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梭全集 第4卷:社会契约论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淳朴及其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卢梭全集 第4卷:社会契约论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淳朴及其他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76.6 7.1折 108 全新

库存7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卢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1565

出版时间2012-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22832492

上书时间2024-12-23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卢梭的著作传入中国,始于戊戌变法的时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了他的《民约通义》(即后来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从1898年到现在的一百一十余年间,卢氏的几部主要著作,如《忏悔录》《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儿》《致达朗贝尔的信》和《山中来信》等,都相继译成了中文,一个外国著述家的著作在我国连续一百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种例子是不多的。卢梭的著述事业发轫于1750年的一篇获奖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其时卢氏已年近四旬,“在他人已辍笔不当作家的时候,”他才“刚刚开始写作生涯。”对于卢梭的著述事业,笔者在拙作《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有一段叙述,现略加删节和修改,摘录如下:中国的史家把著书立说比做“名山事业”,这项事业极其艰辛。大凡对当时和后世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著述,都是在悲愤和激情的双重砥砺下完成的。以柏拉图为例,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就是一方面有感于雅典的国势日微,另一方面又受到数学大踏步发展的鼓舞,遂奋而著《理想国》,为希腊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又如霍布斯,也是由于他一方面对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危机深感忧虑,另一方面又鉴于伽利略把力学的理论在天文学上运用得非常成功,因此潜心思考,著《利维坦》一书,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至于卢梭,他著书的目的尤为明确,他说他“永远都是为了心中有思想要抒发才写作。”他身处18世纪,一方面看到他所处的时代已日趋腐败,荒谬的社会制度只有利于权贵和富人而不利于穷苦的人民;另一方面他心中也充满了信心,深信人民终能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建立良好的秩序,以法律来保障社会的成员人人都能享受平等和自由。这两种情感是卢梭政治思想的主线,贯穿他的所有著作。因此,他每作一书,都能切中时弊,表达人民的心声,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卢氏之书之能流传久远和具有现实意义,其原因就在于此。卢梭诞生于1712年,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毕生为启迪民智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写作的思想先驱,从2006年开始,商务印书馆即约笔者着手准备卢梭全集单行本的编译工作,目前单行本陆续付梓,遂按计划于今年将已先行出版的卢氏著作分类辑录,汇为全集,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卢梭全集的翻译出版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余学力有限,更兼耄耋之年,身体多病,因此,此次辑录,虽已将卢氏的重要著作均收入其中,并在此意义上谓之“全集”,但尚不能把卢梭的所有作品全部包括在内,疏漏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正,俾笔者能继续努力,陆续增补,使这部全集能逐步完备。



导语摘要

本卷部分《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其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并于1755年出版。这篇文章中所表述的论点,是卢梭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第三部分《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卢梭的成名之作,于1750年被第戎科学院评为*征文。卢梭所处的18世纪的欧洲,正是科学快速发展、艺术日益繁荣的鼎盛时期,卢梭却公然大唱反调,对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大加批判。因此,1751年这篇论文一发表,立即“轰动九霄”,引发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数年的大论战,卢梭也因此一夜成名。



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的代表人物之一。



目录

社会契约论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纳尔西斯》序言



内容摘要

本卷第一部分《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其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并于1755年出版。这篇文章中所表述的论点,是卢梭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第三部分《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卢梭的成名之作,于1750年被第戎科学院评为*征文。卢梭所处的18世纪的欧洲,正是科学快速发展、艺术日益繁荣的鼎盛时期,卢梭却公然大唱反调,对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大加批判。因此,1751年这篇论文一发表,立即“轰动九霄”,引发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数年的大论战,卢梭也因此一夜成名。



主编推荐

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精彩内容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的著作传入中国,始于戊戌变法的时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了他的《民约通义》(即后来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从1898年到现在的一百一十余年间,卢氏的几部主要著作,如《忏悔录》《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儿》《致达朗贝尔的信》和《山中来信》等,都相继译成了中文,一个外国著述家的著作在我国连续一百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种例子是不多的。卢梭的著述事业发轫于1750年的一篇获奖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其时卢氏已年近四旬,“在他人已辍笔不当作家的时候,”他才“刚刚开始写作生涯。”对于卢梭的著述事业,笔者在拙作《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有一段叙述,现略加删节和修改,摘录如下:中国的史家把著书立说比做“名山事业”,这项事业极其艰辛。大凡对当时和后世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著述,都是在悲愤和激情的双重砥砺下完成的。以柏拉图为例,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就是一方面有感于雅典的国势日微,另一方面又受到数学大踏步发展的鼓舞,遂奋而著《理想国》,为希腊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又如霍布斯,也是由于他一方面对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危机深感忧虑,另一方面又鉴于伽利略把力学的理论在天文学上运用得非常成功,因此潜心思考,著《利维坦》一书,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至于卢梭,他著书的目的尤为明确,他说他“永远都是为了心中有思想要抒发才写作。”他身处18世纪,一方面看到他所处的时代已日趋腐败,荒谬的社会制度只有利于权贵和富人而不利于穷苦的人民;另一方面他心中也充满了信心,深信人民终能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建立良好的秩序,以法律来保障社会的成员人人都能享受平等和自由。这两种情感是卢梭政治思想的主线,贯穿他的所有著作。因此,他每作一书,都能切中时弊,表达人民的心声,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卢氏之书之能流传久远和具有现实意义,其原因就在于此。卢梭诞生于1712年,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毕生为启迪民智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写作的思想先驱,从2006年开始,商务印书馆即约笔者着手准备卢梭全集单行本的编译工作,目前单行本陆续付梓,遂按计划于今年将已先行出版的卢氏著作分类辑录,汇为全集,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卢梭全集的翻译出版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余学力有限,更兼耄耋之年,身体多病,因此,此次辑录,虽已将卢氏的重要著作均收入其中,并在此意义上谓之“全集”,但尚不能把卢梭的所有作品全部包括在内,疏漏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正,俾笔者能继续努力,陆续增补,使这部全集能逐步完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