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36.2
7.4折
¥
4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傅莉萍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02098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5297807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近年来,物流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形成了对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教育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物流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现实需求的合理的知识架构,培养出适合我国物流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因此,如何加强物流教材体系的建设、完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已成为各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普遍关心的问题。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开发一批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已成为新时期物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要求教材既能寓基本原理于其中,又能紧跟时代前沿;既紧密结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践的现实,又有助于培养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思维和个性。这些特点综合在一起,使我们当前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篇幅越来越大,以至于对许多初学者来说,不仅望而生畏,又茫然而难领其魅力。然而,要想撰写一本既能体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原理、思维和实践又不至于太庞杂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材谈何容易。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斗胆在这方面做一尝试。结合多年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本书力求以就业为导向,在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同时,避免“全”而“深”的面面俱到。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够用为度,尽量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科学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边学习、边吸收、边掌握。本书在结构安排上设置了“学习目标”“引导案例”“小知识”“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等板块,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增强其应用能力。教材力求在为读者打开一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之窗,尽显其风采的同时,尽可能追求较强的可读性和易引导性,做到好读易教。本书力求将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过程的实际出发,立足企业实际运作模式,基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业务流程,对学习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达到知识点“全面而精准”的效果,并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内容设计,从“理论-方法-操作”等维度,系统地对知识体系进行设计。使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更具有完整性,教学组织更贴近实际工作过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存储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运输规划与设计、物流调运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在介绍模块知识点时增加难点例释,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实践教学体现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作业各环节,每章后面设计了对应的知识技能应用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重视技术工具的熟练使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书为各章的教学要点和技能要点设计了丰富习题和实际操作训练内容,以供学习者练习和训练使用,便于初学者把握学习的精髓;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丰富的相关资料,以供读者阅读,教材内容直观简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适应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教学需要,便于教师教学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物流实操能力的培养。本书的特色如下。(1)强化了实践性与应用性。本书不仅在各章前后分别安排引导案例、分析案例,还在理论讲解部分穿插了大量阅读或案例分析供学习者研读;每章后附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以及结合实际考查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的案例分析题,以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2)增加了趣味性。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扩展,本书不仅在每章前后附有教学目标、关键术语,还通过资料卡、小知识、小贴士、提醒您、难点例释等形式引入大量背景资料、常用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并在讲解过程中,通过知识拓展的方式来加深或扩展知识,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3)确保了准确性、系统性和统一性。本书取材翔实,概念定义准确,推理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准确;体系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规范统一;全书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数字、符号、图、表、公式书写统一,文字与图、表、公式配合统一。本书共分11章。为了便于教师安排教学进度,作者给出了专业必修课与相关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建议(见下表)。
章 节必修课选修课
理论课时实验课时理论课时实验课时第1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3
2
第2章 物流系统分析3222第3章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3242第4章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4242第5章 物流存储系统规划与设计4242第6章 配送运输规划与设计424
第7章 物流调运规划与设计4242第8章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4242第9章 物料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4222第10章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422
第11章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322
合 计40203414
6048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和技术的成果,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物流工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事物流管理工作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由广东培正学院傅莉萍主编和统稿,廖敏、江展鹏、赵永斌、冷汗青、陈玮英、丘惠翠参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许多同行的学术研究成果,参考和引用了所列参考文献中的某些内容,作者尽可能详尽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谨向这些文献的编著者、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感谢!对可能由于工作疏忽或转载原因没有列出的,在此也表示万分歉意。本书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编写力量有限,加之物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本书难免有不足、缺点和问题,恳请同行、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以便再版时改正,hzne999888@163.com,欢迎与我们联系交流。
编 者
导语摘要
本书吸收了物流规划与设计领域近年来的新成果,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各种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本书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存储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运输规划与设计、物流调运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物流工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等有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从业者的工作参考用书。
商品简介
本书吸收了物流规划与设计领域近年来的新成果,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各种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本书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存储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运输规划与设计、物流调运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物流工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等有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从业者的工作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1
1.1 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2
1.2 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分类
6
1.3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目的、原则与内容 12
1.4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与步骤 17
本章小结 20
思考与练习 21
第2章 物流系统分析 24
2.1 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25
2.2 物流系统分析基础 30
2.3 物流系统分析过程与方法
34
2.4 物流系统分析案例 37
本章小结 44
思考与练习 44
第3章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 47
3.1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概述 48
3.2 物流系统战略制定 54
3.3 物流系统战略选择 59
3.4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控制
63
本章小结 68
思考与练习 68
第4章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72
4.1 设施选址规划 73
4.2 设施选址规划方法 78
4.3 物流设施布局规划 86
4.4 物流设施布局案例 94
本章小结 97
思考与练习 97
第5章 物流存储系统规划与设计
102
5.1 存储系统概述 103
5.2 存储系统分析 107
5.3 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 113
5.4 库存控制 127
本章小结 133
思考与练习 133
第6章 配送运输规划与设计 137
6.1 配送运输战略概述 138
6.2 配送运输车辆调度 144
6.3 配送车辆积载规划 154
6.4 配送车辆优化设计 158
本章小结 168
思考与练习 169
第7章 物流调运规划与设计 171
7.1 物流调运规划概述 172
7.2 物流调运设计 179
7.3 物流资源分配规划与设计
186
7.4 物流服务系统配置规划
191
本章小结 194
思考与练习 194
第8章?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199
8.1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概述
200
8.2 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 206
8.3 配送中心功能与设施规划
211
8.4 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设计
219
本章小结 229
思考与练习 229
第9章?物料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 232
9.1 物料搬运系统概述 233
9.2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236
9.3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238
9.4 物料搬运设备规划 249
本章小结 254
思考与练习 255
第10章?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 260
10.1
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261
10.2
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 264
10.3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 266
10.4
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 271
本章小结 274
思考与练习 274
第11章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 277
11.1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278
11.2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285
11.3
系统仿真与计算机仿真基础 294
11.4
计算机仿真技术 300
本章小结 303
思考与练习 303
内容摘要
本书吸收了物流规划与设计领域近年来的新成果,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各种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本书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存储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运输规划与设计、物流调运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仿真。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物流工程、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等有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从业者的工作参考用书。
主编推荐
本书依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围绕适合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群的要求,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各要素和功能。
精彩内容
第1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物流系统的概念、目标、特点,以及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分类;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类型和基本框架;了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建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整体概念;树立系统观点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关键术语 物流系统 系统模式 物流系统规划
惠普库存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惠普是全球领先的打印机供应商。惠普公司每年在全球范围的库存资金达30多亿美元。惠普在华盛顿、温哥华的分支机构负责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及配送Deskjet Plus打印机。公司有3个配送中心,分别设在北美、欧洲和亚洲。 惠普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大约需要7周的存货才能满足欧洲98%的服务目标。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存货,部分原因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电源和变压器要求,且需要不同语言的说明书。初,满足不同需要的打印机是由温哥华的工厂来完成。惠普面临的选择是:维持较高库存费用,还是降低客户服务水平。很显然,哪一个方案都不是的。 惠普在温哥华的管理者考虑了许多在维持现有客户服务水平的情况下,减少库存的方法。他们设想,可以通过减少运输种类来改进物流系统,例如,使用航空运输这种较快的运输方式,以减少运输在途时间,进而降低库存成本。但是,后证明费用还是 太高。 然而,如果惠普将整个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惠普在收到订单前,先不考虑电源规格和语言方面的特殊要求。这就可使惠普在维持98%的客户服务水平下,将存货减少到5周。这样,每年可节约费用约3 000万美元。另外,通用的打印机可以大量运输,与向不同国家分运相比,可减少数百万美元的运输费用。 由于惠普将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并认识到其中的联系,所以他们能开发出这种创新性的物流解决方案。资料来源: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AHG200709045.htm. 思考 惠普库存管理的系统化思想。1.1 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1.1.1 系统基本理论 追根溯源,近代比较完整地提出“系统”概念的是亨德森,后来发展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1948年,诺伯特·维纳创立了“控制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楔又尝试把控制论与信息论结合起来,并于1956年发表题为《一般系统论:一种科学的框架》的文章。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更加全面地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的理论,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著作。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以后,西方有些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形成系统管理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1963年,他们三人共同出版了《系统理论和管理》一书,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成为系统管理的代表作。他们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者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个功能的综合体。因此,系统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稳定;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一般具备四个基本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叠加。相关性是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目的性是指系统具有将各个要素集合在一起的共同目的。环境适应性是指系统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系统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等,称为“输入”。系统应用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对输入的元素进行转换处理,形成有用产品,再“输出”到外部环境供其使用。输入、转换、输出是系统的三要素。另外,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的输出结果可能偏离预期目标,所以系统还具有将输出结果的信息反馈给输入的功能。系统的一般模式如图1-1所示。 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转换过程(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输出)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环节构成的。系统的有效运行是以诸环节各自的顺畅、高效运作,以及相互之间的高度协同效果为前提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或当系统循环周期结束时,会有外界信息反馈回来,为原系统的完善提供改进信息,使下一次系统运行得到改进。如此循环往复,便可实现系统有序的良性循环。 2.系统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系统分成如下多种类别。 (1)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界限是模糊的。大多数系统是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混合系统,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系统。 (2)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实体系统具有物质实体,如机械系统。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程序等观念化的实体组成的系统,如法律系统、信息系统等。 (3)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发生任何形式交换的系统,如封存的仪器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有能量、物质、信息交换的系统,如大部分人工系统。 (4)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这种划分是依据系统状态参数是否随时间改变而决定 的,如平面布置系统一般属于静态系统,而生产系统一般属于动态系统。 (5)对象系统和行为系统。对象系统是按照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区分确定的系统,如库存系统。行为系统是以完成目的行为为组成要素的系统,如管理系统。 (6)控制系统和因果系统。控制系统是具有控制功能和手段的系统。因果系统是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的系统,如测量系统。 3.系统分析 系统理论观点认为,整体是主要的,而其各个部分是次要的;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条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决定,其行为则受到整体的制约;整体是一种力的系统、结构和综合体,是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的;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通过新陈代谢使自己不断地更新;整体保持不变和统一,其组成部分则不断改变。 所谓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方法,在确定条件与不确定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案。或者说,系统分析就是以系统的整体为目标,对系统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性分析过程,以便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系统分析要求有严格的逻辑性。在进行系统分析时,首先,应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目标;其次,应从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还要做到抓住关键问题,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2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理论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有关整体和个体组织及其运营的观念体系:①组织是由人建立起来的,是相互联系着的,并由共同运营的要素(子系统)构成的系统;②任何子系统的变化均会影响其他系统的变化;③系统具有半开放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界沟通的特性。 系统管理有四个特点:①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②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化而不是子系统的化;③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一定的任务,而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④以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同时,在系统管理中,有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创建系统的决策、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运转和控制,以及系统运转结果的检查和评价。 系统管理从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首先,这使企业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重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企业的总目标,也不至于忽略本企业在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系统管理就是把信息、能源、材料和人员等没有联系的资源,结合成一个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整体系统。其次,按系统观点组织资源的企业,并不会消除企业的各项基本管理职能,但能把企业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有关部门的关系网络看得更清楚。计划、组织、控制和信息联系等基本职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系统及其目标而发挥作用的。 系统动态学是系统管理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把系统管理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系统动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