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90.3 5.4折 ¥ 1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李凤亮等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2375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422687
上书时间2024-12-25
当代海外华人学者中,有一批专事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人物如夏志清、夏济安、李欧梵、张错、刘绍铭、王德威、郑树森、周蕾、奚密、史书美、张英进、张旭东、刘禾、王斑、唐小兵、刘康、鲁晓鹏、徐贲、赵毅衡、黄子平、许子东、孟悦、陈建华、刘剑梅等。他们大多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并在境外(含港澳台)学术机构从事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其思想既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又深受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影响,是西方与中国批评理论之间的“交叉地带”。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研究一度封闭单一的视角,将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观念投射到国内,形成了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多重边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较”的特点,其直接参与及影响所及,在某种意义上已改变了文艺理论与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
21 世纪以来,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考察日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涉及20 世纪中国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海外汉学、华侨华人研究诸领域的论题,随着海内外学术交流的频密,其学理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不同科际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在“批评理论”研究不断受到重视的语境下,海外华人学者的跨国(境)批评实践,为国(境)内学者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代西方批评理论、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崭新而特别的视角,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借鉴意义格外突出。
本书从六个方面考察了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分别涉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晚清文学”观念的崛起与研究格局的扩张、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革命叙事”的“再解读”、现代性视野中的“上海研究”、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评模式等。作者力图以专题的方式,揭示当代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些主要领域及焦点问题,从“彼岸的现代性”视角,推动海内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比较,从而推进现有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
当代海外华人学者中,有一批专事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人物如夏志清、夏济安、李欧梵、张错、刘绍铭、王德威、郑树森、周蕾、奚密、史书美、张英进、张旭东、刘禾、王斑、唐小兵、刘康、鲁晓鹏、徐贲、赵毅衡、黄子平、许子东、孟悦、陈建华、刘剑梅等。他们大多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并在境外(含港澳台)学术机构从事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其思想既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又深受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影响,是西方与中国批评理论之间的“交叉地带”。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研究一度封闭单一的视角,将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观念投射到国内,形成了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多重边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较”的特点,其直接参与及影响所及,在某种意义上已改变了文艺理论与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
21 世纪以来,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考察日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涉及20 世纪中国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海外汉学、华侨华人研究诸领域的论题,随着海内外学术交流的频密,其学理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不同科际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在“批评理论”研究不断受到重视的语境下,海外华人学者的跨国(境)批评实践,为国(境)内学者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代西方批评理论、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崭新而特别的视角,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借鉴意义格外突出。
本书从六个方面考察了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分别涉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晚清文学”观念的崛起与研究格局的扩张、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革命叙事”的“再解读”、现代性视野中的“上海研究”、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评模式等。作者力图以专题的方式,揭示当代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些主要领域及焦点问题,从“彼岸的现代性”视角,推动海内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比较,从而推进现有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
李凤亮,1971年生于江苏阜宁,文学博士。曾先后在江苏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深圳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人文中心讲席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
导 论 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语境·问题·方法
章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
节 文学“整体观”的多重蕴涵
第二节 现代性的幽灵
第三节 “Sinophone”话语的建构
第四节 从文学比较到文化研究
第五节 文学整体观与研究格局的重建
第二章 “晚清文学”观念的崛起与研究格局的扩张
节 “晚清文学”概念的提出及辨析
第二节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第三节 “小说”与“大说”的吊诡
第四节 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
第五节 重塑历史空间
第六节 说不完的“晚清”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
节 张爱玲:跨越时空的批评现象
第二节 意识形态对抗:文学与政治的矛盾
第三节 文学观念冲突:意识与技巧的争执
第四节 中国文学现代性:影响与融合
第五节 边缘姿态:“海外”的离散与回归
第六节 美在“参差的对照”
第四章 十七年文学:解读“再解读”
节 “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再解读”出场的当代学术语境
第三节 “再解读”的文本解读方式
第四节 海内外互动中的“再解读”
第五节 “再解读”与“20 世纪中国文学”的重构
第六节 余波未了的“再解读”
第五章 文学·都市·现代性:彼岸的“上海想象”
节 海外华人学者的“上海情结”
第二节 文学上海:破碎迷城
第三节 都市上海:摩登幻城
第四节 上海现代性:现实还是想象
第五节 彼岸的“上海想象”
第六章 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评模式
节 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概念、历程及其问题
第二节 “被凝视”的他者与后殖民话语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跨国(区)”研究意识
第四节 多元的“对话”与“比较”
第五节 华语电影研究的新空间
结 语 走向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
附 录 海外华人学者小传
参考文献
后 记
当代海外华人学者中,有一批专事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人物如夏志清、夏济安、李欧梵、张错、刘绍铭、王德威、郑树森、周蕾、奚密、史书美、张英进、张旭东、刘禾、王斑、唐小兵、刘康、鲁晓鹏、徐贲、赵毅衡、黄子平、许子东、孟悦、陈建华、刘剑梅等。他们大多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并在境外(含港澳台)学术机构从事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其思想既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又深受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影响,是西方与中国批评理论之间的“交叉地带”。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研究一度封闭单一的视角,将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的研究观念投射到国内,形成了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多重边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较”的特点,其直接参与及影响所及,在某种意义上已改变了文艺理论与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
21 世纪以来,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考察日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涉及20 世纪中国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海外汉学、华侨华人研究诸领域的论题,随着海内外学术交流的频密,其学理意义与实践价值得到不同科际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在“批评理论”研究不断受到重视的语境下,海外华人学者的跨国(境)批评实践,为国(境)内学者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代西方批评理论、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崭新而特别的视角,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借鉴意义格外突出。
本书从六个方面考察了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分别涉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晚清文学”观念的崛起与研究格局的扩张、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革命叙事”的“再解读”、现代性视野中的“上海研究”、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评模式等。作者力图以专题的方式,揭示当代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些主要领域及焦点问题,从“彼岸的现代性”视角,推动海内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比较,从而推进现有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
李凤亮,1971年生于江苏阜宁,文学博士。曾先后在江苏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深圳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人文中心讲席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