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317.2 6.4折 ¥ 49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威廉●J●R●柯蒂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40074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8535437
上书时间2024-12-21
第二版序言节选
在某种程度上,勒·柯布西耶是他自己所取得的成功的受害者,他执着于为子孙后代保留下每一封信、每一幅画以及每一张照片。但是信息的数量是一回事,历史写作的质量又是另一回事。在本书的版中,我们有必要暂时忘记我们熟悉的柯布西耶,并离开典型的现代神话以及后现代论战的圈子,重新认识柯布。第二版中,我们有必要透过许多有时候看似不相关的细节,重新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作品本身,对其展开深入阅读,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些作品的设计意图以及思想方法。
在这里,谨慎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事物不总像它们看上去的那样恒常不变。每一代人都从柯布身上发现不同的东西。柯布向那些追随者们展示出新的可能性,而他的追随者们通过他们自己的作品和重新的诠释,转而影响了柯布被世人看待的方式。
除了审美标准之外,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经济现实同样在影响着我们对于柯布作品的解读和评价。40年前,人们习惯于以柯布的城市方案与传统城市的形式相冲突为由来抨击他的城市主义。现在随着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柯布关于广泛的大空间集合住宅以及城市之间的线性联系的观点又有了新的关联。曾经,柯布关于工业文明需要缓和与自然的关系的主张被认为是过时的以及浪漫主义的。现在,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他的这些主张开始有了新的重要意义。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直接复制柯布的处理方式,但这些作品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够看到其折射出的不同的当代现实。研究的目的不是直接模仿建筑形式,而是转化其中潜藏着的设计原则。
威廉J·R·柯蒂斯的这本著作《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原著第二版)从他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开始,探索了他的一生,详细展示了勒·柯布西耶对于建筑坚韧追求的过程,阐述了柯布在创作其建筑作品时所处的境遇和意图,并介绍了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与意象。
故事开始于十九世纪末的瑞士,年轻的夏尔·爱德华·让纳雷(勒·柯布西耶的原名)出生并成长于制表中心的小镇拉绍德封,早年由他的老师夏尔·莱普拉特尼耶,他接触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一些影响,他的*次建筑实践是一个结合基本形状的追求和沉浸于“杉树的民间传说”的地域主义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19世纪成形的小镇里对迅速消失的农民价值的怀旧。让纳雷出生时间足够晚,使他能够越过浪漫主义的迷雾,去回顾当时的“山地”根源。
之后,随着让纳雷到土耳其、希腊以及意大利等古代遗址的旅行,以及与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各种现代艺术城市中心的交流,他开始逐渐认识到他所肩负的真正历史使命。柯布西耶开始学习建筑的时期处于世纪的转折点:工业主义迅速改造着景观与城市,但是独特的地方文化仍然存在着,至少在欧洲南部。对于让纳雷来说,拉绍德封是他建筑生涯的一部分起点。在那里,他感受到了自己在法国、地中海以及德国文化传统之间的摇摆不定。在旅行至许多主要的城市中心时,柯布西耶转而理解了理性主义思想,更加坚定地朝着一种抽象化的古典主义迈进,而拒绝了十九世纪的复古主义以及新艺术运动中十分繁复的部分。
柯布西耶的成型期在*次世界大战末期结束,在这一时期,我们在巴黎后立体主义的先锋派中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也能发现柯布的信仰以及多年的自主学习而形成的对纯粹主义的整合、《走向一种建筑》以及一种新建筑的一系列现象。他对绘画、理想主义式的世界观以及对机器的狂热迷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观点,即试图转化历史上基本的、普适性的法则。
本书的第二部分研究了柯布西耶在一战与二战之间所从事的活动,从绘画到宏伟的城市方案,从艺术性的住宅项目到巴黎郊区的项目等等。该部分详细介绍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系列经典住宅,包括在理想化的设计意图与实际限制条件之间所作出的折衷。本书同样对建筑师在现代运动中的地位作出了评价。在柯布西耶作品中出现的基本主题以及形式类型一直指引着柯布西耶的建筑活动,并在之后的几年经历了转化。建筑师的建筑语汇在他处理过国家再现问题、国际联盟总部大楼以及苏维埃宫设计、公共集体建筑(瑞士学生宿舍、救世军总部大楼、光辉城市以及阿尔及尔城市规划)等一系列的设计实践之后得到了拓展。
本书第三部分介绍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一些创作实践,从马赛公寓的素混凝土形式、印度昌迪加尔的纪念碑、拉图雷特修道院,再到朗香教堂等一系列建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机器时代的精确性此时被抛诸脑后,转而开始追求建筑体块的英雄式感觉以及一种古老的情感。柯布西耶探索神圣与世俗的界限,研究象征性形式中的宏大维度,追求“不可言说的空间”中的诗意维度。同时,柯布西耶扩展了他的建筑词汇范围,为自由平面找到了新的可能性,为自由立面创造出新的元素。柯布西耶的晚期作品具有惊人深度和丰富性的历史拼贴。他的印度建筑受到东西方纪念性传统的启发,柯布甚至探究了两者的共同基础。
本书第四部分的结论着重于“法则与转化”,主要研究柯布西耶作品中的崇高主题、他的思考模式、元素、建筑语言的组合方式、创造性思维中的理念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他来说,创造不仅仅包括解决设计问题,同时也包括将经验转化为艺术。柯布西耶擅长于将各种不同的现象记在脑海之中,并从中形成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关系。柯布西耶不仅留下了一系列作品,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整套形式体系、思想、图像和城市理想,它极大改变了未来话语的基础。大量二十世纪的著名建筑师都从他的作品中吸收灵感,他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
威廉·J. R. 柯蒂斯(William J. R. Curtis)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的历史学家、评论家、作家、策展人、画家和摄影师。他曾就读于考陶德艺术学院(Courtauld Institute)和哈佛大学,并在全世界许多大学讲授建筑历史以及设计理论课程,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建筑联盟学院(AA)以及剑桥大学,他曾在剑桥大学担任斯莱德美术教授(2003-2004年)。他著名的著作包括《190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第三版,Phaidon,1996)和《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版,Phaidon,1986),这两本书被广泛地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称作“经典”。柯蒂斯的《丹尼斯•拉斯顿:建筑,城市,景观》(Phaidon,1994)同样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柯蒂斯写过十多本关于现代与当代建筑不同方面的专著,也写了很多关于勒•柯布西耶的专题研究。他出版过各种各样的历史、评论和理论文献,诸如古代与现代的印度建筑、澳大利亚土著投掷长矛者、日常用品的历史以及抽象在摄影中的作用等。他还定期为《建筑评论》和《建筑素描》(El Croquis)等国际评论期刊撰稿。柯蒂斯展览并出版了他自己的绘画和素描(Mental Landscapes,芬兰建筑博物馆,2000年)以及照片(Structures of Light,阿尔瓦•阿尔托学院,2007年)。他所获得的众多奖项包括: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学会颁发的爱丽丝•戴维斯•希区柯克大奖(1984年)、美国国家荣誉协会颁发的建筑及相关艺术金奖(1999年)、芬兰建筑博物馆奖(2006年)以及全球建筑贡献奖(CERA,A D,印度,2014年)。
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引言:关于创造的几点注释
Ⅰ 查尔斯•爱德华•让纳雷的成长岁月
(1887—1922年)
第1章 家庭基础
第2章 探索个人准则
第3章 汝拉古典主义
第4章 巴黎、纯粹主义和《新精神》
Ⅱ建筑理想与社会现实
(1922—1944年)
第5章 为新的工业城市定义类型
第6章 住宅、工作室和别墅
第7章 机器时代的宫殿与公共机构
第8章 意图的结构:萨伏伊别墅
第9章 集体主义的示范:救世军总部大楼和瑞士学生宿舍
第10章 机器化、自然和“地域主义”
第11章 政治、城市化和旅行
Ⅲ 古老的感受:后期作品
(1945—1965年)
第12章 模度、马赛以及地中海神话
第13章 神圣的形式,古老的联系
第14章 勒•柯布西耶在印度:昌迪加尔的象征主义
第15章 艾哈迈达巴德的商人们
第16章 回顾与发明:后的作品
Ⅳ法则与转化
第17章 建筑理念的领域
第18章 形式的起源
第19章 独特性和典型性
第20章 勒•柯布西耶的转化
第21章 结论: 现代主义、自然、传统
参考文献
注释
图片来源
威廉J·R·柯蒂斯的这本著作《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原著第二版)从他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开始,探索了他的一生,详细展示了勒·柯布西耶对于建筑坚韧追求的过程,阐述了柯布在创作其建筑作品时所处的境遇和意图,并介绍了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与意象。
故事开始于十九世纪末的瑞士,年轻的夏尔·爱德华·让纳雷(勒·柯布西耶的原名)出生并成长于制表中心的小镇拉绍德封,早年由他的老师夏尔·莱普拉特尼耶,他接触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一些影响,他的*次建筑实践是一个结合基本形状的追求和沉浸于“杉树的民间传说”的地域主义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19世纪成形的小镇里对迅速消失的农民价值的怀旧。让纳雷出生时间足够晚,使他能够越过浪漫主义的迷雾,去回顾当时的“山地”根源。
之后,随着让纳雷到土耳其、希腊以及意大利等古代遗址的旅行,以及与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各种现代艺术城市中心的交流,他开始逐渐认识到他所肩负的真正历史使命。柯布西耶开始学习建筑的时期处于世纪的转折点:工业主义迅速改造着景观与城市,但是独特的地方文化仍然存在着,至少在欧洲南部。对于让纳雷来说,拉绍德封是他建筑生涯的一部分起点。在那里,他感受到了自己在法国、地中海以及德国文化传统之间的摇摆不定。在旅行至许多主要的城市中心时,柯布西耶转而理解了理性主义思想,更加坚定地朝着一种抽象化的古典主义迈进,而拒绝了十九世纪的复古主义以及新艺术运动中十分繁复的部分。
柯布西耶的成型期在*次世界大战末期结束,在这一时期,我们在巴黎后立体主义的先锋派中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也能发现柯布的信仰以及多年的自主学习而形成的对纯粹主义的整合、《走向一种建筑》以及一种新建筑的一系列现象。他对绘画、理想主义式的世界观以及对机器的狂热迷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观点,即试图转化历史上基本的、普适性的法则。
本书的第二部分研究了柯布西耶在一战与二战之间所从事的活动,从绘画到宏伟的城市方案,从艺术性的住宅项目到巴黎郊区的项目等等。该部分详细介绍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系列经典住宅,包括在理想化的设计意图与实际限制条件之间所作出的折衷。本书同样对建筑师在现代运动中的地位作出了评价。在柯布西耶作品中出现的基本主题以及形式类型一直指引着柯布西耶的建筑活动,并在之后的几年经历了转化。建筑师的建筑语汇在他处理过国家再现问题、国际联盟总部大楼以及苏维埃宫设计、公共集体建筑(瑞士学生宿舍、救世军总部大楼、光辉城市以及阿尔及尔城市规划)等一系列的设计实践之后得到了拓展。
本书第三部分介绍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一些创作实践,从马赛公寓的素混凝土形式、印度昌迪加尔的纪念碑、拉图雷特修道院,再到朗香教堂等一系列建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机器时代的精确性此时被抛诸脑后,转而开始追求建筑体块的英雄式感觉以及一种古老的情感。柯布西耶探索神圣与世俗的界限,研究象征性形式中的宏大维度,追求“不可言说的空间”中的诗意维度。同时,柯布西耶扩展了他的建筑词汇范围,为自由平面找到了新的可能性,为自由立面创造出新的元素。柯布西耶的晚期作品具有惊人深度和丰富性的历史拼贴。他的印度建筑受到东西方纪念性传统的启发,柯布甚至探究了两者的共同基础。
本书第四部分的结论着重于“法则与转化”,主要研究柯布西耶作品中的崇高主题、他的思考模式、元素、建筑语言的组合方式、创造性思维中的理念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他来说,创造不仅仅包括解决设计问题,同时也包括将经验转化为艺术。柯布西耶擅长于将各种不同的现象记在脑海之中,并从中形成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关系。柯布西耶不仅留下了一系列作品,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整套形式体系、思想、图像和城市理想,它极大改变了未来话语的基础。大量二十世纪的著名建筑师都从他的作品中吸收灵感,他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
威廉·J. R. 柯蒂斯(William J. R. Curtis)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的历史学家、评论家、作家、策展人、画家和摄影师。他曾就读于考陶德艺术学院(Courtauld Institute)和哈佛大学,并在全世界许多大学讲授建筑历史以及设计理论课程,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建筑联盟学院(AA)以及剑桥大学,他曾在剑桥大学担任斯莱德美术教授(2003-2004年)。他著名的著作包括《190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第三版,Phaidon,1996)和《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版,Phaidon,1986),这两本书被广泛地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称作“经典”。柯蒂斯的《丹尼斯•拉斯顿:建筑,城市,景观》(Phaidon,1994)同样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柯蒂斯写过十多本关于现代与当代建筑不同方面的专著,也写了很多关于勒•柯布西耶的专题研究。他出版过各种各样的历史、评论和理论文献,诸如古代与现代的印度建筑、澳大利亚土著投掷长矛者、日常用品的历史以及抽象在摄影中的作用等。他还定期为《建筑评论》和《建筑素描》(El Croquis)等国际评论期刊撰稿。柯蒂斯展览并出版了他自己的绘画和素描(Mental Landscapes,芬兰建筑博物馆,2000年)以及照片(Structures of Light,阿尔瓦•阿尔托学院,2007年)。他所获得的众多奖项包括: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学会颁发的爱丽丝•戴维斯•希区柯克大奖(1984年)、美国国家荣誉协会颁发的建筑及相关艺术金奖(1999年)、芬兰建筑博物馆奖(2006年)以及全球建筑贡献奖(CERA,A D,印度,2014年)。
“这不仅是关于勒·柯布西耶*好的个人著作,一个学术典范,同时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它同样也是一份对创造性建筑过程的极其宝贵的分析。”
——《建筑设计》(Building Design)
“关于勒•柯布西耶成就的*明晰且全面的编年史...... 本书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透彻叙述.....受到批判性评论启发。”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一位学识渊博且观察敏锐的作者所做的个人观察记录,将长期保持有效和新鲜。”
——《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
“柯蒂斯试图抛开学术界关于勒•柯布西耶建筑已有的陈词滥调以及熟悉的形式语言,挖掘促使其伟大作品产生的不变法则。”
——《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
“威廉·J·R·柯蒂斯是用英文写作的*好的建筑历史学家,仅此一点就使得此书意义非凡。”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