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46 6.1折 ¥ 7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潘 乐、谢晓川、冯 莉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1651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29637074
上书时间2024-12-27
丛书总序
潘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根本转变。《共产党宣言》正是这一根本转变的标志。自那时起的175年里,一代又一代的接续者不断努力,沿着马克思、恩格斯奠基者的足迹,使社会主义从一种思想观念发展为阶级斗争、政党组织、社会革命、国家政权和文明形态。如果从更为深邃的意义上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运动呈现为三种形态。
基于资本主义生长点的原典形态。社会主义思潮诞生于欧洲,其从空想到科学的蜕变也完成于欧洲,这并非偶然。这一地区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在整个世界的发展中脱颖而出,一跃而成为最为先进的地区。欧洲那些主要的国家,凭着工业革命的先行优势,造就了全新的强大生产力。就其内部而言,一个新的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傲然崛起。通过不同样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欧洲一系列国家获得了政权,与此同时构造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架构、市场经济架构、政治架构、文化架构,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架构。所有这些变革最终关闭了欧洲中世纪略显灰暗的大门,显示出早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绚烂光影。就其外部而言,这些现代化先行一步的欧洲国家,借助持续的殖民扩张,以军事战争、宗教传播、文化侵略等综合性手段,揭开了此后绵延百年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化序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欧洲的资本主义是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相互交织、互为条件的双重奏鸣: 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推动和主导了外部扩张;外部扩张,反过来又极大地支撑和加固了内部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如此多彩炫目的发展成就,遮蔽了当时大多数人的视野。悄然间,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正在孕育中破土而出。正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主张自己利益的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文化和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社会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颁发了出生证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同时代的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一切成就,并且毫不吝啬地给予前所未有的祝贺。然而,超越大多数人的地方在于,他们又无情地发布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讣告,坚定地认为看起来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迎来自己的绝唱。这些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大无畏地指出,虽然资本主义创造了令人赞叹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一切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而这些弊端,靠资本主义本身的力量只能缓解,无法根除。可以肯定的是,资本主义绝对不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它在历史中产生,也将被历史所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坚定地认为,改变资本主义命运的力量来自处在被统治的工人阶级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资产阶级将失去统治地位,被压迫的阶级将成为统治阶级。对工人阶级来说,与其屈从于资产阶级的压迫,伴随资本主义的衰落,不如奋而投身革命,以打碎旧的世界。这些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充满信心地认为,人类应当有比资本主义更加合理的美好社会状态,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以及在社会主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更高级的共产主义。尽管未来美好社会的细节尚不能描绘出来,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未来实践中一定会创造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些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在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炼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人们能更加准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人类历史运动。
围绕上述内容,逐渐凝聚成社会主义的原典形态。这一形态的大致要点是:(1)社会主义孕育的母体只能是当时人类社会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资源都在资本主义内部生成。(2)资本主义可以,也必然被否定和超越,无论资本主义生存维系的时间多么长久,它终究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片段,即便资本主义因时因势进行自我改良,也无法得出资本主义具有永恒属性的结论。资本主义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告别人类舞台是其无法回避的命运。(3)资本主义的终点就是社会主义的起点,社会主义一开始就立足于人类已经创造的生产力之上,立足于已经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之上,立足于已经拥有的精神财富之上,立足于人类已经达到的现代化水准之上。正是在资本主义所积累的一切成果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去消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紧张冲突,去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固有的弊端,去解决由之而来的一切矛盾与对抗。社会主义固然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否定,但更是实现一种新的超越与升华。可以说,资本主义越是发展,越是在为社会主义准备更多的物质条件和其他各方面的条件。同样,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越发达,生产关系越是复杂,国家治理越是精致,社会主义建设新社会的要求自然就会更高。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发展更强的生产力,实现更真实的公平,构造更和谐的社会,将更具挑战性。人类应当有能力承担这个更美好社会的建设任务。基于资本主义生长点的原典形态,正是社会主义出生时的模样。在本源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源于资本主义又高于资本主义。由此扩展而来的社会主义经典叙事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照亮着人类穿越资本主义丛林的前行道路,激励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漫长历史进程。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经济学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注重从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变化、发展,追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内容涉及马克思研究转向的思想动因和历史背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马克思研究转向的历史影响等。
潘乐,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谢晓川,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冯莉,法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丛书总序(潘世伟)
前言:一切从资本主义谈起
第一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转向的思想动因和历史境遇
第一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转向中的法国理论因素
第二节 从“社会问题”回到“市民社会理论”
第三节 从“市民社会理论”走向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前提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实证性的经济学方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规范—历史性”的经济学方法
第三节 通往自身经济学方法论的道路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起点
第一节 社会现实领域的基本界定
第二节 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发现过程
第三节 社会现实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起点
第四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抽象—具体”的方法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的实在论取向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抽象”与“具体”
第三节 能动性、结构性与辩证法
第五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转向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
第二节 作为批判理论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经济学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注重从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变化、发展,追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内容涉及马克思研究转向的思想动因和历史背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马克思研究转向的历史影响等。
潘乐,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谢晓川,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冯莉,法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