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6 3.9折 ¥ 66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李丽秋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1765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25236969
上书时间2024-12-19
总 序
张西平①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是我2007 年所申请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成果。
这套丛书的基本设计是:导论 1 卷,编年 8 卷,中国古代文化域外传播专题研究 10 卷,共计 19 卷。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之前中外学术界从未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 它突破了以往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局限于中国本土的研究方法,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世界主要国家,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那里的传播和影响,以此说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我在申请本课题时,曾在申请表上如此写道:
研究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可以使我们走出“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思维,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考察中国文化的价值,以一种全球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揭示中国文化的普世性意义。 这样的研究对于消除当前中国学术界、文化界所存在的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焦虑和彷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国重新确立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树立文化自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
通过了解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接受,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中国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如何经过“变异”,融合到世界各国的文化之中。 通过对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传播和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文化向外部世界传播的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基本方法,为国家制定全球文化战略做好前期的学术准备,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域外汉学的形成和发展,昭示着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学术事业。 本课题的设立将打破国内学术界和域外汉学界的分隔与疏离,促进双方的学术互动。 对中国学术来说,课题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国内学术界了解域外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进展,以“它山之石”攻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国内学术界了解了域外汉学界在20 世纪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从而在观念上认识到: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学术界本身,而应以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与探索。
这样一个想法,在我们这项研究中基本实现了。 但我们应该看到,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的研究绝非我们这样一个课题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方向和领域,需要学术界长期关注与研究。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题设计的布局上我们的原则是:立足基础,面向未来,着眼长远。 我们希望本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在导论中,我们初步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传播的轨迹,并从理论和文献两个角度对这个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做了初步的探讨。 在编年系列部分,我们从文献目录入手,系统整理出 20 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传播编年。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记史的一个重要体裁,这样大规模的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编年研究在世界上是首次。 专题研究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主题的深化。
为完成这个课题,30 余位国内外学者奋斗了 7 年,到出版时几乎是用了 10 年时间。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研究还是刚刚开始,待继续努力的方向还很多。 如:这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侧重于以汉文化为主体,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在其长期发展中,少数民族的古代文化经典已经逐步融合到汉文化的主干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之一。 由于时间和知识的限制,在本丛书中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经典在域外的传播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只是在个别卷中有所涉猎。 在语言的广度上也待扩展,如在欧洲语言中尚未把西班牙语、瑞典语、荷兰语等包括进去,在亚洲语言中尚未把印地语、孟加拉语、僧伽罗语、乌尔都语、波斯语等包括进去。 因此,我们只是迈开了步,我们希望在今后几年继续完成中国古代文化在使用以上语言的国家中传播的编年研究工作。 希望在第二版时,我们能把编年卷做得更好,使其成为方便学术界使用的工具书。
中国文化是全球性的文化,它不仅在东亚文化圈、欧美文化圈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世界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因此,本丛书尽力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多种文化区域传播的图景展现出来。 或许这些研究仍待深化,但这样一个图景会使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域外传播研究近年来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的相关专著已经有十几本之多,相关博士论文已经有几十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课题中与此相关的也有十余个。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开始更加关注这个方向。 应该说,这个领域的研究进步很大,成果显著。 但由于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崭新研究领域,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例如,如何更加深入地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 如何从知识和学科上把握这个研究领域? 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展开这个领域的研究? 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这里进行初步的探讨。
……
目 录
章 20世纪韩国关于韩国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情况
的研究综述
一、前言
二、韩国的中韩比较文学研究历史
三、结语
第二章 韩国古典小说对中国古典小说接受情况的研究
一、前言
二、传奇文学
三、《水浒传》
四、《三国演义》等演义类小说
五、《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
六、爱情小说
七、结语
第三章 韩国古典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接受情况的研究
一、前言
二、研究历史
三、各种诗歌体裁的研究情况
四、结语
第四章 韩国古典文学对中国古典戏曲接受情况的研究
一、前言
二、对《西厢记》接受情况的研究
三、对《伍伦全备记》接受情况的研究
四、对《荆钗记》接受情况的研究
五、结语
第五章 韩国口碑文学对中国民间文学接受情况的研究
一、前言
二、韩国口碑文学对中国文学接受情况的研究历史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韩国的代表性研究论文
韩国的中国古典散文史研究史
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接受与嬗变的考察
扩张与迎合之间: 世纪韩国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现状
重新评价汉文遗产——《东亚文明论》节选
现代韩国的《论语》研究——以翻译为中心
《剪灯新话》与《聊斋志异》在韩国和日本的流传、变化
与接受轨迹
《三国志》与韩国语言文化教育
中日韩大众文化中的沙悟净形象特征
鲁迅文学在韩国的接受情况
索 引
后 记
韩国古典小说对中国古典小说介接受情况的研究
韩国古典文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地理位置相邻,韩国也乐于接受中国的先进文化,古典小说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在不同时代深受中国小说的影响。
韩国关于中国小说对韩国古典小说影响的研究成果非常多。金台俊先提出了中韩两国古典小说比较的必要性①,早的研究论文是朴晟义的《中国小说对韩国小说的影响》,这篇论文对整个韩国小说史进行了广泛的比较文学考察,重点考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剪灯新话》《列女传》及清代小说的影响关系。之后,同类研究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成绩斐然①,并且出现了对个别作品的具体比较研究②。李能雨、朴在渊、崔溶澈、闵宽东的研究对影响接受的文献记录进行了发掘和梳理,为后来的具体比较奠定了基础。③下面就根据不同时代中国小说对韩国小说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下梳理和总结。
二、传奇文学
通常认为韩国的传奇文学形成于新罗末期、高丽初期,《太平通载》中收录的《崔致远》(又名《双女坟记》《仙女红袋》)、《三国遗事》中收录的《调信》《金现感虎》等作品明显受到唐代传奇的影响。传奇文学在题材方面继承了六朝时代的志怪主题,作家带着创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唐诗和古文功底。当时新罗和唐朝的交流十分频繁,这对于新罗文人接受和创作传奇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系列研究认为,《崔致远》出自高丽初期某位文人之手①,朝鲜前期成任编撰的《太平通载》中指出该作品出自《新罗殊异传》,从题材到文饰以及作家意识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深受唐传奇的直接影响,《崔致远》受《游仙窟》的影响尤其明显②。
《太平广记》也是一部在韩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研究认为其传入朝鲜的时间为1072—1080年间,并对朴寅亮的《殊异传》产生了影响。③《太平广记》传入朝鲜之后广受欢迎,1462年4 月,成任编撰并刊行了50 卷的缩略本《太平广记详节》,并收录了从其他书籍中节选的内容,合在一起编成了《太平通载》。之后还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太平广记〉谚解》,并被广泛阅读,对韩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金铉龙的《韩中小说说话比较研究》是关于《太平广记》对韩国文学影响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广泛考察了《太平广记》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传入韩国,并对韩国的说话和小说产生了影响,堪称对《太平广记》影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朝鲜时代金时习的《金鳌新话》则深受明代瞿佑《剪灯新话》的影响,关于《剪灯新话》影响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中韩两国,还出现了一系列同时与越南的《传奇漫录》以及日本的《伽婢子》的比较研究。④早研究《剪灯新话》对《金鳌新话》影响情况的论文是朴晟义的《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金鳌新话〉与〈剪灯新话〉》①,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研究《剪灯新话》对韩国文学作品影响的论文②。
关于《剪灯新话》中受到《金鳌新话》的影响明显的当属深受《水宫庆会录》影响而创作的《龙宫赴宴录》,两部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相似,《金鳌新话》中的其他作品也能看出《剪灯新话》的影子。通过相关研究可以确认,《剪灯新话》热潮一直持续到朝鲜时代后期,在知识阶层中得以广泛阅读,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
传奇小说进入17 世纪之后开始迅速发展,《云英传》《周生传》《崔陟传》《相思洞记》《韦敬天传》等作品反映了激烈的战乱以及波澜起伏的生活体验,在题材和手法方面,现实主义倾向加强,作品也开始向长篇发展,这些作品也明显受到了中国传奇小说的影响。郑焕国的研究表明,17世纪的《娇红记》《贾云华还魂记》等传奇小说也明显受到了元明传奇小说的影响。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