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的那些“秘密”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透析名校发展秘密,探寻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
  • 名校的那些“秘密”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透析名校发展秘密,探寻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
  • 名校的那些“秘密”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透析名校发展秘密,探寻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
  • 名校的那些“秘密”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透析名校发展秘密,探寻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
  • 名校的那些“秘密”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透析名校发展秘密,探寻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名校的那些“秘密”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透析名校发展秘密,探寻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3.6 6.1折 55 全新

库存7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哲,李帆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92582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27904483

上书时间2024-12-2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

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校长和教师

翟 博

《人民教育》编辑部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之邀,出版这套丛书,可喜可贺。

创刊于1950年的《人民教育》杂志,积聚了深厚的历史财富、广博的教育资源、深远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公信力,被读者亲切地誉为“中国基础教育刊”。近几年来,《人民教育》杂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宗旨,着力引领读者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回应,获得读者高度认可。其中,既有对教育现代化、立德树人、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观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也有校长领导力提升、学校办学的新经验,还有教师发展的新思路,更有前沿的学习方式的引介,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从《人民教育》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中,精选、分类结集成册,既充分发挥了文献的长远价值,便于读者系统阅读,也能够更好地扩大传播面。在当前转瞬即逝的刷屏式海量、碎片阅读背景下,高水平的专业文章更能够帮助读者聚焦关注点,提高阅读的获得感,提升专业水平。

具体而言,《人民教育》精品文丛具有如下特点。

,丛书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对重大教育课题和重点难点问题给出了丰富且可资借鉴的回答,是引领、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珍贵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论断,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解决好德与才相统一的问题;要让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认真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深入研究立德树人的理论,是新时代给基础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切实承担起一系列重大使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落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培育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全过程,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要重新思考、践行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的标准。坚持育人为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校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从单纯以学科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转到全面发展的理念上来;从关注少数尖子生的发展转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上来;从过于强调统一步调转到更多关注个性发展上来。

《人民教育》精品文丛,正是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围绕以上重大课题、重要使命,组织国内专家、优秀校长教师,提供前沿思想理念和脚踏实地的解决方案。《新时代学校使命》一书,由社评和《人民教育》核心议题的前言构成,高度凝练了对当前教育问题的思考,包括教育自信、教育质量观、核心价值观教育、美育、教育活力,等等。《身体教育学》一书,力图借助“身体教育学”这个概念,以整体的观念来推动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国实践》一书,期待带动整个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变化,以适应未来对人才和教育的要求。《名校的那些“秘密”》一书,以活生生的案例来展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管理、课程、空间设计等诸多实践路径。《还可以怎样学习》一书,聚焦近年来学生发展素养目标的变化,以全球视野介绍更广阔、更多样、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好校长”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专注于校长的价值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师领导力和沟通领导力等核心要素的实践解读。《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一书,关注教师的成长与高原期突破。《朝向心灵伟大的教师》一书,汇集教育界、文化界及商界名人的成长故事和教育故事,力图为校长教师打开新的窗口,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

第二,丛书集中展现了中国教育实践经验与智慧,引导读者建立和提升教育自信。

中国教育质量迅速提升的一个重要秘密,就是中小学的每一堂课,都在努力体现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国家顶层设计与一线微观实践高度融通呼应。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美好教育的热烈追求,是中国教育成功的重要动力。纵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对美好教育的追求,成为教育发展、教育工作者改革创造的重要驱动力。这套丛书中提炼的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的改革经验,无不是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殷切期盼。

与时代潮流合拍,创造高品质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经验。近年来,中小学涌现了一大批好校长、好教师,就在于他们敏锐地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大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养成法治思维,涵养博大的精神世界,从宏观上保障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突破点,是从主要关注教学方式层面的改进转向学校整体层面的变革,体现了与新时代精神的密切呼应。

从这套丛书中还可以看到如国家认同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文化、课程构建与优化、选课走班制度等方面的具体操作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的中小学扎根中国大地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基础教育之所以卓越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教育自信的来源,值得学校校长、教师认真研读、借鉴。
第三,丛书呼吁教育工作者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校长和教师。

伟大的学校,不是仅仅为升学服务的学校,而是要为学生未来创造美好生活的学校。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谋生就业能力,也意味着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精神世界,厚重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伟大的学校,也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还应该是教师的人生幸福所在。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当教师从心底里认同教师职业,才能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之中,也才能获得自身职业价值的实现,收获作为教师的幸福。伟大的学校,善于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帮助教师获得成就感。这也是《名校的那些“秘密”》等书揭示的秘密所在。

伟大的校长,其领导力不仅体现在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上,还体现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更要有教育的定力,“习惯于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务实,求稳,但内心却向往教育的理想,一切为了民族的未来”。伟大的校长,是善于成就教师的校长。李烈感言:“当我哪一天不再做校长时,如果老师们在背后这样说:‘李烈当校长的时候,我们是真的在快乐地工作着’,那就是对我的褒奖了。”伟大的校长还应是优秀的学习者,善于在繁忙的事务间隙,终身学习,反思完善。在工作中,伟大与平庸的区别往往在于能否不断注入生命的激情,能否不断发现心灵伟大的教师和存在无限发展潜能的孩子。

伟大的教师,首先是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教师是深度参与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无论是做“四有”好老师,还是做好“引路人”,教师自身的精神修养是前提,这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修养、对丰富个性的包容、对人的发展性的充分认识、传递正能量的意识和能力、沟通的艺术、自我情绪管理,等等。善于发现美是他们共同的特质。他们还是一群积极回应环境的人,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行动来调整自己,跟着时代一同进步。这些伟大教师的特质,读者可以从《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朝向心灵伟大的教师》等书中充分感受。

中国社会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社会转型、技术变革等都给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考验着我们队伍的素质,更考验我们的学习能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愿读者在这套丛书中,能够充分感知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使命和要求,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把握学校办学的正确方向和科学规律,发展和培育伟大学校、伟大校长、伟大教师成长的“基因”,立志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校长和教师,为伟大的时代贡献自己的价值。

2018年7月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



好学校的模样

禇宏启

俗话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套用这个句式,则可以说:薄弱学校各有各的短板,而好学校的模样都是相似的。

本书的名字是《名校的那些“秘密”》,我认为,这里的“名校”被称作“好学校”更为恰当,有些学校高考升学率名声远扬,也是“名校”,但是争议很大,远不能称为“好学校”。好学校好在何处?好学校之所以好,秘密何在?问题看似玄妙深奥,实则很好回答,好学校没有什么秘密,也从不保守所谓的“商业秘密”,好学校很朴素、很透明,好学校是遵守教育常识的学校,不故弄玄虚,也不遮遮掩掩。

我把本书中的所有文章读了几遍,受益匪浅。越读越觉得好学校不神秘,好学校的模样都是相似的。

好学校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好学校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而不只是急功近利地给学生一个“高分”,好学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致力于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能促进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尤其重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聚焦于培养学生具有“聪明的脑”与“温暖的心”。好学校知道真正的“聪明”不是以“记忆能力”为核心的应试技能,而是善于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好学校知道真正的“温暖”不是服从和盲从,而是基于尊重宽容、能够换位思考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好学校知道只有让学生拥有“聪明的脑”和“温暖的心”,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的21世纪。

好学校不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积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主动发展。好学校倾听学生的呼声,尊重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具有内在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好学校强调教育是发现和唤醒,发现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唤醒沉睡的潜能,并搭建平台,提供自主自由的空间,帮学生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自知、自信、自强。好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独立思想,而不是培养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人。好学校不把学生看作学校获取功利的工具,学生是目的,不是工具。

总之,好学校对于“教育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与明确的培养目标,不满足于培养“分高”“听话”的人,而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的现代人;好学校对于“教育过程”即“怎么培养人”也有清醒的认识,不是靠外在的威胁与利诱、约束与激励,而是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为考试“不得不学”,而是为满足个人兴趣、实现个人理想“主动去学”。

好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学习方式转变、管理方式改进,都是围绕上述对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追求展开的,诸多好学校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上不可能完全一样,学校特色也各有不同,但是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众多好学校不论有多么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的模样”是一样的,即好学校的“灵魂”是一致的。

一些学校去好学校考察取经,往往学其皮毛,认为这些表面的具体做法就是好学校的经验甚至精髓,实则不然,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是水土不服,就是南辕北辙。学习好学校的经验,不要局限于“表面的模样”,而要把握好学校的本质与灵魂,真正看清“好学校的模样”,找到“好学校的秘密”。

(作者系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导语摘要

在我们看来,名校之“名”,不在于名气、师资、校舍,而在于在教育改革中,他们身处潮流漩涡但始终保持理智、清醒;在于改革前行中,他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他们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找寻教育未来的方向。这些先行者依靠敏锐的教育直觉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在教育思想、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校空间设计、学校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符合教育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改革。这本书,将为您揭开名校的那些“秘密”,全方位展示这些学校的魅力与温情。



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杂志1950年创刊,主席为创刊题词。成仿吾、叶圣陶、徐特立、林砺儒等著名教育家为首届编委会成员。1951年被定为中央*机关刊。20世纪80年代以后定位于基础教育。曾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和思想引领,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专注于政策和理念解读、重要教育思想讨论、实际教育问题解决、国外改革经验等,为中小学提供智库服务。2015年创办“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用户达40万+。



目录

001 总序 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校长和教师 翟 博
007 序 好学校的模样 禇宏启

辑一 教育思想:把学校打开,教育会怎样
003 要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 余慧娟 邢 星
012 把社会打开,让孩子进来 程红兵
018 CAP将让中国更优秀 王殿军
026 教育家办学,需要一点孤独的理想主义情怀 陈立群
034 别拿校长当“官”做 厉佳旭
038 在全社会的尊重与自重中,教育再出发 叶翠微
043 史家教育集团:构建“动力群”,激发“群动力” 王 欢
049 发现教师:揭开学校发展的密码 孙双金

辑二 学校转型:如何调整组织架构和课程设置
059 当社会不再旁观,教育怎么办? 李希贵
068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北京十一学校
080 选课走班后怎么育人? 李 亮
089 郭涵:用你对世界的认识去影响他 余慧娟 邢 星
100 守正出新一零一 赖配根 邢 星
113 改变教育,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唐江澎
117 在高考之上 赖配根
127 高考变了,高中怎么办? 吴 坚
136 个性化学习中的时间管理“密码” 董君武
145 容短促长:立体课程架构下的动态走班实践 邱 锋 冯冬怡
151 学生发展指导综合性解决方案探索 沈 军
157 跑得起来与跑得更好 陈永平
164 上海育才中学:基于学程化的课程样态与组织模式 陈青云
174 网上走班:课程的私人定制 王丽萍
181 综合素质评价软而无效问题求解 吕 建
189 爱国教育要接地气 李晓利
195 发展性德育:从零敲碎打走向生态构建 欧 健 周鹊虹

辑三 课程整合:一场艰难却意义非凡的变革
203 “1 X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窦桂梅 胡 兰
210 对课程进行时空的整体改造 安 华
214 “课时改革”来了?! 吴庆琳
220 把“STEM ”理念融入全课程 邹 正
226 课程之美哪里找? 马 宏 江均斌
230 语文课堂如何向生命敞开 李伟平

辑四 空间设计教育学:让学校空间容纳更多样态的学习形式
237 中关村三小:3.0版本的新学校 刘可钦
243 班组群、校中校:一种新的学校教育组织生态 刘可钦 梁国立
249 空间即课程 李振村
257 以美学经纬“再织”校园空间 刘 慧



内容摘要

在我们看来,名校之“名”,不在于名气、师资、校舍,而在于在教育改革中,他们身处潮流漩涡但始终保持理智、清醒;在于改革前行中,他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他们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找寻教育未来的方向。这些先行者依靠敏锐的教育直觉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在教育思想、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校空间设计、学校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符合教育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改革。这本书,将为您揭开名校的那些“秘密”,全方位展示这些学校的魅力与温情。



主编推荐

《人民教育》杂志1950年创刊,主席为创刊题词。成仿吾、叶圣陶、徐特立、林砺儒等著名教育家为首届编委会成员。1951年被定为中央*机关刊。20世纪80年代以后定位于基础教育。曾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和思想引领,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专注于政策和理念解读、重要教育思想讨论、实际教育问题解决、国外改革经验等,为中小学提供智库服务。2015年创办“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用户达40万+。



媒体评论

在追求一个好老师上好自己课的情况下,我们开始追求一群老师的协同教学,期望通过不同教师的组合,解放我们的教育力。这样的团队组合,不再因为一个老师的更换而引发家长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家长知道所有的老师都会共同努力。
——刘可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任何一项改革,都应该以调动育人主体——学校的积极性、激发学校的活力为目标,任何仅仅希望便于管理者掌控的改革都不会得到基层学校、教师、校长的拥护,也就不会具有生命力。
——李希贵 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还是社会化过程,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时更离不开社会教育。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理解社会生活,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让他们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是成人世界为孩子们应尽的职责。 
——程红兵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好学校对于“教育过程”即“怎么培养人”也有清醒的认识,不是靠外在的威胁与利诱、约束与激励,而是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为考试“不得不学”,而是为满足个人兴趣、实现个人理想“主动去学”。
  ——褚宏启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力图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原事物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状态,使原来学科本位的多个知识纵横联系,聚合裂变,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世界、整体考察、系统思考、全面发展。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