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陈任宏)(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陈任宏)(第二版)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42.9 7.3折 59 全新

库存38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任宏,董会钰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45431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7917397

上书时间2024-12-24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修订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药学及药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从注重基础、降低教材理论难度、加强应用性和实用性出发,以实训项目为载体,突出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本书版自2013年出版以来,得到全国若干所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普遍好评,2014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等指导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高等职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特组织本教材的修订编写工作。第二版教材修订编写仍保留版基本框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1.职业特色 第二版教材修订编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破传统化学学科体系,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优化、整合,重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例如,第二篇化学分析法,将酸碱质子传递平衡、配位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化学平衡与四大滴定分析法进行有机融合、优化,避免内容重复和交叉;删减或简化理论内容,例如,将“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命名;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移至篇化学基础知识中介绍,分解难点,突出重点。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基础及应用,为药所用,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力求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检验、储存养护、流通和销售等实际工作,更符合药学及药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药学特色根据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特点,充分体现基础化学在专业中的应用,知识、技能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体例与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内容紧密结合。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加大实训内容的比例,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性。

3.编写特色 根据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的实用性精选实践教学内容,理论围绕实践内容展开,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基础理论与分析技术的一体化。创新编写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模块编写教材,按“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能力)要求(任务驱动)、知识内容(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为实践项目教学奠定基础)、课堂互动(知识应用)、拓展阅读(结构、机理阅读拓展及应用,较深奥理论知识的介绍、应用及趣闻逸事)、重点小结、目标检测、实训项目(项目导向)”等格式模块编写。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实现“理实一体化”。

4.可教特色本次修订教材按照传统化学课学时数删减30%编写,教材内容难易适中。配套多媒体PPT电子课件、书网互动测试,便于师生教与学。

5.可读特色设计生动活泼、栏目新颖,通过栏目增加教材的信息量。例如,“课堂互动”有利于师生教学互动;“拓展阅读”便于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和应用,以及专业发展的新知识和信息;“重点小结”便于自学,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目标检测”在于加强训练,使教、学、做一体化。

本教材供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可作为基础化学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本教材修订由陈任宏、冯伟负责统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陈任宏编写章;伍伟杰编写第二、七章,实训项目二~四;叶斌编写第三章;吴丽编写第四、五章;利健文编写第六章;孙兰凤编写第八、十一章;蔡自由编写第九章;董会钰编写第十、十二章,实训项目十~十二;冯伟编写第十三、十五章,实训项目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崔英编写第十四章;梁芳慧编写第十六章,实训项目二十一;张威编写第十七章;李广霞编写实训项目一;黄勇红编写实训项目五~八;黄琳琳编写实训项目九、十五;黄艳萍编写实训项目十八、十九;王如意编写实训项目二十。

鉴于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及编写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会出现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斧正。

编者

2019年3月

版前言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编写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为指导,汲取了建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药用化学基础项目以及精品课程经验,总结兄弟院校多年化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实践与研究的成果,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本书根据高职高专药学及药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为依托,专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原则编写,突破传统化学体系,重整、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与专业相对接的药用基础化学知识及能力模块。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1.本书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同时,作为基础化学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体现“适应性、职业性、实用性”特色,教材内容包含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学生必需的基础化学知识及能力,服务专业课教学,为学生更好学习药物制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奠定基础,并能贴近生产、检验、药品养护和销售流通实际。

2.本书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以实践为载体,基础知识及能力应用为核心,实训项目为主线,突出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根据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的应用性精选实践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充分体现基础知识及技能应用技术的一体化。

3.本书突破传统化学课程体系,重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进行优化、融合,构建了与专业课内容相对接的化学基础知识模块。化学基础知识模块重点介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分析技术基础模块重点介绍四大化学平衡及其滴定法;仪器分析技术基础模块重点介绍光谱法、色谱法。这样,既能避免重复、交叉,增强教材内容的连贯、衔接,又能减少专业课对基础课课时的挤压,降低篇幅。

4.本书按照需用为准、实用为先原则,减少理论分析,降低难度,每个章节内容的引入均采用相关药物或以与医学、药学联系化合物的化学现象及应用为实例。例如,化学分析技术基础和仪器分析技术基础模块的应用实例以药物为分析对象,强调基础化学在医学、药学领域及专业中的适用性、应用性。

5.本书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任务驱动)—知识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为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奠定基础)—课堂互动(知识应用)—知识链接或阅读与提高(介绍知识、趣闻)—学习积累—目标检测—实训项目(以项目导向)”采用项目及知识模块编写,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可教性和可读性。

6.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基础,适当降低起点,文字叙述力求简明、具体,尽量使用图示和表格表达有关内容,避免繁长的论述,做到浅显易懂。在适当章节,简单介绍化合物的来源、发现历史、作用等趣闻逸事,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由陈任宏、董会钰、潘育方主编,陈任宏,潘育方负责全书统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陈任宏编写章;伍伟杰编写第二、四章,实训项目四、五、六;叶斌编写第三章;孙兰凤编写第五、九章;利健文编写第六章;蔡自由编写第七章;董会钰编写第八、十章,实训项目十二、十三、十四;邹春阳编写第十一、十三章,实训项目十五、十六;崔英编写第十二章;梁芳慧编写第十四章,实训项目十九、二十;张威编写第十五章;许小青编写实训项目一;鲍真真编写实训项目二;鲁正熹编写实训项目三;黄勇红编写实训项目七、八、九、十;潘育方编写实训项目十一;黄艳萍编写实训项目十七、十八。

鉴于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及学术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6月

 



导语摘要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的组成及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原理等化学基础知识。同时介绍定量分析的步骤及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及计算;以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原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色谱法与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分析技术。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精选21个实训项目供选用,体现“必需、够用、实用”原则,以专业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实训项目为载体,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商品简介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的组成及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原理等化学基础知识。同时介绍定量分析的步骤及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及计算;以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原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色谱法与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分析技术。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精选21个实训项目供选用,体现“必需、够用、实用”原则,以专业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实训项目为载体,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目录

篇化学基础知识

章化学研究对象002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002

二、化学发展历史的回顾004

三、化学与药学的关系005

重点小结007

目标检测008

第二章物质结构009

节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009

一、原子的组成009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010

三、元素周期系019

第二节分子结构和共价键026

一、共价键026

二、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029

重点小结032

目标检测032

第三章元素及其化合物035

节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35

一、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通性035

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重要化合物038

第二节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41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041

二、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045

三、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048

四、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053

第三节常见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56

一、过渡元素的通性056

二、铬、锰及其重要化合物058

三、铁、钴、镍及其重要化合物061

四、铜、银、锌、汞及其重要化合物062

第四节其他常见药用元素及其化合物066

一、硒元素及其化合物066

二、锗元素及其化合物066

三、钼元素及其化合物067

重点小结067

目标检测067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071

一、配合物的概念072

二、配合物的组成072

三、配合物的命名074

重点小结076

目标检测076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079

一、氧化还原反应079

二、原电池和电极电势081

三、电极电势及其应用083

重点小结084

目标检测084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087

节化学反应速率087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087

二、反应级数090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091

第二节化学平衡092

一、可逆反应092

二、化学平衡常数093

三、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094

四、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095

重点小结096

目标检测096

第七章分散系099

节分散系099

一、分散系的概念099

二、分散系的分类099

第二节溶液100

一、溶液的组成和表示方法100

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102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103

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103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05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6

四、溶液的渗透压106

第四节胶体溶液109

一、溶胶109

二、高分子溶液112

重点小结114

目标检测115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17

节弱电解质溶液117

一、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常数117

二、弱电解质的解离度118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18

第二节酸碱质子理论118

一、酸碱的质子概念119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119

三、酸碱的强度120

第三节缓冲溶液122

一、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和组成122

二、缓冲溶液的pH计算123

三、缓冲溶液的配制124

重点小结126

目标检测127

第二篇化学分析法基础

第九章定量分析法概述131

节定量分析的步骤131

一、定量分析法概述131

二、定量分析的步骤132

第二节定量分析的误差134

一、误差与准确度134

二、偏差与精密度136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37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38

第三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38

一、有效数字139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39

重点小结140

目标检测140

第十章滴定分析法概述143

节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143

一、滴定分析法简介143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44

三、滴定分析方法和滴定方式144

第二节标准溶液的配制146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46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146

第三节滴定分析计算148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148

二、滴定分析计算实例149

重点小结150

目标检测151

第十一章酸碱滴定法154

节酸碱质子传递平衡154

一、一元弱酸弱碱质子传递平衡154

二、多元弱酸弱碱质子传递平衡155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156

一、酸碱指示剂156

二、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59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64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165

第三节非水酸碱滴定法167

一、非水溶剂的分类和性质167

二、非水酸碱滴定法的类型及应用169

重点小结171

目标检测171

第十二章配位滴定法174

节配位解离平衡174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74

二、EDTA的配位解离平衡175

三、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177

第二节配位滴定法182

一、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82

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85

三、配位滴定法的应用实例186

重点小结187

目标检测188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91

节氧化还原平衡191

一、能斯特方程191

二、影响氧化还原平衡的因素192

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法193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9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