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宏斌,河南洛阳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师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专家;2010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先后主持完成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禁毒史研究领域,著有《禁毒史鉴)(1997年),《鸦片:日本对华侵略政策五十年》(2005年);在清代边海防史研究领域,著有《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2002年),《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2005年),《晚清海防地理学发展史)(2012年),《晚清边防:思想政策与制度》(2017年);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光明日报》等期(报)刊学术100佘篇。
目录
绪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概论
一关于内洋与外洋的划分
二巡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内洋与外洋的管辖权
四中国“外洋”与西方“领海”观念之异同
论余
第一章清代前期广东内外洋划分与水师职责
一东上路:潮州府的内外洋
二东下路:惠州府的内外洋
三中路:广州府的内外洋
四西上路:肇庆府和高州府的内外洋
五西下路:雷州府、琼州府与廉州府的内外洋
六关于广东水师的巡洋会哨规定与章程
七广东水师对内外洋的管辖权
结论
第二章清代前期福建内外洋划分及水师管辖范围
一不同时空下关键词语的概念
二福宁府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三福州府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四兴化府与泉州府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五漳州府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六澎湖列岛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七台湾地区岛中南部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八台湾地区岛北部的内外洋划分及兵力配置
九内洋与外洋的界线
十纵横交错的台湾地区海峡海道
十一环台湾地区岛海道的开辟与钓鱼岛管辖权补证
结论
第三章清代前期浙江划分内洋与外洋的准则和界线
一划分内洋与外洋的起讫时间
二舟山群岛的内洋外洋及其划分准则
三嘉兴府与宁波府的内外洋及其划分准则
四台州府的内洋与外洋及其划分准则
五温州府的内洋与外洋及其划分准则
六内洋与外洋的四至界线
结论
第四章清代前期江苏的内外洋与水师巡洋制度
一江苏内外洋的四至界线
二江苏水师巡洋制度——以苏松镇为例
二苏松镇水师总兵官的督巡制度
四从江苏水师巡洋事件看巡洋制度的兴废
结论
第五章清代前期山东内外洋与水师巡洋制度
一山东的内洋与外洋
二山东水师的巡洋活动
三山东水师的职责
四巡洋制度的弊端与海防危机的到来
结论
第六章直隶内外洋划分与天津水师的四度兴废
一直隶的内洋与外洋
二天津水师营的第一次设立与裁撤(1725—1767)
二天津水师营的第二次设立与裁撤(1816—1826)
四天津水师营的第三次设立与裁撤(1842—1843)
五天津水师营的第四次设立与裁撤(1858—?)
结论
第七章清代前期奉天府的内外洋与八旗水师巡洋制度
一奉天府的内洋与外洋
二康雍乾时期盛京水师的巡洋活动
三嘉道时期盛京水师的巡洋活动
结论
第八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海患与水师巡洋制度之恢复
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洋面海匪活动的猖獗
二提镇大员必须亲自巡洋
三水师巡洋章程的修订与执行
四水师战船之修造与商船之雇募
五参劾提镇大员
六英国鸦片走私贩在深沪被劫杀案
七中英海军合力镇压海匪
结论
第九章晚清“外洋”词义嬗变之历史学解析
一从清实录看“外洋”词义之嬗变
二中国内河内外洋逐渐成为外国兵船阑人之地
三传统水师装备之更新与海患之消弭
四水师巡洋制度之坚持
五中国管辖之“外洋”词义之消失
结论
附论清代南海帆船海道考
参考征引文献资料
主题词索引
内容摘要
18世纪初期,清代将近海水域划分为内洋、外洋。内洋,是文官衙门与外海水师的共同管辖区;外洋,是水师官员的重点管辖区。清代的“内洋”“外洋”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内海”“领海”概念既有相同点又有一些区别。就“领海”与“外洋”划分的相同点来说,二者都是介于内海与公海之间的一条沿海岸或岛岸延伸的海域地带,二者都是以海岸或岛岸为标志向其他国家宣示本国海域的主权范围。为了确保对于内洋、外洋的行政、军事、治安管辖,清代建立了外海水师,并制定了水师巡洋会哨制度。就职能来说,清代水师是军警合一的机构,既是海上专享的武装力量,又是海上执法的专享机构。在现代看来,清代关于内洋、外洋的制度建设仍具有一定合理内核。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