意避免的三大心理问题——缺乏自信。高三父母在陪考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有越来越多的不足,有越来越多的事情自己不能帮助孩子解决,特别是当得知其他父母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备考条件而自己无能为力,或者自我感觉陪考方法出现纰漏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过分攀比。很多高三父母总喜欢打听其他孩子的备考情况,总喜欢拿其他学生的成绩跟自己孩子的成绩进行比较,总觉得别的孩子有的备考条件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有,等等。这些比较都没有必要,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极度敏感。高三父母往往容易对很多事情过分在意,比如:孩子放松一会儿会不会影响学习?孩子天天学习但成绩反而下降,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努力而只是装装样子给父母看?孩子最近跟异性同学接触频繁,这么关键的时刻早恋了怎么办?
第43页:家庭规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如果这些规则(很多时候外显为言语)表述不当,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可以把它们转化为指南,用缓和的语气说出来。例如,规则的表述通常是“不许”“不应该”,而指南的表述是“可以”,因此可以把“不许熬夜”转变成“可以不熬夜”,把“不应该上网”转变成“可以不上网”。
第125页:学会发问才能获得老师的有效指导
与父母交流时,老师们听到最多的话是:A.“老师,我的孩子怎么样?”B.“老师,我儿子的数学特差,您多帮帮他。”C.“我女儿这回没考好,要怎么办呀?”A类询问过于笼统,老师的回答一般也会很笼统:“挺好的”“还不错”“还行吧”“还要继续努力”……这样的对话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换成“老师,您看他还需要在哪门课哪方面努力?”,老师们的回答可能是:“他作文不好,物理学得不如化学,单词量太小,语法漏洞大……”B类询问比A类询问具体一点,但并没有要听取老师对孩子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的意愿。如果父母问“老师,我儿子的数学很差,您觉得有必要请家教吗?在哪方面他需要加强?在家里,我们能怎么帮助他?”,也许老师就可以详细介绍孩子的情况,而且会给出具体的建议。
C类询问往往在考试后听到,父母没有先问孩子考得不好的原因,直接跳到了考后策略的部分,而归因不明确就没有办法对症下药。所以可参照第四章“高三上学期考试成绩归因分析表”来问老师:“我女儿这回没考好,您觉得大概是什么原因?”并且告诉老师孩子考前的一些表现,然后问老师:“您看下一步我需要配合您做些什么?”第157页:孩子为什么要出国?
近些年来人们出国读本科的热度有增无减,但是我们发现,回流的人数也在日益增加。如果抱着学外语的目的出国,或者仅仅是为感受异国文化,似乎不必耗费几年时光和大量金钱。送孩子出国留学之前,要对他的未来有一定程度的规划,例如,从专业发展的需要角度,从提升个人能力角度,从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角度,等等。留学应是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准备工作也应该具有长远性,仅是语言上的准备,最晚也应该从初中开始,而不是高考结束后的临时抱佛脚。一些学生因为不能考入国内顶尖大学,所以选择出国,但是这样的学生也并不能保证可以进入国外声誉很好的学校,那么,与其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去读一所教学质量并不确定的大学,不如在国内寻找其他机会。即便想要通过留学来实现国外就业的愿望,也很难预料未来该国情势发展。所以,父母与孩子不要为了“出国”而选择出国留学,一定要对出国留学的风险充分评估,不可一味追随出国风潮,片面否定在国内的学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