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贪腐全解码——中国古代清官贪官故事镜鉴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2.1
4.4折
¥
49.8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杨同柱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94751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5275012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杨同柱主编的《清廉贪腐全解码(中国古代清官贪官故事镜鉴)》借鉴法制史的划分法,分为七个时期,即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每个时期精挑细选一廉一贪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之前,对所处时期贪腐与清廉特点进行提炼和总结,故事之后,再分别链接本时期清廉与贪腐几则小故事。一为增强可读性,二为进一步强化此时期史治特点。前后七个时期相互对应、遥相呼应,整体读下来,让读者能够对中国历史上贪腐和清廉文化传承有个脉络上的认知。
作者简介
杨同柱,北京市怀柔区人,多年从事职务犯罪预防、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纪律监督检查等工作。参与涉农、国企、金融、教育等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主编《精准扶贫廉政风险防控指南》《扶贫工作政策法律法规选编》。出版个人专著《贪官忏悔录》。
目录
先秦
先秦时期吏治特点
儒家元圣之楷模 内圣外王之先河——周朝清官周公旦
鱼儿因墨落法网 史书记载第一贪——春秋贪官羊舌鲋
先秦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秦汉
秦汉时期吏治特点
“四知先生”亮剑腐败 清白传家 四世为相——东汉清官杨震
肆无忌惮弄权威 飞扬跋扈肆意为——东汉贪官梁冀
秦汉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吏治特点
吴隐酬水以励精 晋代良能此为最——东晋清官吴隐之
纸醉金迷浮华堕落 为财而亡咎由自取——西晋贪官石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隋唐
隋唐时期吏治特点
坚守正道刚正不阿 秉公执法勤政廉明——唐朝清官宋璟
十六载宰相贪婪留恶名 六十吨胡椒被抄惊世人——唐朝贪官元载
隋唐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宋辽金元
宋辽金元时期吏治特点
铁面冰心孝肃包公 青天威名千年传颂——北宋清官包拯
四度为相竟为六贼之首 贪财弄权终被后世唾弃——北宋贪官蔡京
宋辽金元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明
明朝时期吏治特点
兵临城下救国危 一生清白胜石灰——明朝清官于谦
贿,权倾朝野谁奈何 悔,宦海浮沉天自收——明朝贪官刘瑾
明朝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清
清朝时期吏治特点
为官清正造福四方百姓 性甘淡泊堪称廉吏第一——清朝清官于成龙
贪婪成性终不改 死到临头后悔迟——清朝贪官和砷
清朝时期贪廉小故事链接
附录
中国历朝历代清官代表名录
中国历朝历代贪官代表名录
后记
内容摘要
翻看中国的封建历史,不难发现,其中贯穿了腐败与反腐败的清晰脉络:清廉文化、贪腐文化两条线并行不悖。一面贪腐盛行,另一面清官辈出。为什么两条线传承得这么富有生命力?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一
种我们无法抗拒或更改的规律?
无论身处官场,还是市井布衣,都讲究君子修为,为官更是条规禁律约法等身。为什么贪官的猖狂程度依旧如此明显?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走上贪腐之路?
是否有人性恶之说?
历史传承至今,明暗两条线,黑白两人生,我们想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上的贪官与清官的故事,找出一
些规律,分析一下原因,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下的工作有所启发。
这,就是杨同柱主编的《清廉贪腐全解码(中国古代清官贪官故事镜鉴)》的初衷。
精彩内容
先秦时期吏治特点先秦时期是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秦朝以前,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阶段。先秦时期
以禹禅位于启为标志,开启了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也掀开了中华历史文明新的一页。这一时期经历了神权、礼治到法治的变革。在战乱纷飞的岁月也
涌现了一批典型性人物,成为先秦时期卑鄙与贤德、
贪与廉践行的代表。
先秦时期,受礼教道德的约束,有大批廉德之士为后人所敬仰。但由于先秦时期国家更替频繁,社会制度迥异,西周时期的清官多出身贵族,如周公。周公摄政七年,辅佐了周武王、周成王,是儒学先驱。
汉初贾谊曾评价周公:“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
人而已。”而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一些出身平民的清官,如西门豹、孙叔敖等。这一时期的清官近乎“神”,几乎无所不能,绝大多数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能够超越个人利害得失,心怀百姓。他们备受百姓爱戴,其存在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民间的信仰。这一
时期主要清官代表有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
李离、周公姬旦、西门豹、羊舌肸、子罕、晏婴、鲁
仲连、李冰等。先秦时期是廉政文化启蒙时期,贪腐的概念、入刑、惩罚都处于萌芽期。加之当时国家众多,实行贵族政治,即使官员有贪腐行为,被记载和惩治的也不多,所以该时期贪官故事数量相对较少,且大多为掌握国家命运的大官、贵族的“顶层腐败”。经梳理,这一时期的主要贪官代表有羊舌鲋、季斯、伯嚭、华督、智伯、郭开、后胜等。
上述先秦时期贪廉特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从统治者执政风格讲,在战火纷争、政权交替背景下,诸国求贤若渴,用人方面多用“能”,而较少考虑是否“贤”。但是,各国也强调“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希望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
乐文明、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如西周时期,周公辅佐的周武王和周成王。周武王有着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个人魅力极强。他打出为民请命、
替天行道的旗号获得人民的拥护,亲自带领兵马直捣朝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成王由周公旦辅佐,对内推行“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春秋战国时期,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推变法,改革政治,礼贤下士。
楚庄王在位初期“昏聩闭塞,贪图酒色”,国政皆赖于成、斗二氏。后励精图治,任用孙叔敖大胆革新,楚国大治。齐景公深知用人之道,身边有两批不同的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另一批是乐身之臣,相互制衡,因此国内政治相对稳定。
从廉政和腐败惩罚制度建设讲,先秦时期尚处各方启蒙、探索期。廉洁思想在西周时才开始发展,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