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译序 2008年,我邀请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orientales, INALCO)的著名跨文化教学法专家热纳维耶芙•扎拉特(Geneviève Zarate)教授来我系(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讲学。那是我久闻其大名之后次和她相识相见——尽管她的力作之一《论外国文化教学》(Enseigner une culture étrangère, Paris, Hachette, 1986)早已成为我们从事法语教学和研究的必引书目。为了表示感谢,扎拉特教授赠予我这本她当年新出的《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Précis duPlurilinguisme et du Pluriculturalisme, Paris, édition des Archives contemporaines, 2008,以下简称《引论》),并说现在已经有了英文版本。我很快通读了该书的前言和结语,立即为之所吸引,同时萌生了将这部专著译成中文的冲动,以便让更多的中国同行了解世界外语学界,特别是欧洲外语学界的研究成果,分享其中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可惜这终究是一个冲动,经不起日常繁杂而紧张的行政和教学工作的双重干扰,只得束之高阁。不过,这也像一粒种子一样,落在土壤里,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出果实。这一等就到了2012年,适逢中法两国共同举办"语言年"(Les Années croisées linguistiques Chine-France)。我意识到,北外法语系作为中国法语教学和研究的"排头兵",理应积极参与,有所贡献,遂正式提出翻译《引论》的计划。令我非常感动的是,法语系的领导和同事都毫不犹豫地欣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译事,并将之列为法语系的一项重要科研项目,给予全力支持,这在译作不算成果的当下中国学界,更加难能可贵。所以,我要在此首先真诚地感谢参加本书翻译的我系现任领导和12位老师,以及6位博士研究生,是你们的积极参与赋予了我勇气、信心和力量。令我特别欣喜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分社的彭冬林社长和邹皛白副社长自始至终热情而坚定地支持了我们的这一计划,没有你们的助力助推,没有本书编辑李莉细致入微的辛勤劳动,本书译本不会如此顺利并及时付梓。令我十分高兴的是,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的教育合作专员毛飞(Philippe Mogentale)先生和文迪(Didier Hetet)先生对我们的翻译计划高度重视,主动提出将之纳入2012"中国法语年"的活动项目之中,并为此在2012年9月资助召开了"《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汉语翻译研讨会"。本书的主编之一扎拉特教授,法国*汉语总督学、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教授,以及本书的部分作者亲临会场,与本书的全体译者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讨论,为保证本书高质量的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我倍感欣慰的是,我系法国教师刘安蓓(Agnès Pernet-Liu)博士参与了本书的审读,她的语言能力(指对其母语法语、外语英语和汉语的准确理解与准确表达)、文化能力(包括对法国和中国社会文化的熟悉和汇通),以及专业能力(特别是对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法、跨文化研究等相关专业概念及术语的熟悉与把握)在我们的这次译事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提高本书的翻译水平做出了特殊贡献。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是一部围绕同一主题,涉及不同学科的学术作品集。这一主题恰如其书名所示,即: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该书的特点是具有国际性和跨学科性,展示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多维的观察角度,因而信息丰富,观点纷呈,思想活跃,兼具广度和深度,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这首先是因为本书的90位作者——来自欧亚非和拉美的68个单位或机构——均是不同领域中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的专家与学者,他们的学科背景涉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文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和外语教学法。其次是因为此书将21世纪的语言与文化教学置于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展对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讨论了近十年来外语教学和教育领域出现的诸多热点议题,如语言文化多元化(multilinguisme et multiculturalisme)、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能力(plurilinguisme etpluriculturalisme)、学习者与社会人(apprenant/acteur social)、人员流动性(mobilité)、语言与身份认同(langue et identité)、话语及其社会和文化表征(discours, ses représentations sociales etculturel
导语摘要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系法文版Précis du plurilinguisme et du pluriculturalisme的中文翻译版本。《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围绕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讨论了近些年来外语教学和教育领域出现的诸多热点议题,如语言文化多元化、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能力、学习者与社会人、人员流动性、语言与身份认同、话语及其社会和文化表征、语言政策、学习策略,等等。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分为8个主题章节;每个章节除引言和争鸣外,又包括5—6篇文章。本书大到整体结构,小到每一个微观的横向条目,都包含3个部分,即:导论引出理论框架,随后是具体个案研究,用以证明导论提出的理论框架,后是评论,进而开启多视角的讨论。全书总论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可在网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将教学实践、现场观察和理论分析融为一体",是一部面向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工具书。
商品简介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系法文版Précis du plurilinguisme et du pluriculturalisme的中文翻译版本。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围绕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讨论了近些年来外语教学和教育领域出现的诸多热点议题,如语言文化多元化、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能力、学习者与社会人、人员流动性、语言与身份认同、话语及其社会和文化表征、语言政策、学习策略,等等。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分为8个主题章节;每个章节除引言和争鸣外,又包括5—6篇文章。本书大到整体结构,小到每一个微观的横向条目,都包含3个部分,即:导论引出理论框架,随后是具体个案研究,用以证明导论提出的理论框架,后是评论,进而开启多视角的讨论。全书总论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可在网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将教学实践、现场观察和理论分析融为一体",是一部面向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热纳维耶芙·扎拉特(Geneviève Zarate,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达妮埃尔·莱维(Danielle Lévy,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和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所在国家、欧美及全球范围内的青年研究学者的学术指导和语言培训者的培训工作。
目录
目录
总序
章从学习者到话语者/社会人
引言:从学习者到话语者/社会人
正调与反调:通过他者的语言表达自我
从学习者到社会人:在作为习得场所的互动中使用的类型法
话语族群:外语学习者的挑战与策略
语言知识库:破除自我中心和身份认同的表达
传播模式:口头和书面在语言和归属感间的中介作用
社会人/语言使用者的培养:教学起帮助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争鸣
参考书目
第二章自我与语言
引言:自我与语言
反思Erasmus交流经历:思考并建构社会人
母语、第二语言和国语:在叙述自我经历中不断变换的概念
外语教师从入职培训阶段的反思到继续教育时的自主思考
一个移民作家的自传经历:想象与语言教育之间
文学、自我与历史:跨文化教学的拓展
作家与身份认同:以身世叙述作品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工具
语言多元化与主观性:多元语言儿童的"语言画像"
争鸣
参考书目
第三章流动与经历
引言:流动与经历
个人和集体的流动经历与政府机构的观点:欧洲青少年间的校际交流
政府机构的逻辑与大学生的校际交流经历:大学的国际流动性
国际交流:企业中懂得跨文化能力及其关系的经理人
移民身份的重新定义:群体分类与个人策略
跨国移居:在背井离乡和定居异乡之间
适应人口高度流动的策略:无土迁移者之经历
流动或静止:未来教师面对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矛盾心理
争鸣
参考书目
第四章 归属感与社会关系构建
引言:归属感与社会关系构建
统一性与多样性:公民身份和人权教育
根据宗教划分人的族群归属:文化界限对话语的影响
"本族语"教师和"非本族语"教师:语言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两个职业群体
融入与排斥:在国外一所中学里的身份定位
中介—翻译:在有争论的环境中他的位置
发现自己是外国人:与另一种学校文化传统的冲突
归属感与排外情绪:学会描述和分析仇恨的言论
争鸣
参考书目
第五章 图像、话语和文化意识表征
引言:图像、话语和文化意识表征
国家形象广告与文化多元化:对一国族群文化意识表征的多形态分析
距离感与亲近感之间:学习者与外国文化间定型关系的演变
参照性插图与象征性插图:词典中的族群文化意识表征建构
语码间转换:文学作品改编为连环画
音乐——电影中的文化标志:民族形象的超越
视觉身份认同:绘画创作中本土性与跨国性的价值
争鸣
参考书目
第六章 关于语言及其社会意识表征的论说
引言:关于语言及其社会意识表征的论说
创始者的话语与语言意识形态:社会和学校的语言规划
多元语言空间:城市话语
意识表征与双语共存:族群的想象与社会语言学的意识表征
语言与身份认同:学习者、家长和教师的观点
通常的观点:教师和学生对外语学习中语言接触之认识
课堂话语和关于课堂的话语:教师的意识表征及教学实践
争鸣
参考书目
第七章 机构与权力
引言:机构与权力
跨国语言空间的机制化:社会语言学的现实和语言政策
作为机制的翻译:遗产与实践
全球化和语言的悖论:英语的角色
团结与权力:国家语言的合法化
学生与学校的语言政策:少数族群语言/国家语言
通过学校提升欧洲所有语言的价值:对现行和未来政策的检视
争鸣
参考书目
第八章 历史、教学实践及模式
引言:历史、教学实践及模式
多样性的语言还是通用语言:夸美纽斯与"破除"巴别塔魔咒
通过范例教和学:16—19世纪国际交流的多语工具
现代性教育:妇女与外语教学
用学术的方法学习一种殊远语言:培养文人和笔语能力
通用性与文明的教化使命:语言传播的霸权模式
语言的政治工具化:字母的拉丁化
争鸣
参考书目
总论
内容摘要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系法文版Précis du plurilinguisme et du pluriculturalisme的中文翻译版本。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围绕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讨论了近些年来外语教学和教育领域出现的诸多热点议题,如语言文化多元化、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能力、学习者与社会人、人员流动性、语言与身份认同、话语及其社会和文化表征、语言政策、学习策略,等等。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分为8个主题章节;每个章节除引言和争鸣外,又包括5—6篇文章。本书大到整体结构,小到每一个微观的横向条目,都包含3个部分,即:导论引出理论框架,随后是具体个案研究,用以证明导论提出的理论框架,后是评论,进而开启多视角的讨论。全书总论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可在网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将教学实践、现场观察和理论分析融为一体",是一部面向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工具书。
主编推荐
热纳维耶芙·扎拉特(Geneviève Zarate,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达妮埃尔·莱维(Danielle Lévy,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和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所在国家、欧美及全球范围内的青年研究学者的学术指导和语言培训者的培训工作。
精彩内容
在传统外语教学法中,学习者被看作是学习行为和语言能力的主体,可以按照一个标准的、客观的、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程序对其进行测评,但学习者变成话语者/社会人后,学习者个体和语言的关系变得更有自反的特性:话语者/社会人作用于语言,语言反作用于话语者/社会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成为一个主观的进程,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和其他个体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因素等都会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作用,从而构成了他的学习和行动。评估这样的学习者,应在客观评定他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增加一点主观评价,例如:他如何使用语言,他对语言应用的思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