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3.7 5.9折 ¥ 4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松本清张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9318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25229266
上书时间2024-12-27
《证明》 一心一意供养丈夫信夫追求文学创作的久美子,却因信夫日复一日的被拒稿而狂躁暴怒,深陷自暴自弃的深渊泥潭之中,并将自己的怨气变态地发泄到妻子身上,对久美子进行无尽的精神上的折磨而终令久美子出轨他人,而久美子这段饮鸩止渴般的恋情两年后又发现情人不过是将自己当做玩物,并未付出真正感情……剧情将往何处发展,而案件又如何证明?在如实描述一对中年夫妇的感情危机时,不经意流露出一种真实的可触摸的恐惧感。 《新区域的开发》 一个发生在市井生活中常见的犯罪故事,街坊邻居的街谈巷议背后暗藏杀机,然而当事人却一直蒙在鼓里,毫不知情。一个城乡结合部有着数亩薄田的貌似幸福的三口之家,因一位外地来东京学习糕点手艺的其貌不扬的男青年而发生微妙的改变,一家三口对这名男青年的态度的改变令人摸不着头脑,而*后女主人与丈夫张罗着把年龄相差了十几岁的独生女儿嫁给了这位外来青年,并卖地给年轻夫妻开店,而蛋糕店的生意兴隆,上门女婿忠厚孝顺,这个家庭似乎日益兴旺。然而男主人长野中夫却突然中风,并在不久之后意外死去,令这个让邻里称羡不已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似乎这个家庭内部开始发生着波诡云谲的变化。 《密宗律仙教》 细腻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个名为密宗律仙教的宗教团体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发展过程,而注射留下的针眼这一细节作为案情发展的主线,不落窠臼而独辟蹊径。一名年轻而有正常欲望的流动手艺人,受到某个神秘教宗的迷惑,走上开创宗教发展女会员,并不断从女会员那里获得支助不断扩张。虽然这个名为密宗律仙教教派的教规有些离奇,并充满着情色的意味,但似乎众多女教徒们并不质疑这门新兴宗教的教义。然而,一个意外事件却揭开了其中不为人道的玄密。 《留守宅事件》 一篇属于纯推理结构的作品,讲述了东京的一位妇人在家中被杀,警察多番搜查发现*初的嫌疑犯并不是真正的凶手。结局出人意料,逻辑无可挑剔……西新井警察署接到一桩有些奇怪的报案,报案者是一名年轻帅气的骑车推销员,他的妻子栗山宗子在他出差期间被人杀死在家储物间中。案件由此展开。目标很快锁定到爱慕宗子的敏夫学弟萩野光治身上。但是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了另一个更有嫌疑的对象,栗山敏夫。但是栗山敏夫有着非常严密完美的不在场证据,从时间地理上来推断,他都没有作案的可能。一场精密推理的较量。 |
作者 松本清张(1909-1992年),日本文坛一代宗师,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列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作品在传统推理小说的诡谲情节之外,加入了社会写实内容和犯罪动机分析,开创了世界推理小说社会派的先河。松本清张作品数量惊人,其代表作除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的《点与线》外,还有《零的焦点》、《砂器》、《眼之壁》、《雾之旗》等。 译者 吴彤彫,翻译出版的作品有《丑陋的日本人》、《入殓师》、《十三刺客》等。 |
证明 新开发的区域 密宗律仙教 留守宅事件
|
《证明》 一心一意供养丈夫信夫追求文学创作的久美子,却因信夫日复一日的被拒稿而狂躁暴怒,深陷自暴自弃的深渊泥潭之中,并将自己的怨气变态地发泄到妻子身上,对久美子进行无尽的精神上的折磨而终令久美子出轨他人,而久美子这段饮鸩止渴般的恋情两年后又发现情人不过是将自己当做玩物,并未付出真正感情……剧情将往何处发展,而案件又如何证明?在如实描述一对中年夫妇的感情危机时,不经意流露出一种真实的可触摸的恐惧感。 《新区域的开发》 一个发生在市井生活中常见的犯罪故事,街坊邻居的街谈巷议背后暗藏杀机,然而当事人却一直蒙在鼓里,毫不知情。一个城乡结合部有着数亩薄田的貌似幸福的三口之家,因一位外地来东京学习糕点手艺的其貌不扬的男青年而发生微妙的改变,一家三口对这名男青年的态度的改变令人摸不着头脑,而*后女主人与丈夫张罗着把年龄相差了十几岁的独生女儿嫁给了这位外来青年,并卖地给年轻夫妻开店,而蛋糕店的生意兴隆,上门女婿忠厚孝顺,这个家庭似乎日益兴旺。然而男主人长野中夫却突然中风,并在不久之后意外死去,令这个让邻里称羡不已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似乎这个家庭内部开始发生着波诡云谲的变化。 《密宗律仙教》 细腻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个名为密宗律仙教的宗教团体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发展过程,而注射留下的针眼这一细节作为案情发展的主线,不落窠臼而独辟蹊径。一名年轻而有正常欲望的流动手艺人,受到某个神秘教宗的迷惑,走上开创宗教发展女会员,并不断从女会员那里获得支助不断扩张。虽然这个名为密宗律仙教教派的教规有些离奇,并充满着情色的意味,但似乎众多女教徒们并不质疑这门新兴宗教的教义。然而,一个意外事件却揭开了其中不为人道的玄密。 《留守宅事件》 一篇属于纯推理结构的作品,讲述了东京的一位妇人在家中被杀,警察多番搜查发现*初的嫌疑犯并不是真正的凶手。结局出人意料,逻辑无可挑剔……西新井警察署接到一桩有些奇怪的报案,报案者是一名年轻帅气的骑车推销员,他的妻子栗山宗子在他出差期间被人杀死在家储物间中。案件由此展开。目标很快锁定到爱慕宗子的敏夫学弟萩野光治身上。但是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了另一个更有嫌疑的对象,栗山敏夫。但是栗山敏夫有着非常严密完美的不在场证据,从时间地理上来推断,他都没有作案的可能。一场精密推理的较量。 |
作者 松本清张(1909-1992年),日本文坛一代宗师,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列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作品在传统推理小说的诡谲情节之外,加入了社会写实内容和犯罪动机分析,开创了世界推理小说社会派的先河。松本清张作品数量惊人,其代表作除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的《点与线》外,还有《零的焦点》、《砂器》、《眼之壁》、《雾之旗》等。 译者 吴彤彫,翻译出版的作品有《丑陋的日本人》、《入殓师》、《十三刺客》等。 |
证明
一 久美子近非常忙。 她在为一份名为《艺术与性》的女性杂志打工,眼下,正忙着为即将出版的这期杂志做现场访谈——她承接了这份杂志的一个专版。 这份原本面向精英女性的知识读物,近来也受流行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一改文风,出现了一些含有色情内容的打擦边球专栏。色情一旦披上知识和艺术的外衣则更具诱惑力,让人难以抵抗。 久美子很反感这种做法,但她无可奈何,改变不了什么——她只是一名配合记者做做现场采访、写写报道的临时工而已,与编辑部签的是临时聘用合同。当不了正式编辑,就不可能对杂志有话语权。结婚之前,久美子也曾给别的杂志社这样打过工,现在的这份工作是五年前开始的。 久美子承接的专版名为“从西洋油画看性”。这是久美子次独立承担整个专版的稿件,她跃跃欲试,颇感兴奋和紧张。桌上摆满了从图书馆和朋友们那里借来的西洋美术史、油画集、绘画理论等书籍,她正在一页页仔细地读着,不时在笔记本上写点什么。
暮春三月,夜空中仍透着一丝丝凉意。 白天四处奔波、马不停蹄,作息时间毫无规律,不能按时下班已是司空见惯。因此,晚饭后的一段时间是久美子阅读和写作的黄金时间,弥足珍贵。然而,此时从隔壁房间不断传来丈夫信夫夸张地撕碎稿纸的声音以及他重重地仰面倒在榻榻米上所发出的沉闷声响,完全搅乱了久美子的心绪,令她心烦意乱,如坐针毡,阅读和做笔记的兴致荡然无存。 隔壁的怪异举动不仅严重干扰了久美子的写作,而且对她的生活也宛如一场灾难。 而且,这场灾难已经持续了数年。
五年前,信夫辞去公职在家专事写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坐家”。三年后,作为妻子的久美子每天晚上都能听到丈夫猛烈撕碎稿纸的声音。 几天前,信夫把自己长达一百二十页的作品投到了A出版公司所属的L文艺杂志社。不言而喻,这部呕心沥血的大作和往常一样——很快被退了回来。一个名叫N的年轻编辑对作品指指点点,圈出了一大堆“问题”。回到家中的久美子从信夫的脸色和举止上立刻得知了结果。一年多来,写稿、投稿、退稿,接着再投……周而复始,信夫尽管没有对久美子提起,但久美子从他的精神状态上就能明白无误地做出判断,进而决定采取何种对策。一般说来,如果被退稿了,他一定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魂不守舍,无心做任何事情;或是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变得狂躁不逊。这种状态要经过三天时间才会逐渐恢复常态,然后再重整旗鼓,继续战斗——按编辑的意见对稿子进行修改。如果修改的进展没有像预想那样顺利,接下来的情景可想而知——怒火冲天地把稿子撕得粉碎,纸屑撒得满天飞,然后愤愤地夺门而去。信夫不喝酒,他只能去向同人杂志①[1]的那些伙伴大喊大叫一番,发泄一通就去后山爬山,直到把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折腾得疲惫不堪,再回家蒙头大睡。久美子已经习惯了从隔壁房门紧闭的屋里传来的唉声叹气以及榻榻米上辗转反侧的声响,但每每如此仍是心惊肉跳,无法安心工作。 久美子表面上默默忍受,毫无怨言,但内心却坚信这是丈夫有意所为,故意弄出这些声响来搅乱自己心情——信夫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且,对久美子的一些做法信夫也是不允许的。比如,拉开隔扇门去安慰他,或听他倾诉几句等。倘若这么做了,他一定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他不想被人怜悯和同情。因此,在丈夫“喂”的一声呼唤她过去之前,久美子只能静静等待,等待这如同唤狗一般的声音穿过那扇紧闭的隔扇门。
久美子习惯把当天在外面的活动一五一十地记在笔记本上,比如像这样: “上午11:00到达编辑部,中午1:00到职工食堂吃午饭,2:30在田园调布①[2]对作家A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采访,4:00回到编辑部,然后整理采访笔记至晚上7:00,整理完毕十一张文稿。7:10吃晚饭,8:20在目黑②[3]采访画家Y氏,9:00结束,乘电车回家。” 采访时间必须依照受访对象的方便程度而随时调整,甚至约在晚上九点后见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仅如此,对方爽约的现象屡见不鲜——待风尘仆仆赶到对方家中时,大门紧闭、寂无人声;或是言之凿凿定好了时间和地点,但久美子在咖啡馆苦苦等待三个小时也不见来人影踪。久美子从事的工作与打卡考勤的上班族不一样,一旦从家出来,上班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一年前,信夫的注意力开始聚焦在久美子在外面的工作上。起初,久美子认为这只是丈夫宅在家中太久,对在外工作的妻子的嫉妒心所致。孰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注居然愈演愈烈,甚至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回家,久美子必须向他详细汇报当天在外工作的每一细节,一旦出现时间上的不吻合,信夫就会勃然大怒,而且,这种怒火一经点燃则难以扑灭,任凭久美子耗尽力气,说破嘴皮,他仍是暴跳如雷,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久美子并没有留意工作的每个细节,更没有用笔把每一项活动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有时竟完全忘了。因此,经常被问得惊慌失措、瞠目结舌,或是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信夫就越发相信自己臆想的一切,脾气就越发暴躁,发怒的程度足以让人目瞪口呆。这位原本性格内向、自尊自爱的男人,以前即使对妻子存有疑心也不会轻易说出口,现在则毫无廉耻,不顾忌自己的形象而在妻子面前破口大骂、恶语伤人,这些毫无凭据的臆想,无异于一支刺向久美子的利刃!
久美子认为,信夫的变化是一年前开始的,那时恰好他的创作出现了危机——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作家的才能。 七年前,久美子和信夫缔月下之盟,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彼时的信夫是一名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不仅有一帮爱好文学的青年朋友,还创办了几期文学同人杂志,在上面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其中几篇也受到了一些评论家的关注,在文艺期刊或是其他文学同人杂志上均有所提及。 信夫当时在一家公司上班,早九晚五的通勤耗掉了一天宝贵的时光,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搞创作。于是,他萌生了辞去工作、专事写作的念头。问题是,今天辞掉了工作,明天就立刻揭不开锅了啊,这种选择让信夫纠结、烦恼不已。 好在有久美子。她虽然不认为丈夫有文学创作的才华,但她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实现愿望。于是,她放弃了专职太太的生活,找到婚前曾经工作过的那家出版社,经社长推荐谋到了现在这家杂志社的职位。作为编外记者,久美子的工资是按稿费标准来计算的,所以她每月的收入比信夫的工资要高出两倍多。 信夫为此兴奋不已,全神贯注地投入小说创作之中。辞去公职后的两三年间,他白天写作,晚上为晚归的妻子做好可口的晚饭或准备夜宵,等她回家。
然而,在全国一流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绝非易事。 尽管信夫的作品构思精巧,妙笔生花,在同人杂志上发表绰绰有余,但作为文学专业的杂志或是走纯商业路线的出版商,评判标准则十分苛刻,对他的作品并不看好。 信夫挑选了三家文艺杂志社,把稿子投到了编辑部,并且频繁周旋于这几家编辑部,多次登门拜访。尽管如此,令人欣慰的消息却没有一丝一毫。坦率地说,信夫的文笔是非常贴近这几家杂志社的口味的,写作水平也达到他们的用稿标准,因此每次投稿编辑部都会把稿件留下认真审阅,但终的结局却每每如此、概莫能外——大约过了一周或十天,信夫得到约请去了编辑部,责任编辑抱着他的作品进了接待室。毫无疑问,是来批判他的作品的。 编辑要说的无非是情节平淡、心理描写拙劣、文笔幼稚之类。信夫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这些瑕疵,但他并不心悦诚服——文学描写方法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能简单划一啊。不过,此时此刻如果与对方争辩起来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年轻气盛的编辑一不高兴或许直接把稿件扔进垃圾桶,他也再没有跨进编辑部大门的机会了。与其争个面红耳赤,莫不如放下身段虚心接受,谦逊有礼地把稿子拿回去修改再说吧。 他也认真尝试按编辑的意见去做,但修改过程却是痛苦万分——亲手把呕心沥血的一段段描写删除掉宛如刀割肉一般疼痛。不仅如此,原本是一段细腻的展现人物内心的文字,按编辑的意思这么一改反倒不伦不类了。信夫心中不断纠结着——是忠诚于缪斯、断绝与编辑们的往来,还是违背良心毕恭毕敬接受编辑的意见、留下今后登上文坛的机会?终,他选择了后者。他没有勇气与手握文稿生杀大权的编辑们正面交锋,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编辑的意图去改,尽管修改后的文字一点儿也不像出自他之手。 可悲的是,重新修改的文字仍然不对编辑们的胃口,又被进一步指出了许多毛病,又从头至尾进行了第三轮、第四轮修改,直至后改得面目全非——不仅主题模糊,不知所云,而且结构混乱,狗屁不通。这种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的反复修改,局面已经无法收拾,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不予采用,别无选择。 然而,被一流文学专业杂志屡屡拒绝的信夫的大作,却频频出现在文学同人杂志上,短短的一小块文章也会被同人经常提起,评论一番,这也是众多挤在文学独木桥上的青年趋之若鹜的啊。这平添了信夫的勇气,坚定了他屡败屡战的信念——决不放弃,永不言败,文学的宏伟殿堂已近在咫尺,只有一步之遥了! 毕竟,同人杂志属于那种自娱自乐范畴的印刷品,与全国一流的正规文学刊物是有天壤之别的。
信夫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给朋友们展示,然后不停地拿自己的构思与编辑的意见对比,询问孰对孰错。毫无疑问,绝大部分读者都是他的铁杆粉丝,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认同编辑意见的人寥寥无几。 但是,这种赞赏并没有给信夫带来任何好处。即便成千上万的粉丝力挺他,只要有一名编辑不认可,他的小说就不能发表。可以说,他作品的命运掌握在某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小伙子或小姑娘手中。按照年轻的编辑们的说法,“刊登平庸的作品不仅不能给作者带来利益,也不能给杂志社带来利益”,显然,重点在于后者。 难道这些年轻的编辑个个都是文学鉴赏大家?信夫对此高度怀疑。没有深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功底,何以能够遴选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倘若只是一次偶然的工作调动,把一些毫无文学感觉和文字功力的人安排在文学编辑的岗位上,让这些人去审阅作家的作品,这无异于一场灾难,简直就是恐怖事件。 如果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们的评审结果提出质疑呢?对方一定会列举一大堆理由,比如经过了其他杂志编辑人员匿名评审,结果是公平的云云。信夫坚持认为仅凭少数几个人的判断是不能确定文学作品价值的,何况评审者摆脱不了世俗观念和一些利益的羁绊。那么,如果是几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去参与评审呢?这样的评审结果自己能信服吗?这群编辑真的能够从一大堆的来稿中,独具慧眼地发现那些有独特视角、有深刻思想内涵且有创新的作品吗?恐怕他们世俗的眼光已经习惯了八股式的东西,不可能理解优秀作品的精髓,一定也会把它们扔进垃圾桶吧? 所以说,杰出的编辑一定是杰出的文艺评论家,尤其是在审阅文学新人作品时。 久美子早已习惯了信夫这些近乎咒骂的牢骚话。 二 信夫的脾气变得蛮横暴躁是近两年的事情。而且,有愈演愈烈、变本加厉之势。 他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全神贯注创作小说,每天至少写十页稿纸,守株待兔地等待可能出现的机会——当约稿的作家未能按期完稿,而杂志的印刷又迫在眉睫,作为填补空缺,把他的稿件凑合顶上。 当然,这种机会千载难逢,少之又少。 而且,即便作为替补顶上了,也是泥牛入海、悄无声息,刊登和没刊登一个样。但是他却会因此受到莫大鼓舞,斗志也被激励得无比高涨,在一流杂志发表文章和要在文坛出人头地的期望相互交织,双重的欣喜让他内心不住地飘起金光灿灿的浮云。是啊,一颗文坛新星冉冉升起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就差小小一步呢。 平心而论,这反倒是他不幸的开始——他在文学这个诱惑的泥淖里越陷越深,一天又一天地消磨时光而终不能自拔。不仅如此,一种无名的焦灼感也在驱赶着他,令他欲罢不能——以前一起创办同人杂志的文学爱好者也开始向文艺杂志写稿了,之前没有任何名气的年轻人也开始向文坛进军了,有人竟然也获得了一些奖项,有人竟然也成了小有名气的新锐作家……他觉得自己被纷至沓来的人群推搡着,挤了出来,沦落在后面踮起脚尖眺望。
信夫在文人圈子里口碑并不好。认识他的人不多,在仅认识的一些编辑或作家的眼中,他是个才能平庸、碌碌无 — 没有更多了 —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