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低迷与中国角色重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54
6.1折
¥
8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郎峰翘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07431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5235830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实现世界大国理想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机遇叩门之际,也是挑战密集之时。面对经济全球化低迷对中国提出的角色要求和历史机遇,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自我角色认知和战略定位,需要进行新的战略设计。认真梳理经济全球化低迷以来的发展环境,正确选择并塑造中国在当今世界应该承担的角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课题。
作者简介
郎峰翘,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任中国石油外文网站编辑部副主编、中国石油年报编辑部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治理与中国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国企改革创新等。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高端智库课题2项、民政部等单位研究课题多项。在《中国经济时报》《经济日报》等刊报发表学术理论文章多篇。
目录
章 中国新角色显露端倪:引领人类社会逃离全球化深度低迷之劫 / 1一、经济全球化进入低迷期并显现跳崖征兆 / 5二、全球化低迷对世界发展造成巨大伤害 / 14三、中国以坚守和担当站到抗逆战线前列 / 42第二章 中国新角色现实定义:责任大国使命与引领全球合作发展 / 53一、新角色基础内涵:全球公益平台建设的引领者 / 56二、新角色核心内涵:全球合作发展的引领者 / 72三、新角色重要内涵: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 / 87第三章 中国新角色任重道远:全球化低迷的长期性及其深化的可能风险 / 107一、金融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劫掠和对全球化的摧残 / 110二、宗教势力反世俗化战争及对全球化的伤害 / 127三、新的丛林社会启幕及其对全球化的破坏 / 136四、新工业经济崛起与全球化的新的困境 / 149全球化低迷与中国角色重塑
第四章 中国新角色战略选择:以增强实力为基础构筑战略均势与平衡 / 163一、把提升国家实力置于优先地位 / 167二、扩展合作平台发展连横共阵 / 177三、以“G2—P2”模式处理中美关系 / 190四、建立稳定可靠的全球安全战略均势 / 207五、倡导并奉行新多元主义 / 225第五章 中国新角色实践展现:倡导共同愿景与实际责任和风险担当 / 237一、设定愿景:安全、和谐、民主的命运共同体 / 239二、扩展公益:为全球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 / 248三、实施救助:展现人道主义关怀 / 256第六章 中国新角色文化支撑:构筑领先世界的体制优势和引领能力 / 263一、自我认知:“革命国家”与“正常国家” / 265二、政治体制:人民为本 国家为用 / 271三、国家性格:基本权利与世界担当 / 282参考文献 / 293
内容摘要
实现世界大国理想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机遇叩门之际,也是挑战密集之时。面对经济全球化低迷对中国提出的角色要求和历史机遇,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自我角色认知和战略定位,需要进行新的战略设计。认真梳理经济全球化低迷以来的发展环境,正确选择并塑造中国在当今世界应该承担的角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课题。
主编推荐
郎峰翘,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任中国石油外文网站编辑部副主编、中国石油年报编辑部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治理与中国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国企改革创新等。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高端智库课题2项、民政部等单位研究课题多项。在《中国经济时报》《经济日报》等刊报发表学术理论文章多篇。
精彩内容
章 中国新角色显露端倪:引领人类社会逃离全球化深度低迷之劫全球化是人类之智,人类之幸,也是人类之福。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动力的渐进社会化过程。全球化则是社会化的高级阶段和宏观形态。它依托于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社会化,并反过来拉动着社会化在微观和中观层次上的推进。全球化的形态优劣和质量高低是评判人类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指标。全球化的形态和性质有优劣之别。其中,固然有结构倾斜、有不平等、有摩擦、有痛苦,但总体而言,它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开放、合作、进步、繁荣甚至平等。悖逆全球化,或使全球化陷入深度低迷,则是人类的倒退和苦难的加剧。全球化作为人口、商品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逐渐扩大和强化的过程,有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发端于英国的次工业革命,无疑是它的个高潮期的开始。正是大机器工业技术的产生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生产迅速增长,城市快速扩张,财富加速膨胀。于是,相对狭全球化低迷与中国角色重塑小的本土和西欧再也容纳不下经济的增长了。借助于已经发展了的航海技术和海运能力,甚至诉诸于炮舰强制,欧洲商人们把过剩的货物运到海外销售,并到处投资、到处创业,进而形成了覆盖广大落后民族国家的殖民体系。“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人们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个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这样一个趋势“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a显然,这是一个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特征的全球化高潮。推动全球化形成高潮的动力既包括大机器工业生产力和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包括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的征服欲;把全球各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人们在经济上的彼此需要,而且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这一特征决定了全球化的此一高潮必然充满着血腥、冲突和战争,并缺乏长期的持续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广大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表现为性质迥然的逆全球化力量。到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帝国主义体系的内在冲突结束了个全球化高潮期。由此,全球化陷入长达70多年的低迷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终结。中国改革开放、逐步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推动了第二个全球化高潮期的形成。由于国际经济合作热络,资源在全球快速流动,从而形成了一个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1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3%~4%的水平,2004~2007年甚至高达3.9%。在这大约40年的高速增长期里,发达国家经济平均增速一直维持在3%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则接近5%。a在此期间,中国经济更是高歌猛进,连续多年实现了2位数的高速增长。一、经济全球化进入低迷期并显现跳崖征兆2008年是全球化由高潮期跌入低迷的转折点。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巨额房贷坏账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经济,并对欧洲和全球经济形成巨大拖累。此后,全球化呈现“走下坡路的趋势”,全球商业领域中唾手可得的机会越来越少,同时,需求增长乏力,金融监管政策具有明显的本土偏向,对跨国活动支持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加。到2008年,欧美国家发生了普遍性的金融危机。人们称之为“全球经济危机”。这并不准确。其实,这场金融危机,仅仅是欧美社会的危机。但这场金融危机,却真实地导致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态势的终结,各国经济增长普遍下行,不少经济体不同程度地陷入低增长甚至停滞的泥沼。这就是说,自2008年开始,全球经济在整体上出现了严重病态,从而进入了一个低增长期。我们有理由把2008年作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低迷或低潮的起始年。受此影响,2008年,中国从连续多年的2位数增长转向1位数增长,从2007年的14.2%大幅下降至9.6%,2009年进一步下降至9.2%。由于采取了超强力度的需求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增速曾于2010年暂时回升到了10.4%。但身在全球经济之中,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再次回到1位数即9.3%增长,接下来的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7.7%,2014年进一步下降到7.5%,2015年和2016年则下降到7%以下。a与中国经济被拖累一样,其他所有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也都因此呈低速增长,只有印度等个别国家勉强达到5%上下的中速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有的在0%~3%之间呈低速徘徊,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则陷入增长停滞甚至进入负增长。拉美国家可能是全球经济低增长之冠,经济活力已跌入谷底。在本来就很贫困的拉美国家委内瑞拉,甚至有82%的家庭处于贫困之中,1/3的人口每天多只能吃2顿饭(比2015年上升11.3%),75%的人体重平均下降8.6公斤。由于生产和收入下降、利率上升,到2016年,包括家庭、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全球债务总额在过去10年间净增加了70多万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21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5%b。如果说,这是一场轻度全球化低迷,那么,到了2016年,处在轻度低迷状态的全球化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濒临深度低迷的悬崖,即面临断崖式危机。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逆全球化力量相当张扬的一年。这一年把全球化的“倒退”从经济领域扩大到国际政治领域,形成全球化全面低迷的恶劣态势,“过去70年间为维持和平、促进开放而建立的大量由西方发起设立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欧盟(EO)、北约(Nato)、各种联合国机构(un)机构——受到攻击”。人们把致力于全球贸易和全球性经济发展的国家描述为“贪婪力量”。这对整个世界,特别是对顺应了全球化的大势而隆然崛起的中国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战略性的环境影响。其主要标志性事件是:(一) 英国脱欧:“ 世界之都”与欧洲一体化相背而行欧洲在全球化的旅途上,起步较晚,长期“默默无闻”,但却得益于次工业革命而成为全球化个高潮的先行区,区域合作、全球联系均为各洲表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马歇尔计划实施为基础,从西欧共同市场起步,直到建立欧盟和欧元,欧洲一体化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领全球区域一体化之先。但在2016年,情况却发生了逆转,老牌欧洲和世界大国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并将在2017年开始完成脱欧的经济和法律程序。这让欧洲一体化不进反退。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作“世界之都”。“世界之都”的国家向孤立主义的自闭方向漂移,这本身就极具震撼性。作为右翼保守主义推动的英国脱欧,代表了普遍存在于欧洲各国的疑欧思潮和情绪。民众支持率已跌至4%的法国在任总统奥朗德已宣布不谋求连任;亲欧的意大利总理伦齐因宪法公投失败即将下台。这意味着仇外、并已公开主张法国退出欧元区的玛琳·勒庞等右翼保守主义政党领袖有可能入主这两个欧盟核心国家的政府,下一个公投可能即将发生。如果说并非欧元成员国的英国脱欧是对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沉重打击”,那么,法国和意大利中的某一个国家真的发生脱欧公投,则可以被看作欧洲一体化的“灭顶之灾”。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的西班牙、希腊等国抱怨欧盟对自己“帮助不够”,则代表了欧盟对边缘成员国凝聚力的严重下降。由英国脱欧开始的动荡已经让欧洲一体化岌岌可危。专家们甚至判断,英国脱欧后加入人们所说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那么,“欧洲大陆就会出现两个中心——一个是法国和德国领导的欧盟,一个是英国领导的北方联盟——这为进一步的分裂、关系降温、冲突甚至战争创造了机会。”(二) 特朗普胜选:“ 世界主义灯塔”黯然失色自“一战”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美国就是西方的领袖国家,也是全球化的领航国。美国坚持和奉行的自由主义,不论是老旧的,还是新潮的,都带有深厚的世界主义情结。它一直努力推销自由主义价值观,旨在建立一个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世界。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是有全球担当的。但就在美国“还要领导世界一百年”(奥巴马语)的宏论尚在人们耳际回响之际,秉持美国主义的特朗普赢得了美国大选,并在2017年初就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纲领是“美国优先”“美国”。围绕美国优先,特朗普在政策上具有鲜明的右翼保守主义色彩,对中国、德国、日本等贸易对象国摆出对立姿态,声言要把中国和日本宣布为货币操纵国,同时抨击德国的货币政策;主张对盟国减少义务、要求盟国分摊责任,要求日韩对美军增加保护费,对邻国墨西哥声言要建立隔离墙;退出和放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让这两个区域贸易协定胎死腹中。特朗普要把重点放在双边关系上,对世贸组织(WTO)表示出严重轻蔑。在特朗普就任之前人们尚不能准确评估其政治路线,但从他所组建的右翼鹰派执政团队和初始治国行为来看,特朗普已基本兑现了他的竞选诺言,特朗普时期的美国从世界主义和国际担当后退、从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贸易协议后退、从历届美国总统一直积极倡导并遵循的“政治正确”后退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现实。我们所能观察和分析的,只是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后退”到什么程度。当然,在今天这个由美国主导构建起来的全球秩序中,美国没有“后退”的充分自由;美国的政治体制也会基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对政府的“后退”政策形成制约。但它的政府如果执意放弃世界主义和自由主义传统,无论实际政策如何,都会对全球化的世界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伤害。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2016年是贸易战开打之前的平静”,“自由贸易时代已经结束”。a事实正在证明,“特朗普体现出的重商民粹主义”的崛起可能是几十年来经历了许多危机冲击的全球化的挑战。b(三) TPP 协议: 世界经济“火车头”面临危机许多专家都把TPP作为一个助推全球化的机制来谈论。在我看来,2016年达成的TPP协议恰恰是一个逆全球化的机制。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太平洋是全球经贸活动为活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快的地区。已经开始谈判和搭建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如中日韩自贸区、东盟10 1等都可能成为很好的合作平台。特别是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和推动的FTAAP具有理想的广泛性,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然而,新加坡等国却出于对冲中国影响的叵测居心搞出了一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从美国和日本初的反应来看,这也不是一个顺应全球贸易、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好机制。然而,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日对TPP由冷淡转为热心、由参与转为主导,把参与FTAAP的21个国家中的12个国家拉出来,于2016年就TPP达成协定。显然,这是一个旨在排挤中国、分裂亚太经济合作的协定,逆全球化色彩明显。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亚太版的“经济北约”,是有道理的。人们注意到,特朗普就任后的个政令,就是美国退出TPP,这就使TPP已没有多大意义,至少已经没有其始作俑者所期待的意义。受此影响,澳大利亚等一些参与TPP的国家正在考虑替代方案。但日本依旧在推动TPP,执意要把TPP搞下去。不难想象,一个排斥中国的TPP走下去,势必在亚太地区和国家之间开掘一条贸易鸿沟,为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为亚太经济走向繁荣设置重大障碍。今日亚太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从贸易体系上撕裂亚太,不仅是对亚太经济的伤害,而且是对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恶意破坏。(四) 叙利亚战争: 一场并未终结的微型世界大战叙利亚战争是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场微型的世界大战。它首先反映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世俗社会和政权的尖锐矛盾;它还是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战略角逐的产物和矛盾进一步激化的表现;它还是美俄等域外大国之间战略博弈的一个重要角力场。目前,叙战尚未平息,阿拉伯地区“碎片化”的噩梦仍在继续,它所表达的对立和矛盾,正在围绕“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和美国的导弹轰炸进一步激化和深化。它标志着美国和西方力量的战略挫折及其不甘。当年苏联向阿富汗扩张时,其战略触角碰到了中国、美国、印度和伊朗等重要国际力量的地缘边界,由此形成巨大的战略阻力,后的结果是苏联国运衰败并土崩瓦解。美国在叙利亚的扩张,正重演着苏联在阿富汗的悲剧。它触碰到了俄罗斯、土耳其、库尔德人、以色列、伊朗和中国等诸多国家地缘战略利益的交界带,也涉足于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极度敏感的断裂带,以及逊尼派与什叶派宗教势力之间相当脆弱的断裂带a,并引起高度的战略紧张和巨大战略排斥。在这样强大的阻力面前,美国和西方不得不停下“民主革命”的步伐,接受灰头土脸的结局。这场战争作为中东和全球乱局的标志性事件和美国及西方战略挫折的标志性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化在国际政治领域进入低迷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留在史册。上述这四个事件所涉及的地区在人口上占到了全球的70%、在经济总量上占到了全球的90%。全球化呈现出断崖式的危机,已是一个基本现实。有人说“全球化死亡之旅始于2016”。这个说法显然过于武断,但它至少表明了2016年对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恐怖年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