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研究方法(新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调查研究方法(新编)

25 5.4折 46 全新

仅1件

四川南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亚荣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2-11-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亚荣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0304724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8页
  • 字数 468千字
  • 丛书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调查研究是人类正确认识社会的科学的方式方法。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青年学生应该掌握 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方法》是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各种方法科学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教材,以本科生为主要目标读者群,同时对研究生、基层干部和相关专业人员亦有参考学习之价值。教材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贯穿在内容之中,建立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之间的联系,强调辩证思维方法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内容融为一体。 本教材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过程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安排:从学 生要认识的社会问题或现实出发,介绍了调研主题和问题的选择方法、调研方案设计程序、调查研究的类型等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文献调查、抽样调查、社会测量、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专家调查、参与式调查等方法。之后,教材介绍了调查资料的整理、编码、录入和清理方法,资料分析的描述统计方法、统计推断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后,教材立足于调查研究方法等的实际运用,介绍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以及调查研究类文体的写作方法,突出强调了用脑思考和用心写作的重要性。本教材还加强了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建设,以纸质教材为载体,结合书内文本资源和书外电子资源,使教材知识多样化、内容信息化,以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材配套数字资源,使学习训练有依托,教学指导有路径,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本教材和相关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科学研究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从而在实践中更好、更科学地认识社会。
【作者简介】
吕亚荣,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2020年度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教学创新奖、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课外教学优秀奖、2017年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08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7部,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20余项。
【目录】
章 调查研究概述 

节 社会和调查研究 ………………………………………………………………… 001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意义和原则 ………………………………………………………… 004 

第三节 调查研究中的伦理和道德 ……………………………………………………… 009 

第二章 调查研究程序 

节 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 013 

第二节 确定调研主题 …………………………………………………………………… 014 

第三节 设计调研方案 …………………………………………………………………… 022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任务 ………………………………………………………………… 026 

第三章 调查研究类型 

节 理论性调研和应用性调研 ……………………………………………………… 030 

第二节 横向调研、 纵向调研和混合调研 …………………………………………… 032 

第三节 探索性调研、 描述性调研和解释性调研 …………………………………… 033 

第四章 非抽样调查类型 

节 普遍调查 ………………………………………………………………………… 036 

第二节 典型调查 ………………………………………………………………………… 040 

第三节 重点调查 ………………………………………………………………………… 042 

第四节 个别调查 ………………………………………………………………………… 043 

第五章 抽样调查类型 

节 抽样调查中的关键概念 ………………………………………………………… 047

第二节 抽样的一般程序 ………………………………………………………………… 051 

第三节 随机抽样的方法 ………………………………………………………………… 054 

第四节 非随机抽样的方法 ……………………………………………………………… 061 

第五节 在线调查抽样 …………………………………………………………………… 063 

第六节 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 065 

第七节 确定样本规模 …………………………………………………………………… 070 

第六章 文献调查法 

节 文献的类型和特点 ……………………………………………………………… 076 

第二节 收集文献的要求和方法 ………………………………………………………… 079 

第三节 文献信息的摘录 ………………………………………………………………… 084 

第四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 …………………………………………………………… 088 

第七章 社会测量 

节 测量 ……………………………………………………………………………… 091 

第二节 指标 ……………………………………………………………………………… 096 

第三节 量表 ……………………………………………………………………………… 099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 102 

第八章 问卷调查法 

节 调查问卷设计的程序 …………………………………………………………… 108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 112 

第三节 调查问卷中的问题 ……………………………………………………………… 119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方式 …………………………………………………………… 127 

第五节 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审查评估 …………………………………………………… 132 

第九章 实地观察法 

节 实地观察的分类 ………………………………………………………………… 138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的特征和原则 ……………………………………………………… 141 

第三节 实地观察法的实施程序和实施技巧 …………………………………………… 143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 148 

第十章 访谈调查法 

节 访谈调查法的分类 ……………………………………………………………… 151 

第二节 访谈调查法的实施程序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