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2.3 3.8折 ¥ 5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鲁迅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8993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29330028
上书时间2024-12-27
诗乃心声,字如其人
——鲁迅的诗和书法
刘运峰
1960年5月8日,郭沫若应上海鲁迅纪念馆的请求,为《鲁迅诗稿》作序,开篇的两段话就是:“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郭沫若不愧为诗人,也不愧为书法家,短短的几句话,就把鲁迅的诗和书法做了极为精当的论断,至今仍被世人奉为定评。正因为如此,无论再怎样评论鲁迅的诗和书法,都只能算是对郭沫若序的一种注释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和无可撼动的地位,但是,鲁迅留下来的诗并不多,也可以说和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大相称”,的确,现在能够收集到的,鲁迅的诗不过几十首。对于自己的诗,鲁迅从不看重,也从不刻意保留。
鲁迅对于自己的诗,就是这样的态度。因此,在他自己编定的集子中,没有专门收录一首独立的诗作。对于林庚白文章中风格近似李商隐的评价,鲁迅也敬谢不敏。
在鲁迅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诗的存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心中的诗情表现出来。诗人正是承担了打动人心的使命,他的诗,正是表达出了一般人想表达而没有能够表达的感情,因此,好诗一旦发表出来,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先得我心”的快感,使自己的精神、情操、道德得到升华。因此,诗,一定是性情的流露,人格的体现。“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赋得革命,五言八韵’,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因此,鲁迅一向反对和厌恶那种无性情、无趣味、无痛痒的吟风弄月之作。古人云“诗言志”,就我的理解,“志”不仅指志向,也指性情,而且是真性情。所以说,判定诗的标准,不是辞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是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真挚,是否纯粹。
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以为好诗一定好读,好懂,但又一定是别有一番味道,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人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当初写的就是实景,并不一定是在给人们灌输人生哲理,但是,人们又确实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现实生活中的境遇、感悟结合起来,从而赋予这些诗句以新的、丰富的内涵。这是诗人的“无心插柳”,也是好诗的自然禀赋。凡是能够被人牢记在心,能够千古流传的诗句,一定是直白但有韵味,浅显但是深刻,顺口但不庸俗,如林中之响箭,似空谷之足音。
读鲁迅的诗,除了感受到真性情之外,还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真趣味。尽管鲁迅对于格律、音韵并不陌生,但他很少刻意为之,而是随性所至,涉笔成趣。
这也是鲁迅诗的高妙之处,随意,洒脱,幽默,风趣。正因为鲁迅无心作诗人,他也就很少保留自己的诗作。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多是鲁迅应友人所请,写在条幅、笺纸、扇面或赠书上。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鲁迅的书法。
鲁迅从旧学传统中走来,但对于书法却不太上心,他没有像沈尹默、钱玄同、马衡等人那样,下过专门的临池功夫,但他对于书法却有着很高的欣赏品位。而对自己的字,鲁迅从不看重,只是在有人来求时,或则集中“交差”,或则立等可取。
鲁迅在书法上虽然没有下过太多的专门的功夫,但他的取法很高,他曾经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搜集自先秦至隋唐的碑刻拓本,然后抄录其中的文字并进行著录、考证,古碑中的精神气质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书法,取法乎古,格调古雅,寓洞达灵动于温柔敦厚之中。1927年1月,鲁迅将要离开厦门大学,川岛(章廷谦)向鲁迅求字,鲁迅抄了一段司马相如《大人赋》送给川岛夫妇,半玩笑半自信地说:“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字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有什么毛病。”鲁迅所说的“好看”是指结构上的俊美,而“毛病”则是用笔上的缺陷。鲁迅不以字炫人,但下笔合乎法度,的确没有毛病。
从思想观念上,鲁迅反对旧传统、旧文化、旧道德,早年,他也积极倡导汉字的拼音化,但是,他的日常生活却保留着传统文人的习惯。比如,他完全知道自来水笔的便捷,可以提高书写的效率,在《论毛笔之类》中认为“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因此,他反对让青年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笔墨,“使一部分青年又变成旧式的斯文人”。但是,鲁迅的上千万言著述,却大多是用毛笔完成的。他的书信也大多是用毛笔直写在宣纸的信笺上,具有十足的文人气。这是鲁迅的矛盾之处,同时也说明鲁迅对传统笔墨的情有独钟。他不主张青年人走过去的老路,但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这也是鲁迅的高明之处。
正是因为眼界的开阔和数十年的毛笔书写,使得鲁迅的书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尤其是他的小字,点画精到,结体舒朗,章法和谐,堪称艺术精品。许多匾额、刊头都集自鲁迅的文稿,但毫无牵强拼凑之感。
与日常的文稿相比,鲁迅为友人书写的诗句就更加讲究一些。因为通常尺幅较大,在用笔的点画上就较为重拙,结体上较为舒展,布局上也考虑到落款、钤印,更加注意参差错落和上下左右的呼应。比如,题赠冈本繁的《自题小像》,题赠许寿裳的《悼柔石》,题赠高良富的《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题赠柳亚子的《自嘲》,题赠内山夫人的《所闻》,题赠坪井芳治的《答客诮》,题赠台静农的《二十二年元旦》,题赠许广平的《悼杨铨》,题赠周陶轩的《悼丁君》等,均是条幅形式,鲁迅写得认真、专注,是当作书法作品去创作的。这些字,大多为行书,点画圆润而不失骨力,行笔流畅而具有法度,可称之为鲁迅书法中的精品。
除了书写自己的诗作,鲁迅还为友人书写过不少古诗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为突出的是鲁迅为瞿秋白书写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清人何瓦琴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集出的句子。这副对联行笔沉稳舒缓,结体疏密得当,外圆内方,意态从容,是鲁迅书法中的“”,也许,鲁迅在写这副对联的时候,想到了遇到瞿秋白这一平生知己的喜悦,进入了孙过庭《书谱》所言“感惠徇知”的合宜之境吧。
2021年8月26日,南开园
本书以诗歌写作时间的先后为序,收录了1903—1935年间鲁迅所作旧体诗47首、新体诗6首的手稿,包含《自题小像》《自嘲》《赠蓬子》《答客诮》等名篇。以笔记书形式影印鲁迅诗作手稿,在市场上较为少见,本书复现了原作的神采气韵,并配以释文,可以边欣赏书法,边品味鲁迅先生的诗歌,为读者奉上一场文学与艺术的盛宴。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企图改变国民精神。民国政府成立后,先后任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陆续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抨击时弊、揭露黑暗,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精神领袖。并有译著二十多部。其著作后来结集为《鲁迅全集》。
诗乃心声,字如其人——鲁迅的诗和书法(刘运峰)
自题小像
哀范君三章
题赠冯蕙熹
赠邬其山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送O.E.君携兰归国
赠日本歌人
无题·大野多钩棘
湘灵歌
无题·大江日夜向东流
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
送増田涉君归国
答客诮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
赠蓬子
一·二八战后作
自嘲
教授杂咏(其一)
教授杂咏(其二)
所闻
无题·故乡黯黯锁玄云
无题·皓齿吴娃唱柳枝
无题·洞庭浩荡楚天高
赠画师
二十二年元旦
学生和玉佛
题《呐喊》
题《彷徨》
悼杨铨
题三义塔
无题·禹域多飞将
悼丁君
赠人(其一)
赠人(其二)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无题·烟水寻常事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报载患脑炎戏作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秋夜有感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
亥年残秋偶作
梦
爱之神
桃花
人与时
他们的花园
我的失恋
何瓦琴集句
本书以诗歌写作时间的先后为序,收录了1903—1935年间鲁迅所作旧体诗47首、新体诗6首的手稿,包含《自题小像》《自嘲》《赠蓬子》《答客诮》等名篇。以笔记书形式影印鲁迅诗作手稿,在市场上较为少见,本书复现了原作的神采气韵,并配以释文,可以边欣赏书法,边品味鲁迅先生的诗歌,为读者奉上一场文学与艺术的盛宴。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企图改变国民精神。民国政府成立后,先后任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陆续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抨击时弊、揭露黑暗,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精神领袖。并有译著二十多部。其著作后来结集为《鲁迅全集》。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郭沫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