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碳排放责任界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碳排放责任界定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3.1 4.2折 78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云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66060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9333136

上书时间2024-12-1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国际气候会议对国际碳减排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大量无法解决的争议性问题,使谈判各方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各方博弈过程中,争议焦点在于各个经济体的减排目标和义务分配,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是各个经济体可以获得由碳资源决定的经济利益,而减排目标和义务分配的首要问题就是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在《巴黎协定》约束下,各参与国提交的“自主贡献”预案中的目标、措施与评估,必须建立在一套完整的“碳排放核算原则”基础之上,可见国际碳减排合作的气候政策有效性与碳排放责任界定原则的密切关系。目前,国际碳排放责任界定主要采用生产责任原则,该方法容易诱使发达国家(地区)通过产业转移或扩大进口转移排放形成“碳泄漏”碳泄漏是指发达国家采取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后,该国某些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可能转移到其他未采取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引起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效应。处于全球分工价值链低端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出口多以能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由此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显然不公平。
  本书尝试在贸易“隐含碳”隐含碳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整个生产链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测度分析基础上把碳泄漏效应纳入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改革,在解析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碳排放责任界定逻辑关系基础上构建统一分析框架,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分析碳泄漏正负效应及进行实证检验,提出并根据模拟结果改进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方法,后提出动态优化政策建议。具体内容要点为:
  一是介绍了国际持续的气候谈判博弈和碳排放责任界定中的争议,阐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二是文献综述,从不同角度总结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相关研究,从剖析旧方法和探索新原则角度总结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相关研究,从创新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角度总结碳泄漏负效应启示;三是基于生产链排放的视角推导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测算并对比分析不同口径的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分析中国贸易隐含碳对排放责任界定的影响以及对气候谈判策略的影响,从单个国家角度论证研究相关问题;四是推导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碳排放计算公式,对比分析基于SRIO与MRIO的消费责任原则碳排放计算公式,收集WIOD数据库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和环境拓展矩阵的数据,基于MRIO 测度生产与消费责任原则下的碳排放情况,多角度论证研究相关问题;五是构建与推导分析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根据经济学研究构建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进行碳泄漏均衡效应的求解与分析,推导 “交易比价效应”(TTE)和“减排资源效应”(ARE);六是构建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模型,引入贸易开放度和行业发展水平交叉项,实证检测中国工业部门碳泄漏的存在性;七是总结已有关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方法,提出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的改革方向,并以中国为例计算分析碳排放责任共担原则下的责任分配问题,分析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方法的动态运行机制,解析有关政策的含义。
  本书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国际贸易隐含碳,对比分析不同责任界定原则和方法对应的可能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论证碳泄漏正负效应作用机制并实证检验碳泄漏行业差异。除了考虑科技创新和溢出效应外,还引入要素流动机制推导论证碳泄漏正负效应作用机制的理论逻辑,为设计和改进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以及解决碳泄漏问题提供依据。



导语摘要

国际气候会议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焦点是不同经济体的减排目标和任务分配,背后隐含的是碳资源经济利益,其首要问题是碳排放责任界定。目前,国际碳排放责任界定主要采用生产责任原则,容易诱使发达国家转移碳排放并形成碳泄漏效应,导致其他国家可能要为此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本书利用不同方法测度全球贸易隐含碳,在对比分析、论证问题逻辑的基础上把碳泄漏效应纳入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改革之中;通过解析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排放责任界定三者关系后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推导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设计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新方法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修正,同时提出动态优化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 云,男,教授、博导,金融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院长,美国加州大学UCR访问学者。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30余项,在CSSCI、SSCI、SCI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奖项,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浦江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数据金融、低碳经济与科技创新等,主讲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模拟综合实验等课程。



目录

第 1 章 绪 论 1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7 
 1 3 主要内容和创新 9 
第 2 章 文献综述 13 
 2 1 贸易隐含碳测度研究: 佐证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存在
问题的逻辑 13 
 2 2 碳排放责任界定研究: 旧方法争议与新原则探索 26 
 2 3 碳泄漏效应研究启示: 创新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 36 
第 3 章 贸易隐含碳测度及影响碳排放责任界定的分析 39 
 3 1 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隐含碳测算方程 39 
 3 2 基于 SRIO 的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 45 
 3 3 中国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分析 58 
第 4 章 基于贸易隐含碳的全球碳排放责任界定原则调整研究 61 
 4 1 不同界定原则下碳排放计算公式 61 
 4 2 不同界定原则下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责任测算 68 
?第 5 章 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与推导分析 83 
 5 1 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 83 
 5 2 碳泄漏均衡效应求解与分效应分析 89 
第 6 章 中国工业部门碳泄漏效应实证研究 95 
 6 1 碳泄漏实证检验的面板模型 95 
 6 2 中国工业部门整体和分行业实证检验 99 
第 7 章 碳泄漏分类效应视角下碳排放责任界定优化研究 112 
 7 1 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方法与实例估测 112 
 7 2 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方法的运行机制与动态调整 125 
参考文献 133 
索 引 150



内容摘要

国际气候会议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焦点是不同经济体的减排目标和任务分配,背后隐含的是碳资源经济利益,其首要问题是碳排放责任界定。目前,国际碳排放责任界定主要采用生产责任原则,容易诱使发达国家转移碳排放并形成碳泄漏效应,导致其他国家可能要为此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本书利用不同方法测度全球贸易隐含碳,在对比分析、论证问题逻辑的基础上把碳泄漏效应纳入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改革之中;通过解析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排放责任界定三者关系后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推导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设计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新方法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修正,同时提出动态优化政策建议。



主编推荐

张 云,男,教授、博导,金融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院长,美国加州大学UCR访问学者。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30余项,在CSSCI、SSCI、SCI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奖项,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浦江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数据金融、低碳经济与科技创新等,主讲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模拟综合实验等课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