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教育史 第二卷(1912—1949)(呈现了上海教育从古代、近代直至现当代的发展,展现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上海教育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教育史 第二卷(1912—1949)(呈现了上海教育从古代、近代直至现当代的发展,展现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上海教育历史)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88.3 6.8折 130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成宪 总主编 黄书光 等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73064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0元

货号28475328

上书时间2024-12-2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卷前言

作为上海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上海教育史是民国教育史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缩影。前辈学者和时贤都对该领域做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如陈科美主编、金林祥副主编的《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马镛著的《外力冲击与上海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等,但至今尚缺少一部较为系统的民国上海教育史。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多次举行小型学术沙龙的基础上,本卷采用编年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借助历史考察、逻辑分析、量化求证、口述访谈、理论透视等方法,对民国上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综合研究,既注意从纵向上考察民国上海教育演化的阶段性变化,以明晰民国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又从横向上精心选定了行政管理、女子教育、教育思潮等专题进行深入追问与探究,力求较为全面地揭示民国上海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轨迹、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全书共分六章。

章,民国上海现代教育的形成与发展(1912—1927)。1912—1927年是中华民国的前期,也是上海现代教育逐渐定型与发展的时期。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期;而上海经济

的发展在客观上对人才提出了要求,从而为上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民国建立后允许私人办学,上海各类私立学校一时间大量涌现,甚至超过公立学校,尤其是高教、专门院校和师范类学校,几乎是私立的天下。与之相应,上海率先推出适应共和需要的新教科书,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了新旧转换;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组织校董会,注重专家治校和民主管理,并严格师资选聘,争创办学特色。凡此种种,奠定了民国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的雏形。

新文化运动以后,上海教育界以积极的姿态回应思想解放运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开办了数量众多的商业学校、医事类职业学校以及工业、海事、家事等各类职业学校。其中尤以由黄炎培等人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影响。它的创办不仅为全国职业学校树立了榜样,为全国培养了大量各类职业人才,还起到了正风气的作用,扭转了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尤为可贵的是,当时上海的企业已开始实施内部员工培训,而企业开展的职工在职教育不仅使企业形成了文化合力,提高了员工本人的素质,而且辐射到员工周围人员,带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五四运动以后,以“扫除文盲、作育新民”为目的的社会教育亦在上海轰轰烈烈地展开,各级学校竞相增设平民学校、义务学校和各种职业补习教育机构。1922年“新学制”颁行后,上海各级各类教育又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改革。如中小学进行了学制课程改革和教学法改革的实验;高等教育扩大规模,设置了与上海城市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系科,并纷纷模仿国外大学模式建制,涌现出了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等一批驰名国内外的高等学府;师范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到20年代末,不仅级别完善,而且类别齐全,既有综合性的师范学校,又有专门培养各科教师的专业学校(系、科),还有专门培养女教师的女子师范教育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教会教育作为上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清末民初的发展,已自成体系。严格的管理加上严谨的教学,使教会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但其无视中国教育主权的做法也激起了爱国者的抗议,在“收回教育权”的呼声下,教会学校不得不有所改变,日益趋向中国化。概言之,经过民国前期的发展,到1927年,上海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现代学校体系。

第二章,民国上海现代教育的渐进与深化(1927—1937)。1927—1937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此期间,上海的各级各类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性的不断增长成为这一时期上海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时,在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推进,以抗日救国为主旨的民族主义教育成为这一时期上海教育的主导方针。可以说,这一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的主

旋律是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合奏,正是这两者,决定了上海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

具体来讲,在初等教育方面,这一阶段上海小学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各类学校,无论是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还是办学质量,上海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在中等教育方面,学校数量相对稳定,在参照*颁布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上海特殊的社会文化情况进行教学,充分显示了上海教育的特色;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是与上海社会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大众化特点相匹配,其特色是服务社会,注重实用性,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另一特色;社会教育在此期间亦发展迅速,在传播现代观念,帮助上海市民适应现代社会,完成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职业教育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种类和教学质量,都比前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种综合性的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纷纷涌现,其学科门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职业领域。

第三章,民国上海现代教育的磨难与嬗变(1937—1949)。1937—1949年是上海经历战争,政权频繁更迭的时期,也是上海现代教育经历磨难与不断嬗变的时期。经过1927—1937年这十年较为稳定的发展,上海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教育体系。但抗战的全面爆发,不仅阻止了上海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步伐,而且使多年苦心经营的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本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是上海“孤岛”时期(1937年11月—1941年12月)。在此阶段,华界大部分学校因校址沦陷,纷纷迁入租界继续办学。与此同时,江南一带沦陷区的许多学校也迁到租界继续上课,“孤岛”一时成为中国教育为密集的地区。同当时的上海经济一样,上海教育也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学校数量剧增,但教育质量下降。第二阶段是从1941年12月上海全面沦陷到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这一时期,日伪通过“整顿”与伪化租界教育,兼并取消上海高校,迫害抗日爱国人士等措施,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打击任何形式的进步教育。与此同时,上海师生和各界爱国人士千方百计抵制奴化教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抵制运动。第三阶段是1945—1949年。1945年上海光复后,国民党挑起了内战,在经济崩溃、教育经费匮乏的情况下,教育事业的发展得不到任何保障,上海教育再次陷入新的危机。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的爱国师生毅然发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为上海教育的未来点燃了新的希望。

第四章,民国上海教育行政管理。民国上海教育行政管理是上海教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外不平等关系和民国中央政府奉行媚外政策的大背景下,在上海“一市三制”、复杂多元的城市管理格局下,上海教育行政当局依托地方雄厚的财政经济基础、浓厚的社会办学氛围和迅捷的中外教育文化信息交流等便利条件,在上海城市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管理方面,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包括: 组建了个纵向统属系统相对完整,横向分工比较细化明确的科层化的城市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形成了个比较完备的涵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行政、教育研究等领域的教育法规体系;建立了一个包括学区制度、局办市立学校制度与捐资办学奖励制度、督导制度与校长会议制度、教育调查与统计制度、教育资源初步共享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与进修制度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开始了依法办学和制度化管理城市教育的重大实践。

鉴于公立学校中市立学校所占比重较大和私立学校特别发达的特点,民国时期上海的教育行政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管理策略: 对市立学校,旨在“管而不死”,既选择和实行经济上与人事上的直接管理模式,又给予市校在教务与训育方面比较充分的自主空间;对私立学校,则重在“活而不乱”,既充分发挥其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天然联系,确立并借助私校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二权分立模式,为其实行对私立学校的间接管理创造前提,又借助立案管理的基本手段,规范和引导私立学校的办学行为。同时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对立案学校给予经济上、办学上的多方扶持。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上海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民国上海教育行政也存在着有令难行和若干计划不切实际等不足。

第五章,引领潮流的上海女子教育。民国上海女子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剧烈变革和文化冲突。本章以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女子学校为切入点,通过民国时期女子教育亲历者们的回忆,带领我们跨越时空,进入她们的学校生活,领略她们的教育天地,体会她们的人生感悟。从纵向看,民国上海女子教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27年,为上海女子教育制度化、本土化的探索和发展阶段。女子教育系统初步形成,并逐渐融入国家主流学制。其二,1927—1937年,是上海女子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上海成立特别市后,教育法规陆续制定,管理体制趋于健全,不仅注重私立女校的管理,而且加强了对教会女校的控制,女子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教育质量逐渐提高。其三,1937—1949年,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加之战争的冲击,女子教育遭受巨大创伤。

横向的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根植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状态,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封建性的特征: 女子教育没有从“贤妻良母”的封建阴影中摆脱出来;女子学校的“牢狱式”管理模式仍普遍存在;女学生仍以“回归家庭”为主要出路。此外,在上海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女子教育既成为西方文化的受益者,但也具有殖民化的特征。西方世俗和教会势力在相当的范围内控制着上海女子教育界;基督教文化在女子学校中仍拥有广泛的市场;西方宗教式的保守管理方式在教会女校随处可见;追求西方式的奢侈生活方式成为女子教育的不良时尚。但可喜的是,尽管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仍带有某些封建的和殖民文化的印迹,但它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等各层面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女子学校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生源逐渐向社会中下层扩展;现代新兴的科学知识走进了女子学校的课堂,女性的眼界拓宽了;女子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愈益紧密,女子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渐显现。很显然,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的现代化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开放性、民主性、实用性、科学性与日俱增。

第六章,中国现代教育思潮的策源地。作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上海是世界教育潮流的晴雨表,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潮的策源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胡适、陶行知、陈鹤琴、舒新城等一批大师级人物纷纷落户上海,尽管他们居沪时间长短不一,但都以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批判精神和探索勇气推动了“新文化”和“新教育”在上海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并激起阵阵波澜,直接影响到当时全国教育的改革走向。特别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都与其在上海开展的教育实践密不可分,是极具世界潮流且不乏本土特色创新的民族教育理论。上海不只是“新教育”潮流的研究基地和传播中心,而且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主要思想阵地。陈独秀、瞿秋白、李达、杨贤江等人都先后在上海潜心研究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思想,通过上海辐射全国,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民国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与日俱增,一批教育家借助上海社会经济迅猛崛起之机应运而生。如高等教育界的马相伯、李登辉、潘序伦,基础教育界的李墨飞、廖世承,职业教育界的黄炎培,民众教育界的俞庆棠,音乐教育界的萧友梅等,他们乘势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开拓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率先垂范,成为引人注目的教育家典范,从而为民国上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构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

大贡献。海纳百川、博通中外、求实务实、勇于创新是民国上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上海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潮策源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卷由黄书光主编。全书依据总主编的指导思想提出本卷的基本设想和大纲构架,并经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修订,分工完稿。章,由李彦荣副研究员执笔;第二章、第三章,由刘静博士执笔;第四章,由施扣柱副研究员执笔;第五章,由杨洁副教授执笔;第六章,由黄书光教授执笔。全书后由黄书光负责统稿。

黄书光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导语摘要

《上海教育史》(四卷)是*部完整展现古代至当代上海教育变迁发展的历史著述。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图景中,上海教育起步较晚而发展迅速,初始微小而不断壮大,表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面貌。古代上海是中国教育的后来者,近代以来的上海则堪称中国教育探索和改革的先行者、教育思想的策源地、教育交流的窗口、现代教育的领跑者,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上海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缩影。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新教育思想的策源地,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的急先锋。本卷考察民国上海教育的阶段性演进,研究民国时期的上海教育行政管理、上海女子教育和中国现代教育思潮等专题,全面深入地探索民国时期上海教育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



作者简介

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有中国传统教育、中国考试制度、教育史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等,著有《中国幼儿教育史》(作者),1998;《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作者),1998;《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参著),2000;《中国教育管理史》(参著),1996;《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先秦卷)》,1995;《城市中小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课题——中日比较研究》(中方主编),2005;《中国考试通史》(卷主编之一),2004;《教育史学》(作者),2004等。


黄书光,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传统与近现代教育变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与文化反思、中国社会教化变迁、中外教育交流与比较。著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胡适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教育动力》《变迁与转型: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中国教育哲学史·第四卷》《变革与创新: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等。



目录

本卷前言  


上 篇


章 民国上海现代教育的形成与发展(1912—1927)


节 历史激变中上海现代教育的形成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回应  


第三节 “新学制”催化下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四节 上海现代教育基本结构形成  


第二章 民国上海现代教育的渐进与深化(1927—1937) 


节 概述: 上海教育发展的一段黄金期  


第二节 提出教育宗旨,加强基础教育


第三节 与市民生活同步的社会教育  


第四节 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  


第五节 注重应用的高等教育


第三章 民国上海现代教育的磨难与嬗变(1937—1949)  


节 畸形发展的教育——“孤岛”时期的上海教育(一)


第二节 没有校园的学校——“孤岛”时期的上海教育(二)


第三节 日伪在上海的奴化教育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的教育


第五节 上海师生的爱国运动


下 篇


第四章 民国上海教育行政管理


节 现代科层化城市大教育行政管理


第二节 上海城市教育法规体系的确立与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节 对市立学校的直接管理与市立学校的自主空间


第四节 对私立学校的间接管理与对立案学校的多方扶持  


第五章 引领潮流的上海女子教育


节 民国时期上海女子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上海女子中学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别具特色的上海女子职业教育


第六章 中国现代教育思潮的策源地


节 新文化与“新教育”在上海的传播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上海的涌动


第三节 教育家在上海的开拓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上海教育史》(四卷)是*部完整展现古代至当代上海教育变迁发展的历史著述。


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图景中,上海教育起步较晚而发展迅速,初始微小而不断壮大,表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面貌。古代上海是中国教育的后来者,近代以来的上海则堪称中国教育探索和改革的先行者、教育思想的策源地、教育交流的窗口、现代教育的领跑者,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上海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缩影。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新教育思想的策源地,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的急先锋。本卷考察民国上海教育的阶段性演进,研究民国时期的上海教育行政管理、上海女子教育和中国现代教育思潮等专题,全面深入地探索民国时期上海教育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



主编推荐

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有中国传统教育、中国考试制度、教育史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等,著有《中国幼儿教育史》(作者),1998;《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作者),1998;《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参著),2000;《中国教育管理史》(参著),1996;《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先秦卷)》,1995;《城市中小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课题——中日比较研究》(中方主编),2005;《中国考试通史》(卷主编之一),2004;《教育史学》(作者),2004等。

黄书光,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传统与近现代教育变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与文化反思、中国社会教化变迁、中外教育交流与比较。著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胡适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教育动力》《变迁与转型: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中国教育哲学史·第四卷》《变革与创新: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