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36.9 6.4折 ¥ 5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英)迈克尔·雅各布斯(Michael Jacobs);郑诚 译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17872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252431
上书时间2024-12-19
第四版前言
我为本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备受鼓舞。如今面市的第四版,相比于1986年的版有了显著扩充。在我看来,尽管新版内容通常都有所增加,但撰写一个新的版本绝非只是增加内容这样简单,它还需要精心地修枝剪叶,有所创新。在本书修订的过程中,我提出过诸如文化差异等不少问题,如今早已被读者熟知,许多文献也有涵盖,所以在这一版本中仅需一笔带过。
我的主要角色是一名执业医师,在职业生涯中与患者打交道的时间远多于教学或写作。退休之后,我开了一家小诊所,继续脚踏实地地工作。理论学说固然重要,但我总觉得,只有在聆听患者倾诉的同时,让脑海中的理论适时地闪现,才能判定该理论是否有用,或能否应用于当下。用患者的情况去生搬硬套某种理论的做法,我很难苟同。
当然,本书也借鉴了海量的理论,并尽可能地做出了相应的阐述。但这些理论并不应强加于患者身上,也不能将患者硬套入理论之中。版在附录中收录了许多心理状态的指征和关系的模式,但读者常误以为附录中多半是些虽然有趣但是次要的内容,仅供想要深入探索或对某些问题迷惑不解的人士参阅,因而略过不看。为了避免重要信息受到忽略,这一版我将它们收入正文之中。此前三大主题已经逐一介绍过,所以这一版我只列出与每一主题相关的可能指征:患者呈现出的受到困扰的迹象,治疗师对患者的感受以及治疗关系。随后的章节主要介绍先前引用的理论,然后进一步阐明这些指征。在每个主题的末尾,我都会专门列出与本主题相关的、可能对治疗师的工作有所裨益的内容,以及患者从治疗中可能获益的部分。尽管短期治疗的目标有限,但这个列表仍有助于我们在治疗中找准一个特定的目标和焦点。我借鉴了前两版后两章的内容,同样按三大主题对其进行编排。通过这样的安排,我期待能将自己的经验重新整合并与读者分享,也希望能指明治疗中呈现问题的方式、治疗关系和潜在的目标,同时唤起治疗师对所见所闻的重视。
有读者将本书视作金科玉律,对此我很感激,其实对我而言,只要它能起到一本随身指南的作用,我和它也都不负使命。
迈克尔·雅各布斯
2012年1月于英国多塞特郡斯沃尼奇
本书以精炼的文字,概述了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所隐含的发展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既往的经历对现今以及未来的影响。弗洛伊德。克莱恩、鲍尔比、温尼科特、科胡特等人的理论被组织为三大发展主题:信任和依恋,权威和自主,合作和竞争。书中还有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阐明了理论对理解来访者的作用以及教授大家如何从事具体的分析工作。
本书以精炼的文字,概述了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所隐含的发展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既往的经历对现今以及未来的影响。弗洛伊德。克莱恩、鲍尔比、温尼科特、科胡特等人的理论被组织为三大发展主题:信任和依恋,权威和自主,合作和竞争。书中还有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阐明了理论对理解来访者的作用以及教授大家如何从事具体的分析工作。
作者简介
Michael Jacobs
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欧洲受欢迎的咨询师之一。多年来一直担任英国莱斯特大学咨询和心理治疗项目处的主任,同时也是英国利兹大学的访问教授、英国咨询与心理治疗协会(BACP)会员。
译者简介
郑诚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委会委员,美国催眠师协会认证催眠师。译作包括《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临床心理学》等。
审校者简介
李晓驷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副院长;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的临床精神病和心理治疗专家,中国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长期担任中德班、中挪班和中美班的中方教员,有丰富的临床实战和教学督导经验。
第 1 章 往事的关联
第 1 部分 信任和依恋
第二章 信任和依恋:基础
第三章 信任和依恋:趋向矛盾心理
第四章 信任和依恋:在成年期与治疗中的表现
第二部分 权威和自主
第五章 权威和自主:内化的父母权威
第六章 权威和自主:控制的问题
第七章 权威和自主:在成年期与治疗中的表现
第三部分 合作和竞争
第八章 合作和竞争:性别、性和两性关系
第九章 合作与竞争:俄狄浦斯式结构
第十章 合作和竞争: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本书以精炼的文字,概述了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所隐含的发展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既往的经历对现今以及未来的影响。弗洛伊德。克莱恩、鲍尔比、温尼科特、科胡特等人的理论被组织为三大发展主题:信任和依恋,权威和自主,合作和竞争。书中还有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阐明了理论对理解来访者的作用以及教授大家如何从事具体的分析工作。
作者简介
Michael Jacobs
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欧洲受欢迎的咨询师之一。多年来一直担任英国莱斯特大学咨询和心理治疗项目处的主任,同时也是英国利兹大学的访问教授、英国咨询与心理治疗协会(BACP)会员。
译者简介
郑诚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委会委员,美国催眠师协会认证催眠师。译作包括《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临床心理学》等。
审校者简介
李晓驷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副院长;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的临床精神病和心理治疗专家,中国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长期担任中德班、中挪班和中美班的中方教员,有丰富的临床实战和教学督导经验。
无*不能与自恋
温尼科特指出,在早期母婴关系中,婴儿天生就知道乳房的概念,所以吮吸是一种本能的动作或见到乳房后自发的行为。婴儿有目的地寻找乳房,一旦见到乳头,便立马知道吸吮。有位观察者认为是母亲向婴儿袒露乳房。但温尼科特认为:当母亲向婴儿展示出乳房的时候,婴儿也恰好在寻找自己需要的乳房,所以婴儿会“想当然地觉得”是她“创造”了这个乳房(1988b)。温尼科特的描述带有隐喻性,所以将“创造”这一词汇用引号加以注明。他的观察对理解全能感和创造力(虽然埃里克森将创造力放在第七年龄段,但它在婴儿期也很突出)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想到它,它就出现了”。温尼科特认为,如愿找到期待中的乳房有利于提升婴儿对自身想法或愿望的自信。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无*不能的。“只要我能想到,事情就能实现。”这种思维方式为个体今后的信仰、信任和信念(在这里三个词可以互换)奠定了基础。虽然我们认为婴儿初几个月是在培养对母亲的信任,但早在这之前,婴儿可能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信任感—即对自身的信任,其基础正是感到自己具备造物的能力。由于此时婴儿仍然将母亲知觉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这种信任“无处不在”—包括自身、母亲以及婴儿体验到的整个(可能是迷你的)世界。“我想要,就能得到。”这样的早期全能感并不能持久。温尼科特称之为一种错觉:排在一生中所有错觉的首位。母亲的任务则是为这种错觉的发生打好基础;一旦母亲能够做到,那么随后的任务便是帮助婴儿从错觉中醒悟,让孩子知道乳房不会永远唾手可得,事情也不会总是如愿以偿。但在此之前,母亲只有全身心地付出,才能让婴儿及时找到乳房或得到哺育,为其稚嫩的自我增添一些自信,也为自体的成熟奠定基础—温尼科特称之为“成熟的过程”(1965b)。相比之下,若婴儿未能及时达成所愿,不仅会感到沮丧,而且容易过早否定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来访者身上观察到两种情况可验证上述论点。有些人自信十足,明显是婴儿时期基础扎实且童年时不断强化的结果。他们相信自己,信任别人,即便心知世事难料,也对生活抱有信心。另一类人哪怕生活安然无虞,也倾向于悲观厌世或愤世嫉俗。自信的人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呼风唤雨;但他们知道(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部分愿望。他们乐观地认为,生活不会亏待自己,生命也值得延续。虽然难免遭遇打击,但治疗师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足够强大的力量或信心,支撑着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至于另一类来访者,治疗就要艰难得多,有些人心灰意冷(“我从来没有如愿以偿过”;“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成”);有些反而令人吃惊地认为自己无*不能。他们可能会恐吓别人(“我将得到一切我想要的”);或是吓唬自己(“一定是因为我胡思乱想,这事就真的发生了”)。
在治疗中,从约翰(John)的身上可以观察到这种全能幻想。他以为自己遇见了心仪的对象,但问题在于—治疗师认为—这纯属白日梦或错觉。约翰相信那个女孩会嫁给他,但她(因不堪其扰而寻求治疗,恰好见了同一位治疗师)却明确表示不能接受约翰的骚扰—虽然没有达到跟踪威胁的程度,但也令人烦不胜烦。她可以忍耐他往公寓打电话,但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自己已经有男友了。尽管她并不喜欢约翰,仅有些怜悯他,但还是说,“我们可以只做朋友”。这对约翰来说却是一根救命稻草。他以为做朋友的意思是允许更进一步的交往,于是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追求。她不得不搬家,并拒接他所有的电话。他写信给她,也多半石沉大海,终于有一天,她实在被他的坚持搞得没办法了,便回信告诉他自己已找到新的工作。这却再一次燃起了约翰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回复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白书。约翰坚信自己一定能娶到她,绝不动摇,但女孩绝望地说,“其实他根本不爱我,他爱的是他自己”。
约翰无疑是深陷爱河了,但他爱上的是一个虚幻的对象,一个幻想,他渴望达成所愿,理想化了这个年轻的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初见治疗师时,他用一句话便轻描淡写地概括了一个原本十分棘手的问题,“我要娶到她,这是上帝的意愿。”约翰的宗教信仰正好为治疗师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切入点:“你似乎很确定上帝的意愿……或许你是想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上帝。”这是在旁敲侧击地指出约翰希望凡事都遵照他的意愿进行(甚至如上帝般全知全能),意味着他从未考虑过别人的需求。这种冲击式提问的干预策略似乎稍稍撼动了他对那个女孩的想法。约翰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答道,“或许我应该再等等,看我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而不该急于求成”。治疗师并不确定这件事是否已经解决,但觉得这可能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这种全能的思考方式令人回想起婴儿与母亲的相处,那时母亲无疑是婴儿的全部。这提示,如Balint所描述的那样:婴儿那个小小的世界是“原始的、和谐的,事物之间不分彼此,相互混杂的”(1968)—当然,相互混杂有时并不利于和谐。我们很难想象婴儿的世界,毕竟那是她眼中的“世界”。“婴儿与外界的界限逐渐扩展,起初距离她的身体只有几厘米,慢慢地延伸至几米。它的范围取决于母婴之间极其有限的交流”(Scharff,1988)。若婴儿感到舒适,她的整个世界也都称心如意;若婴儿觉得难受,那么一切就都乱了套,如同困在镜屋中一般,好与坏的感受全都被无限折射,这就是婴儿对环境初的验。当然,随着儿童的成长,她的小世界也不断扩展,但印象的意义仍不可小觑,况且这个年龄正是敏感的时候。这种全或无的体验在成年人身上也并不少见,如下案例就是例证。
凯特(Kate)谈及过去几个月她在非洲的经历:“我刚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简直被当地人奉若神明—他们对我非常崇拜,这让我很享受。但几个月之后,他们便对我习以为常,我也逐渐入乡随俗,生活慢慢变得平淡无奇—嗯,也不能说平淡,有些当地人开始看不惯我。我总是这样,一会儿把事情看得无比美妙,转眼又好感无存,只得另寻新鲜事物。我这个人就是比较。”可能这也是她前来寻求治疗的原因—当时她交替呈现暴食和厌食的情况:典型的全或无现象。
婴儿常常觉得事事顺心,但也有很多时候感到诸事不顺。尽管多数母亲会高度关注婴儿的需求,但也很难做到寸步不离或时刻留意。成长中这种挫折非常重要,它让婴儿逐渐明白不会任何事都唾手可得。在自然的法则面前,孩子的有些痛苦母亲实在爱莫能助,尽心竭力也难以抚慰。温尼科特强调,这些幻想的破灭对于婴儿的成长颇有益处。母亲总是试图为孩子提供包容,但也试图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其过滤掉现实中的某些部分。更重要的是婴儿从母亲的照顾中感受到坚实可靠,才会觉得有苦一定有乐,有等待也必定有满足。
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焦虑的母亲就很可能造就焦虑的婴儿。粗心的母亲会在孩子心中播下多疑的种子;而对孩子紧盯不放、“全心全意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也会妨碍婴儿自体的成长,且容易“还原(助长)婴儿的自私自利”(Winnicott,1965a)。温尼科特用“刚刚好的母亲”(the good-enough mother)或“平凡奉献的母亲”(the ordinary devoted mother)来形容母亲虽然留心婴儿的举动、配合其需求,但知道适可而止;既能包容婴儿的痛苦感受,也能逐步将更为广阔的世界呈现在孩子面前,终循序渐进地影响到他们。这样的母亲为婴儿将来的世界观铺好了基石,今后他们纵然遍览世间善恶,也依然相信自己足以过上较好的生活。一个令人信赖的母亲形象能够培养出婴儿的自信,并衍生出更为广泛的信任感,助其应对未来的大千世界。
来访者的问题或多或少与信任性和可靠性有关。敏锐可靠的治疗师形似一位敏锐可靠的母亲,但平日里母亲对婴儿的关注和回应体现在治疗中却是一系列的设置,这些设置有助于经验丰富的治疗师及其团队去应对重度退行的来访者。然而,治疗中常见的是,治疗师只能注重自己能为来访者提供些什么。他们尽量让自己言行可靠:遵守约定,恪守时间,以不会让来访者焦虑的方式静心倾听,并包容对方“坏的”体验和感受。温尼科特引用弗洛伊德的话强调治疗师应当“守时,有活力,有生机……全神贯注于来访者……比生活中的普通人更值得信赖;更有时间观念;不发脾气;不会强迫性地与来访者坠入爱河,等等”(1975)。治疗关系营造了一种氛围,用Alice Miller的话来说,个体可在其中“自由地体验自发的感受,这里反映了生活的千变万化,不仅囊括欢乐和美好,也饱含世间苦难,包括嫉妒、妒忌、狂怒、嫌恶、贪婪、绝望和哀伤”(1979)。
这样看来,治疗师的可靠性是有保障的,但任何治疗师都不可能时刻伴随在来访者左右。除去生病请假和因偶发事件而缺席的情况,治疗师调整治疗的频率或外出度假,都打破了与来访者之间的约定。治疗师也非圣人,孰能无过,有时难免走神,也不一定能完全领会来访者的意思,更无法满足成为来访者的替代母亲的愿望。所有这些点滴的“失败&rdq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