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本书首篇侧重了对考古学发展史的独到思考,并透过对夏鼐、苏秉琦、邹衡、徐苹芳、俞伟超、张光直、童恩正以及国外学者安特生、马尼士和宾福德等人思想言行的回忆,折射出这些大师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厚重的学术养成,他们也因此构成了考古学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其他章节涉及区域考古、专门考古、科技与环境考古等诸多领域,包括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史前考古,早期大麦、小麦遗存和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环境考古开创性的探索工作,国内外重要考古发现和*成果的介绍与评述、考古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可谓林林总总,视野十分宽广。本书可供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汉学、人类学、文学、经济史、政治史、地理学、科技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研究生和大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李水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其代表作有《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并主编有《中国盐业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6年)、(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考古学史
考古学发展史的回顾与思考
培养考古学家的摇篮
考古学与文化人类学
埃及串珠:连接夏鼐博士与皮特里爵士的精神纽带
春风化雨的智者———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百年
忆邹衡师二、三事
最后那两年:追念俞伟超老师
张光直先生与北大
J.G.ANDERSSON:一位对中国史前考古作出重要贡献的西方学者
探索美洲农业起源的先驱———记考古学家马尼士
纪念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
真正的考古学家是怎样炼成的?———“‘海外大家’访谈”专栏开篇
张光直先生捐赠北大西文专业图书亲历
第二部分 区域考古研究
区域考古调查:成都平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
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及其编年
石棺葬的起源与扩散———以中国为例
世纪回眸:四川史前考古的发展历程
从“过渡类型”遗存到西城驿文化
黄土的馈赠:中国西北的史前陶器及相关研究
第三部分 专门考古研究
舌尖的馈赠:饮食革命与人类体质的进化
古物三题:陶器、玉器、漆器
权杖头:古丝绸之路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赤峰及周边地区考古所见权杖头及潜在意义
东方玉敛葬的起源及其深远影响
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年代考
中国境内考古所见早期麦类作物
东灰山遗址出土炭化小麦再议
第四部分 科技考古与环境考古
考古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
西拉沐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
区域对比:环境与聚落的演进
国际合作与环境考古学的进展
第五部分 书评
《中国早期盐的使用及其社会意义的转变》读后
马的管理与驯化:科技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
气候变化与文化变迁:以利万特南部为例
分子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栽培稻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
《古代中国的盐业生产和社会等级:三峡地区盐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探索》读后
从文化史的角度解读石棺葬———《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读后
早期装饰串珠:一个亟需填补的重要研究领域
有感于《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最新中文版的发行
第六部分 随笔与会议纪要
北京大学: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
四十件长沙窑珍品重返神州———韩国友人给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捐献瓷器
中国西部区域合作考古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内容摘要
本书首篇侧重了对考古学发展史的独到思考,并透过对夏鼐、苏秉琦、邹衡、徐苹芳、俞伟超、张光直、童恩正以及国外学者安特生、马尼士和宾福德等人思想言行的回忆,折射出这些大师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厚重的学术养成,他们也因此构成了考古学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其他章节涉及区域考古、专门考古、科技与环境考古等诸多领域,包括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史前考古,早期大麦、小麦遗存和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环境考古开创性的探索工作,国内外重要考古发现和*成果的介绍与评述、考古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可谓林林总总,视野十分宽广。本书可供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汉学、人类学、文学、经济史、政治史、地理学、科技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研究生和大学生阅读。
主编推荐
李水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其代表作有《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并主编有《中国盐业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6年)、(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
精彩内容
暂无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