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6.5 4.8折 ¥ 55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6572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28551942
上书时间2024-12-24
本书是陈平原关于自己“都市研究”的文章结集。虽然他自谦“创造无力”,但其对将城市作为学术话题,却是“提倡有心”。他围绕北京、西安、开封、香港等充满历史纠葛和文化积淀的城市,或追问鲁迅的西安之行为什么没有写出《杨贵妃》,或探究张长弓父子的开封书写,或揭示叶灵凤、李欧梵两代香港文化人士的悠扬记忆……总之,在论文衡史中纵论古今,在都市现状中建言献策,宏观中,颇见他奉行的“人间情怀”。
—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大学何为》《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小引
上编
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
——中国文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相
长安的失落与重建
——以鲁迅的旅行及写作为中心
不忍远去成绝响
——张长弓、张一弓父子的“开封书写”
我见青山多妩媚
——叶灵凤、李欧梵的“香港书写”
为何“文库”,什么“文学”,哪个“海上”
中编
风正一帆悬
——如何养育世界文化名城
保护才是硬道理
——关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
“三足”能否“鼎立”
——都市文化的竞争与对话
六城行
——如何阅读/阐释城市
“城市”怎样“阅读”
——一个人文学者的追求与困惑
看得见的“风景”与看不见的“城市”
下编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
《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序言
作为学术话题的“京津”——《三四十年代平津文坛研究》序
《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序言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序
《都市蜃楼:香港文学论集》小引
附录:都市研究·香港文化·大众传媒
——陈平原、陈国球、李欧梵三人谈
本书是陈平原关于自己“都市研究”的文章结集。虽然他自谦“创造无力”,但其对将城市作为学术话题,却是“提倡有心”。他围绕北京、西安、开封、香港等充满历史纠葛和文化积淀的城市,或追问鲁迅的西安之行为什么没有写出《杨贵妃》,或探究张长弓父子的开封书写,或揭示叶灵凤、李欧梵两代香港文化人士的悠扬记忆……总之,在论文衡史中纵论古今,在都市现状中建言献策,宏观中,颇见他奉行的“人间情怀”。
—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大学何为》《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几年前,我曾谈及,不妨借“大学”、“都市”、“图像”、“声音”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现代中国研究”的新视野(参见《“现代中国研究”的四重视野》,初刊《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收入陈著《读书的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某种意义上属于“夫子自道”。四个话题中,我谈“大学”成绩比较突出,有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大学五书”等;“图像”则有东方出版社的《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以及三联书店刊行的《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也都颇见功力;“声音”则除了《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等单篇论文,暂时难成阵势。至于“都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小文章写了不少,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成绩不理想。
虽然此前也偶尔涉及,但真正将城市作为一个学术话题,投入一定的精力,是从2001年秋天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专题课才开始的。那篇根据这门课的“开场白”整理而成的《“五方杂处”说北京》,初刊《书城》2002年第3期及台湾《联合文学》2003年第4期,反响很不错;而2003年10月与王德威合作,在北大召开“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算是拉开了架势,好像真要大干一场的样子。遗憾的是,因兴趣广泛,加上能力有限,这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只做了四次(北京、西安、开封、香港),便难以为继了。也正因此,原计划撰写现代文人与都市记忆的系列论文,也就显得有头无尾。至于想借助“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来揭示“中国文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相”,那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聊以自慰的是,我的城市研究,虽“创造无力”,却“提倡有心”。具体说来,就是《“北京研究”的可能性》(2015)中提及的十篇博士论文、五场学术会议以及四轮专题课。尤其是与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合作主持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界影响颇为深远。这也是我不避重复,从《假如没有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及《刊前刊后》(北京:三联书店,2015)借来几则序言,组成本书下编的缘故。
我当然看重自家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来揭示“中国文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相”的设想,也对《长安的失落与重建》等专论怀有深深的感情,但我知道,此书值得夸耀的,还是“阅读城市”的姿态:“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
我之谈论城市,比较有心得的,还是帝都北京。尤其是那种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徘徊于学界与民间、长枪短棒一起上的论述姿态,在《记忆北京》一书有更明显的体现。两书对读,就好像两个瘸子互相搀扶,或许还能走得稍远一点。
2018年12月11日初稿、12月30日改定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