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3.3 4.8折 ¥ 49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6992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8551953
上书时间2024-12-24
《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各篇文章,写作时间从1991年至2007年不等,内容涉及学术研究心得、学科关系考量、新的技术发展下的学术发展路径等内容,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偶得,是作者的学术自况与人生感悟,可谓亮出陈平原底牌之作。阅读中可了解到陈平原作为文学研究大家,在世纪之交前后二十年间,对巨变的社会及学术文化的独到思考,展现了一位学者的文化担当和社会关怀,对于读者应有许多启迪意义。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大学何为》《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新版序
自序
辑一
学术随感录
一、告别“诗歌”走向“散文”
二、“文摘综合症”
三、“愤怒”与“穷”
四、关于“学术语法”
五、“不靠拼命靠长命”
六、学问不等于人生
学者的人间情怀
学术史研究随想
附录一 《学人》的情怀与愿望
走出“五四”
中国教育之我见
辑二
世纪末的思考
文学史家的考古学视野
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
附录二 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时代的文学
关于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
“演说现场”的复原与阐释
辑三
跨世纪的文化选择
一、世纪末的思考
二、学术史视野
三、评传的体式
四、这一代人的努力
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
一、怎样一个晚清
二、报刊研究的意义
三、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
四、报刊研究的策略
附录三 从北大到台大
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动
一、“读图时代”的困惑
二、“左图右史”的传统
三、图文互动的可能
四、文字魅力的保持
学术文化视野中的“出版”
一、我与出版结缘
二、我所了解的安徽出版人
三、我与安徽出版界的合作
四,关于“地方性知识”
五、直面出版业的潜在危机
六、怀念“小书”
辑四
中国学家的小说史研究
历史叙事与文学想像的纠葛
一、“历史文学”并非都是“通俗演义”
二、关键不在“正说”或“戏说”
三、在文学家止步的地方起跑
附录四 历史学与文学的对话
史识、体例与趣味
一、既是体例,也是精神
二、注重进程,消解大家
三、能雅能俗都是好事
四、集“功力”与“学问”于一身
视野·心态·精神——如何与汉学家对话
《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各篇文章,写作时间从1991年至2007年不等,内容涉及学术研究心得、学科关系考量、新的技术发展下的学术发展路径等内容,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偶得,是作者的学术自况与人生感悟,可谓亮出陈平原底牌之作。阅读中可了解到陈平原作为文学研究大家,在世纪之交前后二十年间,对巨变的社会及学术文化的独到思考,展现了一位学者的文化担当和社会关怀,对于读者应有许多启迪意义。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大学何为》《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学者的人间情怀》新版序
从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学者的人间情怀》,摇身一变,成了三联书店2007年版《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其中变化及写作策略,在三联版自序中已有说明,没必要再啰嗦。需要斟酌的是,既然有机会推出新版,是否加以增订?我谈当代中国学术、教育及文化的文章还有不少,若补充进来,可让新书显得更有分量。终决定不动,是希望保持此文本的历史性。
虽说术业有专攻,“当代中国”并非我的专门研究对象,但身处历史大潮之中,不免有所眷恋与关怀,于是陆续写下若干不成体系但颇有感触的大小文章。与本书宗旨及时段大略相同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增订再版的《当代中国人文观察》。至于近年我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观察与反省,则散见《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修订版,2016)、《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修订版,2019)、《六说文学教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等书中。
因是学术随笔,本书论及“学术史”、“走出‘五四’”、“左图右史”、“述学文体”、“演说现场”、“报刊研究”等重要话题,只能点到为止,好在大都日后在专业著作中有所展开。不管是当初的筚路蓝缕,还是日后的鸿篇巨制,放在学术史上看,都只是前进路上深浅不一的印记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后世读者所关注的,不仅是具体文章的得失,还包括那些“压在纸背的心情”。
己亥大年初四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自序
陈平原
去年年底,我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刊印了一册36万字的《学术随感录》。明明是“小文章”,竟弄得这么厚,实在有点反讽的意味。将这些随意书写、不登大雅之堂的短文结集成书,除了留下自家精神探索的印记,更希望从一个特定角度见证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的变迁。在“自述”中,我曾提及:
既坚守象牙塔,撰写中规中矩的学术专著;又对已经制度化了的知识生产,保持一种冷静审视的态度,这是20年间我所坚持的学术理念。专业著述不说,已完成的对于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叩问,辨析文化思潮的,有《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反省大学体制的,有《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追忆学问人生的,有《当年游侠人》(三联书店,2006年)。再有,就是这本当初随意挥洒、如今则必须“苦心经营”的《学术随感录》。
这一尝试,早开始于1988年的七、八月间;可那组刊于《瞭望》杂志的“学术随感录”,以及此后陆续撰写的《学者的人间情怀》、《学术史研究随想》等,因收在珠海出版社原刊、“即将由三联书店重印”的《学者的人间情怀》中,为避免重复,只好割爱了。
在我先后出版的十几种随笔集中,珠海版的《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印数不多,影响却。十二年前初刊,印数五千,此后未再重印,可在论者的引述或评议中仍不时露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为书题的那篇文章。
《学者的人间情怀》初发表于1993年第三期的《读书》杂志,日后被收入各种选本,如《另外一种散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0年代思想文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北大百年散文精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白话的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等。集中其他各文,也有承蒙选家错爱,进入各种读本的,但像此文这样四处奔波,且出入于“散文”选、“作家”论以及“知识分子”研究等不同类型的选集,。
在关注学术规范建设的学者看来,我的《关于“学术语法”》一文,是此话题的始作俑者(参见杨玉圣等编《学术规范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余三定的《新时期学术规范讨论的历时性评述》,《云梦学刊》2005年1期);而有考据癖的“北京学”专家,也将我的短文《“北京学”》,视为此话题的早文献(参照马万昌《对北京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1期)。类似的“思想火花”还有好些,如《“文摘综合症”》、《学术史研究随想》、《走出“五四”》等。我当然不会愚蠢到以为自己真的开创了一个什么学科。设想多而能力小,兴趣广而功底薄,也就只能“随感”而已了。这既暴露了大转折时代读书人的困惑与迷茫,更体现其不服与抗争。如果不过分苛求,这些虽则浅薄、但仍属真诚的思考,也自有其可爱之处。
有序跋,有游记,有随笔,也有谈话,当初的定位是“关于当代中国学术的‘随感’”,故体裁归属不是很重要。如此“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必定“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正是从这一角度,谈论诸如《学者的人间情怀》这样的“学者散文”。
除了是“另外一种散文”,还牵涉九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家偶尔论及时,褒贬不一。出于好意,两年前,北京的三联书店建议重刊《学者的人间情怀》,理由是保存一种“历史文本”。我同意了,而且,还专门撰写了题为《学术转型的见证》的“新版自序”。可事后想想,还是觉得不太妥当。除了原刊文体驳杂,还有重复收录之类的问题。犹豫再三,终决定撤稿。辜负了朋友的一片好心,实在抱歉;可如此决断,与其说是对读者负责,不如说是对自己的警醒。
在《当代中国人文观察》的“自序”中,我谈到过自己时常罔顾学科边界,贸然谈论已成“专家之学”的“当代中国”:
囿于“观察者”立场,加上会议论文或专题演讲的文体特征,使得本书的论述“鲜活”有余而“深邃”不足。就近观察一个生气淋漓、充满动感的社会,好处是“真切”,缺点则是容易流于“浮泛”。
这回也不例外,依旧只能扮演有浓厚学术兴趣的“观察者”形象。某种程度上,这是“论述姿态”所决定的——既然你选择了课堂讲授、学术演说、会议发言、随笔、答问以及文化评论等,那就只好随意挥洒,而不太可能像专家学者那样旁征博引,追求“每下一义,泰山不移”。
虽说只是“观察者”,并非驰骋疆场的“斗士”,但如此不顾专业设置,撰写诸多无关“业绩”的文章,也算是一种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与“介入”。没能力叱咤风云,只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学者的人间情怀”。只是因兴趣及能力所限,这一“观察”,基本上局限于与自家专业接近的思想文化、新闻出版以及文史之学。除辑按写作时间编排外,其余三辑的划分,兼及论述主旨与文章体式。
本书新旧杂陈,按篇幅计算,大约是对半开。辑全属旧文,选自《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1995);其余三辑,也有些录自《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掬水集》(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和《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此四书原本印数就少,以后也不打算重刊了。不以“文采风流”著称,我的随笔集,希望适应读者阅读趣味的变迁,还是“专题化”为好。
选择集中二文,凑成正副标题,不完全是偷懒,也自有深意在——前者指向学术精神,后者关涉论述策略。所谓“学者的人间情怀”,就是我文章中再三表述的,“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作为普通人凭良知和道德‘表态’,而不过分追求‘发言’的姿态和效果”。至于谈论当下的“文化选择”,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喜欢“跨世纪”,回到我所熟悉的清末民初,则带有明显的专业印记。集中各文的长处与短处,均与此学术思路相关。
这么说,等于是亮出了自家底牌;接下来,便是祈求读者批评指正了。
2007年5月3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