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探索与厦门生态建设的实践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43.1
6.6折
¥
65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谢海生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37926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23580807
上书时间2024-11-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拟以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蓝本,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探索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途径,为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简介
谢海生,1957年出生,现任厦门市环保局党组书记。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1985至1994年起在中科院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师从我国生态学泰斗阳含熙、李文华、张新时院士。1997年后历任厦门市环保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提出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做到“无为而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并为推动厦门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钟前线,现任中共厦门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曾担任《厦门经济特区辞典》、《中国道路的创新实践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政研与决策服务》和历年的《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等公开出版发行书籍的编辑及《厦门物流》-书的副主编。
目录
序
上篇 生态文明的探索与思考
章 人类社会生态观的历史沿革
在人类文明史上,从“天人混沌”的原始文明,到“天人渐离”的农业文明,再到“天人相悖”的工业文明,直至正在步入的“天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时代,人类在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道路上留下了艰难曲折的足迹。这一个个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态观的历史变迁。在人类生态观的波浪式发展过程中,华夏生态观独领风骚。
节 原始社会的生态观
第二节 农业社会的生态观
第三节 工业社会的生态观
第四节 现代社会的生态观
第五节 华夏生态观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认识
对工业文明发展困境的反思,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在世界上个制定了《21世纪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进入21世纪,我们党和政府对中国走什么样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党中央、国务院以战略的思维和世界的眼光,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作出了英明的决策。
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提出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 生态文明的实质
大自然中的许多生态关系是经历了上亿年演替和进化形成的,都有着其内在的规律。生态规律有一般的规律,更有本质的规律。根本的生态规律是:一切生物和种群的
生长与生存都是为了后代。植物、动物、人类都不例外。因此,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按照根本的生态规律创造人类的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文明发展,发展为了后代;生态建设,建设为了子孙。
节 生态的代际关系
第二节 一般的生态规律
第三节 根本的生态规律
……
下篇 厦门生态建设的实践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拟以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蓝本,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探索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途径,为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主编推荐
谢海生,1957年出生,现任厦门市环保局党组书记。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1985至1994年起在中科院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师从我国生态学泰斗阳含熙、李文华、张新时院士。1997年后历任厦门市环保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提出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做到“无为而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并为推动厦门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钟前线,现任中共厦门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曾担任《厦门经济特区辞典》、《中国道路的创新实践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政研与决策服务》和历年的《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等公开出版发行书籍的编辑及《厦门物流》-书的副主编。
精彩内容
章人类社会生态观的历史沿革
在人类文明史上,从“天人混沌”的原始文明,到“天人渐离”的农业文明,再到“天人相悖”的工业文明,直至正在步入的“天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时代,人类在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道路上留下了艰难曲折的足迹。这一个个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态观的历史变迁。在人类生态观的波浪式发展过程中,华夏生态观独领风骚。
人类文明史如何产生与发展的?从古至今,为什么有些文明夭折、中断或消失了,而有些文明却能够延续至今?这个问题引起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兴趣。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其鸿篇巨著《历史研究》中运用“挑战与应战”理论来解释文明的起源、生长与衰弱的全过程。汤因比认为,文明的发展是由于“挑战与应战”动态运动的结果,挑战与应战的不断交替就是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在文明生长过程中,人类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来自自然环境,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挑战扩大为包括自然、社会、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纵观历史,那些衰弱的,特别是消亡的人类文明,直接或间接地因人类未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无法成功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所致。因此,在特定文明形态或社会历史时期中,人们看待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态观,实际上已经注定了这种文明或这个社会发展的前景和命运。
节原始社会的生态观
人类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开始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且随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不断演进,人与自然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现成的自然物为生活资料,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人类受外部环境的驱使,处于屈从、被支配的状态。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原始人形成了自然神灵化的生态观。
图腾崇拜是自然神灵化生态观的典型表现。“图腾”源自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保护者和象征”。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有着亲属或某种特殊关系,这个事物就成为该氏族的图腾。图腾往往为全族的忌物,动植物图腾要禁杀禁食,并且定期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繁衍。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生态观,也是原始人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图腾崇拜说明了原始人把自己与自然界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天然的、纯朴的和谐,以及生态环境仍然处于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
原始神化是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折射,其中蕴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六韬·虎韬》上说:“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谨修地利,以成万物。无夺民之所利,而农顺其时矣。”在一定时期内,禁止摧毁捕捉成长中的生物,以保护生物的生长。这就是“神农之禁”和“禹禁”的传说,堪称世界上古老的“生物保护法”。古人制订的保护生物生长的“法令”,来抑制人类向自然索取的本能,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自觉的、理性的理解,不如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的认识。因为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能真正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人类基本上是受自然环境的主宰,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第二节农业社会的生态观
到了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总的来说,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尚未超出其承载量,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着大体的平衡。
农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一种悠然的“田园诗”般生活。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