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画上的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画上的人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8.6 3.9折 4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横地刚 著,陆平舟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0258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24104066

上书时间2024-12-18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

导语摘要

那些在抗战中奋斗的青年们竟被抗战胜利后刚愎自用的台湾当局判了死刑。这段倒行逆施的历史应该如何理解呢?

“传记”。它不过是笔者对黄的一生和他生活时代的理解的笔记,可能叫“黄荣灿私记”更合适,因为它实在不过是肤浅的“个人”笔记而已。

“南天之虹”。这是因为黄荣灿来台之后在《人民导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南虹》。《南虹》的意思是要在海峡两岸间架起一道彩虹。 

——横地刚

 

1916-1952),笔名力军、黄原、黄牛,出生于重庆。曾以版画《恐怖的检查》对台湾“二·二八事件”受难者表示同情,1951年白色恐怖时期因组织版画社团并宣传新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被台湾当局冠以“从事反动宣传”罪名而逮捕并以叛乱罪秘密处决,年仅32岁。2006年获台湾当局平反;纪念他生平的纪录片《黄荣灿的悲情城市》于2012年9月在台北二·二八纪念馆展出,2013年2月28日起,黄荣灿的遗作开始在台湾展出。

作者横地刚是一位日本学者,他从黄荣灿的零星作品开始关注其创作并进而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完成对其生平与创作的追溯,以平实的笔调勾勒了这位生前命运悲惨、死后又被埋没多年的艺术家的一生。



作者简介

1943年,日本民间学者,从事台湾光复期文学及艺术史研究多年,对许寿裳、鲁迅等人物亦多有研究著述。


译者简介:陆平舟,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目录
代序——陈映真
序章  六张犁公墓
第一章  走向台湾的道路
  在重庆
  《文化界时局进言》
  上海之行
  在新兴木刻运动中
  著作与作品
  抗战中
  台北之行
第二章  回归与交流I
  “战败的实感”
  《南虹》
  到民间去
  沙龙美术
  《台湾文化》
第三章  回归与交流Ⅱ
  《文艺春秋》
  宣传台湾
  相通的脉动
  在台北中山堂
  《文化交流》
第四章  新创造出版社
  设立
  接手东都书籍株式会社
  开店
  三联书店的指定
  三联书店台北分店
  出版
  综合文艺科学月刊《新创造》
第五章  版画《恐怖的检查一台湾“二·二八事件”入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一九四七年三月
  《格尔尼卡》
  一九四七年四月一五月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
  大东亚战争画
第六章  融合与分裂
  “奴化”论批判
  “不准革命”
  编译馆的解体
  交流的恢复
第七章《桥》的时代
  《红头屿去来》
  出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讲师
  冷酷的阻害
  架在两岸上的桥
  “麦浪翻风”
  《留意一切的民歌吧!》
  “和平宣言”
第八章  白色恐怖时期
  “连座保证”制度
  “逃避”与“隔离”
  《拾炭碴的孩子》
  自由画社
  国民党的新“文化工作”
  “吴乃光叛乱案”
  三民主义文艺政策
  死亡传说
终篇  黄荣灿之后
  “三十年来的初春”
  归乡
  友情
后记
中文版后记
中文简体版后记

内容摘要

那些在抗战中奋斗的青年们竟被抗战胜利后刚愎自用的台湾当局判了死刑。这段倒行逆施的历史应该如何理解呢?


“传记”。它不过是笔者对黄的一生和他生活时代的理解的笔记,可能叫“黄荣灿私记”更合适,因为它实在不过是肤浅的“个人”笔记而已。


“南天之虹”。这是因为黄荣灿来台之后在《人民导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南虹》。《南虹》的意思是要在海峡两岸间架起一道彩虹。 


——横地刚


 


1916-1952),笔名力军、黄原、黄牛,出生于重庆。曾以版画《恐怖的检查》对台湾“二·二八事件”受难者表示同情,1951年白色恐怖时期因组织版画社团并宣传新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被台湾当局冠以“从事反动宣传”罪名而逮捕并以叛乱罪秘密处决,年仅32岁。2006年获台湾当局平反;纪念他生平的纪录片《黄荣灿的悲情城市》于2012年9月在台北二·二八纪念馆展出,2013年2月28日起,黄荣灿的遗作开始在台湾展出。


作者横地刚是一位日本学者,他从黄荣灿的零星作品开始关注其创作并进而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完成对其生平与创作的追溯,以平实的笔调勾勒了这位生前命运悲惨、死后又被埋没多年的艺术家的一生。



主编推荐

1943年,日本民间学者,从事台湾光复期文学及艺术史研究多年,对许寿裳、鲁迅等人物亦多有研究著述。

译者简介:陆平舟,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精彩内容
 第一是鲁迅的影响。新兴木刻运动是由鲁迅首创、播种、孕育成长的。黄荣灿是其中的一粒种子。与鲁迅美术有关的思想和精神是他自身实践的指南,也
是他思想的主干。
他的作品中有四幅《鲁迅像》,两篇论述鲁迅的文章。这四幅分别是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周年(一九三八年)而作的油画、逝世三周年之际发表于茅盾编辑的《文艺阵地》上的版画和来台后为纪念鲁迅逝世十
周年(一九四六年)分别发表于《和平日报》和《新生
报》的另外两幅版画。其中第一幅是黄荣灿的现存作品中最早制作的一幅。第二幅是首幅公开发表的作品
。最后两幅是许寿裳的《鲁迅和青年》、杨逵的《纪念鲁迅》、胡风的《关于鲁迅精神的二十三个基本点》等文和雷石榆的诗的配饰作品。
《悼鲁迅先生一一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新思想家》和《中国木刻的保姆一一鲁迅》,是黄分别发表在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而发行的《台湾文化.鲁迅特辑号》和《和平日报》上的两篇文章。’’从这些文章和作品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他对鲁迅的景仰。
第二是与陶行知的相识。在育才学校相识,他们的关系并不止于校长和教师,陶在思想上给丁他很大的影响。他后来在台湾建立的出版社以及所出版的杂
志都冠以陶行知所主张的“创造”两个字,就足以证
明这一点。来台后,他毫不顾忌地公开宣称自己是“陶行知的学生和追随者”。’’另外,通过陶的介绍,他又与许多文化人士相识并成为知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他们是李凌、王琦、田汉、安娥、许寿裳、欧阳予倩、
于伶、新中国剧社的人以及后来就任台湾行政公署教育处副处长、同时兼任《人民导报》社社长的宋斐如
等人。其中,他和王琦、李凌的关系尤其密切。王琦是中国木刻研究会常任理事,黄荣灿可能就是通过他才认识了李凌,这两个人同时也都是陶行知所信赖的朋友。
第三是所谓“深人民众”。因为这使他能够接触民众的现实,体验民众的生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
第四是以重庆、桂林为中心展开的文艺论争。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的诸如“暴露和讽刺”之争、“抗战无关系”之争、“民族形式”之争、“主观论”之争、“战国派”批判、“文艺政策”之争等,使他受到了斗争的洗礼。
第五是前面提到的《文化界时局进言》。在《进言》上的署名是他对社会的宣言,也为他以后的行动指出了方向。在署名者中有许多都是在那前后与他建立了密切关系的文化界人士。育才学校的陶行知、美术家徐悲鸿、李可染、吕霞光、许士骐、余所亚、参
与新创造出版社的黄洛峰、李凌、冯乃超、音乐家马思聪、评论家叶以群、版画家陈烟桥、王琦、漫画家张光宇、诗人钱歌川以及他在台湾向人介绍的郭沫若、茅盾、刘白羽、张天翼、孙坚白、臧克家等人都在此列。这表明了这些人在《进言》的前后在民主运动中携手共进的事实。跟这些人的交往使他在《进言》中署名,共同的信念又成了他们信赖关系的支柱。
台北之行黄荣灿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到达台北。在此之前,国民政府对于台湾的接收工作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的。
P60-62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