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海植物记
  • 勐海植物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勐海植物记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69.9 5.5折 128 全新

库存1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华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08950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8501533

上书时间2024-12-2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文化的视角,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实地考察,以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当地400余种植物(其中多数是当地的野生植物),既便于勐海本地人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外地游客了解“普洱茶之乡”勐海县丰富的植物资源。
  《勐海植物记》可谓“本土博物学写作的示范性成果”。作者细致深入的“在地”植物考察,以及扎实的植物分类和名实对应工作,在普适植物学与本土植物探究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本土与外部、自我与他者、普遍化科学与地方性知识勾连起来,能启动我们每个人的博物情怀,增进我们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作者简介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一点二阶立场》《看得见的风景》《天涯芳草》《博物学文化与编史》《檀岛花事》《博物自在》《中央之帝为浑沌》《青山草木》《西方博物学文化》(主编)等,曾获得霍英东奖、台湾吴大猷科普佳作银签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目录

第1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
1.1勐海特有种与本土种
1.2勇敢者身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1.3用双词命名法刻画植物
1.4普洱茶的学名你可能不知道
1.5勐海经济植物一瞥
第2章 融入勐海从苏湖起步
2.1苏湖半夜鸡叫
2.2两种附生蕨类植物
2.3湄公锥、思茅锥和大果青冈
2.4降香黄檀小苗
2.5多依与多依属中文名修订
2.6苏湖的大藤子
2.7非常不同的“兰”
2.8山龙眼和三台花
2.9“能好怎”的姜类植物
2.10蛇菰属、球兰属、芒毛苣苔属和薯蓣属
2.11贺松草果谷的买麻藤和云南凤尾蕨
2.12贺松连绵之雨:北酸脚杆和叶萼核果茶
2.13伞花猕猴桃、滇五味子及斑叶唇柱苣苔
2.14蚌冈的毛果杜英和曼搞的韶子
第3章 北上勐阿再到巴达和打洛
3.1镰叶肾蕨、茶梨与粗叶木
3.2穿鞘花的花萼与猴耳环的小叶
3.3红花栝楼、筒瓣兰和勐海天麻
3.4北上勐阿:大叶银背藤和鹧鸪花
3.5由勐阿到勐满:葫芦茶、泥柯和浆果乌桕
3.6金锦香相伴再到贺松:岭罗麦和千果榄仁
3.7沿仙人足迹拜访古茶树
3.8红色的栝楼和绿色的闷奶果
3.9勐遮坝子:马儿你慢些走
3.10打洛早市: 参薯与大叶蒲葵
第4章 南糯山、布朗山和滑竹梁子
4.1马路九堡与姑娘寨的帕亚马
4.2多依寨、棋子豆和山龙眼
4.3从南糯山到格朗和乡
4.4大将军、飞机草与帕沙古茶树
4.5坚核桂樱:一只果核的线索
4.6勐海野菜之火镰菜
4.7布朗山:中华里白、耳叶柯和钩吻
4.8搜寻卷柏类植物
4.9勐邦水库的雪下红
4.10西双版纳**峰滑竹梁子
4.11西定乡:毛杨梅、宽果算盘子和茶梨
4.12曼瓦瀑布的大果山香圆和柘藤
第5章 *北部的勐往乡
5.1从嘎洒向北过南果河到勐往乡
5.2勐往河谷:麻楝、榆绿木、家麻树
5.3曼阿的单耳密花豆与弄养水库的歧序安息香
5.4勐遮曼洪向北:蛇根叶和琴叶小堇棕
5.5四访西定贺松:钟花樱桃和云南黄杞
5.6曼吕和蚌冈环线:沟槽山矾、米团花和密蒙花
参考文献
附录1勐海本地特色树木推荐
附录2勐海特色藤类推荐
附录3食客宜优先了解的勐海植物
附录4勐海常见外来植物
后记



内容摘要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文化的视角,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实地考察,以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当地400余种植物(其中多数是当地的野生植物),既便于勐海本地人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外地游客了解“普洱茶之乡”勐海县丰富的植物资源。
  《勐海植物记》可谓“本土博物学写作的示范性成果”。作者细致深入的“在地”植物考察,以及扎实的植物分类和名实对应工作,在普适植物学与本土植物探究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本土与外部、自我与他者、普遍化科学与地方性知识勾连起来,能启动我们每个人的博物情怀,增进我们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主编推荐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一点二阶立场》《看得见的风景》《天涯芳草》《博物学文化与编史》《檀岛花事》《博物自在》《中央之帝为浑沌》《青山草木》《西方博物学文化》(主编)等,曾获得霍英东奖、台湾吴大猷科普佳作银签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精彩内容
看花就是做哲学我们来这里不是寻求觉悟或涅槃,而是通过成为它的一部分而保护它。 —— 电影《极盗者》(Point Break)我讨厌乘飞机却从不厌烦自驾车,哪怕连续开上十小时。不是担心前者不安全,而可能是因为后者有一定的自主性,可以顺便瞧一眼路边的植物。由于不得不乘飞机,便也学着适应,比如在飞机上看一部电影消磨时间。2018 年 8 月 27 日上午,在北京飞往昆明的飞机上观看了电影《极盗者》。不是特意挑的,就那么几部,选择余地不大。看花、露营、滑雪都是我喜欢的户外活动。前两者我知道喜欢的理由,它们与我的信念一致:“看花就是做哲学。”我喜欢滑雪,同时深知它是一种奇怪的冬季运动,冒险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并不重要。“大自然总能找到办法让你自觉渺小”(Nature will always find a way to make you feel small),这我早就有感受。这是宇宙间的基本事实,不需要《极盗者》的台词再来提醒。暂不论快速修建数百个滑雪场对环境的影响,消耗电力乘缆车上山就不太自然。当代滑雪大概是这样的:头戴安全帽,脚绑内含大把高科技的雪鞋、雪板,利用重力在压雪机整理过的人造雪场上滑下山去,然后再上山再下山。我这样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随时还可能受伤。简直太不自然了,我怎么会喜欢这种运动?我真的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内心的冲动。为何要做如此不自然的事情?《极盗者》这部电影似乎给出了一种融贯的解释:以小尺度的不自然而通向大尺度的自然。人类个体热爱冰雪、花草、湖海,本质上是想与其同在,把自己变成融合了大自然的更大的自我。每个人内心都有追求极限运动的激情,为了某种信念或说不清的小目标铤而走险。豆瓣对《极盗者》的评分并不高,人们可能忽略了电影表达的深层含义,即尾崎谈到的平衡!超越自我,与大自然同体,以一种表面的、视觉化的靠前冒险,即不平衡,来唤醒人们对这个美好星球的关注,因为孕育了我们生命的地球正濒临死亡。“我们来这里不是寻求觉悟或涅槃,而是通过成为它的一部分而保护它。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接近地超越狭隘的自我感受。”成为他者而扩展自我?不是成为他者,而是与他者同在,拓展自己的感受力,这与另一部电影《预见未来》(Next)表达的意思一样。对于滑雪这种多少有点变态的高危运动,我原来不知道为何喜欢它,它与我所信奉的自然理念、博物理念矛盾。要么我信错了,要么我选择了错误的爱好。《极盗者》让我明白,两者可能并不矛盾。单板滑雪训练肌肉,使之产生记忆,让参与者在“多自由度”的力学系统中近乎自动地做出敏捷反应。滑雪达到忘我又随心所欲的状态,此过程追求的根本不是表面的速度和刺激,而是在基底层面顺应大自然,满足自己化作山化作雪的渴望。这跟“看花就是做哲学”仍然一致。到勐海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考察植物,充满了未知。我不是单纯看花看树,也不是如科学家一般做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想来,其中有波西格(Robert M. Pirsig)《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意味,是人生优选的学习过程。感谢勐海县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然而,读者不大可能关心我所关心的全部问题,如我一般胡思乱想。对于植物,应尽可能进行自然主义的客观描述。但是,第一人称是不能妥协的。我写自己看到、吃到、拍摄到的勐海植物。同时,我尽可能标注学名以及时间和地点。这样,他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并可以亲自核实。……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勐海县本地人以及勐海县之外喜欢植物的朋友。坦率地说,我是遥远的北方人,对勐海植物的体认远不如勐海当地人。我来写勐海的植物,首先是学习的过程,学着了解勐海植物,也是学着感受这片土地和结识朴实的人民。这里丰富而美丽的植物吸引了我,这里灿烂而智慧的民族文化打动了我。我希望六十多天的野外拍摄和时间加倍的鉴定与描述工作,对勐海人民有点用处。从最基本的层面看,但愿本书能起一种桥梁作用,让更多人知道自己习见的植物的正规中文名(植物志上的名称)、所在科的科名以及学名(拉丁名),从而能够借助网络找到更多专业的研究信息,方便与他人交流。在植物分类和名实对应方面,本书主要采用 APG IV 系统和 PPG I 系 统,其中 APG 是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的缩写,PPG 则是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的缩写。不管采用何种体系,见到活体植物能够认出它们是首要的,然后是知道它们在某个体系中的名称,接下去是把名称作为关键词自行查找更多有用的信息。我无法写出梅尔(Peter Mayle)的“普罗旺斯系列”、蒂尔(Edwin Way Teale)的“美国山川风物四记”那般潇洒的作品,但不等于没那样幻想过。他们的作品界面友好,可读性更强,而我这里更具体一些,可检验性更强。我也幻想 10 年、50 年后,人们还能记得我曾记录过勐海的大地。

媒体评论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文化的视角,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实地考察,《勐海植物记》以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当地400余种植物,其中多数是当地的野生植物。本书既便于本地人更好认知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外地游客了解“普洱茶之乡”勐海县丰富的植物资源。相信读者阅读此书会是一种享受,增加对云南植物的了解以及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物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

人类活动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保护自然成为当代人的必然选择。然而,只有理解自然、热爱自然,才会有保护自然的强大动力。《勐海植物记》这样的博物学著作可以帮助人们获取自然知识,激发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情感。
——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主席

超yue文本诠释和“扶手椅哲学”,做坚实的学问。知行合一,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以一人称进行植物博物学写作。《勐海植物记》在普适植物学与本土植物探究之间架桥,让本土与外部、自我与他者、普遍化科学与地方性知识勾连起来。读华杰的书,启动我们每个人的博物情怀。
——吴彤,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