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评传: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曾国藩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曾国藩评传: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曾国藩

曾国藩评传

16.2 3.6折 45 全新

库存100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贻焜 著;焦子源 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na

上书时间2024-03-25

采薇标准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贻焜 著;焦子源 译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21413948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508页
  • 字数 485千字
  • 丛书 含章文库
【内容简介】
  《曾国藩评传》为“述评”体例,以“述”为主,“述评”结合。全书引用典籍、著作百余种,资料丰富考究。作者在该书写作过程中得到黎锦熙、钱玄同等著名学者的指导,初版就获得广泛的关注。1957年,该书在台湾再版,重印七次,可谓影响巨大。
  有关曾国藩的书籍并不缺乏,有关曾国藩的评价和讨论也从未停止。本书之所以历经几十载仍有重要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并不是站在个人角度去评论,而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讲究资料的广征博引,立论的客观有据。通过丰富的史料,力图还原历史中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曾国藩。学者伍立杨曾评价本书:“有时代背景、早年、中年生活、晚年生活、思想体系、教育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军事学识、文艺批评等等……其完备如此”。
【作者简介】
  何贻焜(1908—1959),字一风,湖南衡南县东阳乡(今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乡)人。毕业于湖南大学,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先后在北平高级商科学校、湖南省立二中等中学任教。1943年出任衡阳县师范学校校长,1951年至1957年任衡阳铁路一中教员。
  在湖南大学读书时,所写的《续文心雕龙》就被湘中著名学者李少聃推荐在《长沙晚报》连载。在北师大求学时,深得国学大师黎锦熙器重。1936年写成《曾国藩评传》,甚得海内外学者推崇,影响巨大。
【目录】

原序
题记
第一章 导言 /001
002/ 第一节 评传曾公的缘起
005/ 第二节 评传曾公的方法
007/ 第三节 评传曾公的目的
第二章 时代背景 /009
010/ 第一节 人物与时代
011/ 第二节 曾公的时代背景
017/ 第三节 曾公与时代的关系
第三章 家世 /019
020/ 第一节 家世与人生
021/ 第二节 曾公的家世
024/ 第三节 曾公所受的影响
第四章 早年生活 /027
028/ 第一节 曾公生平的划分——三个时期、四大阶段
030/ 第二节 曾公的早年生活
第五章 中年生活(一) /045
第六章 中年生活(二) /081
第七章 晚年生活 /123
第八章 个性 /151
152/ 第一节 个性的涵义
154/ 第二节 个性差异之原因
155/ 第三节 曾公的个性
158/ 第四节 曾公个性的形成及发展
160/ 第五节 曾公个性与其生平、学问、德行、事业的关系
第九章 思想的渊源 /165
166/ 第一节 思想的重要性
167/ 第二节 对曾公思想的探讨
第十章 思想的转变 /173
174/ 第一节 思想与时空的关系
175/ 第二节 曾公思想的转变
第十一章 思想范畴 /181
182/ 第一节 中国学术领域
183/ 第二节 清代学术思想
185/ 第三节 曾公思想的范畴
第十二章 思想体系 /203
204/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体系
207/ 第二节 曾公思想的中心
210/ 第三节 曾公思想的体系
第十三章 哲学思想 /215
216/ 第一节 曾公哲学思想概论
217/ 第二节 曾公的宇宙观
219/ 第三节 曾公的人生观
222/ 第四节 曾公与孔孟之学
223/ 第五节 曾公与老庄之学
224/ 第六节 曾公与墨学
226/ 第七节 曾公与程朱理学
226/ 第八节 曾公与陆王之学
230/ 第九节 曾公与佛学
第十四章 伦理思想 /233
234/ 第一节 伦理思想为儒家思想的中心
235/ 第二节 曾公的伦理思想
第十五章 教育思想 /247
248/ 第一节 教育起源论
250/ 第二节 教育沿革论
251/ 第三节 教育目的论
252/ 第四节 教育材料论
253/ 第五节 论教育方法
255/ 第六节 论教育环境
256/ 第七节 论治学方法
262/ 第八节 论治学目的
264/ 第九节 曾公与中国近代教育
第十六章 政治思想 /269
271/ 第一节 曾公对当时政治的批评
273/ 第二节 曾公的政治思想
276/ 第三节 曾公的人才政策
287/ 第四节 曾公理想中的政治人才
293/ 第五节 论对待绅士之道
296/ 第六节 论爱护民众之法
297/ 第七节 论政治与舆论的关系
299/ 第八节 论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300/ 第九节 论政治与财政的关系
301/ 第十节 曾公的财政政策
303/ 第十一节 曾公的外交政策
306/ 第十二节 团务论丛
第十七章 军事学识 /309
311/ 第一节 曾公对当时军事的批评
313/ 第二节 曾公治军的方法
315/ 第三节 论将才
317/ 第四节 论选将
318/ 第五节 论用将
320/ 第六节 论用人
321/ 第七节 论治事
323/ 第八节 论带兵
324/ 第九节 论兵机
328/ 第十节 论战守
332/ 第十一节 论治心
337/ 第十二节 论爱民
340/ 第十三节 论湘军的优缺点
342/ 第十四节 论水师的优缺点
342/ 第十五节 论平江勇的优缺点
343/ 第十六节 论太平军的优缺点
343/ 第十七节 论“四眼狗”的作战本领
344/ 第十八节 论楚军耐战的原因
344/ 第十九节 论军事与吏治的关系
345/ 第二十节 论军事与财政的关系
347/ 第二十一节 论军事与交通的关系
348/ 第二十二节 论军事与武器的关系
350/ 第二十三节 论军事与舆论的关系
第十八章 文艺批评/351
352/ 第一节 曾公文艺批评概说
353/ 第二节 曾公的文学评论
384/ 第三节 曾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89/ 第四节 曾公艺术论丛
第十九章 治家理论/397
399/ 第一节 论家道兴衰的原理
400/ 第二节 论家道兴衰的征象
401/ 第三节 曾公的治家方法
406/ 第四节 曾公留心家事的原因
第二十章 养生方法/407
408/ 第一节 论养身之道
409/ 第二节 论治身与治心
409/ 第三节 论养生宜得自然之妙
410/ 第四节 论养生方法
413/ 第五节 曾公的养生之道
第二十一章 曾公对时人的叙论/415
第二十二章 他人对曾公的评价/4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