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化学(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分析化学(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10 2.6折 39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凌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凌 著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3233484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363千字
  • 丛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分析化学》共分为上、下两册,分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两部分。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绪论、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概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作者简介】
  张凌,女,中国共产党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系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从事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仪器分析等教学科研工作。现为江西中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曾于1993年被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团省委、省教育工会联合授予“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和能态分析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四、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 

五、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纵览 

一、发展历程 

二、发展趋势 

第二章分析过程 

第一节试样的采集 

一、固体试样的采集 

二、液体试样的采集 

三、气体试样的采集 

第二节试样的制备 

一、试样的破碎、混合和缩分 

二、试样的分解 

三、试样的分离方法 

四、试样富集方法 

第三节测定方法的选择与分析测定 

一、测定的要求 

二、试样组分的性质 

三、试样组分的含量 

四、共存组分的影响 

第四节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一、系统误差 

二、偶然误差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 

四、误差的传递 

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第三节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二、t分布 

三、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四、可疑值的取舍 

五、显著性检验 

第四节相关与回归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习题 

第四章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挥发重量法 

第二节萃取重量法 

第三节沉淀重量法 

一、试样的称取和溶解 

二、沉淀的制备 

三、沉淀的处理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 

习题 

第五章滴定分析概论 

第一节滴定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 

一、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分类 

二、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三、滴定方式 

第二节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 

四、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滴定分析的计算 

一、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 

二、计算公式及应用举例 

习题 

第六章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 

二、酸碱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 

三、酸碱水溶液中H 浓度的计算 

第二节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三、混合酸碱指示剂 

第三节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一、强酸(强碱)滴定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四、滴定误差(终点误差) 

第四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五节应用实例 

一、直接滴定 

二、间接滴定 

第六节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 

一、溶剂的性质与作用 

二、溶剂的分类和选择 

三、非水滴定法的应用 

习题 

第七章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一、EDTA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二、金属—EDTA配合物的分析特性 

第二节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一、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二、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三、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第三节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滴定曲线 

二、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三、EDTA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 

四、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与条件选择 

第四节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应具备的条件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三、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及变质现象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 

第五节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一、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的条件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 

第六节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七节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一、配位滴定方式 

二、应用实例 

习题 

第八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氧化还原平衡 

一、条件电极电位与影响因素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三、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 

第三节碘量法 

一、基本原理 

二、滴定条件 

三、碘量法误差来源及采取的措施 

四、指示剂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六、应用实例 

第四节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法 

二、重铬酸钾法 

三、溴酸钾法及溴量法 

四、铈量法 

第五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习题 

第九章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银量法 

一、基本原理 

二、银量法指示终点方法 

第二节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三节应用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 

习题 

第十章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第一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一、电化学电池 

二、液接电位 

三、电位法电池中的电极 

第二节直接电位法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 

二、其他离子活(浓)度的测定 

三、直接电位法的测量误差 

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微电极技术简介 

第三节电位滴定法 

一、原理及装置 

二、终点确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四节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一、原理及装置 

二、终点确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 

习题 

附录一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 

附录二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 

附录三配位滴定的有关常数 

附表3—1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附表3—2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附表3—3一些金属离子与部分指示剂配合物的IgK'MIN值 

附表3—4一些金属离子的1gαM(OH)值 

附录四标准缓冲溶液的pH(0℃~95℃) 

附录五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附录六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附录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表7—1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 

附表7—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附表7—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附表7—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附表7—5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附录八国际单位制(SI)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 

附表8—1国际单位制(SI)与cgs单位换算表 

附表8—2常用物理化学常数 

附录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