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与入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早晨与入口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4.4 4.2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著,万之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9129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5206471

上书时间2024-12-27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镜中丛书”总序

自2010年起,由我主持的“国际诗人在香港”项目,每年邀请一两位著名的国际诗人,分别与优秀的译者合作,除了举办诗歌工作坊、朗诵会等一系列诗歌活动,更重要的是,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双语对照诗集的丛书。到目前为止,已有八位应邀的国际诗人和译者合作出版了八本诗集,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传统。这套丛书再从香港到内地,从繁体版到简体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取名为“镜中丛书”。按原出版时间顺序,包括谷川俊太郎、迈克?帕尔玛、德拉戈莫申科、盖瑞?施耐德、阿多尼斯和特朗斯特罗默的六本诗集。

 与此并行的是“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自2009年起创办的香港国际诗歌节,每两年一届。这两个诗歌项目交织互补,为香港提供独特的文化平台,进一步形成汉语诗歌与国际诗歌的双重推动力。

这套丛书的设想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在国际诗人与汉语译者的文本互动之中,跨越语言的边界;其二,对多语种的译者提出挑战,为丰富现代汉语提供新的品质及方向;其三,在国际诗人、译者和读者之间,在文本对应与参照中,构成某种内在张力,激活一连串语言内外的连锁反应。这套丛书首先面对的是院校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初学或精通外语的读者,当然也包括学者、译者和诗人同行。

“镜中丛书”是我和同行合作编辑出版的中英、中法等一系列双语对照诗集丛书的“兄弟姐妹”,共同组成了一个国际诗歌的“大家庭”。诗歌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保证,也是一个民族苦难中的幸运。

北岛

 

译者序

能编译这本瑞典语与汉语双语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诗选是我的荣幸,也是件既充满诗意和乐趣又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工作。在此特别感谢我的诗人老友、此项目策划人和主编北岛的信任和委托,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老朋友林道群的支持和配合。没有二位的帮助,这本诗集不可能出版。

出双语诗集的意义自然是译文和原文可以对比,正如主编提出的要求,“母语与译文严格对照”。即使读者并不一定掌握原文(母语),但对原诗形式、结构、音律等等,依然可以有一个基本印象。因此,我在翻译中努力遵照这条要求,力争不漏一词一字,音律节奏也尽量符合母语原文,而且在原文有限定词尾和复数形式时也都尽量在译文中译出。此外,译文的句子结构和诗行排列也尽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便于读者参照比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读者在阅读和对照原文和译文时,不仅要注意视觉上的对照,还要考虑听觉上的对照,要特别注意“声音”。特朗斯特罗默不仅是个诗人,也是个音乐爱好者,音乐也常常是他诗歌创作的出发点。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音乐几乎不可分离。因此纸面的默默阅读肯定不够,读者一定要倾听其诗歌的“声音”。

例如,特朗斯特罗默的诗作《快板》展现的是诗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况,而这也正是诗人的创作出发点:“一个黑色的日子过后”,诗人在钢琴边坐下来,演奏一段海顿的曲子。所呈现的“声音”被描写成“绿的,活泼而安宁”——以此对照出那句“黑色的日子”后面可感觉到的压抑状态。诗人要传达出的是自己的满意感:“琴键得心应手。温柔的音锤敲打。”但更主要的是,他表现出的音乐和艺术还给人一种更大的自由感。外部现实具有压抑人的强制性,但是在山崩石裂一样的现实事件和对人的要求之外,确实还存在着另一种自由。“音乐是斜坡上的一栋玻璃房/那里石头在飞,石头在滚。//而石头滚动,横穿而过/但每块玻璃都完整无损。”

诗歌和音乐——自身的诗歌创作和音乐活动,积极的艺术欣赏——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生活中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他生活中每天(在实际状况允许的时候)都在钢琴前面度过一段时光。既是诗人,又是钢琴家,正是对特朗斯特罗默的非常确实可靠的身份写照。

在特朗斯特罗默全部的抒情诗中,音乐可以说在多方面一直存在。能让人想到的不仅是那些明显有音乐母题的诗作,也是特朗斯特罗默诗歌音调和意象背后能令人注意的倾听音乐的整体态度——围绕其诗作呈现的那种特别的声学。这种声学也包括我们通常称为“宁静”的状态——或者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这里有音乐喑哑的一半”。这种说法在他1954年出版的处女作《诗十七首》中就可看到,其中有很多句式表示在整个自然/历史/宇宙中……都有内在的音乐。其中有“青铜时代的号角/不得安宁的音调”,这在现时也存在;其中有“树根发出的声调就像铜号”;其中有冬天的黑暗“从隐蔽的乐器中发出一阵颤音”;其中至少还有本诗集选入的较长诗作《挽歌》,诗中“距离的音乐交汇合流”,而“这里有音乐喑哑的一半,如树脂香/环绕着被雷击伤的针枞树”;其中还有诗作《早晨和入口》,诗中的自我被抓住,被编织到全部音乐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挂毯之中。

在特朗斯特罗默后来的创作中,这类音乐象征出现得比较少,而是在诗集中包含个别的有直接取自音乐世界的具体母题的诗作。例如,在1958年的诗集《路上的秘密》中有特朗斯特罗默的首较长的“肖像诗”,即《巴拉基列夫的梦(1905)》,以及出版于1966年的诗集《声音与轨迹》中包括的诗作《一个北方艺术家》,其中的诗歌自我代表伟大的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

阅读这些诗作,往往还必须了解其历史背景。例如《巴拉基列夫的梦(1905)》中,这个年份也是诗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是理解本诗的重要线索。因为这一年,即1905年,一般来说是俄国革命的先声。作曲家米利·巴拉基列夫是俄国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那批作曲家的领袖人物,这些人被称为俄国音乐创作本民族特色的“新俄罗斯乐派”,或者叫作“巴拉基列夫圈子”(“强力集团”)。19世纪70年代,巴拉基列夫经历了宗教危机,在晚年他要求所有来访者跟随他画十字。这在本诗中也有反映(“像我一样画十字”),但是除此之外没有更多传记性细节。也就是说,这不仅是一个作曲家的肖像,更是一首表现艺术家在政治和社会语境中的责任的诗作。本诗提到的战舰“瑟瓦斯托普尔号”在当时的社会动荡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也出现于爱森斯坦著名电影《战舰波奖金号》中。巴拉基列夫在音乐会中睡着了,梦见自己被送到该战舰上,水手向他展示了一件奇怪的乐器,并说:“如果你会演奏你就免得一死。”他明白这件乐器是驱动战舰和战争机器的。但是他对这个演奏任务束手无策:无论是他的音乐还是他画十字都不能阻止事件发生。在梦中他听见执行死刑的鼓声,却被音乐厅里的掌声惊醒。

在《一个北方艺术家》这首诗中,格里格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卑尔根之外的乡间别墅“山妖之丘”。他晚年的创作大大减少,这点在诗中也有所反映——“美丽的陡坡多半沉默无语”——但是突然又有所开启,带着“一道直接从山妖那里奇妙地渗透出的亮光”。有关“这山里的锤打”那些诗句,是指格里格1886年创作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中的一个主题——进一步还预示了格里格死前那一年的创作,或者用诗中的词语来说,他要“送出……为了找到上帝的踪迹”的四首赞美诗。这首诗反映的第三部音乐作品是格里格1875—1876年创作的《g小调钢琴谣曲》,以一首挪威民歌为基础,其开头几句是:“我知道很多可爱的歌/唱的是这个世界上美丽的国家;/但我从来没有听到那些歌/唱的是离我们很近的地方。”格里格在挪威民间音乐中找到灵感,帮助他创造出活生生的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长诗《波罗的海》创作于1974年,其中有个章节描写一位作曲家事业有成但受到政治迫害,“他遭到威胁,降职,放逐”。当他得到平反之后,又患脑溢血,身体右侧麻痹并有失语症——但是他能继续作曲,还保持了个人风格。“他给他不再能理解的歌词谱曲—— /用同样的方式 / 在哼哼胡言乱语的合唱队里 / 我们表述一点我们的生活”。根据特朗斯特罗默本人的说明,这个作曲家是维沙翁·舍巴林,曾创作多部歌剧并且为普希金的诗作谱曲,被公认为是俄罗斯合唱曲中的上乘之作。诗中提到的成为“主要检举人”的舍巴林的学生,是臭名昭著的吉洪·赫连尼科夫,1948年曾经担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也是苏维埃成员,担任数项苏共领导职务。

在1978年出版的《真相之障碍》中包括《有关舒伯特》这首诗,描写弗朗兹·舒伯特(1797—1828)的生活。“他是一个来自维也纳、被朋友们称作‘蘑菇’的年轻矮胖绅士,睡觉还戴着眼镜而且每天早上准时到达写字台前。/于是乐谱奇妙的百足蜈蚣在那里开始蠕动。”但这首诗不仅关于舒伯特本人,更多的是关于舒伯特的音乐,那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真实的”音调,特别是有关两部作品。一是《C大调弦乐五重奏》,有五个弦乐器演奏,使得诗中倾听音乐的自我能感觉自己“毫无重量”,而且“植物具有思想”。另一部作品是后这段诗中可反映出的钢琴四手联弹《f小调幻想奏鸣曲》。这两部作品都是舒伯特在生命后几年内完成的。

特朗斯特罗默20世纪的后一部诗集《哀伤贡多拉》出版于1996年,书名来自其中一首同名诗作,而该诗的名称又是借取弗朗兹·李斯特的音乐作品《哀伤贡多拉之二》。

可见,不了解上述这些诗作之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就不能充分了解诗作的内涵,甚至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我还建议,在阅读这本诗集时,读者可以参考我翻译的特朗斯特罗默和美国诗人罗伯特·布莱的通信集《航空信》(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在这本通信集里,特朗斯特罗默其实提出了一个优秀诗歌翻译的好标准,他在1974年2月13日给布莱的信中写道:

 

……你的翻译好的地方是总能让我从中找回我当初开始写这些诗时的感觉。其他译者提供的不过是已完成诗歌的一种(苍白的)临摹,而你把我带回到起始的经验。

 

可见,译文是否能够提供原诗的“感觉”或“起始的经验”,这是一条衡量译文优劣的好标准。这条标准也可以呼应英国诗人雪莱为自己制订的翻译原则,即“译文在读者心中唤起的反应,应该与原文唤起之反应相同”。

毫无疑问,翻译特朗斯特罗默的诗作,首先必须做到准确和信达,必须严格地按照原文(母语)来翻译,在此基础上,再努力争取汉语译文的流畅和诗意的雅致。

本诗集的编译按照同一出版项目之前几部诗集的体例,前面有总序和译者前言,书后有诗人生平和创作年表,对其一生及创作可以一览无遗。而作为补充,后面加了瑞典学院2011年授予诗人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及颁奖典礼上的致辞,致辞者正是特朗斯特罗默的老友、瑞典诗人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机构瑞典学院院士埃斯普马克。他近访问中国,有一篇介绍当代瑞典诗歌的演讲稿,也译出附后,可作为了解特朗斯特罗默生活和创作背景的资料。

后,我也感谢特朗斯特罗默本人及夫人莫妮卡·特朗斯特罗默对此诗集出版的支持和认可。此外我要感谢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感谢我的妻子陈安娜,他们一如既往解答我在翻译中遇到的各种大小疑难问题。这本诗集,其实也是众多朋友的合作成果。这次简体版修订过程中,译林出版社编辑吴莹莹女士作了认真修订,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王梦达老师、斯德哥尔摩大学华琼女士也指正了繁体版的一些错误,在此一并致谢。

万之

2015年11月2日补记



导语摘要
《早晨与入口》收录了特朗斯特罗默近五十首诗,瑞典语与汉语对照,并附有译者万之的译序、诗人创作年表、瑞典学院给特朗斯特罗默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以及埃斯普马克在2011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瑞典伟大的诗人、作家之一,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1954年出版了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成为20世纪50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大亮点。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译者简介】


万之,本名陈迈平,作家,诗人,翻译家。1952年生于江苏常熟,现居瑞典。著有《凯旋曲:诺贝尔文学奖传奇》等,译有《特朗斯特罗默诗选》《航空信》等。2009年当选为瑞典笔会理事兼任国际秘书,2015年获得瑞典学院颁发的瑞典文学翻译奖。



目录
译者前言 
醒来是一次跳伞…… 
风暴 
夜晚—早晨 
果戈理 
天方夜谭  
早晨与入口 
昼夜倾覆  
挽歌 
路上的秘密  
垂怜经 
巴拉基列夫的梦(1905)  
这声音  
C大调  
快板 
夜曲  
论历史 
孤独 
某人死后  
压力之下 
一个北方艺术家  
在自然中 
顺流而下 
开启的窗户  
直立 
给边界后面的朋友 
十月素描  
站岗  
波罗的海之五 
公民 
林间空地 
有关舒伯特 
回家 
记忆看着我 
车站  
蓝房子 
黑色明信片 
卡利隆 
上海的街道 
传单  
航空信  
四月与沉默 
哀伤贡多拉之二 
东德的十一月 
俳句(选译)  
十一月 
俳句(选译)  
特朗斯特罗默生平与创作年表 
瑞典学院给特朗斯特罗默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埃斯普马克在2011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当代瑞典诗歌:几个出发点



内容摘要
《早晨与入口》收录了特朗斯特罗默近五十首诗,瑞典语与汉语对照,并附有译者万之的译序、诗人创作年表、瑞典学院给特朗斯特罗默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以及埃斯普马克在2011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主编推荐

【作者简介】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瑞典伟大的诗人、作家之一,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1954年出版了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成为20世纪50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大亮点。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译者简介】

万之,本名陈迈平,作家,诗人,翻译家。1952年生于江苏常熟,现居瑞典。著有《凯旋曲:诺贝尔文学奖传奇》等,译有《特朗斯特罗默诗选》《航空信》等。2009年当选为瑞典笔会理事兼任国际秘书,2015年获得瑞典学院颁发的瑞典文学翻译奖。



精彩内容
醒来是一次跳伞…… 

 

醒来是一次从梦中跳伞。

摆脱那窒息人的涡流

乘客向早晨的绿色区域降落。

万物烧起来。他察觉到——在震颤的云雀的

位置——那些巨大树根系统的

在地下晃荡的灯光。但在大地之上

站立着——在热带水流中——绿意,用

举起的双臂,倾听

来自一个无形抽水机的节奏韵律。而他

朝夏天降落,掉下去

进入那炫目的陨石坑,掉下去

穿过绿而潮湿重重年代的坑井

在太阳涡轮下震颤。于是这笔直而下

穿越瞬间的行程被停止,而翅膀伸展开

直至鱼鹰般悬停在激流湍急的水上。

青铜时代的号角

不得安宁的声调

悬浮在这无底深渊之上。

在这天初数小时里意识还能把握世界

好像手抓住一个热如太阳的石头。

乘客站在树下。是否会, 

在穿越死亡涡流的坠地之后

有一片巨大光芒在他头顶展开?

 

早晨与入口

 

海鸥,这太阳船长,控制着航向。

在它下面是海水。

现在世界还在安睡

如水中一块多彩的石子。

莫名的日子。日子—— 

像阿兹特克人的文字! 

 

那音乐。而我被抓住

在那些挂毯中, 

高举手臂——如同

出自民间艺术的形象。

 

卡利隆

 

女士瞧不起她的房客因为他们愿意住在 

她的破旧不堪的旅店。

我的房间在二楼的角落:一张破床, 

屋顶一盏点灯泡的灯。

够奇怪的是沉重的帷幔上面有二十五万 

看不见的螨虫在游行。

 

外面有一条步行街经过

有慢慢踱步的游客,匆匆忙忙的小学生, 

穿工作服的男人推着叮当作响的脚踏车。

那些相信能让地球旋转的人和那些 

相信他们在地球控制下无助地旋转的人。

一条我们大家行走的街道,它的尽头在哪儿? 

 

房间的窗户朝着另外的东西: 

狂野的广场, 

一块发酵的土地,一块巨大而震颤的空地, 

有时挤满了人,有时荒凉无人。

我的内心世界在那里化为物质,一切恐惧,一切希望。

所有不可想象却还会发生的事情。

 

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涨两分米 

我就会被淹没。

 

我是马克西米连。该年是1488 年。我被囚禁 

在布鲁格这里

因为我的敌人举棋不定——

他们是邪恶的唯心主义者而我无法描述 

他们在令人恐惧的后院里干了什么, 

我无法把鲜血改变成墨水。

 

我也是穿着工作服的男人,推着叮当作响的脚踏车 

走上这条街。

 

我也是那个看得见的人,那个走走停停 

又走走停停的游客

让目光在那些古老的绘画上流连徘徊 

看画上月光照得苍白的面容和起伏的画布。

 

没人决定我应该走向何处,至少我自己不能 

但是每一步依然在必行之路。

在那些已成化石而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