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青少年红色读本)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6.4 2.5折 26 全新

库存49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穆青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26078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6元

货号29480822

上书时间2024-12-2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穆青报告文学作品中经典作品的合集,包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劳动英雄人物和优秀的党员干部,讴歌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商品简介

本书是穆青报告文学作品中经典作品的合集,包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劳动英雄人物和优秀的党员干部,讴歌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作者简介

穆青(1921—2003),河南杞县人,原名穆亚才,笔名穆肃。当代著名记者、新闻家。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他是当代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人民记者”。代表作有《彩色的世界》《南征散记》《穆青散文》等。



目录

工人的旗帜赵占魁 / 1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 21


铁人王进喜(节选) / 46


涑水情 / 60


心上的树 / 72


难忘那双手 / 83


两张闪光的照片(节选) / 92


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节选) / 103


情系人民(节选) / 113


泪洒偏关 / 131



内容摘要

本书是穆青报告文学作品中经典作品的合集,包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劳动英雄人物和优秀的党员干部,讴歌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主编推荐

穆青(1921—2003),河南杞县人,原名穆亚才,笔名穆肃。当代著名记者、新闻家。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他是当代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人民记者”。代表作有《彩色的世界》《南征散记》《穆青散文》等。



精彩内容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就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去了。

他到灾情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

连年受灾的兰考,整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和烧煤所淹没了。有人说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供给部。那时候,很多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

焦裕禄想:“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披上棉衣,找县委一位副书记谈心去了。

在这么晚的时候,副书记听见叩门声,吃了一惊。他迎进焦裕禄,连声问:“老焦,出了啥事?”

焦裕禄说:“我想找你谈谈。你在兰考十多年了,情况比我熟,你说,改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副书记沉思了一下,回答说:“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

“对。”焦裕禄说:“但是,应该在思想前面加两个字:领导。眼前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

两个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说到后半夜。他们的共同结论是,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不首先从思想上把人们武装起来,要想进行除“三害”的斗争,将是不可能的。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从这里开过……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这时有人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

焦裕禄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这样我们就会带着阶级感情,去领导群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紧接着,焦裕禄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劲,鼓励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

以后,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委会,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在残酷的武装斗争年代,兰考县的干部和人民,同敌人英勇搏斗,前仆后继。有个地区,在一个月内曾经有九个区长为革命牺牲。烈士马福重被敌人破腹后,肠子被拉出来挂在树上……焦裕禄说:“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一连串的阶级教育和思想斗争,使县委领导核心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站起来了。他们打掉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从上到下坚定地树立了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不久,在焦裕禄倡议和领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制订出来了。这个蓝图规定在三五年内,要取得治沙、治水、治碱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面貌。这个蓝图经过县委讨论通过后,报告了中共开封地委,焦裕禄在报告上,又着重加了几句: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这几句话,深切地反映了当时县委的决心,也是兰考全党在上级党组织面前,一次庄严的宣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