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罗振宇 刘擎 周濂联袂推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罗振宇 刘擎 周濂联袂推荐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7.5 4.8折 78 全新

库存9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玮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44415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654325

上书时间2024-12-17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既高冷又温暖的哲学(代前言)

在开始这门课之前,我先来解答一个你一定很好奇的问题:“我为什么要了解‘存在主义哲学’?”一听到“哲学”这个词,多少都会有点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感觉。确实,哲学经常会讨论特别抽象的问题,使用特别专门的概念,进行特别复杂的推理。但是请你放心,在高冷的哲学世界里,“存在主义”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最切身相关的,是一种特别有温度、特别温暖的哲学。

你心中可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疑惑,比如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不同侧面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到底有没有行动的自由?这些疑惑,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代人的问题。在历史上,这些问题是被哲学家们反复思考过的,也有过很多精彩的答案。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这些答案里最丰富的宝藏之一。

你一定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名字,比如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你大概还听说过一些存在主义的名言,比如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生的”;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加缪说“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那存在主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呢?

简单来说,作为一场哲学运动,存在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兴起,到了80年代逐渐落下帷幕。刚刚提到的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三位存在主义哲学家。这种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个人具体的生存体验当作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把“存在主义”理解成“生存主义”。

说存在主义关心个人的生存体验,好像让它变得可有可无了。毕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的生存处境,也没有人能代替我体验我自己的生活。那我为什么要听这帮存在主义哲学家来讲我的生存体验,了解存在主义能帮我看清哪些自己看不清的问题呢?这场40年前落幕的哲学运动,对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放到历史长河中来看,“关心个人的生存体验”其实是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存在主义出现以前,传统的哲学家们喜欢建构普遍、抽象的理论,他们想用严丝合缝的体系和无懈可击的逻辑去碾压和征服读者。所以,传统哲学虽然也会讨论“人”和“人的存在”,但通常都是从普遍和抽象的角度来谈的,他们关心的是“人类”而不是“个人”。所以在回答人生意义、自我、情感这些问题时,传统哲学也都会给出一些抽象的回答。但是存在主义想要推翻传统的哲学体系,彻底转换哲学的视角,关注每个鲜活的个体真实的生存处境和具体的生存体验。比如萨特就详细地描述过一男一女在酒馆里调情,两个人态度上的微妙变化,以及从里面折射出的生存态度。在传统哲学里,这样的讨论肯定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但是在存在主义这里,却成了重要的哲学主题。因为关注个人具体的生存体验,存在主义就会格外强调人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还要把传统哲学不屑一顾的很多负面情感,当作哲学分析的核心,比如我们面对世界的荒谬感、面对人生的虚无感、面对死亡的焦虑感。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听不下去了?心想,我过着“九九六”的生活,整天跟周围人的“死磕”“内卷”,我还不够惨、还不够焦虑吗?为什么还要去听这帮存在主义哲学家给我讲虚无、荒谬和焦虑呢?

先别急,你的这些抗议恰恰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去了解存在主义的原因。因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用最深刻的哲学分析让你看到,这些情绪不仅你会有,那些最智慧的头脑也会有,而且比你体会的更深、更广,表达的比你更精准、更到位:

—— 你是不是有时候会感到自己跟周围的人总是不合拍,活得非常别扭?萨特会告诉你,我们之外的这个世界充满偶然性,总是会跟我们的预期不同,我们面对世界和他人觉得别扭,甚至感到“恶心”,都很正常!

—— 你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工作和生活单调乏味、没有意义,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加缪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讲就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他说人生好比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整天推着一块大石头山上,但是每次推到山顶,石头又会自己滚下来,就这样周而复始。你的人生再悲催,还能比这个更惨吗?

看到这样的描述,你是不是觉得存在主义是一种特别丧、特别颓、特别悲观的哲学?但是情况恰恰相反,在整个哲学史上,没有哪种哲学比存在主义更加积极进取了。而且存在主义的积极进取,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给你灌心灵鸡汤。它不是告诉你要专注自己的内心,获得精神的胜利;也不是给你许诺美好的乌托邦或者来世的救赎。存在主义把虚无、荒谬、焦虑这些负面情绪最充分地展现在你的面前,然后告诉你,这些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中的常态,没有什么可怕的。人生就是在它们之上创造意义。因为我们是自由的,有各种选择的可能性,人就是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自我塑造的。整个哲学史上,没有哪种哲学比存在主义更高扬人的自由,更主张要去过一种本真的、不自欺的生活了!

就算存在主义作为一场“哲学运动”落幕了,但是作为最贴近个人生活的“哲学思想”,根本不可能落幕。只要我们活着,就需要存在主义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它总是能帮助我们看到人生最惨淡的底色,然后依然给我们鼓舞,活出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借用一句时下很流行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存在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英雄主义的哲学。

说存在主义不可能落幕,还因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讨论的很多问题、提出的很多洞见,早已经渗透到日常语言、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你熟悉的那些存在主义名言。但是记住这些名言和了解存在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很容易望文生义地误解那些名言。比如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这句话经常被拿来形容人性的恶毒,周围人的恶意。其实萨特并不是这个意思。他并不是想说人有多坏,而是在刻画一种生存境遇和生存态度。他人是外在于我的东西,是偶然性的一部分,所以和我产生冲突非常正常。如果我放弃自我,生活在他人的目光和评价中,他们就会成为我的地狱。想要摆脱这种可怕的境遇,最重要的就是活出自己的人生。其实对于很多存在主义哲学的名言,我们都有着类似的误解。只有把这些话放到这些哲学家的思想脉络里,再进一步把它们放到存在主义的思想脉络里,才能充分理解这些名言真正的含义,理解它给我们的思想带来的强烈冲击和其中蕴含的巨大智慧。

这门课就是想把这些存在主义哲学家最深刻、最有温度,也最值得我们玩味的洞见介绍给你,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他们的思考,你能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

在设计这门课的时候,我考虑了两种思路。一个是按照主题来讲,比如虚无、荒谬、自由、死亡;另一个就是像现在这样按照一个一个哲学家来讲。

这两个讲法各有利弊,我最终选择后一个思路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很多存在主义哲学家都有着不一般的人生经历,他们有的敢于跟整个国家的文化圈子甚至教会为敌、有的在死刑的前一刻被改判流放、有的贡献了举世瞩目的经典爱情故事、有的作为犹太人被迫流亡在异国他乡声名远播……按照人物讲最大的好处就是,你除了能收获一些有温度的哲学观点之外,还能结识一些有血有肉的人。让哲学和具体的人生结合起来不正是存在主义最重要的特点吗?

不过我要提醒你,我们虽然是按照哲学家来讲,但是我要讲的,不是他们完整的思想传记,而是这些人怎么薪火相传,花了100多年的时间,最终汇聚出了“存在主义”这股浩浩荡荡的哲学思潮。每一讲,我们都要看看:这位哲学家往这股潮流中放了哪些新的东西。

具体来讲,这门课会分成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存在主义的前传”,我会介绍四位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正式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这里面有把人生选择变成哲学核心问题的克尔凯郭尔,有深刻揭示了现代人虚无处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还有为存在主义的正式诞生提供了有力武器的胡塞尔。之后我会分成德国和法国两个系列来为你介绍主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两边各有四位代表。第二个单元,在德国这边,有存在主义哲学最耀眼的明星海德格尔,在他身边还有他的同事雅斯贝尔斯,学生伽达默尔和阿伦特。第三个单元,在法国那边,是四位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波伏瓦、加缪和梅洛-庞蒂,他们一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咖啡馆里抽烟、喝酒、聊天,共同推动了这场哲学运动。在最后一讲,我会介绍存在主义作为一场哲学运动如何落幕,其影响又如何在落幕之后波及到当今思想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真诚地邀请你加入我的“存在主义哲学课”。在这里,你会结识12位人生经历各异、思想色彩缤纷的哲学家,也一定会从他们那里收获对于自己人生的新思考和新感悟!



导语摘要

我们会时常困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中的不同侧面,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到底有没有行动的自由?对于这些问题,发生于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80年代结束的存在主义哲学运动,给出了许多精彩的答案。本书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既深刻、又有温度,也十分值得玩味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 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生动阐发。本书以刘玮教授与得到合作的“存在主义哲学20讲”课程讲稿为底本,并加入了每一讲之后的课程精选留言,讲述者与听众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思考,成就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作者简介

刘玮,北京大学哲学与经济学双学士,清华大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青年杰出学者,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西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史;出版《公益与私利: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研究》等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三十余篇,译著十余部;曾获得北京市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首都劳动奖章;热爱哲学普及工作,是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人,制作《伦理学通识20讲》《存在主义哲学20讲》《后现代思潮22讲》等课程。


 



目录

目录
既高冷又温暖的哲学(代前言)1


第一单元 存在主义前传


第1讲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的人生选择13
第2讲 陀思妥耶夫斯基:现代社会中的虚无处境24
第3讲 尼采:直面虚无的深渊39
第4讲 胡塞尔:用全新的方式看世界51


第二单元 德国的存在主义


第5讲 海德格尔(一):人,存在的追问者65
第6讲 海德格尔(二):人,被抛入世界的存在者77
第7讲 海德格尔(三):人,向死而生的存在者91
第8讲 海德格尔(四):人,诗意地栖居111
第9讲 雅斯贝尔斯:边界性境遇与超越125
第10讲 伽达默尔:作为阐释的生存136
第11讲 阿伦特:政治性的生存147
第三单元 法国的存在主义


第12讲 萨特(一):“恶心”的存在体验159
第13讲 萨特(二):虚无与自欺173
第14讲 萨特(三):自由的重负187
第15讲 波伏瓦(一):模糊性的生存196
第16讲 波伏瓦(二):被塑造的女性210
第17讲 加缪(一):我们是否应该杀死自己?224
第18讲 加缪(二):我们是否应该杀死他人?242
第19讲 梅洛-庞蒂:身体性的生存261
第20讲 存在主义的谢幕和余波273


加 餐


(一)海德格尔与纳粹295
(二)海德格尔与阿伦特307
(三)极端之恶与平庸之恶321
(四)真实与距离:贾科梅蒂的存在主义雕塑338
(五)信仰与超越:存在主义神学350
(六)生存与意义:弗兰克的存在主义心理学358
(七)迷失与噩梦:大卫·林奇的存在主义电影366
(八)荒谬的悲喜剧:贝克特的存在主义戏剧378


后 记388



内容摘要

我们会时常困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中的不同侧面,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到底有没有行动的自由?对于这些问题,发生于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80年代结束的存在主义哲学运动,给出了许多精彩的答案。本书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既深刻、又有温度,也十分值得玩味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 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生动阐发。本书以刘玮教授与得到合作的“存在主义哲学20讲”课程讲稿为底本,并加入了每一讲之后的课程精选留言,讲述者与听众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思考,成就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主编推荐

刘玮,北京大学哲学与经济学双学士,清华大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青年杰出学者,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西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史;出版《公益与私利: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研究》等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三十余篇,译著十余部;曾获得北京市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首都劳动奖章;热爱哲学普及工作,是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人,制作《伦理学通识20讲》《存在主义哲学20讲》《后现代思潮22讲》等课程。

 



精彩内容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的人生选择

我们通常说的“存在主义”运动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但是,如果要追问它的源头,至少需要向前追溯一百年,追溯到19世纪初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哲学史上,他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

克尔凯郭尔这个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是在丹麦,他的地位可以跟安徒生相提并论,是丹麦历史上最有名的文人。克尔凯郭尔出生在1813年,只活了短短的42岁。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基本都是在29到33岁这短短四年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像《非此即彼》《重复》《恐惧与战栗》等,他在这四年里创作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就有三百多万字,真是不能不佩服他的天才。

1813年是一个什么年代?那个时候德国古典哲学还在蒸蒸日上:康德去世还不到10年;黑格尔还在当中学校长,没当上大学教授,他学术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还没有到来。而克尔凯郭尔1855年去世的时候,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谢林也才刚刚去世一年。对,克尔凯郭尔这一辈子,可以说都生活在德国古典哲学这座大山的旁边。克尔凯郭尔的祖国丹麦,也正好在德国的旁边,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到柏林,距离300多公里,这也给克尔凯郭尔冷眼旁观德国古典哲学,提供了一点距离感。

那这点距离感,产生了什么呢?

产生了哲学史上一颗全新的种子。这颗种子后来发芽、长大,在哲学的土壤上撕开了一道新口子。而之后一百多年的一代代哲学家,把这个口子越撕越大,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存在主义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

在谈论克尔凯郭尔撕开的口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传统哲学”有什么特点?如果用最通俗的语言概括,就是三个字——“盖高楼”。从柏拉图开始,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都是体系的建造者,他们都是从一些最基本概念出发,比如实体、理念、经验、上帝,建立一个自己的哲学大厦,而且几乎每个哲学家都要先把之前哲学家的大厦推倒,从地基开始重建。大厦竣工以后,再贴上一个自己的标签,比如柏拉图主义、笛卡尔主义、康德主义,这样就算“功德圆满”了。这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哲学,好像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尽在哲学家的掌握之中。

克尔凯郭尔年轻时候学的就是这种哲学,他还带着仰慕之情,从哥本哈根跑到柏林去听谢林讲课。但是,几堂课听下来,克尔凯郭尔大失所望,后来一辈子都反对这种从抽象观念出发的哲学。

克尔凯郭尔反对传统哲学从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演,他主张要把个人的生存处境当作哲学的核心问题。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从个人生存处境出发来思考世界,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育儿指南、婚恋指南、职场指南、理财指南,到处都是“眼前的苟且”,想一些超越个人生存处境的大事,也就是“诗和远方”,那是奢侈的事情。

但是200年前的思想界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工业革命刚刚发生,城市化的浪潮还没有到来,社会复杂度没有那么高,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没有那么多。知识精英能思考、也愿意思考的,都是一些超越性的问题,像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人类认识世界何以可能?

理解了这个时代背景,你就知道了克尔凯郭尔提出“哲学要关注个人的生存处境”是一件多么石破天惊的事情了。

传统哲学用概念做逻辑推演,用上帝视角看问题,就好像站在太空看地球,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都是静态的。而回到人的生存处境呢?道理还是那些道理,逻辑还是那些逻辑,但是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惊心动魄的。你升学的时候填报志愿,上了这个学校就不能上那个学校,此后的人生会大不相同;你恋爱的时候选择伴侣,和这个人结婚就必须放弃那个人,此后的人生也会大不相同;甚至你今天晚上选择赴哪个饭局,遇到了哪个新朋友,得知了哪个新消息,此后的人生也可能会大不相同。每往前走一步,世界都会逼着我们做出大大小小的选择,而所有的选择都会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恐惧。克尔凯郭尔称这种情绪是“面对自由的眩晕”,就好像我们站在悬崖旁边往下看去感受到的那种眩晕。这种面对自由选择的眩晕感,让他用“非此即彼”做了自己最有名的一本书的书名。

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也最好地诠释了“非此即彼的选择”和“面对自由的眩晕”。我在这里给你说说他的三次不同寻常的人生选择。

第一次是1840年9月8日,在拿到硕士学位之后不久,27岁的克尔凯郭尔突然向当时只有18岁的姑娘雷吉娜·奥尔森求婚,姑娘也同意了。但是短短一年之后克尔凯郭尔又突然反悔了,收回了婚约。哥本哈根城市并不大,出了这么一件事,肯定是街谈巷议的大八卦,对还是小姑娘的雷吉娜的打击,更是可想而知。

更奇怪的是,各种迹象表明,克尔凯郭尔一辈子都对雷吉娜用情很深。他不但终生未娶,还做了很多事情纪念他和雷吉娜之间的爱情。比如说,他会在札记里记下和雷吉娜的每一次相遇,相遇时两个人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表情;每次出版作品,克尔凯郭尔都会专门制作两个小牛皮精装本,保存在一个红木柜子里,一本给自己,一本给雷吉娜。在遗嘱里,克尔凯郭尔对别人都只字未提,只提到要让雷吉娜继承自己的所有遗产,如果她拒绝接受,就把财产变卖之后捐给穷人。

隔了将近两百年,我们或许没有办法还原克尔凯郭尔到底为什么这么做了。但是,“爱就在一起,不爱就分开”,这个在今天的人看起来似乎天经地义的道理,放到一个人具体的人生选择里,似乎并不奏效。

克尔凯郭尔的第二个独特的选择,是他重新演绎了“哲学家”和“权威”之间的关系。在他之前,哲学家总是想建造一座思想的大厦,然后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以此来确立自己的权威。但是克尔凯郭尔不然,他喜欢用假名出版作品,前前后后用过的笔名有十几个。但都不是出于担心被人迫害的刻意隐瞒,因为后来他在一本书里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就是作者。所以,解释只能是一个:他就是要亲手拆除那个权威的大厦。他想说“我写了书不假,但是请关注我写了什么,而不是因为是哪个权威写了它”。这也很符合他的哲学主张:不要痴迷于某个哲学家讲出的道理本身,每个人的生存处境才是核心。每个人都可以到我的书里来找你们自己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而不要管这是不是权威的结论。

克尔凯郭尔第三个独特的人生选择,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克尔凯郭尔在非常浓厚的宗教氛围里长大,但是他对信仰的理解是高度个人化的。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拯救,只能通过个人与耶稣基督的直接联系,而不需要体制化的教会作为中介,特别是不需要腐败的丹麦国家教会作为中介。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克尔凯郭尔近乎疯狂地写作,攻击丹麦国家教会。在这一年里,他出版了3本书,在报纸上发表了22篇文章,还自费出版了9期杂志,杂志上的所有文章都是他自己写的。他把官方教会的牧师和食人族相提并论,甚至还不如食人族,因为他说“食人族是野人,而牧师是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食人族吃的是敌人……而牧师却制造出一种假象,好像把自己最高的爱献给了他要吃的人”。他把自己比作一个纵火犯,要点燃整个基督教世界,点燃人们的反抗热情。在批判官方教会的过程中,克尔凯郭尔也和自己唯一在世的哥哥决裂,因为他哥哥就是丹麦教会的牧师。在临终前,克尔凯郭尔甚至拒绝了哥哥的探望和最后的宗教仪式。

克尔凯郭尔的一生短暂而绚烂,他始终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心中的真理。克尔凯郭尔心中的真理,不是传统哲学里那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客观真理”,而是对于他自己而言的“主观的真理”,就是面对人生的每一个境遇,忠于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克尔凯郭尔在《致死的疾病》里说:“最大的危险是失去自我,而它却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安静地发生,就好像什么都不是;相反,失去别的东西,不管是失去胳膊、失去腿、失去五块钱,还是失去妻子,都会被人注意到。”这句话提醒我们,失去自我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不要让“自我”轻易溜掉。

我想请你分享一下自己经历过什么样的非此即彼的人生选择,给你的人生带来了最大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