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长城唱片《四五花洞》
  • 民国长城唱片《四五花洞》
  • 民国长城唱片《四五花洞》
  • 民国长城唱片《四五花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长城唱片《四五花洞》

5500 全新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年代民国31年 (1942)

尺寸25 × 25 × 0.4 cm

上书时间2024-04-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长城唱片《四五花洞》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演唱,徐兰沅京胡,王少卿京二胡,何斌奎司鼓。
《四五花洞》原叫“五花洞”,本是出神怪剧。剧情是宋代, 武大郎与潘金莲夫妻俩因年月不好,离家去寻兄弟武松,走到半道儿上五毒精幻化潘金莲、武大郎, 以假乱真,至阳谷县胡大炮处诉苦, 难断真假, 上诉至包拯处, 包拯请来张天师, 方降伏众妖。
四大名旦在上海合灌唱片《四五花洞》,为人们留下了一张京剧唱片的稀世珍品,同时也为上海剧坛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促成这件美事的即上海著名评剧家梅花馆主。梅花馆主郑子褒曾任《半月戏剧》、《十日谈》、《金刚画报》、《戏剧画报》等多种戏剧刊物的主笔,又多年在长城唱片公司当经理,主持灌制过梅兰芳、杨小楼合作的《霸王别姬》,杨小楼、郝寿臣合作的《连环套》等唱片。
1931年 6月,上海闻人杜月笙的杜氏词堂落成,全国京剧名伶云集上海,其中四大名旦加雪艳琴、高庆奎、金少山合演的《五花洞》是杜祠堂会最精彩的节目。堂会结束后,长城唱片公司灵机一动,打算请四大名旦共灌《五花洞》唱片一张,与众多名伶具有深交的梅花馆主遂成关键人物。俗话说,好事多磨。只有多磨的好事,才显其珍贵难得。《五花洞》的灌制过程也是磨难重重,为剧坛平添几段趣闻轶事。
第一难是词腔的处理。该唱片直径15英寸,每面仅3分15秒, 唱西皮慢板只容纳两句。按台上唱法, 真假潘金莲各两名, 先由两人合唱一句, 再换两人接唱一句。因前后词腔均无变化,在唱片中将难分各人特长。经斟酌后,定为每人独唱一句,唱词各异,唱腔自谱。
第二难是名字之排列。梅兰芳众望所归,居首无疑,程当红极一时,可列第二,荀声誉日增,可为第三,但尚资格既老,难排最后。此事引起梨园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幸梅花馆主匠心独运,特制一轮轴形名牌,此事方休。
第三难是演唱之先后。梅首先声明唱第一句,程自谓可唱第二句,尚对梅唱第一句不予计较,但称第二句应由他唱,荀则表示若唱第三四句,宁可不干,致此好事几乎告吹。梅花馆主再次斡旋。先对程说,您是饱学之士,若和梅作神龙首尾相应,将受人嘉许;又对荀说,您的噪音低柔,第二句须翻高,如有逊色,反为不美,而第三句婉转低腔,更显荀腔特色。程、荀皆允尚,便如愿以偿。以后,伴奏和丑角人选问题也经一番周折,终获圆满解决。《五花洞》遂成《四五花洞》。

稀世珍品来之不易,万事俱备后,荀、尚、梅、程自右而左,并立于收音机前,四人同声念白∶咳!这是从哪里说起…接拉过门,梅、尚、苟、程依次各唱一句,最后合唱十三咳。这样《四五花洞》之佳音终得永存。
该剧武大郎与潘金莲本来就有一真一假两对,后来越加越多,四对(两真两假)演就叫“四五花洞”,八对演就叫“八五花洞”。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