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三个交换生寻找内驱力的故事(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
  •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三个交换生寻找内驱力的故事(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
  •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三个交换生寻找内驱力的故事(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
  •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三个交换生寻找内驱力的故事(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三个交换生寻找内驱力的故事(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42.2 6.2折 68 全新

库存4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曼达·里普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1164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15360

上书时间2024-12-2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韩国的“双减”政策

在韩国,我没有遇到哪怕一个人称赞本国教育体系的,即便是那些从这种体系中获利的人。我们从中可以汲取的教训是,如果没有公平性(向所有人,而不是只给精英阶层提供机会),那这个体系就是扭曲且不可靠的。家长的焦虑会导致教育上的“军备竞赛”。在韩国,刻苦攻读所能获取的回报如同凤毛麟角,而且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得到。韩国报纸每年都要刊登几则辅导学院的老师、学生甚至家长涉及作弊的丑闻。2007年,因为泄题,约有900名韩国学生的SAT成绩被迫取消。
几十年来,韩国政府一直在试图改变国民“教育受虐狂”的现状。政府官员或好言相劝,或严词威胁,在20世纪80年代,当这个国家还处于独裁统治时,政府甚至一度禁止开设辅导学院。但辅导学院却屡禁不止,规模甚至一次比一次庞大。政府调整对策,对辅导学院的学费设置上限,但大约有一半的辅导学院都会藐视规则、收取双倍费用,甚至收取5倍于上限的费用。
因为根本的由应试教育催生的强大激励机制从未发生动摇,所以这些措施只不过是扬汤止沸。韩国孩子因为想进入本国的大学而拼命学习,这难道有什么错吗?2007年,韩国人民法院和高级法庭的法官中,十之八九都来自首尔大学。韩国十大企业的CEO中,有四位也毕业于这所大学。
为了改变这些激励机制,不只是韩国学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反思发展、革故鼎新,韩国的企业家们在招聘人才时也应该改变思想、革图易虑。一直以来,精英教育制度主导了孩子的生活,但似乎还未对成年人的人生造成影响。
我们无法确定这种等级结构是不是造成韩国社会现状的根源,但它可能有助于解释韩国出人意料的自杀率。通过研究数据我们发现,韩国青少年自杀率并不高。韩国15—19岁的孩子的自杀率要低于芬兰、波兰、美国以及其他至少 14个国家。然而,韩国成人的自杀率却非常高。总体而言,韩国是世界上自杀率的国家之一。一个国家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通常神秘且复杂,韩国体制中致人自杀的瓶颈,不只有孩子们的教室,还有成人世界中的工作场所和大学。
韩国政府官员已经一致做出决定,在社会整体发生改变前,他们都会不懈地对这种没日没夜的学习文化进行整改,尽管这在韩国人看来很不切实际。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Red Rover游戏,政府官员们不断冲向韩国父母们组成的强壮10倍的人墙。
我刚到韩国的那段时间,政府的举措是对辅导学院实行宵禁令,并对半夜还在上课的填鸭式补习班实行突击检查,以便孩子们能够早点回家睡觉。很难料到,政府的强制执行命令竟然赢得了这轮Red Rover。但是,我更想知道另一方会怎么应对。

 

与“学习警察”一起巡逻

在6月一个周三的晚上,天空下起了雨,首尔的深夜学习巡视小组集合完毕,准备随时进行突击巡逻。我有幸获准跟随这个突击巡视组的人一起行动。开始突击巡逻之前,我们在明亮的会议室里喝茶、吃米果,四周是政府的各个办公室。
突击巡视组的组长是首尔市江南区教育办公室一名中层官员车炳哲。他戴着椭圆形眼镜,穿着黄白两色衬衫和细条纹外套。
大约到了晚上10点20分,车炳哲在停车场点燃了一支烟。“我们10点整时没有出动。”他解释着,说话间,雷声在天空轰隆隆地响了起来,“是因为我们想多留给他们20分钟的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被抓到后就找不到任何借口了。”
如果辅导学院在10点以后仍然营业,就会被警告一次,得到三次警告就必须停业一周。如果被发现12 点以后还在营业,则必须立即关闭两周。为了查处漏网之鱼,政府还鼓励市民积极提供情报。据报道,韩国一名市民由于向政府上报各种辅导学院违规营业的信息,居然获得了25万美元的奖励。与此同时,辅导学院却也总能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辅导学院的经营者们开始给员工普及市民是怎么发现和检举违规行为的,好及时预防。到目前为止,政府已经为此投入了300万美元的奖金。
突击检查开始后,我们挤进一辆银色的车,向首尔辅导学院聚集地之一——大峙洞方向驶去。街道上挤满了赶在宵禁开始之前到辅导学院接自己孩子回家的家长。6名巡视人员沿着人行道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街道两侧的楼面,寻找可能隐藏着的辅导学院的灯光。
大约11点,他们走向一个曾经被电话举报过的补习机构。他们沿着昏暗的楼梯往上爬,跨过一个空袋子,到了2楼,这个队伍中的女性成员敲了敲门。“你好!有人吗?”她叫道。一个柔和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请稍等!”
检查人员互相递了个眼神,车炳哲示意其中一名同事回到楼下堵住电梯。
不一会儿,一个有点驼背的年长男人打开了门。见到我们后,他的脸上立即浮现出焦虑的神色,但还是让巡视组成员进到房间里来。他们脱下鞋子,开始迅速巡察整个房间。
该机构是一家课后自习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辅导学院。密室一般的屋子,天花板低矮,开着日光灯。大约40个学生坐在一个个的小隔间里努力学习。当我们走过时,他们抬头看了看,但眼神黯淡、目光迷茫,似乎对我们的到来提不起什么兴趣。这个地方让人感觉幽闭恐惧,就像一个服装加工厂,只不过这里大规模生产的不是衣服,而是知识。
从政策上来说,自习馆在宵禁的时间里也是允许开放的,但车炳哲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根据同一课表学习,还有几个成年人在转来转去。他怀疑这是一家变相的辅导学院,正以巧妙的方式企图规避宵禁令。
其中一位穿着绿色上衣的中年妇女开始与车炳哲争论起来:“我们只是在这里做自己的事情。我们并没有上课。”她皱起眉头。但车炳哲摇了摇头。
“我看到的,是你和学生们在一起。”他说。就在这时,一个大约14岁的胖乎乎的小男孩从其中一个小隔间里走出来。他看了看四周的巡视人员,仿佛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便摇着圆圆的脑袋从我们身旁走过,径直走向绿衣女子,举起他的作业本开始问问题。她赶快向小男孩示意不要说话,并将他拉回了房间。
结果可想而知,车炳哲通知那名年长的男人,这个自习馆将被暂停营业,并告诉他第二天来政府办公室接受处罚。这名男子静静地听着,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
随后,这个巡视小组在附近的其他几个自习馆进行了巡查,但似乎没有发现什么违规的地方。大约在午夜时分,车炳哲站在角落里,默默点燃后一根烟,同时望向城市中仍然明亮的多彩霓虹灯。驻足片刻,他就准备回家休息了,今晚解救了400万学生中的40个,他感到一丝欣慰。

逃离仓鼠转轮

埃里克已经开始觉得,只要能离开韩国高中,他愿意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然而,为了遵守他的交流项目的要求,他不得不继续留在南山高中。所以,当他听说某家职业学院招收外国学生时,他恳求交换生项目的负责人让他转去那所职业学院。为了得到这个机会,必须主修商务汉语,但埃里克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想逃离南山高中这个高压锅式的环境,为了去那所学院,即使学习汉语的难度再大,他也在所不惜。
3月1日,他来到这所职业学院报到。这所学校位于一座小山上,周围是间歇工作的大型喷泉。这栋建筑中规中矩,但和他所待过的高中截然不同。当他走进商务汉语教室时,他发现同学们气氛融洽,正有说有笑地聊着。埃里克看到班里有个小伙子,穿着很休闲的紧身牛仔裤和皮靴。同学们围坐在一张课桌周围,耐心等待着教授来上课。一名自称高恩(Go-un)的年轻女孩向埃里克做了自我介绍,并问他来韩国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我来上高中。”
她怔怔看了他一会儿,问道:“念了多久?”
“半年了。”
她惊讶地睁大眼睛,然后不禁点点头表示同情:“哦,很抱歉听到你的经历,任何人都不应该来韩国上高中的。”
下课后,同学们仍然在教室里逗留聊天。同学们与埃里克交换了手机号码,然后一起悠闲地去食堂共进午餐。在这所职业学院里,韩国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跟这个美国学生畅谈。他们不需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可以充实地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从此刻开始,埃里克也可以享受这种生活了。



导语摘要

世界各地的学习有怎样的不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孩子为什么会在学生评估能力测试(PISA)中成绩落后?那些培养出成绩优异孩子的国家,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为了探究这些疑问,《时代》周刊记者里普利跟随三个美国交换生,前往韩国、波兰、芬兰进行为期一年的寻访之旅。

◆学习到深夜的韩国孩子是被动去学,还是自发努力呢?
◆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是怎样培养出不求量、不求优、不求赢却屡屡成绩夺冠的孩子呢?
◆波兰实行延迟分流的政策,处于“下游”的孩子是否能够抓住机会,改变命运呢?

里普利还发现,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越高,孩子便越可能有更高的排名、更可喜的考试成绩、更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更好的考勤记录。学校和家长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比如通过更明智、更有意义、更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效果的考试,通过慷慨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通过由接受过好教育的老师完成更高质量、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工作等。
但是,所有这些策略与学生秉承的刻苦努力的信念密不可分。



作者简介

纪实文学类记者,作品聚焦于人类行为和公共政策,曾发表在《时代》(TIME),《大西洋》(The Atlantic),《提名名单》(Slate)等多个杂志上,其作品助《时代》杂志赢得两项杂志奖项。她也在ABC,NBC,CNN,FOX 新闻频道和NPR等多家电视台上做节目,谈论社会热点话题。瑞普利的《无法想象》,曾经在15个国家发行并被PBS 电视台拍成纪录片。  



目录

目录


主要人物


开篇:“学习机器”的秘密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学到那么多知识,有的孩子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


一  部分  秋


1章 寻找好教育的旅程
PISA无法向我们解释,为何芬兰、韩国、波兰的孩子如此聪明,也无法向我们揭示,与美国孩子相比,那些国家的孩子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孩子们的人生机遇与任何考试衡量不了的某些因素息息相关。韩国孩子是被动去学还是顺其自然地取得了成功呢?芬兰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他们在数学测试上的表现一样杰出吗?


第2章 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带来的改变
孩子对大人态度的感知能力很强,如果他们知道大人不重视某件事情,那么相应地,他们也就不会在这件事上多做努力。


第3章 韩国的隐形教育系统——校外辅导
南山高中似乎旨在通过简朴的教室和残酷的成绩分级来告诫学生:他们的前途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体育比赛得分、自尊心或者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而在于他们有多么努力地掌握严谨的学术知识。
教育就像韩国反贫困计划中的一支疫苗,它会让家庭背景对孩子人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


第4章 为什么美国学生不擅长数学?
长期以来,美国孩子所学的知识是随机决定的,而数学是层次分明的学科,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学会更高层次的内容。学生在人生起步阶段的代数课程影响深远,它甚关系到学生在高中是继续学习微积分还是放弃学习数学。



第二部分 冬


第5章 芬兰教育为什么成功?
芬兰的领导层一致认为,教育是使国家摆脱落后的方法,而认真对待教育的方法就是选拔高学历的教师,从每一代年轻人中选择优秀的那一小部分并加以严格训练。随着更高的选拔标准和更严格的教师培训日见成效,芬兰自上而下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式的指令变得多余,更成了一个负担,因为这种做法反而会阻止教师和学校变得更优秀。


第6章 为什么韩国学生拼命学习?
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越高,孩子便越可能有更高的排名、更可喜的考试成绩、更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更好的考勤记录。学校和家长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比如通过更明智、更有意义、更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效果的考试,通过慷慨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通过由接受过好教育的老师完成更高质量、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工作等。
但是,所有这些策略与学生秉承的刻苦努力的信念密不可分。


第7章 波兰教育提升的秘密——延迟分流
从直觉来看,分流是合理的。如果一个班所有的孩子处在同一水平,那么课堂运转将会更高效。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对“下游”孩子的期望值本身就不高。从数据上来说,无论何时分流,会造成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下降,或者加剧学生之间教育不平等的状况。一旦孩子们像被贴上标签一样,被分到更低的分流层中,他们的学习就会随之懈怠。


第三部分 春


第8章 在芬兰,生活与教育是可以共存的
芬兰似乎找到了可调解学生压力的教学方法,不会强迫学生每天学习15—18小时。既然芬兰人在教学质量、自主性和公平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就意味着老师们不必对学生施加过大的压力。


第9章 年薪400万美元的老师
自由市场的激励机制很有效,在学生看来如此。教师对待学生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客户。韩国补习机构的成功能够证明美国的特许学校模式也会蓬勃发展吗?教育市场化的竞争诚然带来了利润,也让学生和家长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孩子们真的从辅导学院学到了更多知识吗?


10章 严格教育的力量
在芬兰、韩国和波兰,几乎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为了获得成功,孩子们应该学会更深入地思考。在任何情况下,这种共识的形成源于民族危机感:要想发展经济、振兴国家,仅有美好的愿景是不行的。于是,大家逐渐对凡事应该付出艰苦努力产生了共识,并随之改变了一  切。


后记
附录A 如何发现世界的学校
附录B AFS文化交流组织学生体验调查
注释


 



内容摘要

世界各地的学习有怎样的不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孩子为什么会在学生评估能力测试(PISA)中成绩落后?那些培养出成绩优异孩子的国家,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为了探究这些疑问,《时代》周刊记者里普利跟随三个美国交换生,前往韩国、波兰、芬兰进行为期一年的寻访之旅。


◆学习到深夜的韩国孩子是被动去学,还是自发努力呢?
◆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是怎样培养出不求量、不求优、不求赢却屡屡成绩夺冠的孩子呢?
◆波兰实行延迟分流的政策,处于“下游”的孩子是否能够抓住机会,改变命运呢?


里普利还发现,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越高,孩子便越可能有更高的排名、更可喜的考试成绩、更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更好的考勤记录。学校和家长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比如通过更明智、更有意义、更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效果的考试,通过慷慨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通过由接受过好教育的老师完成更高质量、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工作等。
但是,所有这些策略与学生秉承的刻苦努力的信念密不可分。



主编推荐

纪实文学类记者,作品聚焦于人类行为和公共政策,曾发表在《时代》(TIME),《大西洋》(The Atlantic),《提名名单》(Slate)等多个杂志上,其作品助《时代》杂志赢得两项杂志奖项。她也在ABC,NBC,CNN,FOX 新闻频道和NPR等多家电视台上做节目,谈论社会热点话题。瑞普利的《无法想象》,曾经在15个国家发行并被PBS 电视台拍成纪录片。  



媒体评论

如果你关心教育,你就要读读这本书。通过讲述三个勇敢的孩子从世界其他地方学到的东西,向我们揭示了应该如何改善教与学。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