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观念与仪俗:元明时代的族群文化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像、观念与仪俗:元明时代的族群文化变迁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61.8 7.0折 88 全新

库存1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5492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9250444

上书时间2024-12-15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从图像学的角度,研究元明之际,政权更替中的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百姓的观念变迁。从图像出发,研究思想与观念,是目前极为创新的史学研究视角。本书主要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图文并茂,结合大量留存在纸本、绢布、画像砖上的图像资料与记载在文献史料上的文字资料,探讨13—14世纪的国家、族群认同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宋、金末年以迄明初的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族群秩序大变动时期。随着汉族与北方族群力量的彼此消长以及新文化因素的不断冲击与融入,这一时期的族群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也处于一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当中。本书将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宋季以迄明初的国家与族群观念变迁。宋代立国始终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威胁,《公羊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内夏外夷”等理论,在宋代被强化为士人的主流观念。随着女真、蒙古两大力量迭次兴起,这种族群秩序理念在蒙元时代基本崩解,元代士人更倾向于认同一个多族群的国家体系;“大一统”取代了“华夷之分”,成为元代立国的合法性依据。然而继元而起的明政权,其统辖的疆域和人口基本局限于汉族核心地区,国家意识形态又回归宋代的故辙,重新依据“夷夏之辨”来构建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这种近乎圆周的思想变动过程,显示了现实政治变迁,在观念世界造成的巨大波动,也印证了宋明之间思想的延续性。思想观念的变迁必然会反映在社会生活上,本书以服饰和葬俗为例,讨论游牧文化在中原地区所经历的、由拒斥到受容再到排斥的过程。此外,从蒙元时代开始,东亚(中国—高丽—日本)历史显示出强烈的联动性,本书还将讨论这一时期中国的族群政治与文化变迁,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与影响,进而思考13—14世纪在整个东亚近世历史进程中的关键地位。



作者简介

张佳,1981年生,山东高密人。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学士(2004),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2007),复旦大学专门史博士(2011年),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曾在《史语所集刊》《历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权威学术刊物,以及《复旦学报》《史林》《故宫博物院院刊》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三篇。曾出版专著《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及译著《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承担*哲学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和贵州哲学社科国学单列项目各一项。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奖,2013年)。



目录

导 言


章   宋元明番族类题画诗中的国家与族群观念变迁


 引 言 作为思想史史料的题画诗


  一  笔端神妙:北宋“番族”画目的确立与画作鉴赏


  二  开卷见寇雠:南宋的番骑图创作与观感


  三  四海尽臣:元代“大一统”与番族类绘画的新观感


  四  重界华夷:明代“中国”观念下的番族类题画诗


 结 语 观看“他者”——番族类题画诗反映的族群与国家观念变迁


第二章  “胡元”考:元代的夷夏观念潜流


 引 言 现有元代思想史脉络下的突兀文本


  一  宋金季年的夷夏论述


  二  政治压力与元初遗民话语的抑制


  三  元代汉人的族群意识与夷夏观念伏流


  四  元季“夷夏”语境与《谕中原檄》的思想源流


 结 语 作为元代思想潜流的夷夏观念


 附录一 元刊史书讳阙举例


 附录二 本章引据史料版本异文举例


第三章  景教西来:元代济宁路的一个也里可温家族


 引 言 新材料的发现


  一  碑刻所见的家族世系


  二  按檀不花家族的景教信仰


  三  按檀不花家族的华化


  四  岳出谋与伏羲庙


 结 语 隐入历史


第四章  “深簷胡帽”考:一种女真帽式盛衰变异背后的族群与文化变迁


 引 言 从一则史料的校勘说起


  一  正名:元代“瓦楞帽”考误


  二  马上“胡风”:幔笠考源


  三  荡决藩篱:蒙古征服与幔笠在亚洲的传布


  四  重划疆界:幔笠的淡出与东亚“夷夏”意识的消长


 结 语 小物件与大历史


 附 录 说“钹笠”


第五章  衣冠与认同:明初朝鲜半岛袭用“大明衣冠”历程初探


 引 言 “大明衣冠”何所来


  一  “胡化”与“复古”:蒙古风下的中国与高丽


  二  拟之亲王:恭愍王时期的明朝赐服


  三  曲折与反复:丽末“大明衣冠”的行废


  四  一代之制:朝鲜王朝对明朝服饰的沿用


 结 语 作为文化符号的“衣冠”


第六章  朝鲜通信使礼仪交涉发微:兼论明代礼仪的东亚影响


 引 言 礼仪与“国体”


  一  隆杀之等:朝日双方有关拜礼的争议


  二  辞受之间:通信使对日方私赠礼物的态度


  三  平阙之式:癸未使行的国书格式问题


 结 语 通信使礼仪交涉背后的中国影响


第七章 以礼制俗:明初礼制与墓室壁画传统的骤衰


 引 言 壁画发展史上的谜题


  一  传统的中断:明代墓室壁画的骤衰


  二  “逾制”:墓室绘饰与明代房舍制度的冲突


  三  罪坐工匠:明初对服器逾制的惩罚方式


 结 语 礼制约束与习俗变迁


 附 录 陕晋冀豫鲁五省宋金元明壁画墓统计表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图像学的角度,研究元明之际,政权更替中的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百姓的观念变迁。从图像出发,研究思想与观念,是目前极为创新的史学研究视角。本书主要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图文并茂,结合大量留存在纸本、绢布、画像砖上的图像资料与记载在文献史料上的文字资料,探讨13—14世纪的国家、族群认同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宋、金末年以迄明初的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族群秩序大变动时期。随着汉族与北方族群力量的彼此消长以及新文化因素的不断冲击与融入,这一时期的族群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也处于一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当中。本书将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宋季以迄明初的国家与族群观念变迁。宋代立国始终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威胁,《公羊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内夏外夷”等理论,在宋代被强化为士人的主流观念。随着女真、蒙古两大力量迭次兴起,这种族群秩序理念在蒙元时代基本崩解,元代士人更倾向于认同一个多族群的国家体系;“大一统”取代了“华夷之分”,成为元代立国的合法性依据。然而继元而起的明政权,其统辖的疆域和人口基本局限于汉族核心地区,国家意识形态又回归宋代的故辙,重新依据“夷夏之辨”来构建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这种近乎圆周的思想变动过程,显示了现实政治变迁,在观念世界造成的巨大波动,也印证了宋明之间思想的延续性。思想观念的变迁必然会反映在社会生活上,本书以服饰和葬俗为例,讨论游牧文化在中原地区所经历的、由拒斥到受容再到排斥的过程。此外,从蒙元时代开始,东亚(中国—高丽—日本)历史显示出强烈的联动性,本书还将讨论这一时期中国的族群政治与文化变迁,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与影响,进而思考13—14世纪在整个东亚近世历史进程中的关键地位。



主编推荐

张佳,1981年生,山东高密人。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学士(2004),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2007),复旦大学专门史博士(2011年),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曾在《史语所集刊》《历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权威学术刊物,以及《复旦学报》《史林》《故宫博物院院刊》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三篇。曾出版专著《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及译著《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承担*哲学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和贵州哲学社科国学单列项目各一项。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奖,2013年)。



精彩内容

 

十二到十四世纪,也即从北宋末到明初的三百年,随着女真、蒙古两大北方族群的迭次兴起,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二次族群秩序大变动时期。虽然和辽(契丹)一样属于“征服王朝”,但金朝的统治已经深入汉族文明的腹地,而蒙元更是建立起一个囊括巨大疆域与众多族群的亘古所无的庞大帝国。伴随着各族群与政治体力量的消长,以及新文化因素的不断冲击,这一时期士人的国家与族群观念,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出现了不少值得探析的问题。

本书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在这一族群秩序大变动时期,汉族士人国家与族群观念的复杂变迁。与中原皇帝被周边族群推尊为“天可汗”的初盛唐不同,两宋立国始终面临强邻环伺的国际态势。北宋在军事失利之余,尚能勉力与北方的辽朝维持兄弟对等关系,而在宗社覆亡、故土沦丧之后建立的南宋,则称臣称侄,长期以一种卑微的姿态,生活在金朝的巨大阴影之下。在中原国家与北族政治体长期的实力消长过程中,这是汉族王朝威权步步失坠的时代。士人的国家与族群观念,也因之发生巨大变化,日益趋向封闭与保守。这有多方面的表现。以石介《中国论》、苏轼《王者不治夷狄论》为代表,北宋士人已经倾向于构建一个在疆域和文化上边界明晰且内容有限的“中国”;降及南宋,甚至连是否真的要“恢复中原”,都成为一个有待考量的问题。盛唐时代“天可汗”一般恢宏的国家气度,已经荡然无存,甚至越来越受到后人非难。迥异于汉唐开土拓疆的扩张论调,这是一种新的、保守内敛的国家观。这种有限国家的理念,对后来明朝初年的国家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士人国家与族群观念变化的另一表现,是在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领域,强调“夷夏之防”。儒家士大夫对“胡风”的警惕,安史之乱后即已开始,但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宋代士大夫对儒家经典中“内夏外夷”等传统理念进行了新的阐释,并被政府当作文化抵抗的工具。以胡安国《春秋传》的出现及其在士人中的流行为标志,“华夷之辨”成为士人看待族群问题的基本立场。

“华夏”与“夷狄”之间的文化差异,被人为地强化和放大了。随着蒙元大一统时代的到来,上述日趋狭隘的国家与族群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公开的话语里,元代士人很多倾向于认同一个多文化、多族群的国家体系,而不再拘执于“华夷之分”。元代族群与地域的空前一统,成为许多士人眼中蒙元得“天命”的表征;在当时的主流论调当中,元朝的立国合法性,即建立在“大一统”之上。不过元代刻意维持的征服体制,决定了其无法实现真正的族群融合。作为宋代思想的遗响,华夷观念在元代汉人社会中是一股长期蛰伏的思想潜流;到元末时,其又重新爆发并成为元明易代的思想背景。继元而起的明政权,其统辖的疆域和人口基本局限于汉族核心地。明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又回归宋代故辙,重弹“内夏外夷”的旧调,试图以此为基础构建元明易代的合法性。族群与地域的“大一统”,非但不被认为是蒙元的功业,反而被当作淆乱华夷的罪责。从南宋到明三百年间,这种近乎圆周运动的思想变迁过程,显示了现实政治变动在观念世界引发的波澜,也展示了宋明两个汉族王朝在思想文化上的强烈延续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