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塞诗雄(岑参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边塞诗雄(岑参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0.88 6.0折 35 全新

库存5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管士光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87156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677655

上书时间2024-11-25

当科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管士光著的这本《边塞诗雄(岑参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系列之一。它以编年体式,以史为经,书写一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展现了盛唐灿若星河的诗歌成就和人文环境。书中广搜博征传主有关史料,线条明晰,论述细致,学理性强,具有相当的专业深度。

作者简介
管士光,男,1956年生,山东梁山县人。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唐人大有胡气》《浅草集》《管士光作品集》《唐玄宗与杨贵妃》《苏武与李陵》等,并发表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文化和出版工作的文章数十篇。

目录
草堂松风
出入二郡
初入仕途
走向远方
塞上风云
长安交游
二赴边塞
丹心未休
蜀道艰难
最后岁月
附录一  岑参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管士光著的这本《边塞诗雄(岑参传)》以岑参毕生所创作的诗歌为脉络,生动展现了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人生历程,脉络清晰,论述严谨客观,表现手法细腻朴实。作者充分利用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岑参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逐一理清岑参的生平轨迹和诗歌创作过程,是一部以诗为证的优秀人物传记作品


精彩内容
 唐朝有两个都城,一个是长安,称为西都,一个是洛阳,称作东都。东都洛阳附近有一座名山,叫作嵩山。唐代的嵩山,同现在一样,树木茂盛,风景优美。嵩山山南称为嵩阳,在武则天时改名登封。嵩山在唐朝人眼里是一个重要所在,因为这里离东都洛阳很近,便于人们去东都洛阳结交权贵、谋取功名、经营商业,而居住在洛阳的达官贵人也常到嵩阳一带打猎、避暑,所以他们的别墅也喜欢建造在这一带,因为这里清静,隐居山林的人士也喜欢选择这里居住,所以附近建有不少和尚和道士的寺观。这样一处自然景观和地理优势并存的地方,自然是唐代的人们,包括诗人们所喜欢的暂居之处了。盛唐著名诗人中,几乎没有人没到过嵩山,杜甫、王维、王昌龄、李白都登过嵩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而还有一位唐代著名诗人在这里生活了多年,留下不少佳作,这位诗人就是本书的主角——岑参。
岑参是怎么来到嵩阳的呢?
这还要从头说起——岑参的祖籍是南阳棘阳,即今河南新野县,梁时迁往荆州江陵,即今湖北荆州市。岑参的父亲一直出外做官,在他当仙州刺史的时候,岑参出生了。岑参
的父亲叫岑植,他当仙州刺史的品级为正四品下,每月享受的待遇相当不错,正常收入有每月俸给十一千,禄米二百四十石,职田七顷,公廨田八顷,庶仆十
二人。岑植官位中等,待遇颇丰,足以维系全家过较富裕的生活。到岑参五六岁的时候,岑植由仙州刺史改任晋州刺史。晋州即今山西临汾,晋州刺史在品级上从三品,因为晋州较仙州富庶,地位更为重要,所
以从唐朝的品级看,仙州为小州,晋州为上等州,同样官任刺史,地位和官品却有不同。岑参在晋州开始读书,也对汾水周围的景色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后来又来到汾水桥边,写下了充满感情的诗篇《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此诗题下有自注:“参曾居此郡八九年。”其诗云: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这首小诗赋予柳树以生命和感情,写出作者重返旧地高兴而又复杂的心情。如果岑参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成长,也许其人生会是另外的一种景象,可是命运多变,只过了五年,岑植就因病去世了。岑参的母亲是继室,丈夫前妻育有二子,岑渭、岑况早已成人,离家独自谋生,而她自己生养的三个孩子岑参、岑秉、岑垂只能和她一起在晋州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
在岑参十三四岁的时候,岑参随母亲迁往河南府王屋县,王屋县北十里左右就是著名的王屋山。王屋山的主峰叫天坛山,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镇北,天坛山南青萝河畔有岑参祖上留下来的别业,岑家称之为“青萝旧斋”。《大清一统志》里说:“青萝斋,在(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唐岑参别业也。”岑参
这时已经在王屋县城和青萝旧斋往返居住了。后来他在外做官,想起自己早年居住在王屋山下,常常去青萝河游玩,有时钓鱼,有时闲逛,好不惬意!他常常回忆这一段美好的生活,如在虢州做官时写下了《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诗里表达了对王屋旧斋及当年悠闲生活的怀念,诗里这样写道: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
一年以后,岑参一家又告别王屋,向南渡过黄河,经过东都洛阳,来到嵩山南边的丘陵地带,这里也
有岑家祖上留下来的旧草堂,岑参一家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住在这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离他大哥岑渭当官的地方不太远。来到嵩山以后,岑参常常怀念王屋的隐居生活,也怀念在那里交往的隐居之士,有一
天他在王屋山东边的溪流畔留宿,情有所感,写下了《宿东溪怀王屋李隐者》: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
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这首诗写得十分平易,表现出他善于写实的特点。首联写出山居人家的景色,山店有泉,不用凿井,而百家同饮一泉;中间两联犹如一幅水墨画,确是“诗中有画”。沙雁,指河边沙洲上的雁。尾联感叹不能与隐者相见,令人遐想,余味悠然。天坛,王屋山之绝顶,为隐者所居之处。此诗前写宿东溪所见,绘出山中幽绝景观,后写诗人之感慨,读之使人感到“高人宛然在目矣”。
P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