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蒋风传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15
3.6折
¥
42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汪胜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7831662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27859013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蒋风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是儿童文学界理论与创作的泰斗,他不仅是一位好校长,在浙师大学术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卓有成就,而且七十余年始终潜心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与创作。作者汪胜从蒋风先生的童年回忆起,细致讲述了蒋老求学的历程与其专注儿童文学研究的始末,并且重点讲述了其带领浙江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提出“唯实”校训、开拓与国内外交流、邀请名人来校讲座等多重伟业,同时介绍了蒋风先生在儿童文学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
汪胜,1990年9月出生于浙江金华,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婺城区作协副主席,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特聘作家。在《名人传记》《作家通讯》《中华读书报》《北京日报》《散文选刊》等发表作品多篇(部)。著有《中国儿童文学先驱群像》《花蕾绽放的季节》等。金华市婺城区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人才。
目录
第一章 温情童年
双溪边诞生的“小书生”
少年播种的文学种子
从小就是小书迷
温情的童年记忆
第二章 抗战烽火
十三岁的小教员
旧书店里的乐淘少年
加入金华战时服务团
第三章 漂泊大学
漂泊中徒步前行
考进东南联大先修班
暨南大学的文学梦
战争中的英士大学
三个孩子引起的震撼
把自己的“饭碗”让给了同学
以笔耕换取稿费
唱着胜利之歌回到金华
第四章 荆棘之路
体味“无价童心”
与婺剧结缘
与诗人艾青的友谊
走上光荣的荆棘路
人生的最大幸福
爱情
调入新浙师院.
第五章 探索前避
激动人心的时刻
参加“庐山会议”
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大胆招收硕士研究生
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室
创建全国幼师儿童文学师资进修班
蒋风的儿童文学观
第六章 大学校长
突如其来的任命
提出学校发展“十个要点”
努力改善教职工生活
提出“唯实”校训
开拓与国内外交流
赴美考察学习
完善学科资料
邀请名人来校讲座
建立校际协作网
兼顾教学任务
任期内的“校园之变”
第七章扬帆起航
学科要完整,发展史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成了第一部中国儿童文
学史
内容摘要
蒋风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是儿童文学界理论与创作的泰斗,他不仅是一位好校长,在浙师大学术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卓有成就,而且七十余年始终潜心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与创作。作者汪胜从蒋风先生的童年回忆起,细致讲述了蒋老求学的历程与其专注儿童文学研究的始末,并且重点讲述了其带领浙江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提出“唯实”校训、开拓与国内外交流、邀请名人来校讲座等多重伟业,同时介绍了蒋风先生在儿童文学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主编推荐
汪胜,1990年9月出生于浙江金华,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婺城区作协副主席,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特聘作家。在《名人传记》《作家通讯》《中华读书报》《北京日报》《散文选刊》等发表作品多篇(部)。著有《中国儿童文学先驱群像》《花蕾绽放的季节》等。金华市婺城区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人才。
精彩内容
金华是一座古城,坐落在浙江省中西部,公元907年,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越王钱缪就在这里修筑了厚实的城墙,时称婺州。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婺”。贵州东北部有婺川,江
西东北部有婺源,浙江中部有婺州。而历史上曾置州、置路、置府的,却只有婺州,婺川和婺源均为县治所在地。
婺州初称长山县,后为东阳郡。陈天嘉三年(562)后改东阳郡为金华郡,始有金华之名。隋开皇十三年(593)废郡置婺州,以其地于天文为婺女分野,故名。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东阳郡置婺州,天宝元年(’742)婺州复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东阳郡为婺州。两宋时期,婺州分隶两浙东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婺州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府,至正二十年(1360)改为金华府。自唐开元中期以来,金华一直为郡治、州治、
路治、府治所在地。
对金华人而言,最值得骄傲的,是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婺州大地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也曾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在金华岸的高坡上,旧府学西,有一座元畅楼,尽管建筑体积不大,却颇具特色。南齐隆昌元年(494),文学家沈约为东阳太守,曾题“八咏诗”在此,后人因而改称八咏楼。 640年后,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为避战乱而来金华客居,写下了《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用气势恢宏的诗句赞颂了八咏楼。八咏楼巍然壮丽,千百年来为世人所赞颂。与八咏楼同为金华名胜的另一处所是双溪,当地人都习惯叫它婺江。
同大多数建立在水边的城市一样,双溪也是金华的母亲河,金华人祖祖辈辈都是喝着她的奶水长大,听着她的涛声成人。她,静静地流淌了数千年,静静地见证了金华这片土地的变迁,从亘古到今天。
自古以来,双溪舟楫林立,渔舟唱晚,是金华地区东西向水路交通要道。两岸良畴美柘,阡陌如绣,风光似画。
唐代大诗人李白,25岁起离开四川,漫游天下,他到金华后,对双溪胜景甚为喜爱,曾在一首诗里写道:“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宋代何基的《春郊晚行》:“村烟淡淡日沉西,岸柳阴阴水拍堤。江上晚风吹树急,落红满地鹧鸪啼。”写的正是双溪边的旧时风光。
后人更为熟悉的是那位把婺州当故乡的李清照,她在《武陵春》一词中,借金华暮春景色,述其晚年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它不只凄婉劲直,成为千古绝唱,也为金华这座文化古城,增添了浓郁的诗词氛围。
双溪孕育的这片土地,诞生了宋濂、吴晗、施复亮、
艾青、施光南等大名人,他们在星光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濂是个6岁就能吟诗赋词的神童,曾在双溪边的禅定古寺苦读,也曾在萧皇塘覆釜岩创办过“釜山书院”。宋濂一生博览群书,著作等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