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悠长的岁月(精装典藏版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悠长的岁月(精装典藏版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3.2 3.7折 36 全新

库存25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兰坡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239795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27850896

上书时间2024-12-26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套大科学家为青少年写的书。这些大科学家走过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一生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奋斗的历程,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近一个世纪里,我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他们无疑是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科学发展基石的大科学家,他们用亲切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背景下拼搏的一代人是怎样的伟大,如今的青年人不应该忘记他们,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的传承。
本这套书一共5册,分别是《悠长的岁月》《神奇的符号》《生命的密码》《与鸟儿一起飞翔》《无尽的追问》。
这是中国**的科学家们为青少年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求学、科研、为人处世的小故事,期望青少年能够从中汲取面对未知的好奇、追逐梦想的激情、拥抱生活的热情、直面坎坷的勇气、击败困难的力量!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

商品简介

这是一套大科学家为青少年写的书。这些大科学家走过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一生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奋斗的历程,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近一个世纪里,我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他们无疑是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科学发展基石的大科学家,他们用亲切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背景下拼搏的一代人是怎样的伟大,如今的青年人不应该忘记他们,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的传承。
本这套书一共5册,分别是《悠长的岁月》《神奇的符号》《生命的密码》《与鸟儿一起飞翔》《无尽的追问》。
这是中国**的科学家们为青少年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求学、科研、为人处世的小故事,期望青少年能够从中汲取面对未知的好奇、追逐梦想的激情、拥抱生活的热情、直面坎坷的勇气、击败困难的力量!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

作者简介
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2001年7月8日),中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的传奇人物。
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科院地学部委员。对中国的第四幻地质、古生物、古人类的研究和考古工作作出了重工贡献。
1935年起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如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石器、脊椎动物化石和三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对北京文化的性质和分期及北京人的生活环境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国后,主持和指导蓝田人遗址、丁村人遗址等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1957年提出更新世初期的泥河湾组(距今100-300万年0地层有古老的人类遗骸和文化遗物存在的论断,后为科学发现所证实。首先提出华北旧故事顺时代文化至少存在两个大系统的理论,对中国远古文化的探讨起了积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贾兰坡提出了华北旧石器存在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传统的学说,即“口河-丁村系”和“周口店地点-峙峪系”,首先提出了中国原始文化的继承关系。贾兰坡还亲自在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考查和研究后,提出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中国华北的论点。贾兰坡的学术见解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美国学者也认为这些论点“对北美考古是指导性的意义”。
1989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太平洋史前学术会议”上贾兰坡曾建议把地质年代表中的后阶段“新生代”一分为二,把上新世至现代划为“人生代”;把古新世至中新世划为新生代。
1990年,贾兰坡在《大自然探索》上发表了《人类的历史越来越延长》一文,提出了“根据目前的发现,必将在上新世距今400多万年前地层中找到早人类遗骸和早的工具,(人)能制造工具的历史已有400多万年了”的新论断。
1980年,贾兰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患有严重眼疾困难的情况下,90岁高龄的贾兰坡写下了本书,以总结自己的一生。

目录
我的童年
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
考上练习生
初到周口店
狗骨架和两本书
难忘的升级考试
学会“四条腿走路”
刻在心间的名字
主持周口店发掘
盐井沟挖“龙骨”
发现了3个头盖骨
辗转云南行
升为技士
周口店日寇大开杀戒
进修解剖学
南下受阻
“北京人”失踪
“偷”出“北京人”遗址图
结识夏景修
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
与胡适谈合作
重振周口店
一场长达4年之久的争论
发现了丁村遗址
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
广西探洞寻“巨猿”
河西之行
在“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中
寻找细石器的起源
从死神身边逃脱
路途依然遥远
流逝的岁月留下了什么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套大科学家为青少年写的书。这些大科学家走过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一生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奋斗的历程,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近一个世纪里,我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他们无疑是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科学发展基石的大科学家,他们用亲切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背景下拼搏的一代人是怎样的伟大,如今的青年人不应该忘记他们,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的传承。
本这套书一共5册,分别是《悠长的岁月》《神奇的符号》《生命的密码》《与鸟儿一起飞翔》《无尽的追问》。
这是中国**的科学家们为青少年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求学、科研、为人处世的小故事,期望青少年能够从中汲取面对未知的好奇、追逐梦想的激情、拥抱生活的热情、直面坎坷的勇气、击败困难的力量!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

主编推荐
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2001年7月8日),中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的传奇人物。
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科院地学部委员。对中国的第四幻地质、古生物、古人类的研究和考古工作作出了重工贡献。
1935年起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如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石器、脊椎动物化石和三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对北京文化的性质和分期及北京人的生活环境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国后,主持和指导蓝田人遗址、丁村人遗址等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1957年提出更新世初期的泥河湾组(距今100-300万年0地层有古老的人类遗骸和文化遗物存在的论断,后为科学发现所证实。首先提出华北旧故事顺时代文化至少存在两个大系统的理论,对中国远古文化的探讨起了积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贾兰坡提出了华北旧石器存在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传统的学说,即“口河-丁村系”和“周口店地点-峙峪系”,首先提出了中国原始文化的继承关系。贾兰坡还亲自在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考查和研究后,提出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中国华北的论点。贾兰坡的学术见解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美国学者也认为这些论点“对北美考古是指导性的意义”。
1989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太平洋史前学术会议”上贾兰坡曾建议把地质年代表中的后阶段“新生代”一分为二,把上新世至现代划为“人生代”;把古新世至中新世划为新生代。
1990年,贾兰坡在《大自然探索》上发表了《人类的历史越来越延长》一文,提出了“根据目前的发现,必将在上新世距今400多万年前地层中找到早人类遗骸和早的工具,(人)能制造工具的历史已有400多万年了”的新论断。
1980年,贾兰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患有严重眼疾困难的情况下,90岁高龄的贾兰坡写下了本书,以总结自己的一生。

精彩内容
我的童年
1908年11月25日,我出生在河北玉田县城北约8公里的小村庄——邢家坞。这个不足200户的村子,北临山丘,南望一片平原,土地贫瘠,村民的生活比较贫困。
据坟地碑文记载:我们贾家原籍河南省孟县朱家庄,在明代初期才迁移到邢家坞。
听老一辈人说,我的曾祖有兄弟二人,大曾祖父没有儿子,按我们家乡当时的规矩,需要把我二曾祖父的长子,即我的大祖父过继给大曾祖父。我的二祖父也没儿子,又从我三祖父一门中把我的父亲过继给二祖父。由于生活困难,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只身到北京谋生。
我们村里有个叫宋竹君的。据说他是燕京大学的前身——汇文大学(后改为汇文中学)毕业,在北京英美烟公司任高级职员。经他介绍,我父亲也进了英美烟公司。父亲本名贾连弟,号荣斋。他的工作部门叫“调换处”,实际上是做一种广告性质的工作。人们只要能集到一定数量英美烟公司出品的香烟空纸盒或烟盒内的画片,就可以到调换处换取挂历、成套茶具及小玩艺儿等物品。
由于工作日渐起色,人来人往日渐增多,人们都习惯称父亲为荣斋,而他的本名反而没人叫了。当时父亲每月薪水18元,他自己省吃俭用,每月需花8元,其余10元就托人捎回老家,家中的日子自然好多了。
我家村后的东山上有两个山洞,一大一小,我常常跟着其他小孩到小洞里探洞玩。大洞深不可测,我们从不敢进去。有时用石头打成圆球,从山上往下滚着玩。想不到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发现石球的打制过程和用途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村北的小山下,还有一条南北向细长的水坑。这也是我们孩子常常光顾的地方。我们就在坑里洗澡、打水仗。我还常常到地里逮蝈蝈、捉蜻蜒和小鸟。在鸟中,我们喜爱“红靛颏”或“蓝靛颏”,凡是我们网着的鸟,除了这两种,其余统统放生。当然我们小孩之间,也常常为逮鸟打架。母亲只是拉开了就完,多打几下屁股。她不许骂人,骂人或偷拿别的小孩的东西,准挨一顿掸把子,东西还要送回。
我外祖母家在门庄子,位于邢家坞村和玉田县城之间,地处平原,风光秀丽,也是个200多户的村子。外祖母住在村前街的西头路北,家中有五间北房。东侧有条路通往后街,小路东边有个数十米长、直通南北街的大水坑,水坑大小东西有三四十米。前街路南有一块菜园,冬季多种大白菜,夏天除种各种蔬菜外,还种甜瓜、西瓜等。外祖母家我也非常爱去,除了有水坑可以游泳外,更因为那块很大的菜园子,有很多好吃的瓜果和蔬菜,比邢家坞的菜多了很多,何况还有一个比我大13岁的表兄,他常带我去坑里摸鱼和捉螃蟹,又好玩又能解馋。
大约到了7岁,我在外祖母家开始上学了。当地没有学校,读的是私塾。所谓私塾,就是在老师家上课。老师教几个学生,屋里没有课桌,只有个方桌,炕上放个炕桌而已。教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还记得,老师叫谷显荣。每天进老师家中件事,就是向孔子牌位行作揖礼,然后各就各位,背书或描红模子。学完了三本小书,又学了半本《论语》,谷老师因病去世了。我又到邻村跟一位叫李小辫子的老师学。当时已是民国,但他还是清朝打扮,留着辫子,所以当地人都叫他李小辫,而不知他的大名。他对学生管得很严,背书背不下来或背错了,都要挨掸把子。他给我们讲的课文,我们听了虽然有时似懂非懂,但因怕挨打,背得都很熟。所以到现在什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等小时描红模子上的字,我还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大约到了8岁,《四书》读完,又读了点《诗经》,我的外祖母也去世了。此时邢家坞也有了私塾,我又返回自己的家继续读书。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