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心脏病学手册(上、下卷/翻译版)
  • 心理心脏病学手册(上、下卷/翻译版)
  • 心理心脏病学手册(上、下卷/翻译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心脏病学手册(上、下卷/翻译版)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64.8 7.4折 359 全新

库存12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文林,吴士豪,陈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02203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59元

货号29137794

上书时间2024-12-2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反思现代医学与生俱来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提出“双心医学”(也称为“心理心脏病学”)的思考,并在医疗实践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了社会-生物-心理综合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但一直未得到医学界充分的重视。在我国近年来趋利的医疗运营模式影响下,反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科学主义、技术至上、对生物医学技术的崇拜,从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主导的仍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我深深感到,这种片面局限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分科越来越细的一组组“专家”和“专业医生”目中看到的是自己“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器官与病变,如同“井蛙观天”和“瞎子摸象”,根本忽视了对被疾病折磨的患病的整体的“人”。这种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医生培养成如同机器的修理工,医院成了机器的大修厂,使医疗丢失了人文关怀的温暖、温馨。被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思维支配的临床医生,难以尊重患者的感受,体贴患者的疾苦,难以理解,甚至根本不认识焦虑抑郁可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腹痛做CT,胃病做胃镜。大量浪费过度使用本已短缺的高成本生物医学影像、检验与医疗技术,拉下大网,捞不到鱼。大幅提高了医疗成本,增加了医院的毛收入,但不能解决患者的病痛。怎能让患者对此满意?
“双心医学”正是推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生物-心理综合医学模式转化的“杠杆原理”的支点。国际上实践“双心医学”,如同Handbook of Psychocardiology的主编Marlies E. Alvarenga和Don Byrne,以及一百多位编者,大多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学者。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是一位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医生,1995年在中国率先提出了“双心医学”。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开创“双心门诊”“双心查房”的全新医疗模式,逐渐和精神心理专业学者、学会形成共识,出版了培训教材,并且我下力气培养了一批在心内科执业新型人才“双心医生”。马文林博士就是其中秀者之一。
马文林博士主译的《心理心脏病学手册》,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荟萃了各个有关方面的进展和未来研究的方向。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双心医学”发展还明显滞后,我们所关注的领域相对局限于胸痛、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一些精神心理问题,主要聚焦于求医患者。而《心理心脏病学手册》讨论内容几乎涉及心血管的所有领域,包括心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晕厥、超重/肥胖......以及儿童与老年人群、经济低收入人群的心理社会学问题。
我国的“双心医学”大多停留在临床实践,深入的研究如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系统研究体系尚未建立。有限的研究很碎片化,也缺乏高度与深度。我国的“双心医学”发展迫切需要以研究证据与数据(包括大数据支撑)。我们不仅要对医生加强“双心医学”的培训,也要向广大民众与患者传播“双心医学”的常识。
我逐字审读《心理心脏病学手册》译著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认真思考的过程。我深深感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空间极为广阔。我相信本书译本出版后,有机会读到者会有同感,不仅仅长见识,也为有志于“双心医学”的同道们梳理了未来研究方向、相关角度与领域。
我国精神心理的医疗服务绝不局限于建设更多的专科医院,培养更多在大城市专科医院里从医的专家与专业医生。我一再向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学术机构呼吁,应充分重视所有非精神心理专科的精神心理服务和相关医生的培养。在近8年多中国心肺预防康复事业二次起航的艰苦奋斗中,我把“双心医学”有机融入了慢性病预防康复“五大处方”,使“双心医学”在临床服务中的落实有了巨大拓展,开创了全新局面。把“双心医学”到“五大处方”向城市社区和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广泛推广,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人们遇到不快的事,遭受精神创伤,失去了亲人,我们将之描述为“伤心”“烦心”“心酸”“心痛”“心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祖国医学对“双心医学”是有深刻认识的。在我国“双心医学”的发展中,应充分重视挖掘和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与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
我很相信“缘分”。世界之大,中国之大,人口之众多,人的一生能遇到多少?找到价值观相同的知己更是少之又少。我能在2003—2009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认识了赵旭东教授, 确是荣幸。他在精神病学,尤其在行为医学中的深入研究与深刻洞见,对我开展“双心医学”起到巨大的启发推动作用。近年来,两人京沪两地忙碌,相见甚少,但我们的心灵相通。这次有机会在我们共同培养的马文林博士的要求下,作为本书的主审,并各写一篇序言,感到亲切而高兴。旭东,您好!
《心理心脏病学手册》的翻译出版,无疑对我们广大本科医学生、研究生和各科医护人员,尤其从事心脏预防康复的全新团队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者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好书。
我感谢所有参加本书编写、翻译、校对、审稿和有远见支持出版本书的朋友们,为我国“双心医学”发展做出的一件极有意义的实事。

胡大一
2020年9月



导语摘要

本书分为上下卷,共七篇60章,内容几乎涉及心血管的所有领域,包括心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晕厥、超重/肥胖......以及儿童与老年人群、经济低收入人群的心理社会学问题,覆盖了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从临床特点到发病机制,从诊断到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各种心理治疗,不但针对心理问题,还针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生活方式指导等,详尽全面,引经据典,大胆地阐述脑功能、自主神经、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进展和未来挑战。



作者简介

原 著:
Marlies E. Alvarenga,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健康医学系教授,公共健康学院的高级讲师,临床心理咨询师,心脏病中心心脏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前任主任,墨尔本医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等,在心理心脏病学领域有杰出的贡献。
Don Byrne,1975年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系系主任、健康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


主  译:
马文林,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师从我国双心医学创始人胡大一教授。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曾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预防行为医学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学的医、教、研,工作在临床一线。近13年专注于心血管病人相关心理问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代表性文章单篇引用迄今引用67次。主持中德合作的继续教育项目1项,2016年成功举办了国内首届“心脏科医护人员心理学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业界权威专家的高度好评,培训项目重实操规范,为缓解国内心血管病人心理问题突出而专科医生资源严重不足的严峻情况添砖加瓦。目前在研的中德合作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的多中心研究”首次系统引入了德国系列量化评估工具并且本土化,将为改善我国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心梗院前延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教育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学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血压防治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教材“双心医学”编委,Uptodate临床顾问等。


吴士豪,波士顿大学心理学、武汉大学临床医学系精神科专业毕业,现于湖北省人民医院进行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仍在加强精神科与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主要进行心理咨询与医患沟通工作。


陈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Asia-link心身医学项目的培训教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巴林特联盟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长期担任复旦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与心理咨询”的授课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及培训,多年来参加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综合医院联络精神医学会诊、急会诊的工作。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著多篇,参编《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心身医学基本技能》《全科医学》等多部教材。擅长综合医院精神障碍、抑郁、焦虑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长期在综合医院心身医学技能培训、开展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培训和巴林特小组活动。



目录

上卷
篇  心脏病学基础
第1章 心理起源与心脏疾病现状:会思考的心脏在起作用
第2章 心脏病学:古代和现代史
第3章 其他专业所需的心脏病学基础
第4章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第5章 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的作用
第6章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压力在吸烟中的作用
第7章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个性在青少年吸烟中的作用
第8章 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第二篇  压力、精神病理学与心血管疾病
第1章 压力:概念、模型和测量
第2章 应激与心血管反应性
第3章 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心身机制
第4章 儿童期压力、抑郁与心血管疾病
第5章 童年时期压力、情感痛苦与青少年时期心血管功能
第6章 居丧与心血管疾病
第7章 焦虑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和提出的机制
第8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第9章 自然灾害与心血管疾病
第10章 精神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心脏与心理的关系
第11章 职业压力与心血管疾病
第12章 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第13章 心因性高血压
第14章 应激性心肌病
第15章 先天性心脏病
第16章 先天性心脏病成人患者的社会心理学
第17章 心理健康与心脏瓣膜病的相互作用:发病机制、临床过程和治疗
第18章 晕厥的心理社会影响
第19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理反应
第20章 急性心脏事件后的焦虑、抑郁和心理调节
第21章 心肌梗死存活者的生活质量
第22章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心理咨询:心脏病、技术和患者体验的综合挑战
第23章 创伤性心脏手术和心脏移植的心理效应
第24章 心脏手术后的认知障碍:混杂因素及改进实践的建议



下卷
第三篇个性、社会环境与心血管疾病
第1章 个性与心血管疾病:综述
第2章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第3章 人际关系背景下的愤怒、敌意与心血管疾病
第4章 心理危险因素在心脏疾病发展中的性别差异
第5章 心血管疾病的压力与社会支持
第6章 难民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
第7章 社会弱势与心血管疾病


第四篇心理学与心血管生物学:联系机制
第1章 交感神经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第2章 交感神经活性、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第3章 免疫学、炎症、精神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第4章 心脏心理学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
第5章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压力和抑郁
第6章 糖尿病、抑郁与心血管疾病
第7章 胰岛素抵抗、血糖调节、肥胖和心境
第8章 心源性心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
第9章 心血管生理学和流行病学数据的非线性分析


第五篇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管理
第1章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管理
第2章 心血管疾病中焦虑的治疗
第3章 心理和行为对心脏康复的贡献
第4章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患者高科技护理联合心理干预
第5章 急性心脏事件心理反应的住院管理
第6章 基于正念和冥想的卫生保健方法在心脏病学预防、检测和治疗的应用
第7章 精神药理学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第8章 心脏药物对情绪的影响


第六篇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一级和二级预防
第1章 改变生活方式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第2章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心理学视角
第3章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和管理


第七篇  总结: 从证据到实践
第1章 现代心理心脏病学和有望带领我们走向未来的证据:总结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上下卷,共七篇60章,内容几乎涉及心血管的所有领域,包括心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晕厥、超重/肥胖......以及儿童与老年人群、经济低收入人群的心理社会学问题,覆盖了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从临床特点到发病机制,从诊断到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各种心理治疗,不但针对心理问题,还针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生活方式指导等,详尽全面,引经据典,大胆地阐述脑功能、自主神经、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进展和未来挑战。



主编推荐

原 著:
Marlies E. Alvarenga,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健康医学系教授,公共健康学院的高级讲师,临床心理咨询师,心脏病中心心脏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前任主任,墨尔本医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等,在心理心脏病学领域有杰出的贡献。
Don Byrne,1975年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系系主任、健康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

主  译:
马文林,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师从我国双心医学创始人胡大一教授。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曾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预防行为医学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学的医、教、研,工作在临床一线。近13年专注于心血管病人相关心理问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代表性文章单篇引用迄今引用67次。主持中德合作的继续教育项目1项,2016年成功举办了国内首届“心脏科医护人员心理学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业界权威专家的高度好评,培训项目重实操规范,为缓解国内心血管病人心理问题突出而专科医生资源严重不足的严峻情况添砖加瓦。目前在研的中德合作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的多中心研究”首次系统引入了德国系列量化评估工具并且本土化,将为改善我国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心梗院前延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教育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学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血压防治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教材“双心医学”编委,Uptodate临床顾问等。

吴士豪,波士顿大学心理学、武汉大学临床医学系精神科专业毕业,现于湖北省人民医院进行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仍在加强精神科与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主要进行心理咨询与医患沟通工作。

陈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Asia-link心身医学项目的培训教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巴林特联盟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长期担任复旦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与心理咨询”的授课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及培训,多年来参加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综合医院联络精神医学会诊、急会诊的工作。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著多篇,参编《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心身医学基本技能》《全科医学》等多部教材。擅长综合医院精神障碍、抑郁、焦虑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长期在综合医院心身医学技能培训、开展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培训和巴林特小组活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