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无障碍阅读 彩插励志版 8600多名读者热评!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无障碍阅读 彩插励志版 8600多名读者热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无障碍阅读 彩插励志版 8600多名读者热评!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7 3.1折 22.8 全新

库存42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玛丽 居里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ISBN9787550141872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2.8元

货号25217317

上书时间2024-12-19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全书展现了两位科学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们开拓了伟大而光辉的科研之路,给我们后来者照亮了前行的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践行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你想要获得的成就越大,付出的努力就得越多。而在这前行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只有具备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意志的人才能*终收获丰硕的果实。另外,居里夫妇不慕名利,热心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把自己的爱给了这个世界,他们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他们的高尚情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



作者简介

玛丽 居里,我们通常称为居里夫人,她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巴黎大学一位女教授。她是研究放射性现象的先驱者,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首人。她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她还是一位积极忠诚的法国爱国者,她以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她所发现的种元素钋。她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



目录

居里夫人自传
命运多舛的少年时期
刻苦求学的青年时代
婚后生活及从事科学研究
战争时期的救护工作
在美国的日子
附录: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皮埃尔 居里传
童年及初期教育
初的科学研究以及压电现象的发现
在物理和化学学校的初期生活及研究工作
居里家庭的性格与品德
梦想成真发现了镭
迟到的关怀和成名后的重负
对逝者的缅怀,对生者的呼吁
其他科学家的评介
附:亲人已离去空留思念情--居里夫人日记(一九〇六年至一九〇七年)


.........



内容摘要

全书展现了两位科学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们开拓了伟大而光辉的科研之路,给我们后来者照亮了前行的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践行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你想要获得的成就越大,付出的努力就得越多。而在这前行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只有具备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意志的人才能*终收获丰硕的果实。另外,居里夫妇不慕名利,热心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把自己的爱给了这个世界,他们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他们的高尚情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



主编推荐

玛丽 居里,我们通常称为居里夫人,她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巴黎大学一位女教授。她是研究放射性现象的先驱者,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首人。她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她还是一位积极忠诚的法国爱国者,她以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她所发现的种元素钋。她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



精彩内容

命运多舛的少年时期
导读
外族的入侵、母亲的离世,使玛丽·斯科洛多夫斯卡少年时的日子过得郁郁寡欢、沉闷无趣。好在亲朋好友的欢聚、父亲的陪伴给她和兄弟姐妹郁闷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慰藉与希望。

我的很多美国朋友要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来。一开始,我觉得这一建议对我来说实在难以接受,但后我还是被友人们说服了,凑合着写了这个简略的生平传记。但想要在这本简略的传记里写出我一生中全部的感受有些不可能,也无法详细叙述出我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当时的很多感受,如今我已记忆模糊。而且时间愈久,就愈加模糊不清,竟至有时还以为有些事情与我自己无关。还有许多事情似乎应该是与我有关的,但一提笔想写下来时,却又无从写起,好像是别人经历的事情。无疑,人的一生中总会受一些主要的思想和某些深刻的感受影响和支配,而使生活沿着一条主线往前走。这条主线通常比较容易确定,容易找到。有了这条主线,就会明白当初为什么会这么做却没有那么做,就可以看到当事人的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我祖籍波兰,名叫玛丽·斯科洛多夫斯卡。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波兰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在我的祖国波兰,像我父母那样拥有一份小产业的中产阶级家庭为数颇多。他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阶层,彼此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目前为止,波兰大多知识分子都源自这一阶层。
我的祖父领导着一所省立中学,闲暇时还干一些农活。我的父亲勤奋好学,曾就读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回到祖国,在华沙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担任物理和数学教师。他娶了一位与他情投意合、志趣相同的年轻女子为妻。她很年轻,但已是华沙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了。在当时,她从事的教育事业被看作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事业。
我的父母对他们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严肃认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的学生遍布波兰全国,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至今仍对他们满怀爱戴和感激之情,怀念着自己的恩师。即使在今天,每当我回到波兰,也总会遇见父母以前教过的一些学生,他们总要向我倾诉他们对我父母的温馨怀念之情。
我的父母尽管居住在城市,在学校任教,但他们与身在农村的亲戚们都还保持着来往。每到放假,我就会跑到农村亲戚家里去小住,这使我对波兰的农村情况颇为了解,而且也使我喜欢上了农村。在农村,我会感到无拘无束、散淡惬意。我之所以终生喜爱田野乡村,喜爱大自然,想必是因为与这段值得怀念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1867年11月7日,我出生在华沙,是家里五个孩子中小的一个。不幸的是,大姐14岁时病逝了,所以到现在我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由于大女儿的不幸病逝,母亲悲痛万分,因此患上了不治之症,年仅42岁便撒手人寰。母亲去世时,我才9岁,哥哥也只有13岁。全家人沉浸在难以言表的悲痛之中。
大姐的突然逝去,是我一生中遭遇的次悲惨、痛苦的事情。这之后,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突然陷入忧伤悲戚、沮丧消沉之中,想必与这一悲惨之事不无关系。
母亲为人高尚,温柔敦厚,心慈面善,而且她知识渊博,心怀坦荡,严于律己。她在家中很有威望,大家都信服她。她非常虔诚(我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但她能包容一切,对宗教上的不同看法,她从来都是求同存异的,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她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因为是小女儿而备受呵护、关爱,所以我深深地爱着母亲;另一方面,一种崇拜之情也把我和母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母亲的不幸去世使父亲悲恸欲绝,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投入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去,致使他自己没有多少空闲时间。母亲过世多年后,我们仍感到若有所失、百无聊赖,仿佛家中少了一个主心骨。
我们兄弟姐妹很小就开始学习了。我6岁时就上学了,是班里年龄小、个子矮的学生。每当有人前来听课或参观时,老师总是把我这个坐在排的学生叫上讲台朗读课文。我生性腼腆,老师一叫我上台,我就吓得不行,恨不得跑出教室躲起来。庆幸的是,父亲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对我们的学习十分关心,并懂得如何指导我们。可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不好了,开始时我们上的是私立学校,后来不得不转到公立学校去了。
华沙当时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而这种统治中残酷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学校和学生的严格控制和迫害,波兰人办的私立学校都受到警方的监视,并且一律用俄语教学。学生们很小就开始学俄语,以致母语波兰语反倒说不利索了。幸而这些学校的老师都是波兰人,他们不愿受此迫害,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们多学一些波兰语。这些私立学校都不准授予正式文凭,只有公立学校才有权授予。
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由俄国人领导,他们一味压制波兰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所有的课程也都是由俄国人用俄语讲授的。这些俄国教师仇视波兰民族,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敌人似的。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师是不会到这种学校去教书的,因为他们无法容忍这种敌视的态度。孩子们在这种校园环境中学习的知识是否有用,颇让人怀疑。尤为严重的是,这种环境对孩子们的道德品质的影响着实令人担忧。孩子们处于这种监视之下,不小心说了一句波兰话,或者用词稍不得当,就会受到严厉处罚,不仅自己倒霉,而且还会殃及家人。孩子们处于这种严酷的环境之中,孩子们天真欢愉的本性丧失殆尽。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可怕的氛围也激发了波兰青少年极大的爱国热情。
在这外族入侵和承受丧母之痛的时期,我的日子过得郁郁寡欢、沉闷无趣。不过,依然有着一些愉快的事情,它们仍旧保留在我的记忆之中。亲朋好友的欢聚让人兴奋和欢快,给我们郁闷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慰藉与希望。另外,父亲非常喜欢文学,熟记着波兰以及外国诗人们的诗歌;他自己也能作诗赋词,而且还经常把外国的优秀诗篇译成波兰文。他就家庭琐事所写的短诗常令我们赞叹不已、佩服之至。每个周末的晚间,我们都围在他的膝下,听他给我们朗诵波兰的著名诗歌和散文。这样的夜晚对于我们来说格外地美丽和宝贵,而且爱国主义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之中日益增强(在这里不仅表现出居里夫人对当时生活的眷恋,也侧面揭示了爱国之情产生的社会环境)。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