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下册)

内页干干净净

48 3.3折 145 九品

仅1件

河南驻马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觥、汪贻水 编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10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觥、汪贻水 编
  •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2454142
  • 定价 1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2页
  • 字数 12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展现了新中国60年矿山地质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创新主要成就。《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出版为地质科学及矿业工程学增添新的学术活力。书中矿山实例多、实用性强、应用特色突出,对广大矿山地质工作者有着鲜明的示范意义及带动作用,可供地质找矿勘探人员、相关高校师生、科研设计和国土资源等人员学习参考。同时又是向各级矿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领导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知识。
【作者简介】
彭觥,1930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北京珠宝协会副会长,桂林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
1948年考入哈尔滨大学就读预科,同年冬分配到东北有色矿专地质大专班学习。
1952年调入北京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任地质分队长。
1955年有色局矿山地质处成立,任首任矿山地质科长。参与有色行业矿山企业地质机构组建和人员培训。在《地质评论》刊物上发表“关于发展矿山地质工作意见”,出版了《小型有色金属矿山地质与勘探》(冶金工业出版社,1959)。
1958年任宁夏冶金局矿山处处长,1963~1983年任冶金部有色司和矿冶研究院处长、高级工程师,在《矿山地质学发展方向》刊物上发表“矿产补充资源论”等10余篇论文。发起成立了全国性矿山地质学术组织——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1983~1995年任地矿部矿管局、宝石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加起草《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与《矿产资源法》相配套规章。主持策划编撰《矿山地质手册》,任总编辑,全书250万字,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矿山地质工具书。曾先后赴加拿大等考察北美矿政和矿山地质工作;赴泰国、斯里兰卡考察东南亚、南亚宝石矿山及宝石市场,撰写了专题报告。应邀在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和北京大学地质系为师生做“中国宝玉石开发及其发展史略”报告。1990年出席第10届世界采矿大会,1996年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发表“中国矿山地质学新进展”论文。
汪贻水,68岁,研究员。1958年8月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学习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找矿与勘探专业。
1963年9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20余年,先后完成包头、金川、攀枝花、凡口、大冶、小秦岭等10余个生产矿山的资源利用重大科研任务,提出科研报告10余份并用于生产,1982年12月调到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任处长、副司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先后到美、俄等数十个国家进行考察及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组织完成国家地质科技攻关的“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等9个大项目中的有关任务。同时组织完成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海洋采矿、选矿、冶炼及加工等300余个项目中的有关任务,荣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四等奖多项。1998年9月退休,10月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任理事、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工作,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先进工作者”。40多年来,发表论文120多篇,编著、出版25部专著。参与创建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工作,30余年来历任学会秘书长、副主任及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目录】
综述
——浅谈矿产资源大趋势
一、我国矿业和地质学发展述略
古代矿业与地质知识溯源
近现代矿业科技与地质学引进发展
附录l大清矿务章程
附录2中华民国矿业条例
附录3中华民国矿业法

二、新中国矿山地质事业发展历程
60年来矿山地质工作发展与创新
我国矿山地质事业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矿山地质工作回顾
我国化工原料矿山地质工作主要成就
35年来江西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工作经验
矿山地质教育发展回顾
矿山地质工作的30年

三、矿山地质工作任务与方法
矿山地质工作与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为矿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矿山地质学发展方向.
论矿山地质学的发展与任务
矿山地质学新进展
略论矿山地质学特点与任务
开创矿山地质学新局面,为四化做贡献
论矿山资源管理及降低开采损失、贫化
近10年我国矿山地质工作的进展概况
多层次的矿业监督与矿山地测机构职责
略论降低开采中的矿石损失、贫化问题
凡口铅锌矿矿体再圈定与资源保护
中条山矿采场二次圈定矿体工作
浅析金川二矿区开采中出矿品位管理
矿山地质与提高贫矿利用
论矿石损失贫化与开采方法的关系
探采结合回采边角矿块
当前矿山地质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陶瓷原料矿山地质工作探讨
我国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资源保障制度
苏联50年代矿山地质评述
附录l《金属矿床矿山地质暂行规程》(摘要)
附录2《砂矿矿山地质暂行规范》(摘要)

四、生产矿区找矿与探矿
在老矿区找矿探矿大有作为
——国内外生产矿山及外围地区地质找矿经验综述
生产矿山勘探工作的几个问题
论松树卯矿区成矿与找矿(摘要)
凡口矿区成矿及外围找矿方向(摘要)
凡口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和找矿前景
铜陵及周边地区深部找矿理论与实践
对铜山铜矿深部找矿的几点地质认识
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成岩成矿研究
论磷矿山深部矿体勘探问题
有色金属矿区外围找矿经验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参加寿王坟矿及小泉沟矿外围找矿工作体会
我国含铜砂岩分布的规律及找矿方向
——参加湖南水口山矿区外围砂岩铜矿找矿心得
夹皮沟金矿成矿规律及深部矿体发现
澳大利亚特大型铜、铀、金矿床找矿的启示
砂锡矿伴生金属工业评价
——以云南某矿山为例
探采结合及其分类
近年来有色金属矿山找矿新进展
五、矿产补充资源与新资源观
做好矿产补充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大文章
论矿产补充资源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矿产补充资源若干实例
拓宽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的新领域
尾矿废石资源化开发利用新阶段的新思考
论矿山尾矿废石资源化与矿产补充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
什么领域将可能最大量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
大厂矿区尾矿资源再利用的勘查与评价
紫金山矿区含金废石综合利用实践及意义
赣南地区钨矿山补充资源开发前景可观
论湖南郴州地区尾矿资源化与管理
金川二矿区废石、尾砂及粉煤灰充填利用
论凡口矿山某些氧化矿石可利用性评价
简论矿山废弃物资源利用
美国铁金铜钼矿的尾矿及利用
世界金属矿山尾矿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简论矿石工艺类型
凡口铅锌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选矿工艺矿物学现状
江西宜春粉石英
论个旧锡矿矿产补充资源及其再利用
试论表外矿和超贫矿的合理利用
试论从废石堆中回收矿石
冶金矿山伴生宝玉石举例
附录矿床工艺制图的地质基础

六、生产矿区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
水口山矿区古岩溶问题的研究
金川露天矿边坡“倾倒”破坏的工程地质研究
包钢公司尾矿场渗漏水对地下水质和土壤盐碱化影响的研究
基本农田保护区与矿产开发
——第三次“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研讨会综述
矿山污染与矿山环境地质
矿山地压活动的地质因素研究
岩溶矿区疏干排水引起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七、矿山地质新技术、新方法
我国矿山地质工作新技术应用
CAXA在矿山地质绘图中的应用
马拉格锡矿地测采综合CAD系统
矿体三维模型与计算机制图
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与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八、矿业法规、矿业税与矿业经济
矿业权价值的构成及其经济实现
谈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
中国近现代矿业法律与矿业发展(摘要)
数字制绿色矿业程序初探
九、生产矿山矿床发现一开发史及实例
加强生产矿山矿床发现史研究,提高矿山地质工作水平
生产矿山实例

十、国外矿山地质工作概况与特点
加拿大矿业概况及矿山地质工作特点
加拿大某镍矿公司矿山地质工作标准及程序
美国采矿企业的矿山地质业务
前苏联矿山企业的地质勤务
斯里兰卡的宝石资源与开发
泰国宝石资源考察与市场散记
关于人工矿物原料论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附录3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4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附录5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6当代中国矿山地质工作大事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