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61.7 6.5折 95 全新

库存10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华霖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75413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29689218

上书时间2024-12-26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法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路径。本书以“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研究基点,将“民族”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实践内容,将“中华民族”作为最终实践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个体-群体-整体”的分析框架。当然,立足于“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只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要将这种可能性升华为必要性,则必须将视野聚焦于当代民族法治体系的制度建设之中,一方面肯定其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分析其完善空间,进而在宪法关于民族法治的原则规定之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构。



作者简介

李华霖,  男,土家族,1990年1月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任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代表性论文有《个体 群体 整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法规基本概况研究》《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探析》《百年党史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三维透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路径分析》等。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地厅级课题,获得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北省社科分院(所)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项、湖北省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会议二等奖1项、恩施州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之维
第一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前提
二、促进民族认同的具体方式
三、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公民个体的权利正义
二、各民族的凝聚力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节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功能演进
一、保障民族法治的价值实现
二、领会民族工作的时代脉络
第四节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制度变革
一、贯彻民族法治的宪法原则
二、丰富民族法治的实践载体
三、完善民族法治的制度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依法确认
一、准确把握公民身份的内涵
二、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三、充分落实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
第二节各民族聚居、杂居、散居的法治实践
一、聚居:把握“两个结合”的原则
二、杂居:坚守“实质平等”的理念
三、散居:践行“少数人权利保护”之路径
第三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确立
一、在政策演绎中重塑理论内涵
二、在宪制建设中确立战略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价值彰显
第一节公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
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化
一、引导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形式
二、丰富各民族交流的多元内容
三、深化各民族交融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中华民族整体性建设的升华
一、明确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基本遵循
二、提升新时代中华民族理论话语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确认功能
一、各族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确认
二、新时代民族关系的确认
三、中华民族宪法地位的确认
第二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规范功能
一、指引各族公民树立民族认同
二、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评价中华民族整体性建设的价值追求
第三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维护功能
一、维护公民权益
二、维护各民族团结
三、维护国家统一
第四节法治视域下“民族习惯”的功能辨析
一、约束个体行为的和谐之治
二、引导群体发展的规则之治
三、生成整体公序良俗的文明之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的当代实践
第一节民族法律规范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族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现状
二、民族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民族法治实施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族法治实施体系的建设现状
二、民族法治实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民族法治监督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族法治监督体系的建设现状
二、民族法治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民族法治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族法治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
二、民族法治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民族法治实践的卓越成效
一、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二、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三、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建设不断加强
本章小结


第六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公民身份的认知
一、公民是落实民族平等的基础载体
二、公民身份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明晰
第二节帮助措施的实施
一、“国家帮助”的法理依据与实施理念
二、帮助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
第三节自治权限的定位
一、内涵的解读应当准确
二、功能的发挥亟待革新
第四节族际交往的规范
一、“共同性”是多元化保护和族际交往的重要基础
二、“共同性”交往规范的适用应当更加明确
本章小结


第七章制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法治根源
第一节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备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立法彰显
二、民族法律法规需要不断革新
第二节法治实施体系有待改进
一、法律解释需要更加明确
二、决策机制需要持续优化
第三节法治监督体系亟待健全
一、立法监督需要改进
二、实施监督需要加强
第四节法治保障体系需要完善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深化
二、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强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对策建构
第一节塑造个体的公民身份
一、培育公民意识
二、改善优惠措施
第二节维系各民族的法律认同
一、合理辨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二、加强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使用
第三节巩固中华民族的宪制基础
一、凸显民族平等的实质性
二、促进国家帮助的有效性
三、体现区域自治的时代性
四、维护多元化保护的整体性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法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路径。本书以“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研究基点,将“民族”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实践内容,将“中华民族”作为最终实践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个体-群体-整体”的分析框架。当然,立足于“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只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要将这种可能性升华为必要性,则必须将视野聚焦于当代民族法治体系的制度建设之中,一方面肯定其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分析其完善空间,进而在宪法关于民族法治的原则规定之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构。



主编推荐

李华霖,  男,土家族,1990年1月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任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代表性论文有《个体 群体 整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法规基本概况研究》《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探析》《百年党史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三维透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路径分析》等。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地厅级课题,获得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北省社科分院(所)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项、湖北省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会议二等奖1项、恩施州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