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粹·古邑嘉禾:大运河嘉兴名镇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纯粹·古邑嘉禾:大运河嘉兴名镇记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71.8 6.1折 118 全新

库存19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沃野等,纯粹pura出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1245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9620032

上书时间2024-11-24

当科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楔子:江南忆,最忆是运河

 

 

1.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有一句古代谚语流传很广,叫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在天堂之下,为 何独不见居于苏杭之间的嘉兴?作为水乡泽国,嘉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处东南 形胜之地,素有“烟雨江南”的美称,与苏杭二州相比毫不逊色。三者都是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同样运河萦绕,遐迩闻名,况且嘉兴南湖与杭州西湖、苏州阳澄湖遥 相呼应,相得益彰,为什么媲美天堂时,非要独缺嘉禾胜地?

说来话长。这句古谚最初发端于唐代诗人任华笔下。这位生卒年不详的诗人在 唐肃宗朝入京为官,在秘书省校书郎任上写了一首《怀素上人草书歌》,其中两句 “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开启了“直把江南比天堂”的滥觞。

比任华晚出的那位号称“醉吟先生”的白居易,大约在唐开成二年(837)初 夏,一连写了三首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的《忆江南》,进一步描绘了江南的景色 美,抒发了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和向往。首先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然后笔锋一转,直言不讳地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因为杭州的桂花浓香馥郁,中秋时节若身处宁静的寺庙,甚至可以听见月亮上桂花飘落的声音,所谓“山寺月中寻桂子”,弦外之音大约是希望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甩起水袖舞。

虚幻的想象并不存于现实生活,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忆江南》的最后一层 境界,是醉吟先生表达了对苏州的挂念:“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苏州的风物之美和女性之美,令人陶醉。今夕何夕,直把吴宫作 广寒。

白居易的偏袒之爱是有前因的。最初他从长安下放到杭州做刺史时,独爱杭州。 他曾对身为越州刺史的诗人元稹大夸海口:“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等他调任苏州刺史以后,眼里终于有了苏州,于是就改口说:“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接下来他就以“苏杭两州主”的身份,将“苏杭”并称。大约在白居易的偏 心与执念里,江南只有他所“刺”(检核问事)过的“苏杭”可以代表。这是否就意味着,嘉兴真的被他的朝服长袖给遮蔽了?

并非如此。自三国吴赤乌五年(242),孙权为避太子和的音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即嘉兴得名之伊始,境域内的嘉兴、海盐、盐官三县就一直隶属扬州吴郡; 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称苏州起,嘉兴上述三县均隶属苏州。诗人任华 所在的唐肃宗朝,以及白居易写《忆江南》的历史阶段,嘉兴地域仍属浙江西道苏 州。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嘉兴三县时而属吴郡,时而又属苏州,在不同行政命名 的交替更换中,古嘉兴自始至终都置身于白刺史所设定的“江南忆”范畴,一直作 为苏州的一部分,在刺史官衣长袖的呵护之下。

不知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在编写《吴郡志》,把任华的“江南比作天堂”和白 居易的“忆苏杭”合而流之,一锤定音地写下“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时,是否也 意识到了嘉兴的地域归属问题。尽管他没有在这句流芳千古的谚语旁,特别标注小 括号进行一番解释,但是他对嘉兴的境域之美却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南宋 绍兴十七年(1147)左右的事,当时的范成大尚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 爬坡阶段,经常奔波于苏州与临安(今杭州)之间,运河是他的必经之路。有一次, 路过隶属临安郡盐官县的长安市(今海宁长安镇),看见闸坝前的船只越聚越多,忽然间,闸门前传来一阵阵惊雷般的响声,白练似的水幕在顷刻间飞泻直下。水花四 溅之际,这位年轻书生的创作灵感也随之如泉涌: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

 

航拍浙江嘉兴京杭大运河,汉歌文化供图

这是五言古诗《长安闸》的前四句,描述的正是长安开闸,急流奔涌而来,勾 勒出了一幅千帆过闸、百舸争流时的壮观景象。就此惊鸿一瞥,让他再也难忘滔滔 运河过嘉禾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或许在落笔写诗之前,范成大早已认定,“江南长安”开闸之气象,“此景唯有天上有”。

当时宋室已经南迁,并在杭州建都。处京畿重地的长安镇因拥有闸坝码头而迅速成为出入杭州的咽喉要津,同时也变成漕船运输、官员迎送和公文传递的必经 之地。想当年,诗人范成大正是从这里上船赶考,并高中进士第,从此人生喷涌出 万千气象—不仅跻身“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列,而且仕途也似轻舟过闸,运势 亨通。

 

2.因水而生,因嘉而兴

运河的运势与气象,萌生于先秦。据记载,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地方史的《越绝书》上说:“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百尺渎就是春秋时期开凿的古运河,也是江南运河的曙光,拉开了京杭大运河跨越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序幕。

百尺渎的具体位置,志载位于“海宁盐官西南四十里”。不少学者认为,它的位 置就在今海宁市长安镇附近。这是一条沟通太湖流域与之江(今钱塘江)的人工河 道,它的大致走向是从姑苏经由拳(嘉兴古名)过修川,最后抵达钱唐(今杭州)。 长安镇最早就叫修川,自古就是南来北往的水陆要冲。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越王勾践沿着百尺渎继续挖凿,最终挖成了越水道(今崇长港),这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一条古运河,从桐乡市崇福镇起,至海宁市长安镇止,全长总共7.5 公里。

公元前210 年,秦王嬴政修筑陵水道,开河筑堤,形成水陆并用的通道,使古嘉兴与古杭州两地沟通互联。陵水道的开凿,奠定了日后江南运河在嘉兴境内的大 致走向,为运河嘉兴段的形制与流向确立了早期雏形,也注定了嘉兴这座城市的基 因与秉性,造就了它“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历史宿命与发展趋势。

汉武帝刘彻为了便于征输闽越贡赋,组织力量挖掘了苏嘉之间长达百余里的河道,初步形成了江南运河的轮廓,嘉兴境内的运河从此成为江南运河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而对嘉兴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春秋时期,嘉兴地域叫作“槜李”,至秦统一中国后,秦将吴越纷争地“槜李”改为由拳县和海盐县二县,属会稽郡。时至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因“由拳野稻自生”而被孙权视为此乃吉祥地,遂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开始筑城,嘉兴最早 的城垣(后称“子城”)因此建成,成为嘉兴历代衙署所在地,嘉兴也因此基本完成从乡村集镇向城市的转型。环绕着子城,又开凿了护城河,嘉兴环城运河就此形成。 在吴赤乌年间,太子孙和因与鲁王孙霸争夺皇位而被废,因避太子讳而萌生的城市 名“嘉兴”却异常坚挺地流传运用至今。在大运河的长期滋养下,这座古城开启了 自己“因水而生,因嘉而兴”的成长之旅。

隋大业六年(610),出于经济动机和政治诉求,隋炀帝下令利用旧时河道拓宽修浚,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沟通,形成江南运河,使嘉兴成为南北交通干线上的一 个关键节点。悠悠江南运河水,自京口(今镇江)绕太湖之东,直至余杭(杭州),全长800   公里。这段运河,大多利用或遵循旧时的河流与水体,经过加工开凿、掘深拓宽或者截直联结,最终形成浙北干河。大水常从运河行洪,既便捷了交通又扩 大了运输,更对境内经济,尤其是唐朝末年的大规模农业开发,创造了极其有利的 外在条件,使嘉兴的经济走向繁荣兴旺。

唐文德元年(888),嘉兴在子城之外又筑了一道外城,称作“罗城”。此城的城围有12 里,其西、北两面的护城河充分利用了运河河段的水资源,使嘉兴府城成了实实在在的运河合围之城,这在运河沿线城市里实属罕见。罗城的出现,使嘉兴城 市的空间概念扩展了,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子城成了城市的行政核心 地带,罗城则代表了嘉兴的城市疆界。发展到了五代吴越国时期,嘉兴城就成了东 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城市规模基本形成,城市地位也有所上升。这时 候的大运河嘉兴段,已经形成了以嘉兴城为中心,大运河为骨干,“一河抱城,八水汇聚”的独特水网系统,一座水上名城已然浮出地平线。

 

嘉兴运河古镇(长安镇)鸟瞰图,陈海明摄

嘉兴作为一座江南水城,运河是它的灵魂。在运河的滋养与呵护下,嘉兴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城市肌理与风景格局。由于城市的亲水特质,因此涌现出很多只归属于嘉兴自己的专用词汇,比如“塘”。在嘉兴的城市语汇里,“塘”不是指池塘,而是指“堤岸”或者“堤防”。由于运河的纤道大都位于堤岸上,嘉兴人就习惯性地 把它们称为“塘路”。塘路与河道紧密联系,所以当地就把有纤道的大河称为“塘”。 在如此独特的命名范式下,大运河嘉兴段中嘉兴城西南段就成了“杭州塘”,嘉兴城向北的河段就称之为“苏州塘”。共有八条“塘水”萦绕着嘉兴城,并“四进四出”,以自己的“来龙去脉”哺育着嘉兴城。四条是来水,即海盐塘、长水塘、杭州塘、新塍塘,分别从海盐、海宁、杭州、乌镇方向流入嘉兴城;其余四条是去水,即苏州塘、嘉善塘、平湖塘、长纤塘,分别从嘉兴城流向苏州、嘉善、平湖与上海。

嘉兴城里曾有四座城门,分别命名为春波、通越、澄海和望吴。城门又分水门和陆门,运河水从澄海水门和通越水门进城,又从望吴水门和春波水门出城,在来来往往之际,嘉兴就成了杭嘉湖平原中心的水上枢纽,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这八条“塘水”好似过海的八仙,各有神通。彼此也是横塘纵浦,大港小泾,形成密如蛛网的运河水网,嘉兴城恰好位于网中央。秀美的嘉兴南湖,则好似一个大“水柜”,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可以调控杭嘉湖平原和嘉兴城的水源,以确保供水的稳定。

 

3.运河兴古镇

嘉兴的大历史,是一幅以运河为主脉与灵魂的千里江南水乡图。顺着漫长的历史延伸线溯源而上,可以看见伍子胥屯兵古西塘、挖掘古运河的光影。吴越交战,垒石门为限,石门镇雏形因此浮出地平线。乌镇,被誉为“江南的封面”,今日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地址和国际戏剧节的举办地,而在“置石门为吴越限”的春秋,它是一座军镇,叫乌戍。在吴将越甲的眼里,对面既没有会址也没有舞台,眼里看到的只是哨所和长戟,是鸣金开战的心悸,是舍生忘死的搏杀。在硝烟弥漫的兵戎对峙里,谁又能看到千年之后市河边的戏剧舞台上,今人在演《卧薪尝胆》……西塘镇的桨声欸乃,恰似千年一叹,那可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一句话,几十个汉字,刹那间便将西塘古镇的人文历史、生活形态、建筑积淀以及现代西塘人的文化底蕴,和盘托出,同时也向天下行者馈赠了一把解读嘉兴运河古镇的金钥匙。

嘉兴是江南文化之源,两千五百多年的运河开凿史为这座城市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较之于中国的其他古镇,嘉兴地理版图上的古镇,都可以谓之为“运河古镇”。江南运河在嘉兴境内长驱直入,拥有110公里的里程。在运河沿线,坐落着一座又一座灿若星河的千年古镇,这就是今人无比向往的诗意的栖息地。这里不但有诗,也是真正的远方。

在历史传说、经典人物、古志史话甚至是金戈铁马的精彩战争故事里,每一座 古镇在自身命运的安排下,在自我演进的过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犹如古嘉兴的食桑之蚕,吮吸着大运河恩赐的各种养分,而后自结成茧,化蛹成蝶,翩翩飞舞在历史的时空里,最终演变出今日之形貌与内里。

曾经令范成大为之惊诧的长安镇,自古繁华。唐代建镇,一直是江南水陆要冲, 宋时已有“长安闸”之名,“一坝三闸”是古运河上的重要枢纽。应运河而生,与千年古县崇福镇共同恪守着古越水的两端。苏嘉运河,起始于涿郡(今北京)的运河之水从天津而来,至山东到江苏,最后从江苏苏州平望镇入浙,所流经的第一个镇就是秀洲区的王江泾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长虹桥为世界文化遗产。流过王江泾,再入油车港,两岸风光秀丽,经杉青闸、栖真寺、落帆亭等历史人文景观,苏嘉运河汇入了市区南湖,然后再经石门镇、崇福镇,最后到达杭州塘栖镇与运河中线交汇。

流向杭州的“杭州塘”是嘉兴运河的主航道,也叫嘉杭运河。从嘉兴市区的西丽桥出发,一直流向西南,途经桐乡县(今桐乡市)濮院镇,经石门镇时拐弯南奔, 再经崇福镇与大麻镇等地,最后直达杭州市塘栖镇。自从隋朝整治疏浚大运河起,杭州塘一直是一条舟楫穿梭的运河主航道。另有长水塘经王店镇、斜桥镇至盐官,海盐塘沿岸先经沈荡镇,再到“东南有秦望山,傍有谷水流出”的澉浦镇,这里曾是宋时的“市舶场”,明代古城墙的文脉至今犹在。嘉善塘流向西塘,直奔上海。平湖塘则直通沧海,经当湖镇至乍浦古港,最后实现河海相连。乍浦镇,自古就有“江浙门户”和“海口重镇”之称。它依山傍海,人文荟萃,有着历经千年辉煌的海 运文化,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从乍浦走向了世界,乍浦镇也因此成了文化出口港,是浙北杭嘉湖平原在杭州湾沟通外海出口的唯一门户。

2014 年底,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乍浦港口岸更名为嘉兴港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开放。正是在这一年的6月22 日,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嘉兴境内有五段河道(总长110 公里),以及长安闸与长虹桥两大遗产点入选其中。应运河而生的长安闸,仿佛在多哈会场闸门大开, 欢欣的运河之水,破闸而出,奔腾而来……2022 年4 月28 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京杭 大运河终于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是苏州。然而在江南的万里锦绣风光里,真正值得追忆 的还是那条京杭大运河。它是美的源泉,是江南的生命之河,它若黯淡枯萎,哪里 还会有堪比“天上天堂”,与之遥相呼应的“地下苏杭”呢?

倘若失去了大运河这个气吞山河的风景线与滋润万物的母亲河,何来嘉兴运河古 镇的熠熠生辉、光彩夺目?马上出发吧,到嘉兴去走一走。沿着一段又一段的运河, 从一座古镇走向另一座古镇,通过对运河古镇的走读,方知祖国万里河山之美好,才会真正地体悟到江南运河与中国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它的历史价值与深远意义。

 



导语摘要

本书以江南运河嘉兴段的主航道以及嘉兴境内的分支水系为线索,由“越水兴古邑”“苏州塘之魂”“城与河,交相辉映”“千年主干杭州塘”“长水玉映珠”“四徙六析话海盐”“地嘉人善,嘉风习习”“平湖通沧海”八个章节组成,对嘉兴运河古镇中孕育的自然风光、乡土人情、名人典故等极具嘉兴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进行细致而深刻的描绘,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座江南古城悠然、恬淡的历史文化气息,是一部领略嘉兴古镇古今厚重历史与文化风貌的游览手册。



作者简介

沃野,原名徐兵,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有《诗国的耶稣》《双休日,A A制》《即兴的爱情》等短篇小说刊发于《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家级文学期刊。陆续出版文化随笔《樱花炭语》、企业史《共好:商源20年见证中国酒业的奋斗与梦想》、人物传记《静水流深:潘廉耻的事业人生》等书籍。



目录

第一章  越水兴古邑


一、江南长安应运生  /14


二、崇德之城  /31


 


第二章  苏州塘之魂


一、王江泾:入浙第一镇  /50


二、瑞水乡,油车港  /65


三、无限风光在要津  /81


 


第三章  城与河,交相辉映


一、从子城到罗城  /87


二、环城皆水也  /91


三、南湖往事  /93


四、月河夜未央  /101


五、凤鸣喈喈梅花洲  /108


六、三塔湾畔竞风流  /114


四章  千年主干杭州塘


一、消失的陡门镇  /122


二、古塍新滋味  /124


三、凤栖梧桐,人文濮院  /135


四、全球化视野里的乌镇  /146


五、石门湾里缘缘情  /161


六、崇文尚武古麻溪  /179


 


第五章  长水玉映珠


一、梅花香自王店来  /191


二、江南有数人家  /202


三、夕阳皮影下斜桥  /214


四、盐官古城,灯火阑珊  /226


 


 


第六章  四徙六析话海盐


 


一、武原史话  /244


二、沉默的沈荡  /257


三、龙脉隐澉浦  /273


四、活着的《搜神记》 /294


五、悲情英雄步鑫生  /297


 


第七章  地嘉人善,嘉风习习


一、吴根越角的西塘传奇  /304


二、干窑大包子  /320


三、现代的乡野“嘉风”  /331


 


第八章  平湖通沧海


一、当湖文脉  /340


二、新仓故事  /354


三、乍浦古港,河海相连  /368



内容摘要

本书以江南运河嘉兴段的主航道以及嘉兴境内的分支水系为线索,由“越水兴古邑”“苏州塘之魂”“城与河,交相辉映”“千年主干杭州塘”“长水玉映珠”“四徙六析话海盐”“地嘉人善,嘉风习习”“平湖通沧海”八个章节组成,对嘉兴运河古镇中孕育的自然风光、乡土人情、名人典故等极具嘉兴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进行细致而深刻的描绘,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座江南古城悠然、恬淡的历史文化气息,是一部领略嘉兴古镇古今厚重历史与文化风貌的游览手册。



主编推荐

沃野,原名徐兵,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有《诗国的耶稣》《双休日,A A制》《即兴的爱情》等短篇小说刊发于《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家级文学期刊。陆续出版文化随笔《樱花炭语》、企业史《共好:商源20年见证中国酒业的奋斗与梦想》、人物传记《静水流深:潘廉耻的事业人生》等书籍。



精彩内容
  1. 遥望伍子胥

在嘉善县的西塘古镇,几乎无人不知伍子胥。自从公元前328   年为避祸从楚地奔袭到江南的时候,他的人生便像一股强大的气流,冲得“吴越春秋”跌宕起伏: 他屯兵练武,挖江造城,最终成功地引领吴国兵士杀进故土,挖出仇家楚平王的尸 体,怒鞭三百记,为后世留存一句令人心悸的成语“掘墓鞭尸”。然而这位伍相国依 然命运多舛,最终领受的人生“礼物”是吴王夫差的一把剑,被赐自裁,就此悲情 谢幕,宛如一道烟花在历史的苍穹之上灿烂而又绚丽地绽放,随后灰飞烟灭,却又 将历史胎记陨石般地坠落在江南吴越故地。

西塘,春秋战国时期地处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也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可以略显武断地说,不了解伍子胥, 就无从解开西塘古镇的起源密码。读不通这个传奇角色,大概也很难打开隐匿在西塘历史深处的那扇大门,从而无法探寻这座千年水乡的内在秉性和文化基因。站在西塘去眺望历史迷雾中这位著名的复仇者,或许能够拥有最好的历史能见度。

毋庸置疑,要真正看清伍子胥的面貌,必须借助史册。除了司马迁的《史记》,上溯可至《左传》《国语》和《吕氏春秋》,下延可查《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如此跟踪追击之后会发现,自远而近,伍子胥的故事是那么丰盈,内容也是那么详细。不妨直接钻进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